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科的技术特点是什么(重温《国富论》:看见“

体育新闻 2022-11-29 18:26www.1689878.com最新体育新闻

关于本书:

《国富论》是一部将学、政治理论、哲学、历史和经济实践活动奇妙地结合在一起的书,本书是人类首度针对政治经济原理进行逻辑严谨的科学论证。亚当·斯密总结了近代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验,批判地吸纳了它之前的重要经济理论,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作了系统的整体描述,是现代经济学的集大成之作。


《国富论》主导了人类政治经济的演进方向,即使是现今庞大复杂的社会,其运作方式仍然依循本书的模型原则。作者在书中阐述了财富来源和经济发展的原理,并且说明财富在社会各阶层自然分配的秩序。他不仅强调市场机制的无形力量,更凸显出经济体系存在着表面现象与内部实质联系的双重性。《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因此本书以“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百科全书”“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10部书之一”的经济学著作等评价享誉全世界。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非常具有震撼力的一部伟大著作,如果把书做一个评级,《国富论》可谓是顶尖级别了,堪称是影响人类、影响历史的书。

《国富论》其实并不难读,但是信息量特别大,如果对欧洲历史,尤其是罗马帝国解体之后、一直到近代中世纪重新出现城市文明崛起的这段历史特别熟的话,读这个书就特别容易理解,而如果缺失对西方社会、西方历史和西方文化背景的深刻认识的话,这本书读起来就会比较吃力。

《国富论》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开创了一门新的体系,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经济学,经济学整个这套思想体系的建立者就是亚当斯密的这本《国富论》。

读《国富论》的时候会发现,读西方这种思想界的原著远比读西方的经济学教科书有价值得多,教科书往往是别人总结出来的,总结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把中间那些最精彩的、最有意义的、真正能反应出伟大人物思想轨迹的东西删除了,最后看到的不是原始的高汤,而是被人删节过的、思想价值被大幅下降的东西。

要读经济学就应该从这些大师们的原著中,一本一本的读下来,了解他们是怎么进入逻辑推理的,书中很多结论在后人来看是有缺陷和有问题的,但正因为是原著才会暴露这些问题,读原著是让人能真正的在思想上接近那些伟大人物思维水平的唯一途径,而教科书中却没有这种真实的思维轨迹,仅有结论。

读完《国富论》后会有一个想法,为什么我们中国没有出现《国富论》呢?

东西方思维逻辑的差异性

我们的老祖宗搞经济也是很出色的,比如管仲、范蠡、伍子胥、桑弘羊这些伟大的经济学者,都有对经济直观的认识和了解,但是读他们的书和《国富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国富论》是典型的西方演绎逻辑所推导出来的书,而我们东方的传统思维是不太擅长和习惯用这种思维方法进行思考问题。

归纳逻辑和演绎逻辑是两种不同的思维逻辑,归纳逻辑即抽象思维能力,归纳逻辑西方也有,我们中国的归纳逻辑是很强大的,《易经》就是归纳逻辑的顶尖境界,但是我们的文化中自古以来就缺少演绎逻辑的训练,这也是我们跟西方真正在近代产生差异、而且差异很大的原因。

我们知道,哲科思维的重要特征是基于一个正确的假设(公式或公理),然后经过严格的演绎逻辑推演得出结论,这种推理的方法就是演绎法,人类1%的知识来自于演绎法,但那1%可能是最重要的1%,这就是演绎逻辑。

我们自古以来一直缺少演绎逻辑的充分训练,我们真正在进行理性思维的时候,这个方面的能力是弱于西方的,哪怕现在我们的技术发展越来越强大,华为也能研发出很多专利,但是这不是一种真正的理性和逻辑思维,而是应用型的技术突破,跟真正创造重大理论的差距是很大的。

老祖宗教给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典型的经验主义,而不是理性主义,或者说不是一种严密的逻辑主义。

