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奥林匹克会歌(俄罗斯奥林匹克)

体育知识 2022-11-25 07:00www.1689878.com最新体育新闻

体育知识网给大家浅谈下,以及1936年柏林奥运会视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体育知识网喔。

本文看点:

奥林匹克会歌于多少年被正式定位永久会歌是希?

1958年 

会歌(Olympic Song)1896年在雅典第1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国王乔治一世宣布奥运会开幕以后,合唱队唱起了一首庄严而动听的歌曲《奥林匹克圣歌》。

这是一首古希腊歌曲,由希腊人萨马拉斯作曲,帕拉马斯作词,但当时并未确定其为奥运会会歌。

此后的历届奥运会均由东道主确定会歌,未形成统一的会歌形式。

如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会歌是施特劳斯特意为这届奥运会所作的《奥林匹克之歌》;

1948年奥运会则选用奎尔特作曲、基普林作词的《不为自己而为主》作为会歌。20世纪50年代以后有人建议重新创作新曲,作为永久性的会歌,但几经尝试都不能令人满意。 

于是,国际奥委会在1958年于东京举行的第55次全会上确定还是用《奥林匹克圣歌》作为奥林匹克会歌。

俄罗斯冬季奥运会主题曲?

01【2014索契冬奥会主题曲】群星 – Anthem Of Olympic Game

02【2014索契冬奥会开幕式音乐】Audiomachine – Deep Heart

03【2014索契冬奥会运动员入场音乐】t.a.t.u. – Nas Ne Dagoniat

04【2014索契冬奥会宣传单曲】Natalia Fironova、Vlad Topalov、Лаура Алпатов – 索契

05【2014索契冬奥会中国奥委会特邀主题曲】MC Hotdog、张震岳、顽童 – Super Duper Fly

06【2014索契冬奥会美国主题曲】Danielle Bradbery – My Day

07【美国NBC电视台冠军主题曲】Céline Dion – Incredible(Feat. Ne-Yo)

08【东京转播主题曲】小事乐团 – START

09【日本NHK电视台索契冬奥会节目主题曲】可苦可乐 – 今、咲き夸る花たちよ

10【日本电视台索契冬奥会节目主题曲】岚 – Road To Glory

11【日本TBS电视台索契冬奥会节目主题曲】SMAP – Moment

12【日本富士电视台索契冬奥会节目主题曲】绚香 – Number One

13【花样滑冰双人滑短节目中国组合彭程/张昊】李玟 – 月光爱人

14【花样滑冰双人滑自由滑中国组合庞清/佟健】悲惨世界 – I Dreamed A Dream

15【花样滑冰双人滑短节目俄罗斯组合沃洛索扎/塔兰科夫】Aram Ilyich Khachaturian – Masquerade Suite: Waltz-Khachaturian

16【女子花滑单人短节目俄罗斯选手利普尼特斯卡娅】Mark Minkov – You Don't Give Up On Love

17【女子花滑单人短节目日本选手浅田真央】randy kerber – Nocturne In E Flat Major, Op. 9, No. 2

18【女子花滑单人短节目韩国选手金妍儿】judy collins – Send In The Clowns

19【女子花滑单人短节目中国选手张可欣 】The Rolling Stones – Paint It Black

20【女子花滑单人短节目中国选手张可欣 】The Rolling Stones – S

有一届奥林匹克主题歌,其中有句歌词是”wewillshowwhoweare”,请问这守歌叫什么名?

奥运会会歌(Olympic Song)特指《奥林匹克圣歌》,它也是第一届奥运会的主题歌。奥运会主题歌是由每届奥运会的主办国或主办地创作的主题歌曲,如北京奥运会的《我和你》。《巴塞罗那》应属于主题歌,而不是会歌。

为什么奏奥林匹克委员会会歌

奥运会会歌1896年在雅典第1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国王乔治一世宣布奥运会开幕以后,合唱队唱起了一首庄严而动听的歌曲《奥林匹克圣歌》。
这是一首古希腊歌曲,由希腊人萨马拉斯作曲, 帕拉马斯作词,但当时并未确定其为奥运会会歌。此后的历届奥运会均由东道主确定会歌, 未形成统一的会歌形式。如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会歌是施特劳斯特意为这届奥运会所作的《奥林匹克之歌》;1948年奥运会则选用奎尔特作曲、基普林作词的《不为自己而为主》作为会歌。20世纪50年代以后有人建议重新创作新曲,作为永久性的会歌,但几经尝试都不能令人满意。
于是,国际奥委会在1958年于东京举行的第55次全会上确定还是用《奥林匹克圣歌》作为奥林匹克永久性会歌。其乐谱存放于国际奥委会总部。从此以后,在每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都能听到这首悠扬的古希腊乐曲。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一个俄罗斯人唱歌,是谁啊

英文名 Sarah Brightman
生日 1960年8月14日
出生地 英国,伦敦,朴茨茅斯 (England, London, Berkhampstead)
母亲 Paula Hernyhough Brightman (Paula Hall)(现住在西班牙)
父亲 Grenville Brightman (一氧化碳中毒自杀身亡)
弟妹 Sarah是六姐弟中最大的一个,其他的弟妹分别是
Nichola (出生地为Hemel Hempstead,1963年)
Claudia (出生地为Hemel Hempstead,1965年)
Jay Grenville (出生地为Berkhamstead,1969年)
Joel Grenville (出生地为Dacorum,1974年)
Amelia (Violet) (出生地为Dacorum,1979年)
身高 1.66 米)
眼睛的颜色 这个问题似乎很难讲,因为连Sarah自己都说不清楚哦,还是让我们看看Sarah是怎么说的吧——TALK QUOTE (March 13, 1998), “Sometimes they’re grey/green, sometimes they’re grey, and some people think they are blue. So, I can’t tell you!”
曾经就读过的学校 Elmhurst Ballet School, Arts Educational School, The Royal College of Music
登台表演 13岁时在John Schlesinger的作品”I and Albert”中扮演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最大的女儿Vicky,伦敦皮卡迪利(Piadilly Theatre)剧院
居住地 伦敦、米兰、西班牙
收藏 Sarah拥有近8000张CD收藏
偶像 Jessie Matthews
最喜欢的歌手 David Bowie
生平购买的第一张专辑 David Bowie《Space Oddity》
最喜欢的作家 Anita Brookner
最喜欢的食物 印度菜
宗教信仰 卡巴拉教
婚姻状况 与Andrew Graham-Stewart,1978年结婚,1983年9月离婚
与Andrew Lloyd Webber,1984年3月22日结婚,1990年6月离婚
目前单身,男朋友是Louis Oberlander。
演唱歌曲的语言 英语(English),法语(French),德语(German),拉丁语(Latin),
俄语(Russian) ,意大利语(Italian),西班牙语(Spanish),
加泰罗尼亚语(西班牙)(Catalan) ,阿拉伯语(Arabic),印地语(Hindi) ,日语(Japanese)
Wishing You Were Somehow Here Again 这是一首Sarah Brightman每次开演唱会都必唱的曲目,据说是为了纪念她的父亲。
歌声跨越三个领域
[编辑本段]
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和舞台剧原本是无法融合甚至对立的音乐空间,莎拉的歌声却极具创造性地将它们结合在了一起,她用极为难得的艺术手法将所演唱的音乐表现出来,而且仍能不损其原味。其绚丽多彩的美丽造型带人们进入如痴如醉的梦幻世界,不论在音乐上还是在视觉艺术上,莎拉•布莱曼都达到了别人无法达到的极致……

作为一位歌唱家,少有人能像莎拉•布莱曼这样,如此的才华横溢,如此的风格惟一。那极具个人气质的歌声,虚幻、空灵、纯净,时而清新甜美、时而高亢震撼,营造出无边无际的空间幻觉,令她直入云霄的高音不仅不会刺耳,反而抹上一层天籁色彩,让人充满迷惑与想象,就像航行在海上孤寂的水手听见美人鱼的吟唱般,成为一种方向感的皈依,一种心灵折服的美声女神。每当她的歌声响起,在那些残阳如血的黄昏,人们总是不可救药地迷失在那柔情美声里。就像是在逃离烦闷躁动的心路上,莎拉的歌声是最好的御花园。

