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角球总结(深度|详解国奥业余角球越位
昨晚中国国奥02输给了乌兹别克,前两场0胜2负彻底无缘奥运会。相比第一场比赛国奥球员展示出精气神,这场比赛国奥从体能、实力、经验、身体各方面全面落于下风,输球一点也不怨。相比没有悬念的输球,引发球迷热议的是国奥球员的一次角球配合失误,一个好好的角球机会变成了越位,将球权拱手相让,也让广大球迷见识到了中国足球水平的下限。赛后球迷纷纷评论那个奇葩角球失误“这战术厉害,差点就把裁判骗过了”,“滑天下之大稽,增长见识,这也能称得上是职业球员”,“都不懂了吧?这个战术是防止对方打反击”。那么这个角球为什么会是越位,核心问题出在哪里?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个话题进行深度解析。
本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①国奥奇葩角球失误详解
②别人的角球战术怎么踢?
③球员失误是理解问题,最怕教练也是这么想
一,国奥奇葩角球失误详解
国奥与乌兹别克的比赛进行到32分钟的时候,我们获得了一个角球的机会,一般情况下会选择让队长陈彬彬来主罚,因为他的左脚传中脚法比较好。当时段刘愚站在了陈彬彬面前,看来两人已经商量好了要上演一个战术角球。陈彬彬将球轻轻一拨给到段刘愚,后者踩了一下皮球之后便退守去了,陈彬彬则利用这个节奏变化直接起脚传中。在皮球传出的第一时间,在旁边盯了两人很久的边裁怒举旗子,判这个球越位了。当时陈彬彬就一脸茫然摊开双手看向裁判,意思是这球怎么就越位了?
那么这个球到底是怎么越位的?发个角球怎么都能越位?要知道角球是越位概率最低的进攻方式,我们国奥竟然创造了这个奇迹。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其实这个角球在国奥两人站在角球区的时候,人家乌兹别克的球员已经有所警觉了。我们看箭头处人家后防线一名球员,没有像往常一样去贴着立柱防止你攻前点,而是将自己的后防线向前提了1米左右。这个时候陈彬彬就上当了,段刘愚踩一下皮球就意味着一次进攻传球,而陈彬彬刚好是从越位位置回来接球传中的,这就是造成了越位的事实,所以人家裁判判罚准确无误。
中国国奥这次角球越位的核心问题就是对战术理解不透彻,没观察好传球环境和对手站位。如下左边示意图所示,如果对方的后卫站在球门线上的话,那陈彬彬和段刘愚像动图中那样的配合就不会越位,因为陈彬彬和对方一名后卫站在一条线上。如右图所示,如果对方的后卫线没有在球门线和底线上,而是往上提了,那不管踩球的位置在哪,其实陈彬彬在角球发出的时候就已经是处在越位位置,区别在于他去接球就算越位,不参与进攻就不算越位,陈彬彬当时去接球了,所以就越位了。
那这样的二人角球配合怎么来避免越位失误呢?为什么五大联赛经常能见到这种角球战术,有两种常见的方式可以避免越位尴尬
①如下左图所示如果对方后卫将防线提前了,那我们的接应球员可以观察他们的位置,然后选择和主罚角球的球员都在底线上,然后去接应传球,这样就不会发生越位的情况了。
②如下右图所示如果对方后卫将防线提前了,当时陈彬彬发出角球后可以远离越位区域,向球场内跑去。段刘愚等到他跑到了安全位置之后将球传出,然后传中的话就不会出现越位情况了。
由此来看我们国奥这次角球失误,根本原因就是对于规则吃不透,战术死板缺乏变通导致的!
角球是足球比赛中死球后重新开始比赛的一种方法,也算一种非常好的得分机会。而在角球主罚中存在越位情况,概率很小的事情,主要是由主罚的方式来决定的。国际足联规定处于越位位置的队员,直接接到同队队员的球门球、界外球和角球时,则不是越位犯规。由此可以看出
第一,角球是最难发生越位的进攻方式,因为如果主罚角球的人本身就站在底线上,站在球场的一道防线上,这个位置发出的球很难产生越位。
第二,角球发出之后进攻区域队友直接射门的话,不会出现越位的情况。
第三,角球是战术方式发出时,进攻方第一个触球队员选择传球,则处于越位位置的本方球员接球就会造成越位。
如此小概率的事件竟然让我们国奥演绎的如此生动,真的是不得不佩服我们的球员和教练,对于这些规则的运用和理解竟然会如此奇葩,也难怪会遭到球迷的一致嘲讽,这次真的是洗不白了。
二,别人的角球战术怎么踢?
