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队只能活两队(以一敌百,还打赢了,杀敌大将

体育新闻 2022-11-29 13:17www.1689878.com最新体育新闻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刘邦联军把项羽军队围困于垓下,距取得楚汉战争胜利仅一步之遥。项羽见大势已去,连夜别了爱妾虞姬,仅带着八百骑兵出逃,一路向南狂奔。直到天亮,汉军才发现项羽跑了,赶紧派灌婴率五千骑兵追赶。项羽骑着乌骓马跑得太快,连亲随骑兵都跟不上了,过了淮河身边就只剩下一百多人了。本来汉军已经追不上了,没成想项羽又走错了路,只好往回折返一段,结果就在东城附近被汉军给追上了。这时项羽身边就只有28骑了,他既感到心灰意冷,又不甘心认输。为了证明自己失败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就带着这点兵马,在东城附近的四溃山打了一场痛快的突围战,不仅冲破了数千汉军的包围,还把追兵甩开一大段距离,而自己仅损失2骑。

根据史书记载,这场战斗的大概的过程是:

1. 项羽部队占据山上,摆了个圆阵;灌婴部队在山下,把山围了数层;

2. 项羽部队分成四路向山下冲击,冲破包围后都转向山东侧;

3. 灌婴部队不知道项羽在哪一路,就分军多路(原文“分军为三”)重新追赶包围;

4. 项羽多路骑兵多个地点汇合(原文“会为三处”)后最终完成全员集合,就把灌婴部队甩开了。

尽管史书的描述很精彩,但是对战斗细节的描述显然不够充分,四路小股骑兵反复冲击几下就冲破数千汉军包围了?感觉仍是一笔糊涂账。主要疑惑有三:

1. 就算灌婴不知道项羽藏在哪路队伍中,被迫把部队分成多路追击,每路也可以保持数十倍的兵力优势,累死项羽也砍杀不完,项羽怎么跑得掉?

2. 双方都是骑兵,机动速度相当,就算灌婴部队遭冲击就溃散(皆披靡),但只需采取简单尾随的办法,双方就很难拉开距离,项羽怎么跑得掉?

3. 项羽部队分兵四路发起冲击后,各路骑兵实际上处于失去集中指挥各自为战的状态,要实施多路突破、多处集合的复杂行动,即使严格按照预先计划行动,其难度也是相当大的。

这也不能怪史家。此战后一百多年才有《史记》,再后近两百年才有《汉书》!原始记录残缺不全,能把赤泉侯杨喜被吓跑的场面绘声绘色的描述出来,已经很够意思了。兵家对此战关注也不多,毕竟兵力对比太悬殊(1:100以上)。但是,史家们既然记述了这场战斗,史上就应该确有其事,只是受条件限制,可能记述的不够完整。笔者就钻了个牛角尖,数日冥思苦想终于脑补出一个战斗过程,在这里分享给大家,欢迎吐槽拍砖!!

一. 先熟悉战场环境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记载:四溃山“在安徽和县北七十里,接江苏江浦县界,项羽以二十八骑依山为阵,大破汉兵,今石上有马迹,亦称四马山。”在谷歌卫星地图上,可以看出四溃山高出平地数十米,是周围数公里范围内的唯一高地。整个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的长条形,长约900米、宽约300米,山脚周长约2000米,四周山坡较缓,人马可直接上山。实际上,四溃山原文是“四隤山”,名字里就有四面缓坡之意。四溃山东南方向约15公里即是乌江镇,镇里有西楚霸王灵祠。从四溃山到乌江镇连一条直线,该线以东稻田水网密布,该线以西地形略有抬高。秦代官道基本沿这条线修建,项羽也正是沿着这条路逃跑的。

从今天的卫星地图上看,四溃山东侧有一条驷马山河(有的也标注为“四马山河”),是建国后才修建的引江灌溉和滁河分洪工程。

从1955年美国陆军制图局的25万分之一地图上看,这一带水网密布且多稻田湿地,也符合史书记载项羽走错路“陷大泽”的描述。

战斗发生在农历十二月,即是天寒地冻之时。地表土层已冻结坚实,植被比较稀疏,便于骑兵运动。与此同时,季节性枯水使得江河水少易渡,湿地沼泽结冰,但是冰层能否支撑骑兵通过还不好说。好在史家记述了项羽之前“陷大泽”的经历,说明当时冰层还比较薄,大队骑兵不可通过!!

