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进两球算大球吗(为什么 2000 年乒乓球直径

比赛直播 2022-11-21 17:58www.1689878.com世界杯比赛

乒乓球运动最近数十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发展的更壮大,更多人关注/更多人参与/更多地普及,然后有更大的商业价值,才会出现竞技层面的良性发展。所以,所有改革的前提都是基于此;

乒乓球直径变大,受影响比较大的是中国队,这肯定没错。可背后最直接的支持者/推动者,也是中国队。把小球变大球说成是针对中国队的阴谋论,完全站不住脚;

整个改革前后的器材试制和测试,很多工作也都是中国完成的。比如红双喜承担了大球制作工作,中国乒协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拥有测量动态乒乓球速度和旋转仪器的机构,主动承担了测试工作;

以及,电视转播费用直到今天依然是体育运动非常大的营收方式,除了直接的转播费用,它也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广效果。甚至于说,电视转播直接决定了很多体育运动项目的生死,也不是特别夸张的形容。

——所以,从2001年10月1日起ITTF国际乒联修订了规则,把乒乓球的直径从38mm改到40mm,重量控制为2.7g。

因为,当时有机胶水等器材周边的出现,让乒乓球球速变得越来越快,观众也越难越看清高速飞行的球,这对电视转播的效果影响很大。更大的乒乓球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大球让球速下降,马格努斯效应也会更强,旋转更弱,弹性更低,这对那些更偏爱旋转球的球员影响更大。也可以理解成改为大球后,球员间的对抗更加激烈、而非明显的一边倒了;

放慢球速又增加了每个回合的次数,一局比赛时长更长,这会让观众尤其是电视观众看的更过瘾。乒乓球的观赏性有了提升,电视转播商业价值变的更高了。


孔令辉和刘国梁,当年大球改革后打法影响较明显的两个人


有一次刘国梁做客金星秀,提到过小球变大球的主要原因



节目里刘国梁也提到力主「小球变大球」的乒联主席,徐寅生老爷子


中国乒乓球三巨头之一,1979年出任国际乒联副主席,1995年担任主席,1999年离任。


实际上,「小球变大球」最主要的推动者有两位,第三任乒联主席,日本人荻村伊智朗,和第五任乒联主席,徐寅生。

两人的人生轨迹非常相似。年轻时候都是亚洲数一数二的顶尖高手,退役后当教练带出过很多高手,而后又都进入国际乒联担任要职。



中间这位就是 荻村伊智朗

荻村伊智朗1970年起任国际乒联理事,1977年任第一副主席,1987年成为第一个亚洲人主席;比荻村小6岁的徐寅生1979年出任国际乒联副主席,这个副主席一做就是十几年——这多少也结合当时外交政策的指示,低调做事韬光养晦,力求乒乓项目的良性发展避免过于一家独大,所以一直担任副主席。

直到95年,荻村因肺癌去世、继任者瑞典人哈马隆德干了不到一年也去世了的情况下,乒联也实在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徐寅生老爷子才最终出面当了主席。

第四任哈马隆德在任时间太短,第三任主席荻村和第五任主席徐寅生就成了是「小球变大球」最主要的倡议者及落实者,最终大球写入规则则是下一任沙拉拉手上了。

90年代初期乒乓球的欧亚竞争激烈度并不低,但乒乓球的发展却反而是倒退的,整个项目的商业价值并没有得到提升。

原因之一,当时乒乓球的球速越来越快,快到严重影响观赏性,尤其是电视转播的效果。

很多比赛往往一个发球就把对方给吃了,加上那时电视转播画面清晰度和转播技术不比现在,本身乒乓球台面积就很有限,观众在电视上想看清比赛细节就变得非常困难。

球速快回合少引发的连锁反应,看乒乓球的人越来越少,电视转播价值不断降低,乒乓球在全球范围推广停滞,收入每况愈下。

电视转播一直以来都是体育运动的生死父母,质量高、观赏性强的赛事转播能吸引大量观众,收视率的提高又能吸引来大量广告客户,广告和赞助的受益为体育赛事发展提供强大资金动力,这其中环环相扣。基本上,电视转播收入费用可以等同于一个体育项目的商业价值。