而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莎拉的歌声能够极具创造性地将流行音乐、舞台剧和古典音乐结合在一起,用一种极为难得的艺术手法将所演唱的音乐表现出来,且总能不损其原味。在本月底的北京演唱会上,尽管主题围绕新唱片《一千零一夜》进行,但演唱的作品还是涵盖了她多年的成名作,包括音乐剧《歌剧院幽灵》、《艾薇塔》唱段、歌剧《图兰朵》选段《今夜无人入睡》的女声版以及流传全世界的那首《告别的时刻》等,依旧涉及到流行、古典和摇滚三大音乐类型。

如果你看过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MTV的话,相信你一定记得那位与卡雷拉斯对唱的女声,她迷人的嗓音让人过耳难忘,此人就是来自英国的女歌手——Sarah Brightman。莎拉在欧美已走红多年,她主演的那些音乐剧,诸如《歌剧魅影》 、《猫》、《歌与舞》的主题曲和剧中的歌曲不胫而走,广为传唱,莎拉也被誉为“歌舞剧皇后”。但国内乐迷结识莎拉只是近一两年的事,因为莎拉的唱片进入国内市场的极少, 目前能见到的有《Time to say goodbye》 、《Eden》 、《莎拉•布莱曼演唱的韦伯音乐剧金曲》 、《The trees they grow so high》。 歌星或歌唱家都能根据其发声方法将其归入相应的演唱类别 ,或美声,或通俗。但莎拉•布莱曼是个例外,你很难将其归入到某一种唱法之中,因为她既能唱美声也能唱流行歌曲,而且这两种唱法听来都很有魅力,喜爱她的歌的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可以说莎拉•布莱曼跨越了流行与古典为雅俗所共赏。

专辑的同名曲《TIME TO SAY GOODBYE》是由莎拉和盲人男歌手 ANDREA BOCELLI合唱的,整首歌曲旋律优美,演绎经典,男女声的配合浑然一体,令人神魂颠倒;《Only an ocean away》是其中最出挑的作品,全曲以交响乐开头突然转变为极具未来曲风的电子乐,曲中 Sarah分别运用了美声和流行唱法进行不同的演绎,听起来就像美声歌唱家和通俗歌手的联合演唱,这可真称得上她Brightman的绝技!Sarah以勤奋、聪慧和天赋让世界为之倾倒,她不愧为“音乐剧皇后”。

作为韦伯的第二个妻子,莎拉•布莱曼演唱的”安魂曲”中的流行单曲,进入英国前10名排行榜。2001英国高收入妇女中莎拉布莱曼名列第十。

曲折而丰富的音乐历程
[编辑本段]

这也正是她之所以能够极具创造性地将美声与流行唱法绝佳融合的原因。

21岁那年,莎拉前往伦敦应征出演使之后来名扬天下的音乐剧《猫》,不仅夺得女主角的位置,还俘获了该剧的作曲家、大名鼎鼎的安德鲁•洛依德•韦伯的心,从此成为这位音乐剧大师作品中的女主角,并在他的指导下开始演唱古典作品。

1988年,她登上美国百老汇的舞台,以《歌剧院幽灵》名满天下,从此奠定了世界级音乐巨星的地位。不幸的是,1990年,莎拉与韦伯劳燕分飞,几经辗转后,走出感情阴影的莎拉,确定了发展“歌手”的路线。

1993年,《谜》合唱团的创始团员弗兰克•彼得森开始担任她的唱片制作人,标志莎拉重新寻回辉煌事业的时刻即将来临。弗兰克•彼得森为她制作了一系列风格崭新的专辑,其中一曲兼具古典与流行唱法的《告别时刻》,让人在撼动心魄的旋律与高亢起伏的歌声中感受到情和爱的深情对话、天人合一的极致风华。至此,莎拉凭着自己充满能量的绝美歌声向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并发,她以流行唱法唱中低音域,而用美声唱法演绎高音区,以此取得的流行与古典之间的平衡,听起来别具风韵。这张专辑在1997年全球狂卖250万张,再度缔造了莎拉音乐事业的辉煌时刻,使之成功地以一个音乐剧天后的身份跨过古典和流行之间的藩篱,精彩地转变为一个全方位的歌唱家。

造型轻灵蛊惑
[编辑本段]
过腰的蛇发、临水的美人鱼,披挂一身月光般莹亮的水晶……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造型好像总是最适合她,轻灵蛊惑的衣饰,时而幽婉、时而柔媚,永远不会让人厌倦,永远让人远离俗念地走至陶醉……

莎拉是游走在流行与古典边缘的月光女神,是伊甸园里的仙女,天籁的歌喉与美艳的外表竟然眷顾了她。大多数人会认为,唱古典音乐的人,无论男女,大多是大腹便便的。光彩照人的莎拉,告诉我们上帝有时是多么的不公平!他在给予某些人无与伦比的天赋的,也给予她无与伦比的美貌。

摄人心魄的嗓音、美丽冷艳的外表,再加上轻灵蛊惑的衣饰,时而幽婉、时而柔媚、时而俏皮、时而高雅,将无数人痴痴然带入沉醉的梦幻世界……

为了打造莎拉的新形象,她的世界巡演经纪公司为她在世界的85场巡演制作了两套相同的豪华舞台。这些舞台设备将用两架波音777货机空运到中国,在即将演出的城市搭建一个半月形的豪华舞台,舞台正中向场地延伸的“天桥”连接一个巨大星状舞台,届时莎拉将在这“星月之间”亮出清澈的歌喉,而她美妙的歌声将同星月一起闪烁辉煌。

莎拉说,关于表演时的自我形象,她是坚持一切从音乐出发———通常是根据音乐的感觉来决定具体的细节,包括形象的处理、声音的控制和情绪的表达。那些有着夺目光彩的美丽造型,并非是很刻意地去打造什么,而是一种自然的流露。

大事记
[编辑本段]

