纳西-纳西族为什么叫纳西

足球明星 2022-11-22 18:51www.1689878.com足球直播

本文由体育爱好者Laura Warren投稿,除了,我们还提供了纳西阿贵,纳西妲突破素材,纳西嘻哩,希望本文能为您找到想要的体育资讯。

本文看点:

纳西族的信仰是什么?

服装特色 纳西族的服饰古”今变化较大,现在的男于服装已基本上与汉族相同,妇女的服装仍然保留着独特的民族风格,其特点是宽腰大袖上衣,外加坎肩,多为蓝、白、黑三色,腰系百褶围腰,下穿长裤,背披羊皮披肩,披肩缀有刺绣精美的七星各色图案,称为”披星戴月”,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 纳西族原来信仰东巴教、喇嘛教木及天、地、山、水等自然神,以农历记年。不少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均与当地汉族大致相同,期中春节是最大的传统节日,并且伴有许多祭祀活动。届时家家都要宰杀年猪,制作酸肝,酿制米酒。除夕之夜要杀鸡、炖猪头祭灶君和祖先。就餐时,如家里有人外出,在餐桌上也要摆上碗筷,以表示全家团圆。初一早餐禁荤食,初二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请客吃饭和互赠红糖、红饼、点心等礼物。晚辈给长辈拜年时,要送一圈猪膘肉、两筒茶、一瓶酒、一盒糖,长辈则以酒、茶招待客人。至初五,全村寨男女老幼带活鸡、活鸭、猪膘肉和炯酒到温泉洗浴和野炊。除年节外,纳西族还有许多祭祀活动。其中最为隆重的是“纳西祭天大”,祭天大一般都选在正月上、中旬,届时要选好祭天场,由东巴教掌教人(无掌教人的村寨,推选德高望重的老人)任祭司,并宰杀轮流喂养的祭天猪,各家各户都要捐大麦、小麦用来酿酒,做饵块。祭前要清扫场地,搭棚。砌灶安锅,祭时用全牲大祭,在场者均要洗手执香肃立。祭毕,用猪血灌肠、猪头、内脏烧汤,熟后按户分食。大祭后三天,还要进行以各家各户为单位的小祭。还有“祭三朵(本族保护神)”,纳西族认为三朵是属羊的,每年二月八日和八月羊日,要用全羊祭,丽江地区的纳西族祭三朵还要带着火锅到风景秀丽的地方野餐。其中纳西族传统名菜“酿松茸”是用松茸菌帽,酿入肉泥,蒸熟后做为祭祀,特别是祭祖的一道专用菜肴。纳西族热情好客,每当猎获归来,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猎物。贵客临门,主人要做六样或八样菜进行款待。纳西族男女社交大都在节日期间进行,男女青年相识后,通过媒人撮合,双方家长合完八字,男方就请媒人送给女方酒一几,茶二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有的地方还要加上砣盐两个,以表示山盟海誓,算是订婚,订婚时要摆定婚宴,一般要做12个菜(冷荤、小碗、大碗各四个称为三叠水)。菜肴之中要有凉藕(表示聪明伶俐)、粉丝(表示长命百岁)、百合(表示百年合好)、丸子(表示团圆吉利),婚礼要进行3—5天,届时男、女双方都要置办酒席。席上分上八位,下八位,均由新郎跪请客人入座,然后奏乐上菜,上至第三道菜时,主婚人敬酒;第五道菜时,新郎、新娘向客人敬双杯酒。宴毕主人及亲属要站在门外关客。 禁忌 骑马到寨前必须下马,也不能把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脚架,也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忌在门槛上坐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有的地方还忌在家里唱山歌;不许杀耕牛、驮马和报晓的雄鸡;忌食狗肉。

纳西族有什么传统风俗人情?

纳西族是我国居住在金沙江上游地带的少数民族,除四川、西藏有少量分布外,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及其周边的中甸、宁蒗、维西、永胜、德钦等县。据1990年人口普查,全国纳西族有278009人,其中云南省有260388人,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有184894人,占全国纳西族总人口的66.5%,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区。

