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船主要有两种船体单体和多体。 一般而言,多体船的速度要比单体船快。船体的前部称作船首。船首一般较尖,小于10英尺长的帆船会有一个方形的船首,比如OP级的帆船。船体的后部称作船尾。船尾一般
较宽,并有一个平而垂直的面,叫做船尾肋板。 帆船的左舷一般用红色标志,右舷用绿色标志。初学者往往把红色和绿色胶带分别贴在帆船左右舷的显著位置。
当帆船漂浮时,它的自身重量等于它排开水的重量,帆船的重量又称作“排水量”。水与船体的接触线被称作“吃水线”,一般有明显的标志。 为了防止被风吹离航线,多数的帆船船体都配备有龙骨或者稳向板。 稳向板可以通过枢轴升起或降下, 也可以抽起或者降下;龙骨是固定的,并且具有一定重量,可以作为压舱物来平衡风的偏移推力。 在具有稳向板的帆船上,运动员的体重可以被用来作为平衡船体的压仓物。 船舵可以用来保持和改变航向。舵手通过操纵舵柄和副舵柄来把握航向。 帆船的实际航行方向与推拉舵柄的方向相反。
帆船器材
在帆船船体之上的器材主要包括帆、桅杆和索具。 帆船一般具有单帆或多帆。多帆单桅帆船比较常见,一般包括主帆和前三角形帆。 桅杆起到支持船帆的作用。 部分小帆船不需要支持桅杆的索具,而多数帆船种类则需要索具。 桅杆与船体的连接索称作支桅索。 桅杆与船首的连接索称作前桅支索,桅杆与船尾的连接索称作后桅支索。 用来操作帆的索具称作操作索具,它们包括主缭索,前缭索,后角索, 主帆升降索,前角索,以及斜拉器等。
绞盘用来固定和盘绕索具。系缆角(夹绳器,羊角, 条形夹绳器)内有齿,用来加强固定索具。
木船和筏航行时的动力一般是篙橹或桨,用他们来行船并不令人满意,既费力又没效率。人们便寻找一种新的工具,这种工具就是帆。传说有位巴比伦的英雄加麦西企图飘洋过海时,遇到在死水处摆渡的艄公,艄公要他制作一根18英尺长的篙,可是可怜的加麦西发现,他就是把120根这么长的篙接起来也撑不到海底。怎么办?他发现海面上正刮起了风,于是他便脱掉了身上的衣服,举起双臂当作桅杆,扯起衣服作帆,站在船上随风吹去。这个传说说明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可以借风行船,帆船于是也自然地出现了。
帆船的历史大约有6000多年了。在埃及出土的一件公元前40阗年的陶器上便绘有最古的帆船的图像船的前端突出向上弯曲,船的前部有一个小方帆。不过这种船有个弊病就是只能利用顺风,不能利用侧旁吹过来的风。不过人毕竟是最聪明的,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一步步地对帆船的结构和样式作了改进,不断提高帆船的性能。船造得越来越大,帆和桅杆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水面上逐渐成了帆船的一统天下。从15~19世纪中叶,是帆船发展的鼎盛时期,15世纪初中国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组成的庞大船队便都是由帆船组成的。1492年哥伦布率领西班牙船队到西印度群岛时乘座的“圣玛丽亚”号,就是一艘长28米,排水量约200吨的三桅帆船。在帆船发展史上,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古罗马人,西北欧最优秀的航海民族维京人,以及中国人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帆船发展的一个顶峰是19世纪中叶美国的飞剪式快速帆船,在此之后,蒸汽轮船兴起,帆船便渐渐没落了。
帆船(英文表述NauticExpo,sailer,sailing boat)起源于居住在海河区域的古代人的水上交通运输工具。15世纪初期,中国明代郑和率领庞大船队7次出海,到达亚洲和非洲三十多个国家,所使用都为风力驱动的帆船。现代帆船始于荷兰。1660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市长将一条名为”玛丽”的帆船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1662年查理二世举办了英国与荷兰之间的帆船比赛。1720年爱尔兰成立皇家科克帆船俱乐部。1851年英国举行环怀特岛国际帆船赛。1870年美国和英国举行横渡大西洋的美洲杯帆船赛。帆船分稳向板帆艇和龙骨帆艇两类。稳向板帆艇轻快灵活,可在浅水中行驶。奥运会项目中的飞行荷兰人型、荷兰人型、470型、星型、托纳多型等均属此类,是世界最普及的帆船。龙骨帆艇也称稳向舵艇,体大不灵活,稳定性好,帆力强,只能在深水中行驶。奥运会项目中的暴风雨型、索林型等均属此类。比赛在海面进行,场地由3个浮标构成等边三角形,每段航道长度为2~2.5海里。比赛为绕标航行,共进行7场,取其中成绩最好的6场之和评定总分,总分少者名次列前。每场计分方法为第一名0分,第二名3分,第三名5.7分,第四名8分,第五名10分,第六名11.7分,第七名13分,后续每个名次加1分。1896年被列为首届奥运会比赛项目,因天气不好未举行。1900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原为男女混合项目,从1988年奥运会起男女分设。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于2008年8月9日~21日在青岛国际帆船中心及周边水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