也就是说,四溃山下实为水网稻田地,只有田埂、堤道、土丘、干涸稻田可供通行,事实上是一个割裂严重的地带。小部队尚可灵活选择路线快速机动,大部队可就难了。

二. 再看双方状态

1. 项羽方面

项羽连夜出逃,狂奔数百里(从垓下到四溃山的直线距离就已经近300多公里),到了四溃山只剩28骑,人困马乏自不必说(当时还没有马镫,骑兵要靠双腿紧紧夹住马背才行)。好在先占据了有利地形,静待灌婴追兵跟进,人马得以短暂休整。这28骑可不是普通的骑兵,必是精锐中的精锐,战斗力极其强悍,对项羽也十分忠诚。项羽既居山顶,视野极好,又有一定的休整和准备时间,得以仔细观察周围地形,研究突围战法,给全体部属讲解战斗计划,甚至还做了战前思想动员。28骑尽管数量很少,但优势是机动灵活,加速、转弯都快,指挥协同也方便,领队大喊一声或做个手势,命令就能直接传达全队,OODA(观察-调整-决策-行动)循环非常快。还有一点,项羽可以混在部属之中,再让部队分头行动,而灌婴不知道项羽具体所在,于是一个项羽就能变成多个项羽!!

项羽这边的战斗计划是:把28骑分为4小队,并把自己隐藏其中,依据四溃山的山势,分别面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发起冲击,通过多向突围牵引汉军分头追赶以分散其主力,然后利用小部队机动灵活的优势,把追兵往“坑”里带:可以把追兵往狭窄通道上带,让汉军挤成一团,挤不上的要么掉队、要么陷入泥沼,从而打乱和削弱追兵;也可以把多路追兵往一个点上带,让多路汉军发生交通拥堵,只要把骑将和将旗堵在里面,这一队汉军就瘫痪了。利用多次通过狭窄通道和交叉路口造成多次拥堵,造成紧随的追兵越来越少、建制越来越乱,也就不敢死追了,从而拉开距离。

为描述方便,后文把项羽的4小队分别编为1、2、3、4队,初始冲击方向分别对应北、西、东、南,项羽本尊隐藏在1队中。

2. 灌婴方面

灌婴的5000骑兵也是狂奔了数百里,掉队自然也不少,也都是人困马乏状态。追到四溃山,眼见项羽在山顶摆了个圆阵,显然是一种居高临下的防御架势,灌婴也就没急着立即强攻,先把项羽包围起来再说。汉军骑兵编制是每200骑设一名骑将(赤泉侯杨喜当时就是骑将),灌婴部队至少有25个骑将。骑兵列阵时,通常每名骑兵要占据3~4米的正面(比一匹马的身长稍大,便于调转马头)。根据四溃山的地形,若仅设一重包围,约需600~700骑;若设三重包围,约需1800~2100骑;若设五重包围,约需3000~3500骑。考虑掉队的情况,三到五重包围比较合理,也就是此时汉军有约3000骑(即“追者数千”“围数重”)。汉军的包围圈应当是各骑将率本队人马,面向山顶成横队排列,每队3~5排不等,形成一个环绕小山、正面向内的圆阵,骑将和将旗自然位于各阵前。因为是从北方追来,灌婴本阵应在山北侧地势稍高的地方摆开。

战争打到这个时候,已经接近刘邦彻底胜利了,汉军追兵的心态可想而知:这个时候战死就太不值当了!!加上项羽和亲随壮士的单兵战斗力爆表,且做困兽挣扎之势,汉军也就不想搞正面的对抗厮杀。灌婴当然要充分利用兵力上的压倒性优势,纠缠不放、死追到底,等到把项羽累趴下再动手。就像非洲鬣狗吃角马,直接扑上去咬,角马几下子就能把鬣狗给踢死或挑死,多对一轮番耗着,让角马不得休息,累垮了再上去吃。汉军已经累的够呛,认为项羽也肯定好不到哪去,于是先列好阵的汉军开始松懈,打盹、喝水、吃干粮,拉屎,撒尿,甚至开始埋锅造饭,等着灌婴的下步号令。

