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里特里亚(非洲俩特穷国开战,打法连战地记者
地球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体来说,欧亚两洲和北美的国家出镜率较高,大部分国家都耳熟能详,但还有些国家却能“低调”到让人闻所未闻。
这些国家大部分存在于非洲或者中南美洲,它们要么小、要么穷,甚至有时二者兼备,厄立特里亚就是这样一个国家。
厄立特里亚,这个弹丸小国位于红海西岸,面积12万平方公里,人口刚过600万,如果你能在地图上轻松找到这个国家,那周围的人都要对你竖起大拇指。
厄立特里亚历史很短,以前是意大利殖民地,后来被埃塞俄比亚合并,1993年才从“母国”独立。
在独立后不久,埃厄两国还爆发了一场血腥的战争——埃厄边境战争。
无论是埃塞俄比亚还是厄立特里亚,都是东非高原上的穷国,属于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在20世纪末还闹饥荒饿死百万人。
这两个国家本来没什么仇怨,历史上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独立以后,因为边境问题上的小细节,以及对出海口的使用问题,埃厄大打出手。
在战争中,埃厄十万大军在边境上打得血肉模糊,他们争夺的土地却只是一些沙漠戈壁,所以这场战争也被联合国称为“现代史上最没有意义的战争”。
那么,埃厄两国是怎么从“友邦”变成“仇敌”的?这场边境战争战况如何? 这两个国家为这场战争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一、埃厄分家,亲兄弟明算账
20世纪中期,因为老牌欧洲殖民者——英法的衰落,非洲国家开始民族觉醒,纷纷寻求独立。
这时候,欧洲人到处宣扬“非洲无文明”论,说黑非洲地区本就没有国家,没有民族,只有部落,非洲人寻求独立是无稽之谈,他们无法建立独立国家。
这种论调在今天还有很大市场,但它其实完全站不住脚。
就拿埃塞俄比亚来说,千年以前有横跨红海的“阿克苏姆王国”存在,近几百年有“埃塞俄比亚帝国”统治东非,这两个国家都是黑人历史上无法忽视的存在。
“埃塞俄比亚帝国”包括现在的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苏丹、吉布提、索马里等地。大航海时代后,这个帝国才渐渐被分裂。
19世纪时,意大利人从红海登陆,占领了一片沿海地带,这里就是厄立特里亚。厄立特里亚在20世纪后分别被意大利和英国统治,二战结束后英国衰落,联合国就允许埃厄两国统一组成联邦。
虽然埃厄两国本是同胞,后来又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分裂时期,在此期间,厄立特里亚已经养出了一帮分裂势力——厄立特里亚解放运动。
“厄解运动”在60年代后闹了30年,还组织游击队进行了“厄立特里亚独立战争”,到80年末期基本占领了厄立特里亚。
最终在1993年冷战结束后,埃厄正式分家,厄立特里亚于1993年5月24日建国。
独立后的埃厄两国曾有短短的几年蜜月期,因为厄立特里亚占据埃国全部的海岸线,埃国必须用厄立特里亚的阿布港做贸易。
而厄立特里亚国力也很薄弱,所以使用埃塞俄比亚的货币搞经济。
这种情况持续到1998年,埃厄两国政府因为一些小事对彼此产生了不满。
因为厄立特里亚是生生被拆出来的国家,两国的边境线还是依靠100年前意大利人的粗糙地图,很多地方不清晰,埃厄两国对边境上一些地点都宣称保有主权。
而且在港口的使用上,厄立特里亚人一直在提高使用费,而且因为两国官员贪污问题,港口效益低,两国经常因为收入问题扯皮。
埃塞俄比亚人本来就有怨气,因为厄立特里亚独立,生生把埃塞俄比亚变成内陆国,现在连使用港口都被人卡脖子。厄立特里亚政府也很担忧,总感觉埃塞俄比亚对自己虎视眈眈。
于是,两国互相仇视,终于在1998年于边境上擦枪走火。
二、埃厄战争一场现代军队的复古较量
在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的边境争议中,最大的一块争议地区是西部边境的“巴德梅”。
1998年5月12日,埃塞俄比亚军宣布厄立特里亚人入侵了本国国土,而厄立特里亚则称是埃军在边境上越境,两军发生交火,双方互有死伤。
根据后来联合国的调查,此事确实是厄立特里亚军队先入侵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人属于自卫。
第二天一早,埃塞俄比亚军队开始集结,2个旅加一个团上万人的装甲部队向厄立特里亚全面进攻。厄立特里亚立刻派兵拦截,两国政府都想快刀斩乱麻,不想把事情闹到联合国,所以没有官方宣战。
5月13日到6月中旬,埃厄两国陆军在巴德梅和次罗纳对抗,双方展开炮战,死伤数千人。
埃厄两国军队的装备都比较落后,埃塞俄比亚早年是苏联的跟班,所以T55、T62坦克是主力,加上一些装甲车,足够组成正面突进洪流。
厄立特里亚军队面对敌人的机械化陆军,居然选择在边境上挖战壕坚守。
好笑的是,埃塞俄比亚人的空军较弱,面对“堑壕战”居然有点手足无措,在进行几次冲锋后收益惨淡,所以也挖起了战壕来。
两个拥有战机和坦克的国家,居然开始用一战时的堑壕攻防,这被当时的欧洲战地记者传为笑谈。在打了一个多月后的1998年6月,欧盟和非盟出来调停两国,埃厄两国暂时停手。
