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体向上如何从零到一(引体向上从零到一,史上

体育新闻 2022-11-26 08:19www.1689878.com最新体育新闻

恰逢很多朋友私信我如何提高引体向上,我又对此相对了解一些,索性便从引体入手来展开这个专栏,今天先谈谈如何实现引体向上"从零到一"的突破。

简单介绍

引体向上是依靠自身力量克服体重向上做功的垂吊训练,不仅能够锻炼背肩和手臂肌肉,周边骨骼、肌腱、韧带和关节都将承受一定负荷。

从难度上讲,相较于俯卧撑需要承担60%的体重,引体向上则门槛更高,几乎要拉起自身全部的重量,在核心不稳和身体晃动时难度更大。

从效果而言,相较于孤立动作针对局部目标肌肉进行刺激,引体向上作为闭链复合动作更注重强化肌肉协调性和整体发力,但对维度的塑造略有不足。

引体向上有多种做法,针对不同肌群刺激效果各异,具体的动作教学和注意细节网上一搜一大把,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因为烦烦今次的重点主要放在如何快速学会引体向上,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训练手段,但均围绕"高效"这个前提条件,所以键盘侠开喷之前请注意,这篇文章并不是用来指导如何练背的。

为了方便书写,下文所说的引体都以正手中等握距为例,其他引体形式也可以参考后面的练习方法,差别不大。

从零到一

引体向上需要利用自身力量拉起自身体重,关键因素有两点——体重和力量,各方面的关系可以简单理解为"引体向上的能力=力量/体重"

即力量越大,体重越小,你能完成该动作的能力就越强,所以在讲具体训练方法之前,可以先关注一下自己是否体重过大需要减肥?

至于怎样减轻体重,我前期的文章里有系统的讲解,而如何才能学会引体以及提高引体能力,那就要"将专项动作放到专项训练中去解决"

很多人在分享如何通过高位下拉、杠铃划船、二头弯举等动作来提高背部和手臂力量,进而学会引体,但我的建议是常规的方法只能取得普通的效果。

这些分解式训练手段固然没错,确实能够针对性强化目标肌肉,但缺点在于过程复杂导致训练周期太长,极低的效率无法短时间内让引体向上取得进步。

健身房里有很多大佬臂围40 ,高位下拉轻松搞定自重,但他们引体向上的表现却差强人意,原因在于,很多健身人士和野鸡营销号、专栏作者,根本就没弄明白一个道理

孤立训练和复合动作在神经元募集上存在很大差别。引体向上可以锻炼出强大的背阔肌与手臂肌肉,但不能反过来说强大的背阔肌和手臂肌肉就能使你完成引体向上!

力量来源于两方面

其一是肌纤维的横截面积,即视觉上看到的肌肉维度,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这小伙儿那么壮,肯定劲儿大!

其二是神经元募集能力,即做某个动作时所能调动的神经细胞越多,动作完成度就越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在危急关头会爆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

具体原理我就不展开分析了,大家可以这样理解力量是神经与肌肉共同作用的结果,神经募集是力量的"发动者"和"控制者",肌肉收缩是力量的具体表现形式。

某种程度来说,神经元募集对力量的贡献还要超过肌肉维度本身,这也是为什么有些重体力劳动者看起来浑身精瘦却又力大无穷。

运动能力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当你经常重复某一动作后,相关肌群的神经募集就会更加高效,从而激发出更多力量。

大力士可以深蹲好几百公斤,却无法像挑山夫那般健步如飞;同样的,搬运工可以扛着冰箱爬七楼,却不能完成自身体重的卧推。

因为,从本质上来讲力量是一种技巧。

回到问题本身

刚才扯得有点多,但并非无的放矢,以理论基础为指引绝对有助于计划安排的贯彻落实,而烦烦的健身课堂之所以硬核,也正在于此。

搞清了力量的内核是发力技巧,那回到引体向上,自然能够明白前文所说的——将专项动作放到专项训练中去解决。

既然要快速实现引体向上从零到一的突破,最高效的办法是直接去练引体喽!

