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是什么意思(「幻史」“Robot”一词发明者卡雷
今天是捷克科幻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忌辰80周年纪念日。
1938年12月25日,卡雷尔·恰佩克(Karel Čapek)逝世于布拉格,享年47岁。他的科幻代表作有《罗素姆万能机器人》《鲵鱼之乱》等。
1920年恰佩克发表了科幻剧本《罗素姆万能机器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该剧于1921年在布拉格演出,轰动了欧洲。
卡雷尔·恰佩克在作品中创造了「robot」(机器人)一词。这个词源于捷克语的「robota」,意思是「苦力」。之后该词被欧洲各国语言吸收而成为世界性的名词。
读过恰佩克的这部剧本不由得让人想到当红美剧《西部世界》,这却是个近一百年前充满讽刺意味的故事
剧本中一位名叫罗素姆的哲学家研制出一种类似机器人,被资本家大批制造来充当劳动力。
这些大批制造的机器人外貌与人类相差无几,并可以自行思考,一场机器人灭绝人类的叛变计划正在进行……
在该剧的结尾,机器人接管了地球,并几乎毁灭了它们的所有创造者。
但遗失了再造技术的机器人,也随之面临了种族延续的难题……
同样充满讽刺意味的,是1936年他的长篇作品《鲵鱼之乱》(Válka s mloky ,英文名War with the Newts)。在这部作品中,恰佩克的反法西斯立场表现得淋漓尽致。
故事讲述了在印度尼西亚群岛上偶然发现的一种鲵鱼的历史。
资本家把这些样子像人、十分机敏的动物当作廉价劳动力培殖起来采珍珠、从事水下建筑。
,受制于人的鲵鱼不仅逐渐掌握了人的技术,也掌握了法西斯思想,到后来,竟然拿着从人那儿得来的武器,袭击大陆,并要求扩充海面、淹没大陆、毁灭人类。
故事,通过作者幻想的鲵鱼统一体的自身瓦解和互相残杀走向结局,人类复苏的希望尚存……
恰佩克擅长讽刺幽默和幻想,以运用虚幻、象征的现代派手法为世人瞩目。在他那些富于思想深度的严肃作品中,借用幻想的形象来揭露、讽刺社会生活中的丑恶现象仍能让今天的我们获得意义非凡的启示。
【广告时间】
“机器人科幻史”距今将近百年,有关机器人题材的科幻层出不穷,从恰佩克的《R.U.R》到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再到美剧《西部世界》……
那么,中国科幻作家又是如何创作自己的机器人故事呢?扫码迅速了解一下江波的最新作品《机器之门》
扫码即可进入科幻世界杂志社淘宝旗舰店购买《机器之门》
体育锻炼
- 魔术换帅沃格尔离队,两赛季成绩波折胜负难定
- 阿森纳vs曼联分析
- C罗与梅西:谁更胜一筹
- 哈登28+6+6魔兽15+20 火箭客场11198战胜马刺
- 阿德巴约出色表现助热火胜活塞,格兰特与罗斯
- 乒乓球混双比赛规则
- 阿莫林战术调整三后卫布局,曼联左翼位引援动
- 巴西队对战索纳罗,胜负如何预测
- 奥运会的5个吉祥物
- LBJ轮休助热火,韦德意外受挫,榜首之争让步避
- 骑士夺冠背后惊现枪击案,两女涉事被擒获,案
- 篮球对决热火对活塞,韦德助阵稳守第八胜场
- NBA布克得分大爆发助太阳战胜雷霆获连胜,保罗
- JR得分破二十,卡鲁索强势表现助湖人胜奇才,核
- 尼克杨跟腱拉伤,球队伤病更新球员调整捉襟见
- KD生涯首秀单节连得高分,强势表现震撼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