纳西族的称谓   纳西族的自称因方言不同而有所区别丽江等地多自称“纳西”,宁蒗、四川盐源等地自称“纳日”、“纳汝”或“纳恒”。按纳西语分析,“纳”有“大”或“尊贵”的意思,“西”、“汝”、“恒”等意为“人”或“族”。1954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以“纳西”作为共同族称。 纳西族语言文字   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大致以金沙江为界分为两个方言,方言之间相互不能通话,而纳西语的标准语则以纳西语西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丽江县城大研镇的语音为标准音。   在纳西族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曾经有过东巴文、哥巴文两种文字。“东巴文”是纳西族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以前)就创造的一种象形文字,由象形符号、标音符号和附加符号组成,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还流传在民间的活的象形文字。 纳西族宗教信仰   纳西族信仰东巴教、藏传佛教等宗教。,丽江纳西族还普遍信奉“三朵”神,成为多种信仰的民族。 纳西族社会经济   纳西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同云南大多数少数民族一样,发展不太平衡。到共和国建立前,丽江县的纳西族聚居区是封建地主经济,并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甸县的一些地区仍保留着领主经济的残余;宁蒗到还基本处于封建领主经济阶段,并保持着对偶婚和母系家庭残余。 纳西族的文化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纳西族人民创造了富有本民特点的灿烂文化,形成并发展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东巴教是纳西族的特有宗教,东巴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主要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等。纳西东巴文化在云南各民族独树一帜,是纳西族人民的骄傲,比如东巴文对于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在《东巴经》中,一方面保留了许多古语古词,是纳西语和其他亲属语言作历史比较的极好材料,另一方面又记录了大量的纳西古代文学。   与东巴文化发展的,纳西族又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的先进文化,从而丰富了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和内容。从明代开始,以丽江土司为首的贵族领主接受了汉文化,他们大都能诗能文,如木公曾写下了《雪山诗选》,木增曾写下了《云迈淡墨》等诗集。 纳西族民俗特色   纳西族一般居信在坝区、河谷和半山区。坝区民间住房多系土木结构瓦房,格局多为“三房一照壁”,山区多是低矮的木楞房,以木板覆顶。纳西族的婚姻家庭,多数地区实行一夫一妻制,旧时婚姻由父母作主,婚前社交自由。宁蒗泸沽湖周围的摩梭人则还保留着母系家庭和对偶婚的残余。随着婚姻法的贯彻,一些古老的婚俗正在逐渐改变。

纳西族传统节日 

东巴会

每年农历3月5日,纳西族聚居地的东巴云集中部东巴圣地–丽江玉水寨,在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东巴会,场面盛大。 这天,东巴们早早来到玉水寨东巴什罗庙。点燃香炉,烧大香,祭拜神灵和祖先,祭拜东巴始祖东巴什罗,并且诵经,做法事。东巴会也是各地东巴”比武”,展示各自才华、技艺的机会。各地的东巴一个接一个按自已的风格诵东巴经,跳东巴舞。尔后,相互交流经验,切磋学习。他们都热爱自已的民族,热爱民族

文化

。民族凝聚力、民族责任感使他们走到一起,为传承古老的纳西文化,并发扬广大而共同努力。

棒棒会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丽江纳西族的”棒棒会”。届时,丽江城内人流如潮,街道上摆满了交易的竹、木农具和果树、花卉等。棒棒会标志着春节活动的结束和春耕生产的开始。该会由”弥老会”演变而来,原是在寺院举行的庙会,清初改土归流后,赶会地点移到丽江古城内,并逐步发展成为准备春耕的竹木农具交易会,近年又增加了果树苗术、花卉盆景交易内容,赶会地点也从古城内移到新城区。除了正月十五县城的棒棒会外,还有正月二十的白沙农具交流会,纳西语叫白沙当美空普,意为白沙大宝积宫开门”。这是明代以来延续下来的白沙大宝积宫、琉璃殿、大定阁等庙堂年一度开门,让人们烧香拜佛,后来演变为以农具交易为主的传统节日。交流会上,不仅农具种类齐全,而且小孩玩具及日用杂货应有尽有,所以俗话称”除了鸡鲁头之外,什么都能买到。                

三朵节

“三朵”为玉龙雪山之神灵,是传说中能征善战、济困扶危的英雄,故被纳西族千百年来崇奉为保护神。据东巴古籍记载,三朵属羊,所以在过去,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和八月羊日,各地的纳西族都要到丽江白沙”玉龙祠'(即北岳店)隆重祭拜三朵神,有的还在自己家中举行”祭三朵”仪式。除祭拜活动外,还要进行各种文娱活动。由于二月初八正值”万朵山茶”盛开,春光明媚,又逐步形成纳西人民的踏青游春节日。1986年8月,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八届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农历二月八时俨三朵节”定为纳西族的传统节日。每年这天全县放假一我并由县政府具体安排各种节日活动,如举办各种展览群众游园赏花、召开有关学术讨论会等。届时,游人如潮,满城欢腾,昼夜欢歌,热闹非凡。如今纳西三朵节,业已成了丽江最隆重的大型民俗文化盛会。               

三月会

丽江三月会于每年农历三月举行,会期一般七天。原为祭龙求雨日子,至清乾隆十年,丽江城北黑龙潭修建了玉泉龙神祠,始在这里举办三至五天的三月”龙王庙会”。辛亥革命后,丽江商业劝工会借祀龙王之机,进行百货交流,并在玉泉北面森林草坪间辟出以骤马为主的牲口、交易市场。远近客商不断牵骤驱马而来,玉泉逐渐变成骤马集市中心,三月会始而演变为骤马物资交流会,一直延续至今。三月会期间,除了交流山货药材、土特产品、日用百货及骤马牲畜外,还组织体育比赛、民歌播唱、古乐演奏等活动。丽江城内人山人海,充满节日的欢乐气氛。                