灌婴尽管兵多,但劣势是指挥复杂、作战反应慢。属下二十多个骑将、正面拉的太长,旗语直接指挥非常困难,就算加一层中间指挥,OODA循环也明显偏慢;特别是汉军绕山列阵,最核心的山头位置却被项羽占据着,灌婴命令要传达到山后边的部队,还需要加一道中转才行,而在围山列阵初期的忙乱中,基本不可能建立起这道中转——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里,山后边的部队已经失去了指挥,只能靠各骑将相机行事了,而对于作战积极性不高的部队而言,这基本上就是消极怠战的最好借口了。

灌婴的计划很简单:项羽要是继续跑路,那就接着穷追;项羽要是不跑,就组织各骑将轮流上山强攻,反正绝对兵力优势在那里摆着呢,耗也耗得起。

三. 战斗过程推演

汉军围住了山,算是稍微站稳了阵脚,灌婴开始琢磨这些骑将的出场顺序,这可是涉及到杀项羽首功的大事,出场早了可能反被项羽所杀,出场晚了又可能连项羽的毛都沾不到(项羽在乌江边自刎后,汉军“争项羽尸而相杀者数十人”)。这时,项羽1队、2队突然发动,沿着山北坡斜冲下来。当面汉军自然是“敌进我退、敌跑我追”,直接“皆披靡”,也就是像风吹草一样四散开来,让开了冲击通道。那些打盹反应慢或者跑不快的,自然就被当场斩杀。待项羽两队冲了出去,汉军再调转马头跟着敌人屁股后头跑。杨喜恰好处在项羽1队的冲击方向附近,也就跟着追了过去。同时,由于面向南坡的项羽3队、4队骑兵仍保持半面圆阵不动,南坡山脚的汉军也就不敢动,他们只能听见山后边的喊杀,却不知道怎么回事,又收不到灌婴的旗号(隔着一座山呢),只能紧张的观望。

两大群汉军正追着项羽1队、2队跑,没成想这两个小队突然来了个大掉头,都转向东南方向,朝着尾随的汉军冲杀过来。因为距离太近,杨喜一下子认出项羽本尊了,项羽自然也认出杨喜了,于是一瞪眼、一怒喝,立马吓得杨喜拨马往边上跑,一跑好几里(“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这一队汉军也就跟着远离了战场(骑手盯着领队跑)。其它汉军自然也是纷纷闪避,让开冲击通道后继续尾随。

项羽1队、2队这么一转向,兵锋就直指南坡汉军包围圈的侧后了。因为不知道项羽具体在哪,南坡汉军既要盯着山顶,也要防着身后,那感觉简直惶惶不可终日。项羽3队、4队居高临下望见前两队转向东南,待其越过山脊延长线后,立即按计划在南坡发起冲击,当面汉军仍是“皆披靡”后跟着跑。

此时,各方向汉军的注意力全在眼前的各个项羽小队上,还得提防着被挤进泥沼里,狼奔豕突尘土飞扬中根本无暇顾及其他方向的情况。到这个时候,灌婴的指挥也就彻底无效了。冷兵器时代,部队一旦动起来与敌接战了,指挥官基本就控制不了局面了。于是,项羽的四个小队就享受了大队汉军领队长官的待遇——项羽小队跑向哪里,汉军大队就跟向哪里,双方不远不近、若即若离。下一步,项羽就要把汉军往“坑”里带了。

项羽1队带着大群汉军折向东南,冲击路线就与项羽3队发生了交叉。小队骑兵路线交叉时,协同比较简单,手势比划一下即可达成。后面跟着的大群汉军就麻烦了,这是一群夹杂着多个骑将的队伍,几个单位的人马散乱混杂拥挤在一起正狂奔追赶,突然发现侧前方也有一大群汉军横着冲过来,这一下就乱套了。就像突然失去红绿灯指挥的路口,有的车想抢行通过,有的车想见缝插针,有的车想主动避让,结果就是只有最先抢行或外侧简单右转的车能过去,后边的车就都堵成一锅粥(也可以脑补一下交通高峰时段大群电动自行车通过十字路口的场景)。一个原本很简单的避让动作,在没有集中指挥或预先协同的情况下,突然变得非常关键,何况这还关系到斩杀项羽首功的问题!!于是乎,两群汉军就撞上挤在一起了,只有抢先通过的或者位于外侧一翼的汉军能继续紧跟。