●1960年8月14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为六个孩子中的长女。
●三岁始学跳舞,曾就读Elmhurst芭蕾学校及伦敦艺术教育学院。
●十三岁便在伦敦的皮卡迪利(Picadilly)剧院,参加了戏剧“Iand Albert”的演出。
●十六岁时曾经在电视节目《Pan’s people》中担任舞群之一。
●十八岁是加入Aroene Phillops的舞团Hot Gossip,并以由她担任主唱的“Ilost my heart to a starship Troop”获得她生平第一张全英Top l0单曲。
●1981年,莎拉参加了著名音乐剧《猫》的首演。
●1982年,她参与制作并主演了一部颇受好评的儿童歌剧《夜莺》。
●1984年,她再度参演安德鲁•洛伊韦伯的音乐剧《歌剧院幽灵》。
●1985年,她先后在伦敦、纽约担任安德鲁.洛伊韦伯古典音乐《安魂曲》的首演及录音,与她一同单纲的男主唱则是当今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戈。她因为这个演出获得葛来美奖《最佳古典新艺人》的提名。这一年她与洛伊丰伯结婚。
●1986年,伦敦的“女王陛下剧院”推出了堪称本世纪最著名音乐剧之一的作品《歌剧院幽灵》,莎拉主演了历任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女主角克莉丝汀。这个演出将她的演艺生涯推上了第一个高峰。
●1988年1月,《歌剧院幽灵》首度于美国百老汇演出,莎拉的魅力继而征服了新大陆。她被Drama Desk大奖提名为最佳女演员,同年她为EMI古典录制了一张艺术歌曲专辑《天籁森林》演唱英国作曲家布瑞顿所改编整理的英国民谣,这张专辑为她进一步的古典声乐演唱赢得相当的好评。
●1989年录制专辑《The Song That Got Away》。
●1990年,录制专辑《As I Came 0f Age》。同年,她主演了这年十二月推出的洛伊韦伯的新作〈爱的观点〉,参加了一直持续到次年的“洛伊韦伯音乐作品”美国巡回演出。
●1992年,参加“洛伊韦伯音乐作品”日本巡回演出。同年,与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卡雷拉斯合唱了当年巴塞罗那奥运的闭幕主题曲“永远的朋友”。
●1993年,发行了专辑《Dive》。
●1994年,赴日与多明戈共同举行演唱会。
●1996年,录制专辑《飞翔》(FLY),同年底,受邀去德国参加重量级拳王马斯克的退休演唱会。
●1997年,专辑《永志不渝》与同名单曲《告别时刻》横扫全球唱片市场,创下超过250万张的惊人销售记录。
●1998年12月,个人专辑《重返伊甸园》(EDEN)在台湾上市,为欧洲以外的地区世界首卖。发行两周,台湾地区销售量已逼近白金唱片。
●2000年4月,大碟《月光女神》(La luna)发行。同名的全球巡演展开。随着新专辑《月光女神》的发行,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的名字横扫世界乐坛,荣登Billboard古典跨界排行冠军和单曲榜TOP 20。
●2001年岁末发行的[金选—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 Classics]新歌加精选,是莎拉布莱曼音乐生涯的极致颂扬,收录4首全新单曲。
●2003年5月,发行最新专辑《一千零一夜》(Harem)。Harem是以中东传说为基底所编织而成的一次音乐奇想之旅,整张专辑呈现出来的是广袤沙漠、无垠空间以及那种平和与充满灵性的感觉,这张专辑可能是莎拉布莱曼到目前为止最独特且最具个人特色的作品,不但展现了她在作曲方面的才华,她充满热情的创意构思以及举世无双的天籁歌声也都在其中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2004年05月30日,莎拉布莱曼在北京开办演唱会
●2007年,发行最新专辑《真爱传奇》《Symphony》翻唱自德国 Silbermond 乐队《Verschwende Deine Zeit》专辑中的《Symphonie》;《Canto Della Terra》是与跨界男高音 Andrea Bocelli 的再度合作;《Sanvean》翻唱自暗潮团体 Dead Can Dance 的《Sanvean (I’m Your Shadow)》;《I Will Be With You (Where The Lost Ones Go)》翻唱自 Sissel 的同名曲,在单曲碟(西尔德斯神话已有推荐)里面是与 Chris Thompson 合作的,而本专辑是与 Kiss 的主唱 Paul Stanley 重新录制了一个版本;《Schwere Tr?ume》改编自奥地利作曲家和指挥家 Mahler 的作品;《Sarai Qui》翻唱自 Faith Hill 演唱的电影《珍珠港》主题曲《There You’ll Be》,与意大利男高音 Alessandro Safina 合唱;《Storia D’amore》貌似来自意大利的同名电影;《Let It Rain》确非是翻唱曲目;《Attesa》则是一首从 Pietro Mascagni 的《Cavalleria Rusticana》中得到灵感的作品;《Pasión》源自墨西哥电视剧《Pasión》的主题曲,一首西班牙语情歌,与 Fernando Lima 合作演绎;《Running》这个单曲改编自 Holst 的《The Plas》Sarah Brightman 莎拉·布莱曼 的声线始终是如此出类拔萃,除了赞叹,唯有倾听!
●2008年,2008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曲将由刘欢与莎拉-布莱曼共同演唱.

人物评价
[编辑本段]
她是站在古典与流行音乐两座山巅的巨星;
她登台就获得了让人垂涎三尺的音乐剧《猫》的演出权;
她是经典音乐剧《歌剧魅影》(又名”歌剧院的幽灵”)领衔女主角;
她在巴塞罗那奥运会 上受邀与歌王卡雷拉斯同台演唱会;
她是歌王卡雷拉斯、多明戈、安德烈·波伽利最喜欢合作演出的女艺人;
她精于歌剧咏叹调的诠释,但又以全新的风格翻唱世界老牌摇滚组合QUEEN(皇后乐队)的名曲而名声大噪;

她被BBC选为戴安娜王妃葬礼上主题音乐的歌曲《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别的时刻》震撼了全世界;
她的唱片销量屡屡登上欧洲,北美和亚洲地区排行榜的冠军;一首单曲在全世界销量超过1000万;
她的名字在世界家喻户晓,在西班牙,她被称为”歌剧天使”;在德国,她被称为”舞台剧歌后”;在日本,她被称为”超人气歌星”;在港台,她被称为”王菲”;而在中国大陆,她被古典界称为”歌后”,被流行界称为”巨星”,被记不住她名字的人称为”大眼妹”!
Sarah Brightman 莎拉·布莱曼 是继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卡雷拉斯和多明戈之后世界乐坛涌现出的另一个天后级人物。她与安德烈·波伽利被称为是跨越古典与流行的标志性艺人。在世界歌坛风行古典流行跨界互相交融的今天,莎拉·布莱曼无疑站在了这个潮流的最前沿。她曾创造了单曲全球销量超过1000万张的惊人记录,她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听众和歌迷,她的歌迷不仅来自歌剧界,舞台剧和古典音乐界,更有大量歌迷是喜欢流行音乐的年轻人和发烧友。她和她的音乐在各大媒体的爆光度,播放率和点播率最高。

一颗耀眼的舞台剧明星

莎拉·布莱曼1960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三岁开始学习舞蹈,十三岁首度登上了伦敦琴卡迪利剧院《我与亚伯特》舞台剧的演出,随后又加入了舞蹈团体”潘神一族”和”丑闻”,后来在新伦敦剧院参与《猫》剧的原创和演出。在嫁给当今最重要的,享有盛名的音乐剧作曲家安德鲁·劳埃·韦伯后,她开始演唱古典音乐年很快暂露头脚,她同歌王多明戈一同演唱韦伯的《安魂曲》,并因《歌剧魁影》一剧而成为耀眼的音乐剧明星。这次演出的EMI录音让她获得了当年格莱美奖最佳新古典艺人奖的提名。 1986年,在”英国女王陛下剧院”的演出使得这部名剧传遍了全世界,这次演出使得她获得了当年英国戏剧论坛奖的提名,两年后她将该剧带到纽约的百老汇。 1990年她又参演加了劳埃·韦伯的新剧《爱的真相》的首演,担任剧中女主角露丝·薇柏一角。这部剧目先后在伦敦和百老汇上演。 ,她也曾在查尔斯史特落斯的儿童歌剧《夜莺》,韦伯的《歌舞剧》及《旋转木马》中演唱过,她还发行过许多跨界音乐专辑如”逝去的歌”、”卸除防备”、”末期的歌”,以及最近的《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别的时刻》,这张成功的专辑在伦敦的艾比录音室进行录音。专辑中的两首歌曲是她和近年来在歌剧界极受欢迎的青年男高音荷西·库拉一同演唱的。而最令人心动的主打歌《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别的时刻》则是和意大利天王级的男高音流行歌手安德烈·波伽利与她一起合唱的。关于这首《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别的时刻》还有一个感人的传奇故事《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别的时刻》这首曲子是德国拳王亨利·马克斯为告别他传奇的职业生涯而特别邀请他最钟爱的女歌手莎拉演唱的。莎拉在接受了这个委托后,再由她挑选了这首意大利歌曲并指名与安德烈·波伽利合唱。在这场1996年11月举行的拳赛中亨利意外失手,当他登场谢幕时,《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别的时刻》那动人的旋律与之响起,莎拉伤感的歌声令闻者莫不动容。于是,一个传奇的告别时刻却是另一个音乐的传奇性的登场。
《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别的时刻》这首歌在欧美歌坛影响巨大,就连戴安娜香消玉陨,葬礼之前,BBC也是以这首歌作为对戴妃的告别。
1992年到1994年间,她则进一步在多部音乐剧担任要角。几乎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日本各地的重要歌剧院、音乐厅、剧场和露天剧场都有她演唱的足迹。当今世界许多重要的指挥家和乐团都和她合作过。 1992年她应邀与卡列拉斯一同在巴赛罗纳奥运会上演唱主题曲, 1994年她曾与多明戈在日本一同举行古典音乐演唱会。这几次演出均获得一片赞誉,也确定了她乐坛天后的地位。

——将和中国歌手刘欢一起演唱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歌。

奥运官方网站8月6日讯 今天上午,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举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已经准备好了”新闻发布会。北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张和平、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主任王宁、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副主任朱虹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在发布会上,张和平正式公布了奥运会主题歌的演唱者。
张和平说,在开幕式文艺表演的结尾部分,也就是《梦想》表演段落里,将公开演唱开幕式主题歌。这首主题歌是从奥组委历时五年、举办了四届的奥运歌曲征集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并经专门的评审程序确定的。为尊重大家对神秘的期待,今天仍然不公布这首主题歌的相关信息。但可以公布的是主题歌的演唱者是中国著名歌手刘欢和英国著名歌手莎拉•布莱曼

东京奥运俄国歌将被柴可夫斯基音乐替代,将在哪个场合响起?