七月会

丽江七月会,于农历七月中旬举行,是纳西人的又一重要节日。会期十天左右。因以骤马、牛等大牲畜交易为主,又称”七月骤马会”。七月会,历史悠久,远近闻名。传说纳西族创世祖先崇忍利恩,经历洪水劫后余生,与天神的公主衬红褒白邂逅相爱,冲破重重阻挠,终于成婚,在从天上返回人间创世时,把天宫的马匹交易会也传回故乡,于是丽江便有了骤马盛会。其实,丽法国’古便有”花马国”的美誉。这里很早就用马与四川客商交也铁。用纳西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中,有不少养马生活的精彩描绘。丽江马体型匀称,眼小有神,颈短粗,昂有力,肌肉发达,四股强健,蹄质坚硬,有吃苦耐劳、举步轻巧、善于爬山越岭等优点,驮、骑、拉均宜,不但在当地被广泛役用,而且每年都有大批马匹输往各地。明代由于军事和运输的需要,从山西一带引进优良驴种,与当地好马搭配,发展了骤子。明初,丽江木氏土司以本地骏马送京朝贡。清代乾隆年间,在丽部位城每年三月的龙王庙会上已有骤马牲畜交易。民国初年/,在各地骤马互市基础上,又在丽江古城狮子山西边的山坡上举办七月骤马会。解放后,随着民族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古老的七月会更加兴旺,成为交易骤马、交流物资、传播文化的新型盛会。随着规模的日益扩大,会址也搬迁到更加广阔的县城东南红星交流会场。节日期间,纳西人牵着牲口,带着农副土特产和各种中药材,来到大研镇赶会。邻近各地的汉、白、彝、藏、保僚、普米等族兄弟姐妹,也身穿民族盛装来赴会。西藏、四川、贵州、陕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的客商,也远道赶来参加盛会。人们白天赶会,逛会,看展览,看演出,从街头到会场三公里路的人流从不间断。日落黄昏,华灯初上,四方街、新大街和广场上,人声鼎沸。有的吹笛子,有的奏芦笙,有的对唱”谷气调”,有的围圈跳起《阿丽里》和《哦默达》。今日纳西七月会,业已名副其实地成了边疆新貌的博览会、民族友谊的交流会,越来越显示出它独具一格的特色。

纳西族节日

迪庆纳西族节日有正月春节、二月八、三月清明节、五月端阳节、六月火把节、七月祭祖节等。其中最有特色、最为隆重的节日为二月八。

二月八农历的二月初八是迪庆纳西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尤以三坝白地最为热闹。又称“朝白水”。日期间,远近赶来的纳西族、藏族、彝族、回族等数以万千会集于白水台,参加朝拜白水神盛会。人们先烧香及杀鸡祭天,祭祀各种神灵后便进行歌舞表演及赛马,热闹非凡。

