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运动训练(几种训练方法的对比,让你秒懂
本文由国家羽毛球队专职康复师齐健 撰写,转载需求请后台联系我们。
大家应该都知道,想要提高球技,球场外的力量训练必不可少,也看见了大家在力量训练上花了很多功夫。可还是有很多人力量训练了不少,但好像对打球的帮助并不大或者帮助很有限,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常说力量训练要紧密地贴合专项,不然都成了举重田径运动员,而不是羽毛球运动员啦!
今天我们就几种训练方法进行对比,看看哪种才更贴近羽毛球专项训练。
1 屈臂和颈后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面提过,在做杀球动作的肌电测试时,我们发现肱二头肌的做功其实很少,而肱三头肌的作用却要更明显得多。
这就说明在做杀球动作时,肱二头肌很少发力。
从动作分析中我们也能看出,肱二头肌既没有缩短也没有旋转的产生,它的作用只是用来拮抗肱三头肌,保持动作的稳定。
反之我们观察肱三头肌,从引拍送肘,到击球结束小臂伸直旋前,它的作用就要大得多了。因为伸直小臂的肌肉,基本有且只有肱三头肌一条。
那我们在做提高杀球力量的练习时,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颈后举这种提高肱三头肌力量的训练上来。而屈臂这种训练,对提高杀球的作用就小得多啦!
2 后群的向心和离心训练
向心训练简单说,就是做力量时后群是逐渐缩短的,类似于一般的后勾器械训练。
离心训练就是相反,在发力时后群肌肉是逐渐拉长的,比如勾球收缩后膝盖伸直的过程。
分析羽毛球的动作,后群力量主要体现在接吊球时的跨步动作。而接吊球时毫无疑问是一个后群肌肉被拉长的过程,也就是离心收缩的过程。
所以我们应该采取脚勾球后有控制地回放(也就是伸直膝盖)的训练方式,这样才能提高接吊能力。
而器材上的勾腿训练一般用于提高跑步时的“扒地力”,但羽毛球场地太小了,还没跑起来就要准备刹车了。所以这种方法并不贴近羽毛球专项。
3 仰卧起做和平板支撑
羽毛球步伐中最难学的就是转体,大部分人转体不好就很容易进入“后仰”打球的习惯动作。而基本上只要后仰了,就很难再能主动控球了,一点点逐渐陷入了被动,就这样被对手征服。
想要保持灵活的转体,就要把重心时刻放在下腹肌上。当对面来球时,是第一时间要转胯侧身。击球时也是蹬地转胯,带动上身转体。
所以仰卧起坐这种训练上腹和中腹的动作,因为对下腹肌的刺激不够强烈,所以并不是很贴近羽毛球。
而平板支撑对下腹的刺激要大于上腹,所以更适合羽毛球。
话说没有不好的训练动作,只有不好的训练思想,一切动作都是要为训练目标服务的。
我对屈臂和仰卧起坐等动作没有丝毫的偏见,只是在特定的训练目标下,它们显得有些不适合。这篇文章只是用来提醒大家思考,如何更好地转化力量训练到专项中来。毕竟我们一直不提倡粗线条的傻练不是吗?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体育锻炼
- 魔术换帅沃格尔离队,两赛季成绩波折胜负难定
- 阿森纳vs曼联分析
- C罗与梅西:谁更胜一筹
- 哈登28+6+6魔兽15+20 火箭客场11198战胜马刺
- 阿德巴约出色表现助热火胜活塞,格兰特与罗斯
- 乒乓球混双比赛规则
- 阿莫林战术调整三后卫布局,曼联左翼位引援动
- 巴西队对战索纳罗,胜负如何预测
- 奥运会的5个吉祥物
- LBJ轮休助热火,韦德意外受挫,榜首之争让步避
- 骑士夺冠背后惊现枪击案,两女涉事被擒获,案
- 篮球对决热火对活塞,韦德助阵稳守第八胜场
- NBA布克得分大爆发助太阳战胜雷霆获连胜,保罗
- JR得分破二十,卡鲁索强势表现助湖人胜奇才,核
- 尼克杨跟腱拉伤,球队伤病更新球员调整捉襟见
- KD生涯首秀单节连得高分,强势表现震撼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