4月23日消息,俄罗斯奥委会新闻处称,国际奥委会已批准在东京和北京的奥运会上用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替代俄罗斯的国歌。

这个音乐将在俄罗斯运动员参加的礼仪活动中响起,尤其是在颁奖仪式上。此前,俄罗斯曾想用著名苏联爱国歌曲《喀秋莎》作为国歌替代曲,但国际奥委会没有同意这个要求。俄罗斯运动员将以ROC缩写名参加东京和北京的奥运会,这是俄罗斯奥委会的缩写,但该组织的全称禁止使用。

去年12月17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就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与俄罗斯反兴奋剂机构的纠纷作出裁决俄罗斯运动员在2022年12月16日前无法使用国旗、国徽或其他国家标志参与国际大型赛事。

扩展资料

《第一钢琴协奏曲》简介

这首钢琴协奏曲的遭遇,同作者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也不是一开始就能获得公众的承认的。

原先这部作品题献给尼古拉·鲁宾斯坦,平素对音乐艺术界一切有价值的新事物总是十分敏感的鲁宾斯坦,这一回对柴科夫斯基在钢琴协奏曲体裁方面的第一次尝试,却持否定态度。

于是,柴科夫斯基把他的题献一度改为献给塔涅耶夫,到才确定献给德国钢琴家封·彪罗(H·Von Bulow,1830-1894)。1875年10月间,当彪罗到美国巡回演出时,在波士顿演奏这首作品,获得很大的成功。

同年,在彼得堡和莫斯科又相继演出这部作品,当时才十九岁的塔涅耶夫的钢琴演奏还得到了作者的很高评价。

参考资料来源

奥林匹克会歌歌名叫什么?

1896年4月6日,当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宣布第1届奥运会开幕以后,希腊著名音乐家斯皮罗斯??萨马拉斯指挥9个合唱团和250人演唱了这首由他作曲、抒情诗人科斯蒂斯??帕拉马斯作词的《奥林匹克圣歌》。悠扬的乐曲、悦耳的歌声久久回荡在帕那辛尼安体育场上空,把人们带入了缅怀古奥运会的辉煌和憧憬现代奥运会的美好的境界之中。

  虽然《奥林匹克圣歌》在第1届奥运会开幕式上大获成功,但当时并未把它确定为奥运会会歌。而此后的历届奥运会则均由东道主确定会歌,并未形成统一的会歌形式。后来有人建议重新创作一首永久性的会歌,但几经尝试都不能令人满意。于是,国际奥委会在1958年于东京举行的第55次全会上确定还是用《奥林匹克圣歌》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歌。从此以后,在每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都能听到这首悠扬的古希腊管弦乐曲。

东京奥运俄国歌将被柴可夫斯基音乐替代,为什么会由此替代?

这个是因为俄罗斯运动员,在2020年12月17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已经做出裁决。要求俄罗斯运动员在2022年12月16日前,根本没有办法使用俄罗斯相关标识。这个决定对于俄罗斯运动员来讲,真的很不公平,有些人没有服兴奋剂,就要受到这种惩罚。 

对于俄罗斯运动员来讲,想要参加东京奥运会,只能以个人身份。事实上里约奥运会上,俄罗斯运动员就已经受到“惩罚”,像不能使用俄罗斯国旗,国歌等。哪怕运动员获得奖牌,依然不能代表俄罗斯国家,对于他们来说,心中算是很大遗憾。一个运动员最大梦想就是代表自己国家,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关键一点是,俄罗斯本身体育事业很强,在世界体育行业,算是一个很坏影响。

其实俄罗斯代表团,也有自己“倔强”。早先用苏联爱国歌曲《喀秋莎》,不过遭到国际奥委会拒绝。最终决定,选用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算是双方“妥协”结果。俄罗斯运动员身上佩戴东西,不能有ROC,因为代表俄罗斯。

通常奥运会上,俄罗斯代表团接受的“惩罚”,真是相当严重。受到影响最大,就是运动员,特别是田径项目选手,根本没有办法参加奥运会。有些人辛苦训练这么多年,就是为了站在奥运会这个舞台上,连这个机会都没有。现在想起来,真的是很遗憾。

奥运会第一次抵制,是在罗马帝国攻破希腊之后。因为罗马皇帝信奉基督教,禁止奥运会举办。现代奥运会是由法国人顾拜旦提出,中间因为世界大战被停止过。后来奥运会中间因为别的原因,也被抵制过,像蒙特利尔,莫斯科,洛杉矶。

俄罗斯奥委会是啥?

俄罗斯奥委会(Russian Olympic Committee),国际奥委会规定,奥运赛场、奥运村等公共场所使用的俄罗斯运动员名称只能是ROC,而不是“俄罗斯奥委会”全称。

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俄罗斯运动员曾以“来自俄罗斯的奥林匹克运动员”名义参赛,并在越野滑雪男子410公里接力赛上获得银牌。

2020年12月17日晚,由于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出现的兴奋剂事件,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就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与俄罗斯反兴奋剂机构(RUSADA)的纠纷作出裁决,俄罗斯运动员在2022年12月16日之前无法代表国家参加大型体育赛事。

这一裁决虽把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原本提出的四年惩罚期限缩短了一半,但俄罗斯仍无缘包括2020年东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在内的各项重大国际体育赛事。

据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所发布的裁决文件显示,该机构认定俄罗斯反兴奋剂机构存在“违规行为”,对俄罗斯反兴奋剂机构处以为期两年的一系列处罚,包括从2020年12月17日至2022年12月16日的两年间,俄罗斯将不得参加包括东京奥运会及各项目世界锦标赛在内的重大国际体育赛事。

文件中还写明,能够证明清白的俄罗斯运动员可以以中立运动员的身份参赛,但不得穿着、佩戴任何有俄罗斯字样的服饰,俄罗斯国歌也不得在以上任何比赛场所播放。

饱受所谓“兴奋剂丑闻”困扰的俄罗斯,已相继部分或全部缺席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和2018年平昌冬奥会。俄罗斯上一次以完整国家样貌出现在奥运赛场,还要追溯到2014年在本土举行的索契奥运会。

2020年东京奥运会,俄罗斯代表团被认定存在“违规行为”,所有运动员虽仍有参赛资格,但不能以国家名义参加,俄罗斯国旗、国歌也不能出现在赛场上。这也是继2018年平昌冬奥会之后,俄罗斯再度遭受如此处罚。

2021年2月,国际奥委会(IOC)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就俄罗斯运动员参加东京奥运会以及北京冬奥运所使用的名称和旗帜达成了一致;7月23日晚间,2020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在东京国立竞技场举行,在各代表团入场式环节,俄罗斯代表团在两位旗手米哈伊洛夫(男子排球运动员)和维利卡娅(女子击剑运动员)的带领下,第77位入场。