二月初八祭天的日子,看起来更像是一次大型的集体野游活动。这一天各村各寨的人们,穿上各民族的节日盛装,拂晓前就成群结队地踏上了去白水台的道路。到了白水台,以家支、家族为单位在台前的求子洞边焚香磕头,然后到各自的火塘生火野炊。从古到今,各自的火塘地点不变,因为各家庭或各家族在火塘上方己设置神坛。当天,纳西人先要在火塘边祭祖,然后到白水台泉眼旁的大烧香坛进行祭祖。祭祖完毕,则坐到各自家的火塘边,享用早已准备好的各种菜肴和糕点。在这香烟缀绕之中,吾树湾人边唱边跳起了“阿卡巴拉”舞,随着其他村寨的人也如人到舞队当中。顿时,歌声与舞蹈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衣、食、住
据有关史籍记载,纳西先民的服饰有“男女皆披羊皮”之习俗,这可能同畜牧业较为发达和游牧民族的秉性有关。元人李京所见的纳西族男子多为“善战善猎,挟短刀,以砗磲为饰”者,而妇女则“披毡,皂衣,跣足,风鬟高髻;女子剪发齐眉,以麻绳为裙”。至清末民初,纳西族男子的服饰已大致与汉族男子相同,妇女的服饰亦已从穿裙子改为多穿长裤,但仍保留了较鲜明的民族特色。丽江一带妇女身穿宽腰大袖、前幅短、后幅长的镶边女袄,外加紫色或藏青色的坎肩,腰系百褶围裙,下穿长裤,脚穿船形绣花鞋,背披一袭缀有七个圆布圈及七对垂穗的羊皮披肩,俗称“披星戴月”。已婚妇女将发髻梳盘于头顶,戴圆形纱帽;未婚少女则结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云南省中甸县和德钦县一带的纳西族妇女,上身常穿织出彩纹的开领麻布对襟长衫,下身穿多褶麻布裙,腰系彩带,背披羊皮披肩,脚穿云头长靴。青年女子一般喜留长发,在发辫中掺入五彩丝线或毛线盘髻于头顶,同邻近地区藏族妇女的头饰相类似;而已出嫁的妇女则往往用红布缠头,再戴上俗称“骨配”的圆盘状银质装饰品。
沪沽湖畔摩梭人则由于同藏族交往较多,信奉藏传佛教(喇嘛教)的人日益增多,大部分男子已改着藏装。妇女则上身穿各色短衫,下系百褶长裙,腰束彩带,背披羊皮,并用牦牛尾巴上的毛编成粗大的假辫盘于头顶,再在假辫外缠上一圈蓝黑色丝线,将此辫后垂至腰际,显得美观大方。
纳西族先民早期可能实行穴居,有些史书以“麽些洞蛮”称之。后来逐渐学会了建盖“木楞房”,即以圆木纵横相架叠层为墙,垒到10尺左右便加椽桁,上覆以木板,然后再用石块压在木板上。正房内以火塘为活动中心,床榻就设在火塘边,炊爨亦在火塘上进行。丽江一带明代已有瓦房出现,但多为土司和头目的住宅。随着纳西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城镇和坝区农村已普遍采用了“三房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式的木石结构、土木结构的瓦房建筑。这种瓦房多系两层楼房,屋基用大石块砌成,中段用土坯或砖、石,上段则覆以木板。房檐外伸,并在桁梁两端加钉两块“风火板”(有的还加上“垂鱼”等装饰),以保护木质部分不受雨水剥蚀。正房的门窗多雕刻花草鸟兽之类装饰,院坝内亦镶钳各种图案的鹅卵石与瓦片,再遍种花草,显得美观舒适。
泸沽湖畔摩梭人至今仍居住在“木楞房”中,每一户人家至少建盖有一栋正房和一栋畜厩,人口较多或较富裕的人家则建盖四栋房构成一个院落。正房一般由主室、上室、下室、后室以及仓库等组成。主室内设有一大火塘,供炊爨和取暖用;火塘四周铺以木板,既可供全家吃饭、议事、祭祀与接待来客用,又是老年妇女和孩子们晚上睡觉的地方。上室是老年男子的卧室,下室内放置碓、磨和锅灶,是加工食品和煮猪食的地方,后室则作为堆放杂物之用。楼上的房间隔出三四个小间,作为家中青壮年妇女专门接待男阿夏的“花房”。这种“木楞房”建筑虽简单,但住在里边冬暖夏凉,而且还可以抗御七级左右的强烈地震。
据史书所载,古代纳西族广大人民多以荞麦、稗子、圆根为食。明清以来,在大量吸收汉族先进生产技术和新农作物的基础上,纳西族的农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生活也有了新的变化。以玉米、小麦、大米、大麦、稗子为主食。坝区农民多在房前屋后开辟园圃,种点蔬菜自食。,纳西族在每年冬天腊月间有杀年猪的习俗,做成火腿或腊肉,平时分切而食,猪油用做食用油。一般人家还自备有各种咸酸腌菜、豆豉、肝酱、香肠、腌蛋等等。一般情况下,每日三餐多为干饭,有米饭或大米、玉米混合饭,有二、三个菜及汤。冬春时节则爱吃热气腾腾的火锅菜;夏季农忙期间,多数农家皆以米酒拌凉水解渴,有些地方早上也吃炒面和酥油茶。纳西族人喜欢喝酒、喝茶和抽烟叶,爱吃辣、酸、甜、味。城镇居民的主食主要是大米和麦面,一般量少而精,蔬菜全靠郊区菜农供应。城里卖有出名的丽江火腿粑粑,美味可口。

祭天和祭祖
三坝纳西族每年要祭天一次,祭祖三次。正月祭天,腊月十四就要酿酒,做饭请客,请老人吟唱,三十晚上要“车寻”,初一祭灶神要磕头,初二要洗头、洗脚、洗衣裳,到河边饮水。三日晚上把天神请到家里来祭祀。四日就要杀鸡,到祭天堂烧香,磕头吟呷,搞完后回来作射箭等活动,搞完活动后在主祭家里吃饭。五日天一亮抬出一口大猪煮成三锅,煮熟后念“天好矢”、“乌鸦好友”。长者吃酒吃肉,然后众人吃。吃完依次回家。六日各家各户自己祭。八日又抬一口猪去祭天堂。九日又用一口小猪去祭天堂。整个祭天活动到此完毕。
祭祖正月六、七日或二月十二日一次,六月初一次,十一月初二一次。一般祭时用黄栗树三株,各家各户自己祭。
丧葬
在丧葬习俗方面,丽江一带纳西人在“改土设流”前一直都实行火葬。人死后用竹筐或无盖的木棺抬至山上或村寨外的火葬场火化,过一段时间后再去收拾骸骨举行葬仪。清初“改土设流”后,中央王朝派任的流官曾屡次明令改火葬为土葬,皆因“土人尚惑刀巴祸福之说”而未能奏效。直至乾隆年间,流官们千方百计动员了一位纳西族小头目将其母土葬,人们未见到灾祸降临便渐改火葬为土葬。但在一些偏远山乡,迄今仍保留着火葬的习俗。
当人处于弥留之际时,家族中一位长老手持一包有少许碎银、茶叶末和大米的纸包守候在旁,在落气之际须将此纸包放入死者口中。这样做意图使死者十分珍贵“气”能够接续下去,以促成家族繁衍、子孙兴旺。,报丧、吊丧、停灵等活动都要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家族长老指挥下进行,并要请东巴经师来主持其中一些祭仪。人死后一般停灵三日即可出殡;葬仪举行后的三天内家中亲属仍需每天献祭。接下来还要举办“做七”、“百日”以及“年斋”等一系列祭吊亡灵的活动,得迎请东巴或喇嘛来家中诵经,直至人死满三周年时做完“三年斋”,整个拜祭活动方可算告一段落。妇女在产期死亡、孩童夭折与其他非正常死亡者,一般不得葬入家族墓地,亦不得在家族或村寨专用的火葬场内火化。

