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那段时间确实是挑战,我们那个赛季最后进入了八强。我对我们队这些年轻人都有信心,在青训上做了很好的工作。
在这些描述中,李昂的篮球人生动而富有感染力。他的经历反映了中国篮球界在国际交流方面的进步,也凸显了教练在国际篮球发展中的重要性。让我们期待他在未来的篮球道路上能走得更远。
(注:文中所有粗体文字为强调内容)
全球篮球迷的目光聚焦于2024-2025赛季NBA夏季联赛,其中一场状元与榜眼的巅峰对决吸引了无数目光。在这背后,一位中国面孔在亚特兰大老鹰教练团队中默默耕耘,他就是前北京首钢俱乐部助理教练李昂。
离开首钢体育大厦的那一天,网易体育捕捉到了李昂的身影。他的行李简单而充实:一个全新的充电桩、一箱衣物,还有一箱记录着岁月与汗水痕迹的训练笔记。这位清华数学系的高材生,没有像大多数同学那样走进研究所或资本市场,而是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成为一名职业篮球教练。
在首钢的六年时光里,李昂深度参与了少年队、预备队和职业队的各项工作,完成了教练生涯的初步积累。短暂的休赛期,他也没有闲着,场边观看耐克高中生联赛总决赛、CUBAL全国八强战等国内赛事,时刻关注着中国篮球的发展。
不仅如此,他还自费前往德国柏林,感受NEXT GENERATION比赛的激情;受邀参加土耳其U17世界杯,拓宽国际视野。本周,他以亚特兰大老鹰队助教的身份,亮相于NBA夏季联赛的赛场,成为众多大学教练、职业联赛球探和球队经理中的一道独特的中国风景。
篮协主席姚明在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曾坦言中国男篮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国际交流的机会。今年夏天,我们看到了积极的改变——中国男篮赴澳洲和美国夏季联赛征战,与世界强队过招;崔永熙更是获得波特兰开拓者的短合同,为中国球员留在NBA树立了榜样。
在这股冲击世界最高篮球舞台的潮流中,李昂是一位特殊的存在。作为一名教练,他在更看重NBA执教经历的大洋彼岸,需要从头开始。不同于以往公派出国学习的顶尖教练,他只是助理教练,赴美机会是他通过一封封邮件争取来的。与NBA中肉眼可见成长的运动员不同,教练员需要更长时间的沉淀与转化。
李昂谈及他在球队的那段日子时,流露出自豪之情。他成功地将美国大学的篮球理念融入到预备队的战术体系中,通过实施普林斯顿进攻和密西根战术,两度在CBDL联赛中夺冠。
曾凡博在系列赛中的表现,尤其是其支配球的能力,赢得了球迷的期待。李昂对他印象深刻,指出曾凡博在挡拆、推进和转换方面展现出了出色的才华。李昂让曾凡博尝试打1号位,同时他强调在球队中,每个位置的球员都有处理球的机会。他提到自己的战术理念源于对美国大学篮球的深入学习和融合。
谈到预备队的成功经验是否适用于一线队时,李昂表示,身份的转变和CBA比赛的特点使得预备队的战术难以完全复制。他认为CBA比赛往往依赖于固定的战术安排,缺乏变化和创新。
关于俱乐部选中的年轻球员如曾凡博、范依铭和栾立程的发展不如预期的问题,李昂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年轻球员在涨球期缺乏足够的比赛经验和对自我定位的成长目标设定。他强调球员在新环境中的前两年尤为重要,需要有信心去面对困难,敢于尝试新的动作。
谈及欧洲篮球和NBA的影响时,李昂认为CBA在技战术方面与欧洲篮球相似,但真正能将技战术发挥到极致的俱乐部并不多。他认为欧洲球员的天赋优于国内球员,尤其是在内线方面。欧洲的青年队延续了成年队的打法,更注重整体配合。对于在海外留学的孩子来说,海外环境带来的竞争和高水平对抗是他们成长的重要推动力。但海外球员也需要面对训练时长不足和不额外加练的问题。这些问题同样引起了李晓勇的关注。李昂对篮球有着深入的理解和丰富的经验,他强调球员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挑战和困难,同时也需要足够的比赛经验和自我定位的成长目标设定。对于国内篮球的发展,我们需要借鉴和学习国际先进的篮球理念和技术,同时也要注重培养本土球员的潜力和能力。李昂谈道:国内的教育观念存在问题,我们总是觉得要填满每一刻,将所有时间用于学习或训练。这次去意大利学习时,我观察了赵维伦所在的俱乐部。他们主要专注于意甲赛事,训练安排相当紧凑,但并未像国内那样过度安排。欧洲和NBA的球队鲜少有一周两练的情况。
在意大利我还偶遇了扬纳基斯教练,他对国内运动员的看法令我印象深刻。他认为许多国内运动员更像是篮球工人,而非追求技艺的艺术家。他提到许多国家队球员在执行教练指令时显得麻木,缺乏真正的热情与投入。他强调,作为主教练,他更看重队员在训练中的专注度而非单纯的时间投入。
这次现场观看U17世界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美国队的实力远超其他国家,这也反映出国际篮球的发展水平差异。尽管中国队与美国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但在比赛中依然展现了积极的表现。这次比赛对年轻球员而言至关重要,他们得以亲眼见识世界顶尖球员的风采。
对于假期去欧洲看比赛并到亚特兰大担任助教这一行为的动力来源,我热爱篮球并希望成为一名教练是主要原因。我认识到了解世界篮球风格的重要性,因此选择走出去学习。尽管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但收获颇丰。
今年再次来到亚特兰大老鹰队担任夏季联赛助教工作,我感受到了教练团队的国际化氛围以及高强度的训练。与去年相比,今年我能更明显地感受到主教练斯奈德对教练理念的传递和对球员的高标准要求。
至于未来的工作计划,目前我还是待业状态。学习完NBA和欧洲的经验后,我会寻求NBA发展联盟的助教职位,这将是首选。我也希望能在联赛和球队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岗位,既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又能接触不同的执教风格。我明白在NBA的执教经历的重要性,虽然我起步为0,但我愿意从头开始努力。
球队现在更加注重内部提拔,许多教练如斯波教练、马祖拉教练等都取得了成功。这也让我感受到了压力同时也是动力。我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后厂村体工队”,获取更多NBA、CBA相关的内容。“走出国门看世界篮球、洞悉体育新动向”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