奥林匹克会歌是什么

奥林匹克会歌是指国际奥委会正式采用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歌。希腊著名作曲家S·萨马拉于1896年作曲。原曲是献给第一届奥运会的赞歌,后由希腊新雅典派诗人K·帕拉马斯配词。1958年国际奥委会在东京举行第55届全会,正式决定将这一赞歌作为奥林匹克会歌。它主要在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上升奥运会会旗时使用。 这是一首属于四分之三节拍的圣歌,是人们听到的国际奥林匹克圣歌,也是体育音乐(和诗歌)在现代历史上的开端。作曲家斯皮罗斯·萨马拉斯25岁时便因他在弗洛拉·麦拉利斯城米兰镇的3场歌剧演出而闻名欧洲,他的演出被认为可以与沃里斯玛的著名音乐家里昆卡瓦拉、马斯卡尼、布西尼指挥的管弦乐队媲美。在开幕式上,所有的陆军和海军交响乐团以及来自雅典及其周边地区的音乐爱好者,还有一些合唱团都集中了。由于音乐效果令人震惊,使得从国王到平民百姓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感染,要求重新演奏,节目于是演奏。《奥林匹克圣歌》在斯皮罗斯·萨马拉斯的指挥下由9个合唱团和250人演出,他也给国际奥委会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国际奥委会在1958年于东京举行的第55次全会上确定还是用《奥林匹克圣歌》这首歌为《奥运会会歌》。其乐谱存放于国际奥委会总部。从此以后,在每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都能听到这首悠扬的古希腊管弦乐曲。奥林匹克会歌歌词原文为拉丁文,亦曾被翻译成法文、英文、中文,其主要的含义是从奥林匹克活动中去追求人生的真、善、美。这首歌歌词内容是这样的 古代不朽之神, 美丽、伟大而正直的圣洁之父。 祈求降临尘世以彰显自己, 让受人瞩目的英雄在这大地苍穹之中, 作为你荣耀的见证。 请照亮跑步、角力与投掷项目, 这些全力以赴的崇高竞赛。 把用橄榄枝编成的花冠颁赠给优胜者, 塑造出钢铁般的躯干。 溪谷、山岳、海洋与你相映生辉, 犹如以色彩斑斓的岩石建成的神殿。 这巨大的神殿,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来膜拜, 啊!永远不朽的古代之神。 Oh yeah, oh In these moments, moments of our lives All the world is ours And this world is so right You and I sharing this time together, oh Sharing the same dream As time goes by, we will find These are the special times Times we’ll remember These are the precious times The tender times, we’ll hold in our hearts forever These are the sweetest times These times together And through it all one thing will always be true The special times are the times I share with you Mmm, oh yeah With each moment, moment passing by We’ll make memories that will last our whole lives As you and I travel through time together, oh yeah Living this sweet dream And every day we can say These are the special times Times we’ll remember These are the precious times The tender times, we’ll hold in our hearts forever These are the sweetest times These times together And through it all one thing will always be true The special times are the times I share with you These tender moments When heaven is so close These are the moments that I know These are the special times Times we’ll remember These are the precious times, the tender times We’ll hold in our hearts forever These are the sweetest times These times together And through it all one thing will always be true Oh yeah, yeah The special times are the times I share The special times are the times we share The special times are the times I share with you Ooh yeah (These are the special times) Yeah, yeah (Special times) Yeah, ooh (These are the special times) Oh, oh (These are the special times)

介绍一下奥运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
  【简介】
  奥林匹克运动会The Olynpic Games(希腊语Ολυμπιακοί Αγώνες,简称奥运会或奥运)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19世纪末由法国的顾拜旦男爵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1896年开始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四年就举办一次(曾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断过三次,分别是在公元1916、1940和1944年),会期不超过16天。由于1924年开始设立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习惯上又称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

  【奥运五环】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系列独特而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奥林匹克标志、格言、奥运会会旗、会歌、会徽、奖牌、吉祥物等。这些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形象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理想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标志、奥林匹克旗、奥林匹克格言和奥林匹克会歌的产权属于国际奥委会专有。国际奥委会可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使奥林匹克标志、旗、格言和会歌在各国和国际上获得法律保护。

  当今流传最广的标志要数奥林匹克五环了,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它已成为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化的形象代表,五环“转”到哪里,奥林匹克运动就在哪里生根开花。

  说起五环的来历,曾经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第一次举行火炬传递活动,火炬的传递路线自奥林匹亚开始,从希腊北部出境,沿多瑙河穿过奥地利,进入德国。为了烘托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卡尔·迪姆及其同事几乎完全按照古奥运会的情景来布置沿途经过的古希腊遗址。

  火炬到达德尔菲帕那萨斯山的古代运动场时要举行一个特别仪式,这时,迪姆突发奇想,在一个高约3英尺的长方形石头的四面设计并刻上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放在了古运动场的起跑线一端。仪式结束后,火炬继续北上,而这块作为道具的石头却被留在了古运动场。

  由于极少有人知道这块刻有五环标志石头(后被称做“迪姆之石”)的真实身份,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它被当做了“有3000 年历史的古代奥运会遗迹”。这个以讹传讹的错误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德尔菲的希腊官员指出。1972年5 月,这个假文物被送到德尔菲的另一个地方——古罗马广场入口处。

  事实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出自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之手。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运动应该有自己的标志,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里盘桓已久。1913 年,他终于构思设计了五环标志和以白色为底印有五环的奥林匹克旗,打算在国际奥委会成立20 周年之际推出这个标志。

  1914年6月15日—23日,国际奥委会在法国巴黎索邦学院举行代表大会,庆祝国际奥委会成立20 周年。在纪念大会上,顾拜旦兴致勃勃地拿出自己设计的五环标志和一面印着五环的旗帜向大家展示,并建议将它们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标志。听了顾拜旦对五环标志的说明后,会议确定将奥林匹克五环和奥林匹克旗作为奥林匹克标志。

  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由5个奥林匹克环从左至右套接而成,可以是单色,也可以是蓝、黄、黑、绿、红5 种颜色。最初的解释是五种颜色代表各国国旗的颜色,后来又将5 个不同颜色的圆环解释为五大洲的象征。

  奥运会会旗,3米长,2米宽,以白色为底,象征纯洁。蓝、黄、黑、绿、红五环,环环相扣。1914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大会悬挂了奥林匹克旗。1920 年,奥林匹克旗第一次飘扬在安特卫普夏季奥运会体育场。这届奥运会后,比利时奥委会赠送了国际奥委会一面同样的旗,在奥运会期间悬挂,后成定制,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由上届举办城市转交此旗,由举办城市保存,比赛期间主运动场仅悬挂代用品。1952 年,奥斯陆市赠送国际奥委会冬季奥运会会旗,交接、保存和使用方法与夏季奥运会相同。

  1979年6月,国际奥委会正式宣布了会旗和五环的含义《根据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旗帜和5 个圆环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奥运会的由来】

  古希腊是一个神话王国,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和曲折离奇的民间传说,为古奥运会的起源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传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宙斯而定期举行的体育竞技活动。另一种传说与宙斯的儿子赫拉克勒斯有关。赫拉克勒斯因力大无比获”大力神”的美称。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不到半天功夫便扫干净了国王堆满牛粪的牛棚,但国王不想履行赠送300头牛的许诺,赫拉克勒一气之下赶走了国王。为了庆祝胜利,他在奥林匹克举行了运动会。

  关于古奥运会起源流传最广的是佩洛普斯娶亲的故事。古希腊伊利斯国王为了给自己的女儿挑选一个文武双全的驸马,提出应选者必须和自己比赛战车。比赛中,先后有13个青年丧生于国王的长矛之下,而第14个青年正是宙斯的孙子和公主的心上人佩洛普斯。在爱情的鼓舞下,他勇敢地接受了国王的挑战,终于以智取胜。为了庆贺这一胜利,佩洛普斯与公主在奥林匹亚的宙斯庙前举行盛大的婚礼,会上安排了战车、角斗等项比赛,这就是最初的古奥运会,佩洛普斯成了古奥运会传说中的创始人。

  奥运会的起源,实际上与古希腊的社会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前9-8世纪,希腊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隶社会逐渐形成,建立了200多个城邦。城邦各自为政,无统一君主,城邦之间战争不断。为了应付战争,各城邦都积极训练士兵。斯巴达城邦儿童从7岁起就由国家抚养,并从事体育、军事训练,过着军事生活。战争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强壮身体,而体育是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战争促进了希腊体育运动的开展,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连续不断的战事使人民感到厌恶,普遍渴望能有一个赖以休养生息的和平环境。后来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签订了”神圣休战月”条约。于是,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逐渐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

  希腊人于公元前776年规定每4年在奥林匹亚举办一次运动会。运动会举行期间,全希腊选手及附近黎民百姓相聚于奥林匹亚这个希腊南部的风景秀丽的小镇。公元前776年在这里举行第一届奥运会时,多利亚人克洛斯在192.27米短跑比赛中取得冠军。他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荣获第一个项目的第一个桂冠的人。