比如说管仲,管仲当年在齐国搞经济非常好,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四民分业分居”理论,即士、农、工、商四种人应该世世代代继承他们祖先的职业,职业要固化,固化才能让他们安心下来去学习专业技能,不受其他东西干扰,分居是这类人要居住在一起,便于沟通和技术提高,产生聚合效应。

这种思维方式当然是一种政策性,但是管仲却没有提出像《国富论》这样的理论体系和推理。

另外是西汉的《盐铁论》,《盐铁论》讨论的中心问题是盐、铁、酒是否应该进行国营垄断还是自由经济,汉昭帝召集一大帮贤良文士以及以桑弘羊之首的搞经济的政府最高官员,两边进行大辩论。

“贤良文士”派认为政府应该行仁政,不应该与民争利,“桑弘羊”派认为国家要运转,要跟匈奴打仗,要有大型的建设就必须要集中国家财力。他们的讨论当然是国家发展的大方针,但是讨论仍然是局限在具体的政策,而没有涉及到理论问题。

比如说与民争利的“利”,是什么“利”?“利”字是中国典型的抽象思维,可以把老百姓熙熙攘攘去获得的利润的“利”抽象成一个字,概括千千万万的人和事——皆为“利”来,这是一种很强大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这个概念没有办法进行精确定义,以至于没有办法进行深入的一段一段的解剖和分析,不能分解就没有办法推理和演绎。

不管是管仲的《分业分居论》还是桑弘羊讨论的《盐铁论》,其实都已经涉及到了国家财富到底从哪里来的根本性问题,这也是亚当斯密《国富论》讨论的重点,国家财富究竟从哪里来?

国家财富从哪里来

我们提出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偏经验,经验效果不错,后人加以学习,但是学的永远是经验,而难以逻辑性的深入分析下去。我们的老祖宗在《盐铁论》中把可以创造财富定义为“利”之后就没有分析具体是什么“利”了。

理论和经验的差别是,理论是一定要把这些具体的事情剥离开,为什么说《国富论》的逻辑思维非常严谨,它提出来的是一套真正的逻辑体系,书中亚当斯密定义的财富是,一切财富源于生产力,生产力的提高源于分工。

分工概念的提出是境界非常高的归纳逻辑,提炼成“分工”再往后可以进行推论的余地很大,是一个非常结实的基石。

生产力的提高源于分工,不管是人类的经济活动,还是自然界的净化,生物净化中所有生物之所以能从简单的单细胞发展成有器官的、有关节的、有壳的动物,靠的都是分工,器官之间的分工协作提高了整个的效率,这是一个通用的原理可以跨越很多学科,这也是分工这个概念的伟大之处,达尔文的《净化论》也是借鉴了亚当斯密“分工”的概念。

生产力提高源于分工,而分工天然就会带来交换,只要存在交换就一定会存在商品,商品想要流通就一定需要货币,货币就是用来衡量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

一条线推理出了这么的概念,而我们的差异在哪里呢?

我们没有提出来一整套像《国富论》、《净化论》、《相对论》这样的理论体系,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就谈不上文化自信和伟大的理论创造,我们经常可以搞成世界第一,GDP发展很快,老百姓生活很好,但是仍然不能称之为对人类文明有重大贡献的国家。

亚当斯密能够把商品价格分解成工资、利润和地租,这三个方面实际上就是国民收入的概念,即GDP,《国富论》的第一篇奠定了整个西方经济学最核心的理论基础,核心的概念是商品价格。

继续往下推理会看到市场经济所有重要的结论:供求关系、看不见的手都是源于市场价格的三个分类,即市场价格被分解成工资、利润和地租之后,就可以深入去探讨什么是供求关系,什么是价格波动,什么是有效需求,这都是市场经济最核心的理念。