但谁都没想到,这两个国家已经杀红了眼,他们没用这段时间和谈,而是积极备战。
埃厄军队别的不会,挖战壕是一把好手,在争议地区几百公里战线上挖掘了大量壕沟,做出了持久战的态势。
埃塞俄比亚军当时的口号就是“把厄立特里亚人的战壕,变成他们的坟墓。”
,埃厄两个穷国还掏出了家里全部的积蓄,派人到欧洲去采买军火。
埃塞俄比亚一直跟苏联交好,虽然当时苏联没有了,俄罗斯还在啊!于是埃军在俄罗斯带着顾问反复游说,花一亿五千万美金的天价购买了一批退役的T62坦克,以及几架先进的SU27战斗机。
但当时埃塞俄比亚居然没有飞行员能驾驶这种战机,俄罗斯不得不派出几个飞行员作为“顾问”去埃国开飞机。
厄立特里亚也一头扎进了东欧,在乌克兰到处寻找机会,也花了一亿美金买了一批T55坦克和几架米格战斗机。
装备买完了,埃厄两国的谈判也没有丝毫进展,双方都不想从争议边境撤军,非盟的调解也没什么用。
1999年春,埃厄军队吃饱喝足后开战,埃塞俄比亚人主动出击,12万军队开着300多辆坦克进攻,并以优势的空军轰炸巴德梅地区,很快将巴德梅占为己有。
厄立特里亚虽然也有9万军队,顶不住埃军的火力,最终败下阵来,数千人的军队来不及撤离,被围在了巴德梅。
与此,埃厄两国的俄罗斯和乌克兰飞行员们则开着苏式战机狂轰滥炸,两国边境城市遭到轰炸,数十万人逃离家园。
在地面战场上,两军的表现也让人咋舌,因为补给问题和训练问题,双方的装甲部队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坦克就是个移动炮台,和步兵缺少配合。
最终,反而是手持RPG火箭的步兵成了战斗主力,导致大量苏式坦克被散兵摧毁。
更糟糕的是两军的后勤和战场救护,政府把钱都砸在军火上,士兵们在前线却缺粮缺弹,医疗救助更是依靠当地的民用医院,很多人受伤后来不及转运就死在战场上。
三、边境战争两败俱伤,联合国树为反面教材
随着战争越来越白热化,埃厄两国的国力差距渐渐显露了出来。
埃塞俄比亚有6000万人口,随便动员都能拉出50万军队,而厄立特里亚当时人口200多万,该国总统伊萨亚斯签署“全国动员令”,才拉出30万人的部队,其中还有数万女兵。
1999年时,双方在战争里已死伤10万人,其中4万多人阵亡,全世界都开始关注这场东非穷国的血腥战争。
联合国多次劝阻两国停战,毕竟埃厄两国的争议地区没有什么经济价值,都是一些光秃秃的荒漠和山头,没有水源、矿产或者其他资源,花几亿美金和几十万军队争夺这些地方,全世界都感觉离谱。
而在一年的战争里,两国花掉了5亿美金去买军火,这些钱进一步挖空了两个世界级穷国的国库。
1999年秋,埃厄两国停战,这次停战和上次一样,不是为了谈判,而是为了再买军火。
欧洲的独联体国家为两国敞开大门,埃厄两国又花了2亿美金买了一堆苏式坦克和战斗机。
1999年末,埃厄开战,这一次埃塞俄比亚军对厄立特里亚有人数优势,已经几乎占领了所有争议地区。
2000年5月,联合国终于忍无可忍,宣布对埃厄两国实行“武器禁运”,并派驻联合国维和部队进入争议地区执勤。
此时,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已经民穷财尽,边境地区出现饥荒,而两国居然互相声称取得胜利,消灭对方10万人。
但事实是,埃厄两国共计死亡7万多人,在边境线有上百万人沦为难民。
尤其是双方的无差别轰炸,造成10亿美金的基础设施损毁,机场、港口、铁路枢纽瘫痪,国家经济崩溃。
2000年6月,埃厄两国在阿尔及利亚谈判,在联合国强势要求下,埃厄基本确定停火,联合国在争议地区建立“停火区”,4000多名维和人员在当地执勤。
12月,埃厄战争的正面较量终于停止了,就像朝鲜战争一样,埃厄之间根本没有和平,而是开始漫长的武装对峙。
从2000年至今,埃厄对峙20年,在2005、2007、2008、2011年都发生过擦枪走火,双方都指控对方侵犯领土,碍于联合国的停火线,两国没有发生大规模冲突。
进入21世纪,无论是埃塞俄比亚还是厄立特里亚,都在为当年的战争付出代价。
至今,埃厄两国的GDP加起来都不到1000亿美金,人均GDP都在800美金水平徘徊,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时常有饥荒问题困扰。
在20世纪末的国家冲突中,联合国常把埃厄战争当作反面教材。这次冲突完全可以从外交和经济谈判解决,两国领导阶层的短视和互相仇恨酿成了这个悲剧。
虽然两国维护领土尊严的精神值得肯定,但为了一些沙子,关键是没有任何战略意义,埃厄花出几亿美金的真金白银,还搭上了数万人的生命,最终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却让百万人流离失所,这场战争成为现代世界最没有意义的战争。
近些年,随着两国仇恨的减淡,埃厄两国关系有所缓和,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埃厄两国能正视历史,看清自己的短板,携手共同发展。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冲突的根源——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联邦始末》,延飞
2、《苏-27截击米格-29——埃厄战争中的空战》,李诗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