当然,要做到在敌追兵阵前同时到达,很难做到“米秒不差”。因此,很有可能是后到的项羽小队直接冲击前面汉军追兵侧翼。前面汉军必然又是“皆披靡”,让开大道让其通过,后面追赶的大群汉军就没有这种待遇了,也要撞成一锅粥。

这是项羽1队、3队交叉造堵的情况(1号点),2队、4队在另一个方向也用相同的方法实施了交叉造堵(2号点),以后各个交叉点的造堵情况都与之类似。

这一轮两次交叉造堵过后,项羽1队、2队一左一右,一个朝稍微转向正南、一个稍微转向正东,又一次形成路线交叉(3号点)。

项羽3队、4队则继续沿着原冲击方向狂奔,一边利用狭窄通道挤压汉军,一边悄悄转弯,带着汉军画一个大弧线转向90°,分别转向正南和正东,这下又与项羽1队、2队形成了路线交叉(4号点、5号点)。

到这时,各路汉军追兵都被挤散了不少,兵力减少了使得汉军队形变换也灵活起来。项羽却突然改变套路,路线交叉的两队不再各自分向冲击,而是直接合兵一处,眨眼间完成两次集合、四队变两队了。这下四群汉军追兵也要跟着汇合成两群,又要拥挤调整一阵。集合成两队的项羽骑兵继续分别向南和向东冲击,又形成路线交叉(6号点)。然后再次直接合兵,两队并一队,完成第三次集合,也是最终的全员集结。

此时的汉军追兵,已经成了一个超级杂乱的混合群,有的骑将跟过来了,所属骑兵却没几个,有的骑兵跟过来了,所归骑将却没跟过来。所以群里虽有多个骑将和不少骑兵,但均互不隶属,互相也不熟悉,几成乌合之众。加之现场兵力优势也不十分明显,距离灌婴本阵也越来越远,哪还有意愿去冒死穷追。灌婴这时应该也登上了四溃山顶,见整个汉军散乱在东南方向开阔地带,也只能挥动集合旗号,先重整队伍再说了。

四. 简评

经过如此这番脑补之后,的确存在项羽28骑甩开数千汉军追兵的情况。

此战若真如此,就不得不佩服项羽的高超战术素养。在极短的时间内,他就把战场地形地貌和双方作战状态做了精细的分析对比,巧妙利用地形和骑兵机动特点、敌军心理特点,设计了分路出击突破、诱敌追赶分割、引发冲突致敌自乱的战法,并且带领部属近乎完美的达成了战斗目标。战术之巧妙足以辅证其“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的战绩。如今到此境遇,确实不是战术指挥层面的问题。然而,项羽在濒临毁灭之时,还逞武勇,以快一时之心,可知他也就是个勇将,完全没有战略头脑。司马迁评曰“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面对逃窜的项羽,灌婴的死缠烂打体力拖垮总体策略还是比较得当的。问题在于,灌婴主力过于靠近项羽,且围山列阵导致兵力部署分散且指挥控制失灵,导致整支部队被直接牵着鼻子走。事后诸葛的对策是:在四溃山周围安排少量部队连续组织袭扰(可抵近冲击,可箭矢攻击),让项羽不得休息,不断消耗其兵力和体力,主力则配置在四溃山东南方向,截住乌江去路(项羽一路南逃,去向已经很明显)。不管项羽分几路冲击突围,只安排少量部队紧随纠缠,主力保持稍远一点距离跟进,最终还是能够拖垮项羽。当然,如果灌婴当时能做到这些,他就可以比肩韩信封做军神了!!

参考文献:

1. 《这才是战争》(王正兴)

2. 《中国历代战争史》(台湾三军大学)

3. 《四溃山——逝去的楚汉古战场、二千年的古地名》,五槐山庄的客。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