供不应求价格会上涨,但供求关系是商品有效需求才能是供不应求,无效需求不能算在内,供求关系失衡、有效需求不能被满足,价格将会上涨,道理很容易理解,但是他的推论是价格上涨之后是否会引发其他生产者跟进和生产?这取决于要减掉工资、地租之后是否还剩下真正的利润,如果有利润大家就会增加供应量,如果没有就不会有人去做,哪怕价格上涨。

如果商品的真正利润上涨,生产者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才会增加更大的供应量,而供应量增加之后价格会下跌,最终市场的价格将会逐渐降下来,这就引申出了“市场看不见的手”的概念。

这是书中第一篇奠定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精华。

第二篇讲的是更大一个范畴的东西,即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更大体系中间总收入的问题,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要探讨资本和消费、资本和货币、资本的各种用途,组建一个更大的概念模块,书中提出的流动资本、固定资本、国民总收入、国民纯收入、银行利息和货币金融等很多更大的概念体系,这部分进行模块化的生产和组装是为了解决第三篇要解决的问题,即从历史的纵深来看财富的理念,它的净化过程以及相对应的国家政策是如何来处理这个问题。

第三篇是回顾罗马帝国历史,罗马帝国崩溃之后整个中世纪是怎么发展起来,社会是怎么重新繁荣怎么到近代,中间涉及到用一种新的概念体系和模块来重新梳理财产权、法律、贸易和政策的各种变化,这套东西是用前两篇所提炼出来的最核心的概念模块,以及他所推导的逻辑框架来回顾历史和重新解释历史。

第四篇才是真正在建立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它是如何建立的?

亚当斯密所组建的在第四篇的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原理,不是上来就组建一堆理论,而是主要以批判两种学说——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来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

01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国家财富的来源,一个国家就好像一个富人,钱越多说明越富有,同样的道理一个国家的钱越多代表这个国家越富有。当时的很多人,甚至包括今天的很多人仍然相信,一个人的钱多就很富,一个国家手上的货币越多就很富有,如果用这种逻辑方法去推导会发现,货币就是一个财富的象征物。

货币是财富的代表,是财富的象征,但绝非财富本身,货币是财富的收据,财富是堆在社会大仓库里的、那些可以被消费、被享受的服务,这才叫财富,货币仅是一个收据而已,手上的收据多了这个国家就真的有钱了吗?当然不是。

亚当斯密很早就把这个逻辑分析清楚之后,提出财富的源泉是生产,不生产哪里来的财富,然后提到生产怎么增加,那就是靠提高生产率,提高生产率的办法就是靠分工,这才有了这套学说——站在一个批判重商主义的角度,来阐述他自己的观点和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提高生产才是一个国家富强的根本,一切阻碍生产发展的政策都是错的,比如限制进出口、特许经营权,亚当斯密从他的角度来批判当时的各种政策,他的这种理论再延伸下去就是自由贸易理论,放在现在来看,不是说他所有的理论全部是对的,但是他的逻辑框架是相当清晰的。

02 重农主义

第二个批判重点是重农主义,重农主义就是认为天底下所有一切真实的财富全部源于土地的原生物,只要不是土地上种出来的都不能是财富,只有农业劳动是唯一的真正的生产性劳动,至于那些搞机器生产零件和商品,统统都不是财富。

重农主义这些人,包括18世纪的法国的很多经济学家都是重农主义者,他们跟亚当斯密中间差了一个境界,亚当斯密已经进入工业时代,以工业性的思维来理解财富。

生产的机器不是财富吗?机器所生产出来的工业化商品不是财富吗?以我们现在来看是很容易理解,但是放在200、300年前当时很多人是不理解的,就像今天我们说数据是一种财富,现在还是有很多人仍然不理解,觉得这是虚拟经济,不叫财富,财富是工厂里生产出来的才是叫财富,这就是当代的重农主义,当代法国的农学家。

很多人仍然没有意识到,财富的性质在发生变化,创造财富的行为也在发生变化,实体经济和真正生产性的劳动已经不只是在工厂和在农田干活了,在计算机前工作的人就不能创造财富吗?他们创作的数据不是财富吗?