徐寅生和荻村当时想了很多解决方法,其中一个就是把乒乓球改大。

但改革面临的阻力很大,运动员和教练不想改打法(包括后来推广“塑料球”也是),现有器材商不想出钱重新搞模具搞实验。「小球变大球」决策提上日程不久,荻村便被查出罹患肺癌,以及荻村并没有获得他背后日本乒协的支持(日本乒协至始至终是坚定的反对者)。继任的哈马隆德和背后的瑞典乒协都不算支持派,加上哈马隆德多数时候也都耗在医院里,改大球的事中间搁置了一段时间。

直到徐寅生上任,乒乓球从38mm到40mm的改革才算开始正式推动,并列入了国际乒联工作日程。

这里面有中国乒协和国内器材商们的强力支持。

比如上海的红双喜承担了大球制作工作,按要求生产出一批高质量的40mm大球,由国际乒联送给各会员协会试用;

比如中国乒协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拥有测量动态乒乓球速度和旋转仪器的机构,承担了测试工作。乒协科学委员会科研人员做了“不同直径的乒乓球对击球速度和旋转影响的实验”。实验结论也验证了,直径大的球,速度慢于直径小的球,旋转弱于直径小的球。


大球小球各数据对比

大球的马格努斯效应也会更强,旋转更弱,弹性更低

一组数据,38mm的小球时代,王励勤和马琳的弧圈球最高转速超过了100转/秒,而在大球以后,球的转速明显下降;向来以发球最转的刘国梁,他的下旋球也只有75转/秒。

这可以明显看出来小球和大球的区别。


大球的马格努斯效应也会更强,旋转更弱,弹性更低

1999年8月4日,第45届世乒赛期间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大球改革”第一次提案,124个协会,结果10票弃权,83票赞成,31票反对,支持大球的已经占绝大多数,只不过因未获得超过3/4的票没有通过提案。但大球显然已经是确定趋势了。2000年2月23日,国际乒联在吉隆坡终于通过40毫米大球改革方案,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起,也就是在悉尼奥运会之后,乒乓球比赛将使用直径40mm、重量2.7克的大球,以取代38mm小球。

2000年10月15日,江苏扬州举行的世界杯上,第一次使用大球的正式比赛。当时落选了奥运会的马琳3比0横扫金泽洙,拿下了改大球后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从此国际乒乓球算正式进入大球时代。


第21届男子世界杯,马琳夺冠


上面提到改大球过程中投反对票的,主要有日本、瑞典、韩国、朝鲜等国乒协,差不多都是比较获益小球的国家,认为改大球会失去在乒乓球运动中的优势。相反中国乒协非但积极推进改革,也做了很多其它国家乒协的工作——说是另一种“养狼策略”也没什么问题。

徐寅生老爷子,也包括此前的荻村伊智朗和下一任沙拉拉,都是大球改革的推进者。大球改革在徐老爷子这走完所有程序,最终在加拿大人沙拉拉手中完成落实。

38mm到40mm的变化,让瓦尔德内尔、罗斯科夫、盖亭、刘国梁等人成绩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一方面也与老将的适应力有关。对应的,年轻球员就适应的快很多。比如没能去悉尼的马琳,当年才20岁,后来也成了第一个大球世界冠军。而王励勤、王皓、柳承敏、波尔等,都算适应的比较快的。

现在这批球员,张继科、马龙、许昕等基本从小完全处于40mm大球时代,他们也谈不上什么适应了。

针对中国乒协的阴谋论完全是无稽之谈,不存在自己坑自己这回事,有的只是尽量做大乒乓球的蛋糕,让更多人能分上一口。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