摩梭人基本上保持了火葬的习俗,但在举行葬仪前须先捆好尸装入麻布袋内,埋入正房后室内的土穴中“停尸”一段时间(最长不得超过49天)。,在火化完毕后,还有收拾部分骸骨装进一小布袋中,送到家族墓地进行埋葬等遗俗。这些习俗现今则已有了较大改变。
纳西族对生死礼俗是十分重视的。在生育方面,许多地区的纳西族一直保持着求子的礼俗,不妊妇女求子处较多。接生工作往往由儿孙满堂、人丁兴旺的人家的老年妇女来做,到20世纪60年代前后才普遍改到医院或卫生所生养。孩子出生满10天后,其父便需派人到岳父母、舅舅、伯伯、叔叔以及姨妈等亲戚家中送米酒和鸡蛋去报喜。在报过喜后,就会有亲友来登门道贺,并送来母鸡、鸡蛋、大米和婴儿衣帽等礼品。在小孩满月前的属羊日或属牛日,还需请东巴来主持命名仪式,并请众亲友前来参加。在请过满月客后方允许背小孩出门,产妇亦可下床参加家务劳动。当孩子满1周岁时须请周岁客,并当众铺下笔墨纸张、铁木匠工具和针线等让小孩“抓周”,以此来预测孩子的前程。泸沽湖畔的摩梭人以生女为贵,认为多女多福,因为只要有了女孩就能延续母系血缘家庭“根”。

婚姻习俗
纳西族由于各支系之间的历史渊源、地域分布不同等诸多原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婚姻习俗与家庭形态。聚居在丽江一带纳西族早已实行了一夫一妻制,而居住在滇川两省交界处的泸沽湖周围地区的摩梭人,在过去则过着不娶不嫁的“阿夏”(即亲密的异性朋友)婚姻生活。在同一个民族中竟然存在着父系、母系以及父系与母系并行的婚姻家庭形态,这种现象早已引起了普遍关注,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丽江一带的纳西人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的时间较长,旧时儿女婚事往往由父母作主,请媒人出面撮合,然后通过订亲、请酒、举行婚礼等程序聘娶。当男孩长到七八岁时,父母亲便注意给他物色媳妇,若是相中的“门当户对”人家的女孩同自己的儿子的生辰八字相投合,就可托媒人携一壶酒前去女方家中提亲。待女方父母同意后,即可择一吉日举行送订亲彩礼的仪式,俗称“送小酒”。在此仪式上男方家庭须向女方父母送上“四色礼”五斤左右的白酒一坛,两包茶叶,四盒红糖,两升大米。在举行过“送小酒”仪式后,若任何一方觉得这门亲事不大合适,均可提出反悔。若女方提出反悔便须退还男方所送的彩礼,而要是男方想悔婚约则不得索还彩礼,只需请媒人通知女方即可。在送过小酒后隔一年半载,男方家还须再向女方家送第二次彩礼,俗称“送大”。在礼品中除备齐上述“四色礼”外,还要加送一疋约七尺长的土布,两套礼服,半只猪肉,一对玉手镯或银手镯,另有现金若干。女方家亦以一壶白酒、两盒红糖与一些糍粑向男方家还礼。在举行过“送大酒”仪式后,双方一般都不能再对婚事表示反悔,否则会遭来物议。当青年男女长到18岁左右,便可择定吉期为其举行婚礼。
在婚姻关系方面,过去丽江一带的纳西人中姑舅表婚较为常见,舅父的儿子拥有娶姑妈的女儿为妻的优先权,,姑妈家的女儿在一般情况下先要供舅父家的儿子挑选,然后才可考虑嫁给外人。有些地方还存在兄终弟及的“转房”习俗,但一般是兄死后弟娶其嫂,而兄娶弟媳的情况则较为罕见。,纳西人中离婚的情况也是不多见的,因为普遍都认为这是极不光彩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这么做。离婚后女方返回其娘家即可,彩礼一般不退。按照传统习俗,寡妇无论其有无子女均可再嫁。新中国成立以后,青年男女恋爱婚姻自由的权利得到了充分有力的保障。
丽江纳西人的家庭多为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家庭,子女均从父姓,财产亦按父传子、子传孙的方式继承,父亲在家事上拥有决定权。没有子嗣的家庭可招赘女婿上门,但事前须征得主要近亲的同意,而且子女须全随母姓,这样才能够享有家庭财产的继承权。纳西人的家庭多为三四世同堂的主干家庭,小夫妻俩共同生活的核心家庭,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才逐渐增多。多子家庭亦有在儿子成婚后实行分居的习俗,在分家时往往是诸子均分田地、畜牲以及房舍等生产和生活资料,而幼子又拥有优先挑选的权利。一般由幼子继承祖屋,并承担起赡养双亲、供奉祖先灵位的职责。
居住在滇川边境泸沽湖周围地区的摩梭人,旧时主要实行一种奇异的”阿夏”婚。这种婚制的特点便是男不娶、女不嫁,男子于夜晚到女子家中访宿,第二天清晨又返回自己家中从事生产劳动,配偶双方不组织共同的家庭。这种暮合朝分的阿夏关系的缔结,以母系血统近亲不婚的原则为界限,除一般不再受年龄、金钱、辈分、等级以及民族等条件的限制。
按照摩梭人的传统习俗,女孩和男孩长到十三岁时便要分别举行“穿裙子”和“穿裤子”仪式,标志着已经成人,可以开始参加一些劳动和社交活动。一般女子从十五六岁起,男子从十七八岁起,便可开始同异性过偶居生活。他们通过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接触、节日和庙会等社交活动来建立阿夏关系,选择阿夏的主要条件是貌美、年轻以及能干等。在阿夏交往的初始阶段,男方到女方家去访宿往往处于较隐密的状态,数月之后才公开同女方家人会面。会面时男方须给女方长辈送上一些礼品,以示尊重和谢意。这种阿夏婚基本上是以女方为主体的,每位举行过成年礼的少女,在家中都有专属自己的“阿夏房”用来接待男性阿夏,对自己不再喜爱的男子只要闭门不纳,阿夏关系也就算终结了。,在阿夏交往过程中所生下的子女全归女方抚养,财产亦完全按母系继嗣。由于阿夏婚的特点是易合易离的,男女双方很少会产生强烈的独占欲或嫉妒心理,对解除阿夏关系多持无所谓的态度,极少为此而发生纠纷。
同这种婚姻形态相联系,摩梭人过去普遍存在着一种母系家庭形式。其主要特征是每个家庭由一位年长或能干的女性担任家长,负责安排日常生产与生活,管理仓库和家产,主持家庭祭祀和接待来访客人等活动。家庭主要成员由外祖母及其兄弟姐妹、母亲及其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及姐妹们的子女等人组成,一般包括二至四代,每家大约有十余口人,有的家庭多达二三十人。所有家庭成员都过着阿夏婚姻生活,财产完全按母系继嗣,世系也按母方来计算。,摩梭人认定了“女子是根骨,缺了就断根”的传统观念,当某户人家一旦出现没有女继承人的情况时,总会想方设法过继养女去延续世系。

