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巴西队阵容名单(给FIFA世界杯的21个冠军来个
“ 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说,“闪光的并不都是金子”。从1930年第一届世界杯至今,全世界仅有8个国际足联的会员21次捧起过世界杯(下图)。国家队的球员都是俱乐部培养的。资本(投资人)所有的俱乐部,闪闪发光。但谁才是冠军们的真正“父母”?本文以原创的大数据来还原真相。”
1冠英格兰,0姓“社”
世界上首家足球俱乐部1857年诞生于英格兰,为非营利组织、协会性质的谢菲尔德俱乐部。英格兰也在1885年在世界上允许职业足球运动员的合法存在,1888年诞生了世界上首家公司化的俱乐部--小希斯俱乐部。
到20世纪初,几乎所有的英格兰职业俱乐部都公司化了。关于此详情,可参阅作者“足球劲卫军Football Guardians FC”原创于本号的《》。
在21届世界杯中,英格兰虽然只参加了1950年后的18届,但也只在1966年在英格兰本土夺得过一次世界杯(上图),还有3次在世界杯预选赛就被淘汰了。
英格兰的这个世界冠军,可算在姓“资”的俱乐部培养出来的头上。
11冠来自欧洲大陆,8姓“社”
在欧洲大陆上,共11个冠军。其中,德国和意大利各有4个冠军、法国2个、西班牙各1个。这些冠军的培养俱乐部的性质,8个为姓”社“的。详情请见作者“足球劲卫军Football Guardians FC”的下表中的分析。
南美共9个冠军,全部来自姓“社”的
阿根廷足协一直在其章程规定所有的职业俱乐部必须为非营利组织。
虽然其1986年夺冠时,有7人在欧洲俱乐部注册,但都是成才后才出国踢球的,如马拉多纳出国时22岁;布鲁查加,23岁。因而,阿根廷的1978年和1986年的冠军都是姓“社”的俱乐部培养的。
1934和1950年夺冠的乌拉圭,其球员完全来自非营利组织性质的俱乐部。
巴西在1958、1962、1970夺冠时的球员都是巴西本土俱乐部培养和当时注册的球员。贝利35岁前一直在的巴西的桑托斯俱乐部(上图为当时桑托斯三剑客,左一为贝利)、弗拉明戈、克鲁塞罗、圣保罗等俱乐部就是这三次世界冠军的大户。
作者“足球劲卫军Football Guardians FC”调查发现,巴西夺得1994和2002世界杯(下图)时,虽然分别有10人和11人在欧洲俱乐部注册,但从他们去欧洲的年龄可以看出,除了个别例外(如罗纳尔多,18岁),基本已经被巴西本土的俱乐部培养成型了
- 卡福,25岁;
- 罗伯特卡洛斯,22岁;
- 里瓦尔多,25岁;
- 罗纳尔迪尼奥,21岁。
- 邓加,25岁;
- 罗马里奥,22岁。
不仅是巴西的所有的顶级联赛的俱乐部,而且巴西的所有的职业俱乐部(共679家,含各州的),在其百年足球发展历史上,一直是姓“社”的。根据上述情况,我们是否可以下结论,巴西的五个世界冠军,都是姓“社”的俱乐部培养出来的?
21个世界冠军中的17个世界冠军姓“社”
根据上述分析,作者“足球劲卫军Football Guardians FC”可能发现,在21个FIFA的足球世界杯的冠军中,17个都是姓“社”的俱乐部抚育的,不是喝“资本”的奶长大的,“父母”为会员的比例高达81%。
为何会这样?作者“足球劲卫军Football Guardians FC”分析有下面两个原因
- 是不是因为姓“社”的俱乐部,基于其社会属性和会员拥有,更在乎人才的培养,而且有长期性;而姓“资”的俱乐部,基于其资本的追逐利益所在,更在乎人才的使用而不是培养?