通过高位下拉、杠铃弯举等动作即使将背部和手臂练得异常强壮,但仍需将各自肌群的发力方式整合起来才能完成引体向上,这也是我为何之前说分解训练的效率太低。

引体向上作为闭链复合动作,会调动全身过半的肌肉,主动肌、协同肌、拮抗肌都会参与做功,局部肌肉的强大并不能主导整个动作的完成,对于引体发力技巧的生疏更会严重制约相关神经元的募集。

那这时又会有人问了"你说最高效的办法是直接去练引体,可我一个都拉不起来,又谈何练起?"

大家别慌,按我下面的方法去练,不仅能够形成引体所需的正确发力习惯,还可构建上半身肌肉力量,从而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零的突破!

具体方法

引体向上可以大致分为拉起(向心收缩)、维持(顶峰收缩)下放(离心收缩)三个部分,我所提供的方法也将针对这三块,由简到难逐一攻克。

第一步引体向上顶峰收缩(Peak Chinup)

降低横杠高度,使自己可以直接抓住,双手握紧往上起跳,借助惯性令胸口接近于横杠,然后竭尽所能维持该姿势。

从1秒、5秒、10秒,慢慢延长时间,如果觉得难度较大,一开始无法维持顶峰收缩,也可以借助弹力带辅助。

通过维持肌肉收缩,让目标肌群持续处于收缩发力的状态,有助于建构肌力并熟悉位于引体最高点位时的发力方式。

第二步引体向上离心收缩(Eentric Chinup)

作为第一步的进阶,从最高点位姿势开始,以尽可能慢的速度令身体缓缓降下,直至手臂完全伸直。

同样的,如果离心下放时控制不住,也可以利用弹力带来帮忙。

离心收缩下降时要控制速度,不能一下子松懈;通过肌肉持续紧张,进一步构建引体向上后半程的发力习惯。

第三步弹力带辅助引体向上(Band-Assisted Chinup)

虽然经过了顶峰收缩和离心收缩的训练,但要把身体从底部拉上去,仍是不小的挑战,此时可以借助弹力带来辅助完成向心收缩。

通过弹力带减轻负重,体验引体上拉时的运行轨迹,更准确地去感受背部肌群的收缩发力。

建议先从双脚放在弹力带试起,再过渡到单脚放在弹力带上,最终摆脱弹力带辅助。

在计划安排方面,其实没有严格要求,因为每个人基础不同;可以每个动作练习3~4组,每组6~10次,每天练或隔天练都行,只要不引起伤病和不影响恢复,可以尽量提高训练容量。

三个步骤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当感觉前一个动作能够轻松完成时就可以进阶下个动作,如果感觉后面的动作过于吃力,就退回前一步继续强化即可。

其他细节

既然本文是要帮助大家以最快速度实现引体向上从零到一,那么所有低效率的训练动作都统统抛弃,烦烦就敢拍着胸脯说

按我上面的三步教学,你绝对能够用最短时间学会引体向上!这就是干货教学,干的噎人!

为何不推荐器械助力?

在练习向心收缩时,烦烦推荐采用弹力带而不是健身房的引体辅助器械,原因在于二者之间的区别很大。

引体辅助器械在动作全程都能提供稳定的支撑与不变的助力,而弹力带的力学特性则是拉的越长,弹力越大。

当你处于最虚弱的"点"时弹力带提供的助力最大,也就是最低位置;当身体往上方拉时,支撑作用就会逐渐减小,逼迫你使用更多自己的力量。

为何不推荐前向引体和水平引体?

很多人推荐利用前向和水平引体来发展力量进而过渡到标准引体,烦烦并不赞同,因为三者的运动轨迹和发力方式并不相同。

想降低难度可以借助弹力带,想提升力量可以用高位下拉,完全没必要采用前向和水平引体。

这俩动作看似有用,实则鸡肋,即使做的再好,当你真正开始尝试标准引体时,仍需重新协调各肌群并构建发力习惯。

为何不推荐摆荡引体?

摆荡引体藉由甩动的惯性将身体带上去,难度相对低一些,更侧重锻炼全身协调性与核心稳定性。

此种引体形式不能说无效,更不能说错误,CROSSFIT比赛中许多选手都使用过。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摆荡冲击数量固然可行,但那是在你学会正规引体向上以后才需要考虑的事情。

在此之前,还是老老实实把标准动作学好了,别一上来就想着如何投机取巧。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后,下篇将讲述如何提升引体数量。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