  后来,古希腊运动会的规模逐渐扩大,并成为显示民族精神的盛会。比赛的优胜者获得月桂、野橄榄和棕榈编织的花环等。从公元前776年开始,到公元394年止,历经1170年,共举行了293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公元394年被罗马皇帝禁止。

  1875~1881年,德国库蒂乌斯人在奥林匹克遗址发掘了出土文物,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为此,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认为,恢复古希腊奥运会的传统,对促进国际体育运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他的倡导与积极奔走下,1894年6月,在巴黎举行了国际体育大会。国际体育大会决定把世界性的综合体育运动会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于雅典 举行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以4年一次,轮流在各会员国举行。

  到2004年,已经举行了28届奥运会。2008年,将在中国北京举行第29届。

  沿革奥林匹克运动会古称竞技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点在奥林匹亚而得名。古代希腊人有爱好运动竞技的传统。古希腊分成许多城邦,为了祭神,各城邦经常举行竞技会,这些竞技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竞技会期间实行神圣休战,以便于公民自由往来,为城邦间绵延不绝的战争带来短暂的和平,因而受到普遍欢迎。诸多竞技会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是在奥林匹亚举行的祭祀万神之父——宙斯的竞技会,即现今所称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此后每4年举办一次,直至公元393年,信奉基督教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禁止一切异教活动,宣布废除古奥运会为止,历时1169年,共举行293届。几十年后,狄奥多西二世烧毁宙斯神殿,后来洪水与地震又将古奥运会遗址湮没地下。

  18世纪中叶,经考古学家挖掘,使古奥运会遗址重见天日。随着近代体育的勃兴,人们渴望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1859~1889年,希腊人曾举办过4届奥运会。1888年法国的P.de顾拜旦男爵提出恢复奥运会的建议,并于1892年遍访欧洲诸国。经两年奔走、筹措,1894年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国际体育会议。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此后6月23日就被称为奥林匹克日。会议还决定1896年4月6日至15日在希腊雅典举行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后每4年举行一次,在世界5大洲各大城市轮流举办。运动会如因故不能举行,奥运会的届数仍照算。

  1894年6月巴黎国际会议上通过了第一部由顾拜旦倡议和制定的奥林匹克章程。它涉及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宗旨、原则及其他有关事宜。1921年洛桑奥林匹克会议,制定了奥林匹克法,包括奥林匹克运动会宪章、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章程、奥林匹克运动会竞赛规则及议定书、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通则、奥林匹克议会规则等5部分。数十年来,奥林匹克法曾多次修改、补充,但由顾拜旦制定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未变。

  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奥运会上,有11名女子冲破禁令,出现在运动场上。国际奥委会经过数次争论,终于在1924年第22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允许女子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此后,女子项目成为奥运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参赛的女运动员也越来越多。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国际奥委会还作出许多规定。1913年,根据顾拜旦的构思,国际奥委会设计了奥林匹克会旗,白底无边,中央有5个相互套连的圆环,环的颜色为天蓝、黄、黑、绿、红,五环象征5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1914年为庆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0周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大会上会旗使用。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时,在运动场上升起第一面五环会旗,这以后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上都有会旗交接仪式和升旗仪式。为了宣传奥林匹克精神、鼓励参赛运动员,由顾拜旦提议,1913年经国际奥委会批准,将“更快、更高、更强”作为奥林匹克格言。1908年伦敦奥运会举行时,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奥运会的宗教仪式上,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主教在其布道词中说,奥运会“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顾拜旦对这句话极为赞赏,以后多次引用,不少人认为,这句话应该成为奥林匹克理想。从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开始实施运动员宣誓。1968年第19届奥运会又增加裁判员宣誓。1936年第11届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正式规定,在主体会场点燃象征光明、友谊、团结的奥林匹克火焰。此后这一活动成为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仪式之一。奥运会开始前,在奥林匹亚希腊女神赫拉(宙斯之妻)庙旁用凹面镜聚集阳光点燃火炬后,进行火炬接力,于奥运会开幕前一天到达举办城市。在开幕式上由东道国运动员接一棒点燃塔上火焰,闭幕式时火焰熄灭。

  【奥运火炬】

  1.古代的火炬传递

  作为一种神圣的象征,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火在希腊历史上代表着创世,再生和光明。在希腊神话中,火是赫菲斯托斯的神圣象征,是普罗米修斯从宙斯手中偷得赠送给人类的礼物。
  在每个古希腊城邦的中心,都有一个燃烧长明圣火的祭坛,而城邦居民每家每户也都有长明圣火,以供奉女灶神赫斯提亚。火炬传递最早在古希腊是作为一种宗教仪式在夜晚举行,时隔不久就逐渐转变成了在青少年当中兴起的一种团体竞技运动,并最终演化成了最为流行的古希腊体育项目之一。
  在古奥林匹亚城的议事大厅有一个供奉赫斯提亚的祭坛,祭坛的圣火是用凹面圆盘或镜面聚焦太阳光点燃的。圣火永不熄灭。采集圣火的过程非常简单,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凹陷的光滑平面能够将阳光汇集到焦点,最高女祭司将火炬伸到焦点处,就能够将其点燃。
  古希腊人举行火炬传递比赛,参赛者须传递火炬直到终点。古希腊火炬传递的宗教仪式每四年举行一次以祭奠女神雅典娜。圣火的力量由火炬手用最快捷的方式进行传递。火炬传递的起点是普洛米修斯的祭坛,终点是设于古雅典卫城的女神雅典娜祭坛。当时的火炬传递由40位来自10个雅典人部落的青年来完成,全程一共2.5公里。
  现代奥林匹克圣火点燃仪式与古希腊的相同,也是由女祭司在奥林匹亚点燃的,宣读运动员誓言。随后奥运圣火将授予第一位火炬手,这也标志着火炬传递的正式开始。至今,奥运火炬传递的力量仍然影响打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

  2.奥运火炬传递及其复兴

  现代奥运火炬传递是一个非比赛项目,形式与古希腊的火炬传递相同,它已经转变成为庆祝奥运会开幕的一项重要活动。在1912年6月27日举行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在他预言性的演讲中指出“从现在起,火炬手接受了火炬,也接受了传递奥运火焰的神圣使命。让奥运圣火在青年一代的手中相互传递,让全世界的青年都时刻准备着,将奥运圣火传遍全球。”
  作为庆祝奥运会开幕仪式的一部分,现代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复兴是从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开始的,至此以后每届夏季奥运会都要举行火炬传递活动。当时柏林奥运会火炬传递由第一火炬手!Konstantine Kondylis 从奥林匹亚开始传递,直到终点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奥林匹克火焰的神圣力量得到了世界的认同,也成为奥运会开幕的前奏。

  【奥运会会歌】

  国际奥委会在1958年于东京举行的第55次全会上确定还是用《奥林匹克圣歌》作为奥林匹克会歌。其乐谱存放于国际奥委会总部。从此以后,在每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都能听到这首悠扬的古希腊乐曲。这首歌歌词内容如下:

  古代不朽之神,

  美丽、伟大而正直的圣洁之父。

  祈求降临尘世以彰显自己,

  让受人瞩目的英雄在这大地苍穹之中,

  作为你荣耀的见证。

  请照亮跑步、角力与投掷项目,

  这些全力以赴的崇高竞赛。

  把用橄榄枝编成的花冠颁赠给优胜者,

  塑造出钢铁般的躯干。

  溪谷、山岳、海洋与你相映生辉,

  犹如以色彩斑斓的岩石建成的神殿。

  这巨大的神殿,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来膜拜,

  啊!永远不朽的古代之神。

  【运动员入场】

  按照规定,凡被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家奥委会均可派运动队参加奥运会比赛。 奥运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的综合性运动会,通常情况下,国际奥委会主席和主办国元首都出席大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并在会上致词,由主办国元首宣布大会开幕。以往奥运会参赛国家(或地区)由主办国发出邀请,1986年9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汉城会议决定,以后改由国际奥委会邀请。

  国际奥委会章程规定,奥运会属国际奥委会的专利。国际奥委会根据申请举办城市的组织能力和财力 ,由全体委员投票决定举办下一届奥运会的城市,并由国际奥委会同获得举办权的城市签订必要的合同。主办城市必须遵照国际奥委会的章程和指示办事,一般要兴建符合标准的运动场地,并为运动员提供专门的住所,住所通常称为奥林匹克村。