- 参加世界杯的球员的主力的平均年龄为25岁;这就意味着需要从6岁开始,或至少13岁开始的,几乎19年,或至少12年的培养;而且这个过程,最好不要中断、要有规律性、要有阶段性;而姓“资“的俱乐部老板,有这个耐心吗?除了美国职业足球以外,世界各国的职业足球俱乐部普遍均不赚钱,姓“资”的俱乐部能坚持亏损12年不换老板的,太少了;能坚持19年不换老板的,就更少了。这样会不会导致,在姓“资”的俱乐部的球员的培养,缺乏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作者“足球劲卫军Football Guardians FC”特别困惑的是,为何巴西球员从2002世界杯后,出国到姓“资”的俱乐部踢球的人数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年轻,但世界杯成绩还不如以前主要靠姓“社”的俱乐部培养的好?
如2014在巴西本土举办的世界杯,23人大名单中,就有18人在国外踢球(五大联赛中就有15人,上图)。他们中的几个主力,除了保利尼奥为25岁,其他的出国的年龄都很年轻
- 马塞洛、19岁,
- 浩克、19岁,
- 内马尔、21岁,
- 奥斯卡、21岁,
- 拉米雷斯,20岁。
到了2018世界杯,23人大名单中,有20人当时在欧洲和中国踢球。
抛弃姓“社”的俱乐部,就等于自断一条腿
我们也相信,能夺取世界杯的冠军还有除本文提到的别的原因。我们也认同,足球俱乐部全面公司化,除了英格兰以外,也只有30-40年时间,因而按88年世界杯历史统计出来的81%,有误导的可能。
但作者“足球劲卫军Football Guardians FC”觉得很奇怪的是
- 为何比欧洲大陆将俱乐部公司化几乎早100年的英格兰,夺得的世界杯最少?
- 为何一直将俱乐部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巴西,夺得的世界杯最多?
- 为何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的巴西球员,到姓“资”的俱乐部踢球后,巴西反而不夺冠呢?
- 为何世界足球俱乐部的163年的历史上,最好的前三名俱乐部皇马、巴萨和拜仁,都是姓“社”而不是姓“资”的?
- 为何在全球职业俱乐部公司化的21世纪,巴西和阿根廷,根据其章程或法律,坚持不公司化呢?
- 为何过去一年中,国际足联排名第一的比利时的所有顶级俱乐部,都是会员拥有的非营利组织,而不是公司呢?(下图比利时在2018世界杯庆祝)
姓“资”的俱乐部有其自身优势,不可否认,其中很多是金子。
但别忘了,我们这里还没有考虑另一个因素,即所有的世界冠军的起步俱乐部,即他们12岁以下的俱乐部,几乎都是姓“社”的业余或者社区俱乐部。
姓“社”的、会员拥有的俱乐部,虽然没有姓“资”的闪光,但很多也是金子。
以世界上拥有最多会员(29万)的拜仁为例,如果每位会员缴纳年费100欧元,拜仁一年就有2千9百万欧元的会费收入;以世界上拥有会员第3多的巴萨(14万)为例,2018-19赛季来自会员会费收入为1千8百万欧元。会员可是衣食父母。
基于作者“足球劲卫军Football Guardians FC”的本文(在世界上发现世界冠军的81%为姓“社”的俱乐部培养的)和前文(《》),您是否同意,本来职业足球可以姓“社”和姓“资”两条腿走路的,如果只允许或只发展姓“资”的俱乐部,是否等于自断一条腿?
本文是作者“足球劲卫军Football Guardians FC"的《足球发展的基石--俱乐部》系列之十。欢迎您关注本号该系列的现有的7篇文章和后续文章和其他系列。本文权利保留©®℗ 。
本号专注于和大家一起探讨足球规律和足球精神,作者也许为管中窥豹,也许为外行看热闹,欢迎您的点评或指正。足球之美丽在于可百家争鸣,足球的魅力在于其斯芬克斯之谜。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