科学技术
生息在玉龙山上、金沙江畔的纳西族人民在长期的农牧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经验,积累了不少天文、历算、畜牧、农耕、医药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并涌现出有所成就的学者和专家。
纳西族古代的科学技术知识,很多是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并用象形文字分别记载在东巴经书上的。根据东巴经记载,古代关于天象的专有名词已有数十种之多;从《巴格图》和《十二生肖的来历》等经书上看,纳西族早就对四言四隅(类似汉族的八卦)有了较为明确的概念;创制了以月亮圆缺定月,每月三十天,一年十二个月,共三百六十五天的历法,并用十二属相来记日、记月和记年。民间还从对天象及生物活动观察,摸出一套关于风、雨、花、雪,以及各种鸟类的活动规律,来分别季节的特征,不误农时地进行农事活动。
纳西族素以养马出名。丽江马是著名的“大理马”之别称,东巴经中有《马的来历》的专册。丽江是著名的“大理马”产地之一。丽江马是全国优良品种之一,体型小而精悍,能负重,善于爬山越岭,适应性强,并能连续行走二、三个月。近来,农科部门又引进卡马巴良种,与丽江马交配,使其向身高体大方面发展。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逐步建立和健全了农、林、牧、医药的技术网点,培养了近万名科学技术人员。他们深入地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比如,马铃薯是丽江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县农科部门针对其病毒害和品种退化比较严重的情况,经过长期试验,出适合当地的有性繁殖技术,采取实生苗移栽和实生薯利用的技术措施,基本上解决了难题,获得了高产。又如,全县对小麦推广良种良法之后,也获得了小麦连年大幅度的增产。
六十年代中,丽江地区科技部门根据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方针,在反复进行科学试验的基础上,推广苹果“芽复选种,高接换头”等新的种植技术,使全县种植的苹果实现良种化,至七十年代后期,全县苹果年产量达到一百几十万斤,变成云南省新兴的苹果生产基地之一。
纳西族地处横断山脉地带,高山、河谷、平坝相间,土壤肥沃,日照时数长,雨量充沛,适宜各种植物生长。被称为“植物宝库”的玉龙山,生长着五百多种中草药,其中行销全国的名贵药材达二百多种。丽江的医疗事业得到很大发展,疟疾、霍乱、伤寒等传染病已消灭,常见病和多发病渐渐减少,人民体质大大提高。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鲁甸乡以“药材之乡”而著称,以此为中心,丽江地区建立了规模不同的药材栽培研究种植场四百多处。
,纳西族还有一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中、高级科学工作者,如中外知名的历史学者、教育家方国瑜教授,小麦育种专家赵仲修,木芹、木全章、杨凤等知名人士。他们对纳西族及祖国的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纳西族有多少人