  【奥运会比赛项目】

  奥运会比赛项目有田径 、篮球、足球、排球、游泳(含跳水、水球、花样游泳)、曲棍球、体操、举重、自行车、摔跤、柔道、射击、射箭、击剑、赛艇、划艇、帆船帆板、马术、拳击、手球、现代五项、网球、乒乓球等。除正式比赛项目外,国际奥委会还授权东道国,可将本国开展较为普及的非奥运会正式项目的1~3个列为当届奥运会的表演赛,其他国家亦可派队参加。作为非正式比赛,获胜者不发给奖牌。

  奖励国际奥委会强调比赛只是个人和各队之间的竞争,不是国与国之间体育实力的较量。国际奥委会公布的只是比赛成绩,无各国得奖情况。但东道国、新闻界以及各国奥委会都进行这方面的统计,并按奖牌或分数排列总的名次。在奖励方面,也着重在精神上和名誉上。国际奥委会认为,精神奖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在奥运会上获胜的前三名选手,只分别授予金、银、铜质奖章,不发给任何物质奖励。

  古代奥运会自公元前776年于希腊的奥林匹亚举行以来,已经有1200年的历史。最早是一种宗教仪式,逐渐演变成体育活动,当时的比赛项目有五项全能(包含铁饼、标枪、跳远、赛跑和摔跤)、赛跑、拳击、摔跤、拳击角力(拳击和摔跤的混合运动)、四轮马车赛跑和骑马。古代奥运会体现了人们和平的愿望,在奥运期间,交战双方会休战,,古代奥运会最终还是因为战争而停止。

  奥林匹克的复兴始自1896年,在奥运祖师顾拜旦的努力下,当时在希腊的雅典举办了第一次现代奥运会,有来自14个国家的245名运动员参加。此后,参赛运动员、参赛国家和比赛项目与日俱增,在2000年澳大利亚的悉尼奥运会上,有来自199个国家的10,000多名运动员参赛。成为全球最盛大的聚会,奥运会提出的“更快、更高、更强”精神,体现了现代人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

  冬季体育项目最早在1908年添加到奥运会中,当时是花样滑冰运动。冰球项目自1920年加入。在1924年,冬奥会第一次在法国的查米尼斯单独举行。自1994年起,冬奥会定于不和夏季奥运会同年举行,目前奥运会为每两年一届,冬奥会和夏季奥运会交替进行。

  【古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竞技比赛项目主要是田径,后来逐渐增加了摔跤、五项全能、拳击、赛马、角斗,以及战车赛、武装赛跑等等,最多时达23项。大多数比赛项目为现代运动项目的原始雏形,比赛规则简单,任意性很大,一些项目如最富有古希腊运动特色的角斗在现代运动中已经绝迹。

  场地跑古代奥运会最早设立的竞赛项目,也是从第1届到第13届运动会上的唯一竞赛项目,距离是192.27米,这正好是运动场的长度。后来有了中跑和长跑,距离是192.27米的倍数。当时跑道无分道标志,运动场的边界铺以石块,就是起跑线,起跑姿势千姿百态,比赛时也只是比个先后,不计时间。古希腊人爱好跑步,在奥林匹亚阿尔菲斯河岸的岩壁上保留着古希腊人的一段格言”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五项全能是运动会上的综合性比赛项目,与现代田径全能运动的比赛方法大不相同。例如,古代五项全能比赛有笛子伴奏,运动员路过时手持哑铃,铁饼实为石饼,标枪为当时的实用武器。前4项的竞技场内进行,摔跤则在神庙旁进行。摔跤参赛者必须是前4项的优胜者,摔跤必须获得第一名才能成为五项全能运动的冠军。在古代奥运会中,斯巴达人一直在这个项目上占优势,几乎包揽了历届的冠军。

  角斗是古代希腊盛行的一种拳击和摔跤相结合的体育竞技项目,比赛十分激烈,常常吸引众多的观众。

  在古代奥运会期间,少年比赛项目是从第37届才开始设立的,年龄的界限并不明确,比赛项目也只限于场地跑、摔跤、五项全能、拳击、角斗也曾举行过几次,但不持久。

  ,尚有精彩的文艺比赛举行,参加者为诗人、作家、艺术家和演说家等。文艺比赛是从公元前444年的第84届古奥运会开始的,当时被誉为希腊”历史之父”的格罗多特宣读了他的名作《历史》中的某些章节,歌颂了公元前490年在马拉松河谷战役中大败波斯军队的希腊战士,最终赢得文艺比赛的桂冠。艺术比赛也有奖励,甚至比体育比赛的奖励高,如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征服希腊后的一届奥运会曾将属于体育比赛的奖励全部奖给了诗人。

  【历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地】

  届次 举行地点 年 份

  1 雅典�希腊 1896
  2 巴黎�法国 1900
  3 圣路易斯�美国 1904
  4 伦敦�英国 1908
  5 斯德哥尔摩�瑞典 1912
  6 柏林�德国 1916 (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未办)
  7 安特卫普�比利时 1920
  8 巴黎�法国 1924
  9 阿姆斯特丹�荷兰 1928
  10 洛杉矶�美国 1932
  11 柏林�德国 1936
  12 赫尔辛基�芬兰 1940(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未办)
  13 伦敦�英国 1944 (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未办)
  14 伦敦�英国 1948
  15 赫尔辛基�芬兰 1952
  16 墨尔本�澳大利亚 1956
  17 罗马�意大利 1960
  18 东京�日本 1964
  19 墨西哥城�墨西哥 1968
  20 慕尼黑�原西德 1972
  21 蒙特利尔�加拿大 1976
  22 莫斯科�原苏联 1980
  23 洛杉矶�美国 1984
  24 汉城�韩国 1988
  25 巴塞罗那�西班牙 1992
  26 亚特兰大�美国 1996
  27 悉尼�澳大利亚 2000
  28 雅典�希腊 2004
  29 北京 中国 2008
  30 伦敦 英国 2012

  【历届冬奥会举办地】

  第1届 法国夏蒙尼 1924
  第2届 瑞士圣莫里茨 1928
  第3届 美国普莱西德湖 1932
  第4届 德国加米施-帕滕基兴1936
  第5届 瑞士圣莫里茨 1948
  第6届 挪威奥斯陆 1952
  第7届 意大利科蒂纳丹佩佐 1956
  第8届 美国斯阔谷 1960
  第9届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 1964
  第10届 法国格勒诺布尔 1968
  第11届 日本札幌 1972
  第12届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 1976
  第13届 美国普莱西德湖 1980
  第14届 南斯拉夫萨拉热窝 1984
  第15届 加拿大卡尔加里 1988
  第16届 法国阿尔贝维尔 1992
  第17届 挪威利勒哈默尔 1994
  第18届 日本长野 1998
  第19届 美国盐湖城 2002
  第20届 意大利都灵 2006
  第21届 加拿大温哥华 2010
  第22届 俄罗斯索契 2014

  【奥运会吉祥物】

  在奥运史上,吉祥物第一次出现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此后吉祥物就成为构成—届奥运会形象特征的主要成份。吉祥物以其富有活力的为人们所喜爱的独特形象,体现奥林匹克精神、传达当届奥运会的举办理念,传达主办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营造奥运会的节日氛围,是在广大群众、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推广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所有奥运会识别项目中的其他形象无法比拟的。

  国际奥委会和历届奥运会组委会对吉祥物的设计要求都很高,每一届奥运会吉祥物的揭晓都吸引了世界的关注,成为当届奥运会的亮点。在奥运会吉祥物的发展上,每一届奥运会的吉祥物设计都强调了创新和个性,吉祥物的设计和产生的过程已经成为宣传奥运会的过程。

  在吉祥物的艺术形式上,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以前,奥运会吉祥物大多以举办国有特色的动物形象为创作原型,一般是一个物种。1992年后,奥运会的吉祥物出现了人物,或者是完全虚拟的形体,数量也有变化。1998年长野冬奥会吉祥物有4种,2000年悉尼奥运会吉祥物有3种,雅典奥运会是2种。不管是什么样的形式,其基本的创作核心是有利于表达当届奥运会的主题,有利于表现主办城市独特的地域特征、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有利于市场开发和保护。