当今时代需要一种新的国富论,全世界还没有统一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理论框架来定义数据这种财富跟工厂生产出来的的商品到底是不是一样性质的财富。这个问题全世界还没有一个理论体系真正阐述清楚。


分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原因吗

批判性思维主要批判的是逻辑起点和推理过程,亚当斯密的理论也是有缺陷的。缺陷的原因是,分工是经济增长唯一的源头吗?他的分工是用一种超级牛掰的模式识别去审视古往今来所有的人类经济活动,发现分工是带来经济增长的原因,但是是唯一的原因吗?当然不是。

如果从分工推导出来必然是市场经济,包括看不见的手和世界自由贸易这套理论都是可以从这个概念推理出来,但是逻辑的起点并不具备绝对的唯一性,还可以推倒出第二个、第三个导致经济增长的、从逻辑上说跟分工同等高度的两个点。

第一是市场组织者的行为。分工能带来经济增长,市场组织者的行为,即政府行为也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如果看中国各地区文化的历史,比如杭州、苏州、宁波、绍兴等这些地方,江南地区最大的经济发展就是治水。

四千多年以来,江南长江三角洲政府主要的行为就是治水,不把水疏通进入大海,不从水里获得耕地就不会发展,不管是宁绍平原还是环太湖平原,政府作为市场组织者的行为就是大规模兴建水利长达数千年,每一任官员头等大事就是建水利、疏导、围田、造田,如果没有一个组织者进行大规模、长期持续不断的投入,就不会有江南经济的发展,从经济增长的本质来说,一片沼泽地是没有任何经济价值的,必须组织起来把沼泽变成桑田才会有经济价值。

但是在亚当斯密的理论中没有提炼出这一点,或者他认为根据英国的历史、罗马的历史来看这一点并不是重要的因素,但是从中国发展的历史来看,这跟分工的道理是一样的,换句话说政府行为是导致经济增长的另外一个起始性的因素,没有江南治水就没有江南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这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没有得出来的,如果缺少政府行为这个核心点的话,《国富论》的这套理论体系至少就不能全面概括全世界的经济规律。

我们常说西方经济学如何如何,其实经济学只有一个,就是所有的国家都通用的规律才是经济学,不管是东方经济还是西方经济,经济规律只有一种。而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体系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的政府行为,政府行为其实是导致经济增长的一个原始性的基本力量,因此他提出来的自由贸易的很多结论,包括反对搞产业政策也是为什么都跟后来事实发展应对不上的原因。

第二是科技进步,技术进步也是带来经济增长的本质原因,很多科技进步都是在分工水平稳定的情况下、由个别少数人发现的重大突破,亚当斯密没有把科技进步放在跟分工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也是他这套理论体系中的缺陷部分。

他的理论体系仅有一个支点即分工,应该是有三个,把中国所强调的市场组织者政府的行为,以及熊彼特的科技创新加进来才能构成一个真正解释全世界所有国家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理论体系,但是西方经济学专家们彻底否定政府的行为对经济有好的作用,认为政府的所有行为都是不好的,这个也是不合理、不公平、不符合历史的。

总结

当然仅有上诉三个方面的理论体系也还是不够的,还有复杂经济学。经济不是一种处于永远动态平衡的状态,它始终是非平衡的状况,始终在发生变化,价格不是越来越稳定,甚至越来越不稳定,或者不稳定很可能是一个经常的状态,要把这些东西全部结合在一起,恐怕不仅是需要在原始的经典理论上加一些逻辑推理和大量内容,这只是解决一小部分问题。

更大的问题是在于,怎么来处理在一种非常复杂的环境中去做一个有效的理论推导,这个才是更为关键的问题和挑战。我们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伟大的经典著作,更应该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他们的基础之上创造出一种比他们更牛的学说,这才叫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