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和蛲虫病的区别(蛔虫病和蛲虫病有什么区
在七八十年代,每当孩童喊肚子疼,家长们总会担忧是不是肚子里的蛔虫在作祟。那个时代的孩子们,即便出现头疼脑热、发烧感冒,也大多不会匆忙送往医院,几颗小药丸往往就能解决问题。那么,我们不禁要,蛔虫病和蛲虫病这两种疾病究竟有何不同?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地为孩子治疗这两种疾病呢?
一、蛔虫病与蛲虫病的差异
蛔虫病和蛲虫病都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虽然都是寄生虫侵扰,但他们的临床症状却不尽相同。儿童蛔虫病的主要症状是以肚脐为中心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疼痛,伴随上吐下泻、便秘、瘙痒磨牙等。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引发营养不良、智力发育迟缓、烦躁不安甚至惊厥等症状。而蛲虫病的主要症状则是肛周或会阴部的皮肤瘙痒,尤其在夜间更为显著。蛲虫还可能引发继发性的肛周炎症,甚至进入阴道导致幼儿阴道炎。对于这两种疾病,通过大便虫卵检查即可确定。一旦明确诊断,可以根据寄生虫的种类选择相应的驱虫药物进行治疗。孩子们的饮食卫生至关重要,应避免进食生冷食物,不喝生水,并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二、蛔虫病与蛲虫病的治疗方法
市面上常见的驱虫药有丙硫咪唑(肠虫清)和甲苯咪唑(安乐士)。但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在年纪过小(两岁以下)时不宜使用驱虫药,因为大多数驱虫药需要通过肝脏进行分解代谢。而对于两岁以上儿童,其肝脏已发育完全,适量用药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蛲虫病的治疗不能单纯依赖服药。因为蛲虫喜欢在肛门周围或直肠排卵,且在夜间较为活跃。家长可以在每晚十一二点的时候,用手电筒照射孩子的肛门,若看到白色的成虫或虫卵,可以用棉花棒轻轻擦去。连续几天如此,往往可以不用药物治疗。也可以考虑使用中药百部煎汤外洗。
孩子的健康需要大人们格外关注。虽然蛔虫病和蛲虫病并非严重的疾病,但其高发群体主要是儿童。孩子们的身体各个部位尚未发育完善,免疫机能也相对较弱。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旨在为大家普及蛔虫病和蛲虫病的知识,帮助家长更好地关注和保护孩子的健康。如果觉得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