  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吉祥物瓦尔第(Waldi)
  尽管第一个奥运会吉祥物出现在1968年法国格海纳布第10届冬奥会上,但人民习惯上还是将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五彩狗“瓦尔第”称为历史上第一个奥运会吉祥物。

  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会吉祥物阿米克(Amik)
  阿米克Amik是加拿大印地安语海狸的意思。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吉祥物米沙(Misha)
  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吉祥物米沙Misha。由著名的苏联儿童书籍插图画家维克多切兹可夫设计。

  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吉祥物山姆(Sam)
  由迪斯尼公司设计。以美国星条旗为背景,卡通造形的鹰穿着代表美国传奇人物“山姆大叔“的服装,十足的美国风味,吉祥物被商业化利用也从此次开始。

  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吉祥物虎多利(Hodori)
  1988年汉城吉祥物 Hodori。”Hodori”被设计成一只友善的动物,代表了韩国人热情好客的传统。吉祥物的名字采取了社会征集的办法, Hodori是从2295个建议来稿中挑选出来的。”Ho”是韩语的虎,”Dori”是韩国人对小男孩的称呼。

  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吉祥物科比(Cobi)

  由西班牙漫画家扎维尔·玛瑞斯克设计。一开始并未被普遍接受,但随着奥运会的进程Cobi开始流行起来,受到了西班牙人和全世界的喜爱。这是奥运会第一次使用抽象的卡通造型,它从一个方向看好像在微笑,换一个角度看又似乎在用鼻子嗅什么,深受孩子们的欢迎。Cobi曾经是奥运会历史上销售额最大、最成功的吉祥物。直到今天,西班牙的电视台还在播放以它为主角的儿童电视连续剧。

  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吉祥物依奇(Izzy)
  Izzy是奥运史上第一个电脑设计的吉祥物。这个小怪物最初的名字叫”它是什么”(What is it?),组委会公开为他征集名字,收到世界各地数千名儿童的回复,采用了亚特兰大32名儿童的建议。

  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吉祥物澳利、悉德、米利(Syd、Olly Millie)
  Syd、Olly和Millie是三个澳洲本土动物,分别代表土地、空气和水。 Olly代表了奥林匹克的博大精深,来自于奥林匹克;Syd表现了澳洲和澳洲人民的精神与活力,来自于悉尼;Millie代表千禧年 。

  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吉祥物Athena(雅典娜)和Phevos(费沃斯)
  根据古希腊陶土雕塑玩偶“达伊达拉”为原型设计。他们长着大脚丫,长脖子,小脑袋,一个穿橙色衣服,一个穿蓝色衣服,与雅典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会徽及奥运会主色调相同。根据希腊神话故事记载,雅典娜是智慧女神,

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歌叫什么

奥运会会歌1896年在雅典第1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国王乔治一世宣布奥运会开幕以后,合唱队唱起了一首庄严而动听的歌曲《奥林匹克颂歌》。这是一首古希腊歌曲,由希腊人萨马拉斯作曲, 帕拉马斯作词,,但当时并未确定其为奥运会会歌。此后的历届奥运会均由东道主确定会歌, 未形成统一的会歌形式。如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会歌是施特劳斯特意为这届奥运会所作的《奥林匹克颂歌》;1948年奥运会则选用奎尔特作曲、基普林作词的《不为自己而为主》作为会歌。20世纪50年代以后有人建议重新创作新曲,作为永久性的会歌,但几经尝试都不能令人满意。 于是,国际奥委会在1958年于东京举行的第55次全会上确定还是用《奥林匹克圣歌》作为奥林匹克永久性会歌。其乐谱存放于国际奥委会总部。从此以后,在每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都能听到这首悠扬的古希腊乐曲。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歌曲-Reach out(欢乐通宵)】 词曲[美]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 演唱[美]莱昂纳尔·里奇(Lionel Richie) 1984年奥运主题曲是中国观众听到的最早的一首奥运会主题歌了。那年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夏季奥运会。在我们的运动员实现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的,我们也记住了美国著名的黑人歌手莱昂内尔-里奇 【1988汉城奥运会主题曲-Hand In Hand(手拉手)】 词[美] 汤姆·惠特洛克 曲[意] 吉奥吉·莫洛德(Giio Moroder) 演唱Koreana组合 这首奥运会歌曲是迄今为止公认的最优秀、传唱最广的歌曲 【1992巴塞罗那奥运会主题曲-Barcelona(巴塞罗那)】 词曲[英]Freddie Mercury 演唱Freddie Mercury,[西班牙] Montserrat Caballe(卡巴耶) 《巴塞罗那》在1992年奥运会尚未开幕时便红遍了世界。而这种摇滚和古典的巧妙结合,营造出了一种恢宏而又磅礴的气势。说起这首歌,还有一段小故事。歌曲的演唱者是英国的墨丘里,和西班牙卡巴耶,后者不仅是西班牙著名女高音,而且还曾提携过22岁的卡雷拉斯。 墨丘里曾经是英国著名的皇后乐队的主唱,而皇后乐队则是摇滚乐史上最具魅力的明星之一,其作品兼具摇滚乐的力度和歌剧的奢华高贵,是艺术摇滚的顶峰。 1988年,墨丘里和卡巴耶合作的《巴塞罗那》问世,并很快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成为排行榜上的又一首长胜歌曲。遗憾的是,在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我们没能看到两人的同台表演,因为在奥运会开幕前一年,也就是1991的11月24日,墨丘里因艾滋病离开了这个世界。 而卡巴耶也因为朋友的离去,拒绝再与其他歌手合作演唱这首歌,,在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开幕式现场,我们没能欣赏到这首《巴塞罗那》,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主题曲-Reach(登峰造极)】 词曲黛安·沃伦(Diane Warren),Gloria Estefan 演唱格罗利娅·伊斯特梵(Gloria Estefan) 格萝利娅·伊斯特梵(Gloria Estefan),这名来自美国迈阿密古巴社区的女歌手,曾经在重大车祸中造成半身瘫痪,但她凭借自己坚强的毅力,最终战胜病魔,重新站在了舞台上,唱出了“如果我能攀登得更高,我要触摸广袤的天空”这一超越生命的最强音,并凭借这首《登峰造极》获得了当年的格莱美音乐奖。 【2000悉尼奥运会主题曲-The Flame(圣火)】 词曲[澳]约翰·夫曼(John Foreman) 演唱[澳]蒂娜·艾莲娜(Tina Arena) 童星出身的澳洲女孩Tina Arena自小在水银灯与掌声中成长,1991年为了进一步发展,只身来到洛杉矶,93年加盟CBS出版了3首张专辑《Don’t Ask》所有努力与蜕变终于得以印证。总销量达到双白金,成为国际乐坛瞩目的人物,97年的第二张专辑《 In Deep 》更展现了这位27岁女星的迷人风采,在美国 Billboard Top Ten 中长期占据首位位置,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给了Tina Arena更大的空间展现自己的才艺, 一曲“Flame”迷倒亿万乐迷,也达到了她事业的巅峰。 【2004雅典奥运会主题曲-Oceania(海洋)】 词曲、演唱 [冰岛]比约克(Bjork)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题歌《海洋》的演唱者是冰岛歌手比约克(Bjork)。她被称作世界乐坛最另类的前卫歌手、拥有“天籁之音”冰岛的国宝,无论曲风,还是行为,她都以怪诞和特立独行著称。11岁,比约克就推出了个人专辑《比约克》,之后赢得无数的大奖及空前的争议。2000年,她因主演电影《黑暗中的舞者》成为戛纳电影节的影后。 【2008北京奥运会主题曲—You And Me(我和你)】主题歌作曲陈其钢,中文词陈其钢 英文词译配陈其钢、马文、常石磊 配器陈其钢、常石磊、王之一

小结
俄罗斯奥林匹克会歌的解释与俄罗斯国歌的知识点就此结束了,希望您所关心的问题已经解决,也请您不要忘记转发收藏体育知识网哦。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