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是什么意思(不想被称“妇女”?真不全怪你

比赛直播 2022-11-30 14:45www.1689878.com世界杯比赛

Starki其实内心深处知道“妇女”这个词没啥,但被人叫“妇女”内心还是拒绝的,这是我的问题吗?

壹读君古代汉语名词大都是单音节,“妇”跟“女”是两个词。

妇,繁体写作“婦”,拿扫帚操持家务的女人,引申为已婚女性。“女”大都说没结婚的小女孩。

从父为女,从夫为妇,重点都在于家庭关系而不是性别。

五四时期文学革命和思想启蒙双炮并响,砰一声给中国带来了女权思想。

那个时期的语言革命的表现之一,就是大力推广双音节词,“妇女”作为一个单独的词汇被广泛使用,不专指已婚女性或未婚女性,并有《妇女杂志》《中华妇女界》这样的女权媒体,在当时可是非常先进了。

还有一股先进有力的潮流,那必须是马克思主义。

1920年,《妇女与社会主义》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中有关女性的部分用“妇女”来称呼,之后所有马恩列作品翻译里都沿用了这个词。

你看,当时的“妇女”集各种革命气息于一身,不再是依附于家庭关系的指称,她们是要选举权的独立女性,是勤奋的劳动者,是好学求知的新公民,是受压迫要反抗的群体,铁骨铮铮地跟“小姐”“夫人”“太太”划清了界限。

有个说法,推行简体字的时候争论过“妇”的右边是“山”还是“彐”,决定是“妇”——女人推翻三座大山。

多燃啊!

有个问题享乐的权贵不认这套。所以“妇女”这个词在当时的语境下大都还是女性农民和工人,是生产力。

必须承认我们有过使劲儿抹杀性别差异的年代,并且持续时间不算短。《新民报》这样描写过延安,“女性的气息,在这里异常淡薄。绝对没有穿旗袍的女人,绝对没有烫发的女人,也没有手挽手招摇过市的恋人。一般女同志,很少娇柔的做作。在服装上,和男人差别很少。”

末了有补充“延安大概是世界上最缺乏性感的地方了”。

△听到“妇女”的时候,不少人脑子里都是这样的画面

但80后、90后就不太接受这些了。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传播,在《蓝色生死恋》和《薰衣草》熏陶下长大的年轻人没有三座大山可以推,对政治没有上一辈那样的兴趣和了解,比如昨天趣哥就问壹读君(微信yiduiread)两会几年开一次。

不怪你不关心政治,连带着不怪你不喜欢带有政治痕迹的词语。

语言需要特定的文化土壤,忧伤的火星文放在十年前写满了你的QQ空间,“妇女”在去政治化的商业文化中渐渐丧失了原有的先进含义。比起“妇女”,年轻人更喜欢用“女性”“女人”这种突出性别而非政治的称呼。

对于“女生节妇女节”以及“妇女节改名女人节”这样的争论壹读君(微信yiduiread)没有兴趣。想必在这几天你又被普及了一次节日的由来和内涵,只要内涵不变、平权依旧、名字不扯,叫什么真没关系。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