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品官(《刘墉追案》:四品知府把二品布政使给

体育百科 2022-11-30 10:38www.1689878.com体育运动

《刘墉追案》第二十七集,山东东昌府知府刘墉,带着他的几个捕头半路将布政使臧海坤的轿子给拦了下来,而且光天化日之下就把布政使给逮捕了。

如果看过《刘墉追案》的读者觉得刘墉抓捕布政使也在情理之中,可要是真是在清代,这样的事儿绝对不会发生。知府是从四品的官,布政使是二品大员,以现代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跑到省城把常务副省长给抓了。

剧中刘墉的身份比较特殊,特殊之处有三一是刘墉是宰相之后,又担任过都察院左都御史(从一品),尽管被乾隆贬为知府,但明眼人都知道,刘墉不过是暂时主政东昌,早晚要回到朝廷,故山东官员对他颇为忌惮;

二是刘墉的夫人是格格,他便成了爱新觉罗氏家族的额驸(尽管历史真相并非如此),有了这个身份,包括山东巡抚在内的所有官员,都得给刘墉三分面子;

三是刘墉因为办案需要,山东巡抚富国泰给了他“通省办案文书”,这意味着只要在山东的各府、州、县他都有独立自主的办案权力。

刘墉拥有如此多的特权,是否就意味着他可以不请示、不汇报,就拘捕山东布政使呢?按《大清律例》的记载,刘墉此举属于蔑视王法,以上犯上,按律当诛!

那么按照大清的律法,布政使臧海坤在犯罪事实成立的基础上,应该如何按照法律程序定罪呢?

布政使与总督、巡抚、按察使一样,都属地方大员,分管一省的民政事务。按清制,布政使是巡抚的属官,受巡抚节制。在有总督的省份,布政使的作用相对要小一些,而山东不设总督,布政使就是该省的二把手权力很大。

自雍正以后,各省布政使、按察使几乎都被授予了密折上奏的特权,布政使作为皇帝特简的地方大员,尤其在没有总督的省份,肩负着监督巡抚的重任。也正是有了皇帝赋予的密折上奏权,所以巡抚对布政使也得礼让三分。

东昌府知府与山东布政使属于绝对的上下级关系,从行政等级而言,知府与布政使中间还隔着道员、按察使,品级也差了四级。每逢朝廷大计之年,布政使要对该省的所有官员进行书面考核,然后提交巡抚。换言之,布政使手里同样也握有考核大权,该省的所有官员的命运前程也都得仰仗布政使。

从司法角度来讲,知府手里的司法权极其有限,就是布政使和巡抚、总督在法律层面也没有被赋予太多的司法权。按《大清律例》,各省的督抚大员们不能决定罪犯的生死,徒刑以上者皆要上报刑部。

各省的府、州、县只有侦查、缉捕、审讯的权力,没有司法审判权。案件一经审定,要报按察使衙门备案,然后交给督抚衙门,最终上报刑部,如果是死刑犯,还要通过三法司秋审最终定罪。至于罪犯是生还是死,则由皇帝在朝审的过程中进行勾决,即普天之下只有皇帝一人才有生杀予夺之权。

对于官犯《大清律例》同样也要规定,凡官员犯贪污、渎职、不法之事,则由上级衙门予以拘捕审讯。中间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即得到皇帝和刑部的批准。

换言之,在没有朝廷公文的情况下,知府不能拘捕知县、巡抚不能拘捕知府,除非是特殊事件,诸如造反、谋逆等十恶不赦之重罪。显然,《刘墉追案》中的布政使臧海坤所犯下的是侵吞赈灾钱款,属贪污罪,不在十恶不赦的范畴。

那么按照正常的程序,就是山东巡抚富国泰也没有权力拘捕臧海坤,如果要限制臧海坤的行动自由,那么就要皇帝的圣旨。一般情况下,地方大员犯罪,按例不会交给当地督抚处理,而是要派出钦差大臣专案专办。这就好比现在,一个副部级干部出了问题,省纪委的级别肯定不够,需中央纪委出面才行。

侵吞赈济钱款性质很恶劣,一经查明证实,那也是抄家杀头的大罪。如此重罪朝廷必定要派钦差督办,岂是一个小小的东昌知府所能胜任的。

作为知府的刘墉如果真像电视剧中那样,不请示、不汇报,直接把布政使给拿下,那么就得担上蔑视王法,以上犯上的罪名。这就两条罪名,也不是革职罢官能交代得了的,多半也是杀头之罪,因为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就是侵夺皇权。

乾隆皇帝向来嗜权如命,无论是什么人,只要敢蔑视皇权,不管是左都御史还是额驸,都得为自己愚蠢的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