回答您一个问题,带给您一抹阳光!纳西族,现有人口为324679人。主要聚居在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散布于维西、中甸、德钦、宁蒗、永胜等县。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曾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由于同音异写,汉文史籍曾以“摩沙”、“磨些”、 “么些”、“摩梭”称之。“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定名为纳西族。   

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与汉族来往密切,自元、明以后,纳西族主要使用汉语文。至于古老的象形文字,主要由巫师“东巴”用来书写经典,故又称“东巴文”。另有一种音节文字叫“哥巴文”,使用范围很小,写成的经书也不多。   

纳西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南端,平均海拔2700米。这里群山耸峙,江河交错。丽江北部的玉龙雪山和中甸东南部的哈巴雪山,终年玉积琼堆,宛若腾空而起的玉龙。玉龙山区植物群落多样,素以“植物仓库”著称,并以“花的世界”闻名,仅杜鹃花就有40多个品种。金沙江上游自北向南流泻,至石鼓镇为山势所阻,于是形成万里长江第一湾;接着江流急转东北奔腾而去,在玉龙和哈巴两座雪山中间形成了著名的“虎跳涧”大峡谷,是世界上难觅的探险旅游胜地。   

纳西族地区的气候差别较大,可分寒、温、亚热三种类型,宜农宜林宜牧。珍贵的雪茶和丽江马一直名扬全国。扣字也不容易,如对您有帮助,还望点击下方《采纳为答案》,举手之劳,以鼓励我继续为其它网友解答!

云南纳西族的由来与起源

  随着丽江古城旅游业的发展,纳西族被更多人熟知,并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大批的游客。纳西族有支系摩梭人,现在是昆明市非土著民族中的第一大民族。那么,你知道,纳西族是怎么发展来的吗?关于纳西族的起源,人们普遍认为是古羌族的后裔,现在,我就为大家纳西族的由来及发展历史,一起来看看 纳西族文化 吧。

  纳西族系古羌人后裔,自西北河湟地区南迁,与土著融合而形成。

  西周时期纳西族先民在在今陕西、甘肃一带建立犬戎国,立都于静宁县(今威戎镇),据文献记载纳西先民为西北最古老的游牧民族。早在炎黄时期,犬戎国就是炎黄部落的劲敌。《后汉书》就有记载“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高辛氏就是黄帝的曾孙,尧帝的父亲。

  秦汉至魏晋,纳西族已迁徙至大渡河、雅砻江流域,以游牧、畜牧为主。

  东汉时期纳西先民在四川境内建立——白狼国,其属地包括今天四川雅砻江以西的白玉县等地区,与雅砻江东边的牦牛国相邻。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白狼国曾是一个兴盛繁荣的国度,并和中原的大汉王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到东汉明帝时,“白狼等百余国,户百三十余万,口六百万以上,举种奉贡。”

  唐代,部分纳西族先民沿雅砻江南下,抵达丽江。随后挥师南下,在洱海东部建立了第一个政权——越析诏。史称越析诏“地最广、兵最强,素为南诏忌”。越析诏为时不长被南诏所灭,纳西族先民南下步伐由此止。

  此后,纳西族先民退回金沙江中游流域;500多年间,在唐朝、南诏、吐蕃三大强势的夹缝间苦苦周旋,艰难生存。这种特殊的生存环境铸就了纳西族深沉坚韧、灵活机动的民族性格。,纳西族的文化受到这三大文化圈的润泽,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由此滥觞。

  宋代,纳西族先民的政环境有了改善北部的吐蕃王朝分崩离析;南诏也陷入了混乱;东边的宋王朝则穷于应付北方游牧民族,无力经略西南。“故自南诏以后,麽些之境,大理不能有,吐蕃不能至,宋亦弃其地,成瓯脱之疆,经三百五十年之久。”纳西族由此获得了一个难得的独立发展时机。在社会经济生产获得充分发展的(农耕文明已取代半耕半牧的生产状态),政上分散的麽些部落渐趋统一;东巴文化体系逐渐宏大完善。

  清代以后,木府势力渐趋衰微。原因是西藏又一次纳入中央王朝辖治的版图,使丽江失去了“西南藩篱”的政区位优势,且木氏土司把持的庄园领主经济渐已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消极因素。1723年丽江实行改土归流,木氏土司此后一蹶不振,受益的是丽江经济,丽江的地主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手工业也渐趋繁盛,丽江古城的格局最终形成。殉情现象由此大量蔓延,丽江被外人称为“殉情之都”。

  鸦片战争以后,纳西族地区也进入了社会动荡时期,此间以丽江人俗称“乱世十八年”尤为惨烈。清咸丰、同治年间,大理杜文秀起义涉及丽江,进行了长达18年拉锯战,丽江损失惨重。张星源先生的《丽江史略》有载“道光年间(1821—1850年)户口下6405户,男妇大小3128276个光绪朝户口15152、男女大小46456个,较之道光朝减户口五分之四,人丁八分之一,咸同回汉歼杀之残酷可知也。”

  辛亥革命时纳西族人民积极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统治,并参加了护国运动等反帝批封建运动;抗战中纳西族为国捐躯者达400多人,因当时大陆交通线被日军切断,后期缅甸失陷,中国的陆路交通线只余昆明——大理——丽江——拉萨——尼泊尔——印度这一条。丽江成为重要中转站,丽江的商业、文化、教育由此盛极一时。

