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铅球多重(奥运项目揭秘:铅球并非只是“
半岛全媒体记者 潘立超
北京时间8月1日上午,在东京奥运会女子铅球决赛中,中国选手巩立姣为中国田径队拿下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备受关注。加上中国举重队在奥运会上频繁夺金,也让举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半岛全媒体记者在近期,在青岛市体育运动学校实地探访相关项目发现,像如铅球等投掷项目并非人们想象中那种“胖子的游戏”,仅仅力量大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用好技巧的话,同样可以以弱胜强;而举重也是因为选材原因,让人变矮也是一个观念误区。青岛相关项目的从业者也表示,这次奥运会提高了人们对于这些冷门体育项目的关注度,也改善了对于这些项目的传统印象。
铅球扔的远并非只靠蛮力
长期以来,在国际综合性的体育赛事中,作为金牌大户的田径项目整体上一直是我国的弱势项目。,回顾中国运动员在世界性田径项目上的比赛历程不难发现,投掷项目是中国田径项目中为数不多的优势项目之一,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于投掷项目有不少印象当中的误区。
铅球训练
近日,半岛全媒体记者来到了青岛市体育运动学校的训练场上,看到青岛市田径队的铅球队员们在这里进行训练,而这些训练的队员当中,并非都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胖子”,有的队员身材也很“苗条”,相对瘦弱的身体中同样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把铅球扔得很远。
据了解,青岛市体校的投掷项目在1976年春学校初建之时才起步,且一直处于业余训练的萌芽状态,周玉进教练在青岛市体校执教三十多年来,已向上一级运动队输送了运动员三十多人,输送大学生60多人。周玉进在上高中期间参加了青岛市中学生运动会均获前二名;并开始对旋转推铅球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旋转推铅球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成绩最好的推铅球技术,目前世界赛事中90%的少年选手和男子选手在使用这一高难度的技术。而在少年周玉进认真钻研旋转推铅球技术的那个年代,世界上仅有寥寥可数的人在使用该技术,电视转播还未普及,各国的技术交流也并未像现在这么频繁,能够自己研究出来这种技术已是相当不易,如今,在世界最高水平的铅球比赛当中,几乎所有铅球运动员都是使用这一技术。
据青岛市体校田径项目有关负责人孙茂林介绍,因为多年以来的误区,人们对于铅球的印象往往都是“胖子”才能玩的运动,导致近年来基层选材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家长往往都不愿意让孩子去练铅球,其实铅球想要扔得好,并非只是力量大就够了“选手的身高,协调性,速度都要兼顾,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靠蛮力取胜,现在训练都越来越科学,如果技术运用到位,以弱胜强的战例是经常出现的。通过投掷项目的训练,孩子不仅可以收获一个健康的身体,还可以塑造自信的心态,提高适应能力,在生活中更能产生战胜困难的信心,而且女子铅球一直是我们国家的优势项目,在国内外比赛当中相对来说能取得好成绩,对将来升学等都有帮助。”
举重尽显“撸铁”的力与美
今年东京奥运会截止到目前,中国举重队已经斩获五金一银,赛场上举重队员们一身健硕的肌肉让很多健身爱好者十分羡慕,而斩获金牌的中国举重队员们也并非是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大胖子”,匀称的身材和强大的精神力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同样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于举重也存在印象中的误区。
举重杠铃训练
在距离体校田径场不远的举重馆,就能看到一群体型匀称的少年,他们或在队友的帮助下做着训练前的热身动作——压腿、拉韧带、压肩膀,或在教练的注视下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烂熟于心的举重动作——屈腿预蹲,深吸一口气,伸腿伸臂将杠铃举过头顶,再将两腿收回平行保持静止,随后将杠铃放下。一举一放的力量积聚与运行经常让泛着稚气的小脸憋得通红。年龄更小的队员则是没有盲目上重量,而是进行一些基础动作的训练。炎炎夏日当中,训练结束往往都是汗流浃背,脱下训练服之后,一身健硕的肌肉同样让人惊叹“撸铁”的力与美。
举重队员的一身肌肉
今年16岁的朱昊志经过长年训练,已经拥有了一身比同龄人更加强壮的身体,每每被问到是否辛苦时,朱昊志带着羞涩的笑回应“不累,一点都不累!最近一段时间通过关注奥运会举重比赛,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举重项目的魅力和为国争光的荣誉感,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后能够站在奥运赛场为国争光。”
举重队员的一身肌肉
据青岛市体校举重队教练员邓阿鹏介绍,因为多年以来的误区,不少人认为举重会把人压矮、使人受伤,举重比赛也缺乏观赏性,导致很多家长不愿让孩子练举重“其实并不是举重让人变得矮,而是因为项目的特点,只能选择个头不高的人,个头小点,需要对抗重力做的功能少很多。就像篮球一样,并不是打篮球让人变高,而是选了更高的人去打篮球一样。 事实上,举重是一项融合技术和力量的很有价值的运动,它对躯干稳定性、爆发性和身体协调性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即使孩子不走举重的专业路线,也可以通过举重的一些训练技巧,让孩子拥有一个更强壮的身体和更自信的品格,这次奥运会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举重这个项目,逐渐改善对这个项目的误区,这也是个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