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上篮满分多少秒(音体美这些“素质教育”的
素质教育也应试,尴尬吗?
周末看到了一篇文章,是中国新闻周刊刊发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轨的尴尬》
文中提到素质教育是反对唯分数至上的,但现在为了让学校、学生重视体育、美育,却只好让“素质科目”也去考试,用分数让学生重视该科目,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即“素质科目”,也“应试”了。
其实,不光是该文的作者,不少网友也指出音体美这些“素质教育”的科目,也要用“应试”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好像有点尴尬。
但笔者(超人爸爸)并不这么认为。
因为持这样观点的人,还是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起来了,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就拿我们现行的所谓“应试教育”来说,中高考考的科目里,语数外、史地政、物化生等,都是很基础的科目,都是学生将来不管学习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
这么多重要知识的学习,难道就不是在培养学生的素质?
不说中小学的学习、考试了,上了大学也一样要考试,要深造需要考研、考,给自己镀金需要考各种证书,考公务员、考教师证,找工作要笔试、面试,都是在“应试”。
应试本身,就是一种很重要的素质。应试教育,也不是和素质教育完全对立,互不相容的。
不是只要在学校学习、考试的科目就是应试,音乐、美术、踢球就是素质,素质教育的科目就不能应试,只要应试了就不是素质,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去年,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提到
搞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也不是不要升学率,但不能简单、片面地以考试成绩、升学率来评价学校、老师和学生,特别是不能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禀赋特长、长远发展为代价,追求所谓的“教育政绩”。
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搞得好,学生的学科知识成绩必然也是好的。
难题依然存在
除了应试与素质的对立,有人还担心,文体类的项目纳入考试后,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否能够真正得到提高,还是又变成了应付考试,只要一考完,就抛诸脑后,甚至还可能拓展了培训机构的业务?
应试教育之所以被很多人诟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有考试,尤其是中考、高考这样的选拔升学考试的存在,学生通过平时的学习,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已经变得并不重要,只要考得分高就行。
这时候,大家都会去“猜”命题人的心思。尤其在近些年,互联网如此发达,各种速成的“方法”、“套路”被出来,学生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每一分在学生、家长心目中,都显得很重要。
那么,肯定不排除有培训机构开展类似的业务,也肯定会有人参加,只有有人参加,其他人就会坐不住,这应该都是可以想见的。不过,这并不是体育、美育等科目带来的结果,现在正在考试的各个科目,不都是这样?
就目前的各门文化课来说,在很多人争先恐后补习的,也有不上补习班就能考出好成绩的学霸,即使同一个培训班出来的,成绩也不一样,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学生自身的努力。
至于说变成考试,可能会抑制、甚至是扼杀学生本身对这些科目的兴趣,让他们对这些科目变得讨厌,也的确存在这样的可能性。
不过,这不是体育、美育科目的问题,现有的所有科目都有这样的可能性,但显然,语数外等科目依然在学,依然在考,并没有因噎废食。
我不敢说因为增加了体育、美育的应试,一定没有人会讨厌这两个科目,事实是,估计多半会有,但只要多数学生受益,就足够了。
毕竟,没有哪一项措施,能够让所有人都受益,让所有人都满意。
而且,把学生都禁锢在书桌前写作业,对体育、美育的兴趣就会自动有了吗?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的差异,也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比如,一位初中校长举例说,以前篮球项目的“三步上篮”,他们就只训练学生学上篮,非常机械,学生即使得了满分,也对该项目毫无兴趣,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
后来,他们改成了课上的篮球比赛,学生们的兴趣就大不一样,课下练习的人也多了。
事实上,即使不列为考试,别的不说,让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还是有诸多好处的。
游泳培训
- 奥运赛事动态:最新消息更新
- 小托马斯臀部手术在即,赛季报销前景堪忧
- 恩比德表现低迷,全场仅得11分刷新季后赛生涯得
- 勇士半场仅得33分遭落后,半场落后最大分差,无
- 钱德勒与保罗竞争者的真实面貌,如何应对他们
- 理查兹:图赫尔是一位出色的教练,也是证明过
- 锡安计划留鹈鹕,把握时光备战新赛季
- 霍尔告别莱斯特城:我过去17年的时光都奉献给了
- 奥萨苏纳vs塞尔塔比分预测
- 小牛迎战火箭,哈登率队展现强势横扫比赛前瞻
- 爱德华兹的成长转折科尔的激励与我自身的改变
- 篮板&助攻新高小萨遵循严格饮食计划面包、酸
- 骑士险胜避免76人连胜,勒布朗卓越表现对抗厄文
- 詹姆斯:降薪可以让湖人避免触发第二土豪线我
- 海港队客场10战胜对手,希望海港将士们再接再厉
- 布克在季后赛的关键回合一球决胜胜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