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让他换个方向踢的(北大教授:很多孩子不幸
文|凝妈悟语
我们以为疲于奔命地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物质,让孩子好好学习,就会让孩子在未来收获幸福,但却往往事与愿违,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教会孩子寻找幸福的能力。
北大心理学教授魏坤琳曾说过给大学生上课的时候发现,太多孩子学习很优秀,但并不开心、不幸福、没有自我,因为从幼儿园、小学开始家长的教育方向就错了。
魏教授说得非常现实,很多父母的教育目标,就是让孩子将来考一个好大学,每天都在为学习而努力,除了学习就没有其他内容了,这很容易让孩子迷失方向。
孩子没有梦想、爱好、技能、生活乐趣,认为上了大学就完成任务了,到达终点了,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走了,人生戛止。毕业了,有的找不到工作,有的找到工作打发时间、虚度光阴,总是提不起情绪。
这样的状态,想想都是可怕的。其实,我们让孩子努力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不就是将来能过上幸福生活吗?幸福生活承载的东西太多了,绝不是学习好就能完全满足的,我们还要让孩子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精神世界更加充盈,才能让孩子对未来充满希望,每天活力满满。
当我看到《做自己热爱的事》时,忽然发现,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向去教育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和世界联系起来,用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一定能在未来拥有幸福。
找到自己的优势,发现未来有无限可能
在我们固有的思想中,对孩子未来的规划,就是让孩子从事一个高大上的职业,像医生、老师、工程师、科学家、律师等等。但很多人为了生计,做着不喜欢的事情,简直就是自我虐待,非常痛苦。
其实孩子将来能做什么工作,有无限可能。只有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做自己喜欢的事,才会乐此不疲、勤奋努力。我们要善于从孩子的优势、喜好出发积极引导,而不是替孩子决定。
比如,孩子发现修理很有乐趣,想成为一个擅长修理的人,我们就支持他,给他提供各种工具,让他去体验。孩子在实践的过程中,专注、思考、修理,在当下获得智慧,对未来充满憧憬。
如果他觉得修理确实适合他,就朝这个方向努力,如果发现不适合,就换个方向。不管怎样,都是一次很好的成长。
热爱生活,让每天都能过的充实
我们期待的生活,不仅有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孩子也是一样,不仅有学习,还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当他学习累了的时候,停下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放松,也是为下次好好学习补充电量。
一天的生活,因为加入了多个元素,才变得五彩斑斓、丰富多彩,孩子才会觉得生活充实、有意义,才不会停止追逐的脚步。我们需要给孩子一些支持,让他喜欢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情。
比如,夏天游泳、冲浪,冬天滑雪、溜冰。想跳舞就跳舞、想打球就打球,想读书就读书、想下棋就下棋,进行不同的尝试,找到最让自己感到快乐的爱好,享受它、拥抱它。
在孩子小的时候,拥有几项学习之外的爱好和技能,当他成人后,生活就不会枯燥和单调无味,而是充满了各种滋味。当他面对一些困难或者挫折,就有释放的媒介,有继续前行的勇气。
培养可贵的品质,和周围的人和谐相处
人不仅属于自己,还属于家庭,属于社会,既要和自己好好相处,还要和家人、社会上的人相处,处理好各种情绪和关系,生活才会快乐和有意义。
我们在养育孩子时,更多的是希望他听话懂事,其实这只是从容易管教方面出发,对孩子的未来并没有实际帮助,他们更需要知道怎么和人、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
孩子需要知道严守别人的秘密、勇于承认错误、痛苦地哭出来、信守承诺、无私帮助朋友、诚实坦率、善于倾听、说话有礼貌、懂得感恩等等。
孩子拥有这些品质,遇到问题时才能和自己和解,才能和他人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打开通往幸福的大门。
强健身体,才能让一切美好持续下去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身体,找到优势也不能去实现,热爱生活也不能去享受,有可贵的品质也不能让更多人熟知,所有的梦想都只剩下想象。所以,想拥有幸福,务必要拥有一个好的身体。
我们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爱护自己身体的能力,热爱运动,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练出一个强大的体魄。
就像《做自己热爱的事》写的一样,跳会儿绳、做几次高踢、爬上高楼、进行各种形式的踢球、举起杠铃、练习蹲起,或户外、或室内,做一个随心所欲走、跑、跳的人。
看上去就很有规划、很励志,和孩子一起实践起来,开始可能有难度,坚持也不容易,多鼓励和打气,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好处就会停不下。
写在很多时候,因为现实所迫,我们也迷失了教育方向,让孩子走上了一条渐渐失去幸福的路,如果意识到了,就赶紧改吧。如果不知道怎么改,可以和孩子阅读《做自己热爱的事》,获得一些灵感,开启孩子的幸福之路。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