  1949年7月1日,丽江和平解放。1961年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1996年,丽江发生7级大地震,死伤3200多人,经济损失达45亿元。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2003年6月,“三江并流”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同年9月,纳西族东巴古籍被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2003年7月1日,丽江撤地改市,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成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和古城区。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今香格里拉)、宁蒗、德钦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

  据史学家考证,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三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定居下来。人口27.8万多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帮我解读一下纳西族的头饰

纳西族妇女以勤劳能干,贤德善良而著称。她们的传统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各地的服饰也有着差异丽江县大研一带纳西妇女上穿大襟宽袖布袍,袖口捋至肘部,外加紫色或藏青色坎肩;下着长裤,腰系用黑、白、蓝等色棉布缝制的围腰,上打百褶,下镶天蓝色宽边;背披“七星羊皮”,羊皮上端缝有两根白色长带,披时从肩搭过,在胸前交错又系在腰后。羊皮披肩典雅大方,既可起到装饰作用,又可暖身护体,以防风雨及劳作时对肩背的损伤。羊皮披肩是丽江纳西妇女服饰的重要标志。它一般用整块纯黑色羊皮制成,剪裁为上方下圆,上部缝着6厘米宽的黑边,下面再钉上一字横排的七个彩绣的圆形布盘,圆心各垂两根白色的羊皮飘带,代表北斗七星,俗称“披星戴月”,象征纳西族妇女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以示勤劳之意。另有一种看法认为,上方下圆的羊皮是摹仿青蛙的形状剪裁,而缀在背面的圆盘纳西人称为“巴妙”,意为“青蛙的眼睛”,这是崇拜蛙的丽江土著农耕居民与崇拜羊的南迁古羌人相融合形成纳西族后的产物。
纳西族女子服饰有两种类型。第一种在丽江一带,穿的人数较多,分布较广。丽江纳西族女子留发编辫,顶头帕或戴帽子。一般内穿立领右衽上衣。衣为布纽扣、长袖、宽腰,前幅短,后幅长,用蓝色、白色等布料制作。外罩一件用浅湖蓝色、蓝色、紫红色、大红色、黑色等颜色的棉布或毛质布料、灯心绒缝制成的有衽圆领的坎肩,系围腰或搭裙。下着黑色或蓝色、灰色长裤,脚穿绣花鞋、布鞋或胶鞋,背披七星羊皮背饰。这种羊皮背饰是纳西族女子服饰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做工精美,造型别致。其 上七个日月星辰图案,用彩线绣制,呈两排缀饰在羊皮背饰的表面。第二种见于中甸白地。那里的纳西族妇女留长发,束于脑后或编成长辫,上饰有花纹的圆形银牌。身穿开长杈的搭襟白色麻布长衣,襟边为黑色并加彩绣,腰系黑底 起彩色线格花并垂毛线须穗的腰带。下穿长裤的有彩色条纹的长百褶裙,穿毡鞋或靴,背披白毛山羊皮。其服饰色调素雅,古朴大方。各地纳西族女子普遍戴耳环、戒指和手镯,有些胸前挂银须穗。
纳西族男子的传统穿戴也大致分两种一种见于丽江一带,一种见于中甸三坝一带。丽江纳西族男子蓄短发,戴毡帽或缠包头。毡帽中有一种一半卷边、名为喜鹊窝帽的,十分潇洒和别具一格。上身内穿麻布和棉布衣,外披羊毛毡或穿羊皮坎肩。下穿黑色或蓝色长裤,腰束带,穿布鞋、皮鞋。中甸三坝一带的纳西族男子穿麻布衣裤,衣为右衽或对襟、长袖外套,衣长到腹部,缠红布包头。各地的纳西族男子服饰都比较简洁,色调明快,显得纯朴自然。

纳西语里纳西是什么意思?怎么解释?

纳西族渊源于中国西北部河湟地区南迁的古羌人。据学者研究考证,唐代的“磨些蛮”和中国古代西部地区的羌人有着渊源关系,他们是古代南迁的羌人。章太炎说“磨些者,羌之遗种”。任乃强著《羌族源流探索》载“纳西族是羌族的远支成为单一民族”。方国瑜《磨些民族考》载;今之纳西,即古之“磨些”;晋代《华阳国志》作“摩沙”;唐代《蛮书》作“磨蛮”或“磨些蛮”、“磨”、“磨”、“摩”、“末”等同意异写之“mo”是古“磨些”民族的族名,“磨”与《史记》、《蛮书》、前后《汉书》等古文献所载之“髦、牦、旄”等族称有承递关系,当是同一族名的歧译.在历代的文献记载中,把纳西族称谓书写为“摩沙夷”、“磨蛮”、“磨些蛮”、“末些”、“摩婆”、“磨些”、“摩赀’、“摩获”、“摩梭”等等,其族称原无定字,并含某些侮辱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一切带有侮辱性的族称,并按照本民族的意愿,确定“纳西”为全族共同的族名。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