在世界足坛中,角球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进球方式,因为他是除了点球、任意球之外,对防守威胁最大的定位球进攻方式。角球根据主罚的方式不同分为三种分别是近门柱角球、远门柱角球和战术角球。近、远门柱角球主罚中比较常见,也是我们在比赛中常见的进球方式,利用主罚球员出色的脚法和进攻球员的跑位配合来实现进球。而国奥这次的角球被称作是战术角球,只是我们球员对于规则理解不透,将好好的战术玩成了越位。在世界足坛中却经常上演精彩的战术角球配合,下面我们通过三个例子来看看
战术一多脚配合,撕碎防守
下图是伯恩茅斯客场对水晶宫的比赛,深色球衣就是伯恩茅斯球员,他们这个角球主罚就是采取战术角球,和国奥不同的是,他们的接球球员没有提前站在角球区,而是从禁区内游弋到禁区外接球,主罚角球的球员迅速跑到安全地带接球,一脚低平高速传中找到禁区内摆脱防守的队友,后者一蹴而就完成破门,整个配合过程一气呵成十分精彩。
那么这个战术角球的精髓在哪呢?来看防守站位,水晶宫有一名后卫协助门将防守,站在了门线上,将越位线拉到了底线上,所以进攻方在任何位置接球都不会存在越位可能性。是接球的人没有固定站位让对手识破战术意图,而是随机的从禁区跑出,让防守人出其不意,顺便也将整个防线撕碎了,最终给中路接应的队友创造了十分轻松的破门机会。
战术二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如下图深色球衣这次角球配合,当时进攻方在角球区安排了两人,两人几乎站在同一个位置,A球员传出球之后便往禁区里跑去,B球员接到球之后挑传找到A,然后A球员连停带传将球传中,中路的队友包抄完成鱼跃头球破门。这个进球的精髓有两个第一是两人站在角球区减少越位发生的概率,第二就是战术发起比较迅速,对手防线根本没有反应过来。
战术三朱广沪式角球
看到上边的角球战术配合让人眼花缭乱,也让人想起了“朱广沪式角球”,其实我们国足也曾经踢出过高级的角球战术配合。在2005年中国和哥斯达黎加的友谊赛中,主罚角球的肇俊哲在发角球的时候做出换人手势,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将皮球轻轻碰了下,带出了角球区。这个时候孙祥假装过去重新主罚角球,却突然带球启动杀入禁区传中,造成了禁区一阵混乱之后由张耀坤将球打进。
这个角球战术的精髓在于想法比较新颖独特,迷惑性比较强。哥斯达黎加根本没有意识到中国队能玩出这么高级的角球战术,是不是感觉有点“高级”呢?其实我们国足也可以完成战术角球,一看就是之前多次演练过这个战术。这种玩法不能经常用,偶尔来一下耍下小聪明倒还有效果。这些角球战术都是建立在多次演练、球员默契、规则吃透的基础之上,如果其中一项走不好就会功亏一篑,就会出像国奥的这个奇葩角球一样的失误。
三,球员失误是理解问题,最怕教练也是这么想
看完了国奥的这次低级失误之后,其实内心还是非常后怕的。这批国奥球员现在还是年轻球员,有的人踢正式比赛的经历较少,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失误,无非就是在战术素养和经验方面有欠缺,比如中后卫错误的防守习惯直接被判两个点球,比如陈彬彬和段刘愚的角球配合失误。这个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历练和学习提升的,我们也要给年轻球员犯错和成长的机会。
从细节来看,国奥的这个战术是经过演练的,是经过多次配合的。陈彬彬是这支球队的队长,段刘愚是这支球队球商最高的球员,按理说这样的低级失误最不应该出现在他们两人身上。最让人后怕的事情还在后面,这些角球战术是谁教给他们的?我想不会是他们灵机一动自己想出来的吧?如果是年轻球员一两个不懂规则不可怕,这肯定是教练组设计安排的战术吧,那制定战术的教练懂不懂这个规则?有没有讲到这个容易越位的细节呢?我的看法是如果是教练安排这个战术,那就必须吃透规则给孩子们讲清楚细节和要点。
通过昨晚国奥的比赛,相信大家都十分清楚我们中国足球的实力了。体力、对抗、技术和基本功没有一项占优势。我们和对手就像大学校队和专业队比赛一样,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就好像我们现在在学走路的阶段,然后教练却教给球员一些田径加速跑的技巧。连最基本的角球越位规则都没有吃透,就让他们玩花拳绣腿、华而不实的东西。别的球队人家有基本功和意识支撑,能把一个角球战术都玩出花来。我们连走路都不会,就不要急着去搞这些“花拳绣腿”了,学些实用性强的基本功比这些更管用吧!最让人担心的是就怕教练也不懂这些,那就是真的误人子弟了。
体育锻炼
- 魔术换帅沃格尔离队,两赛季成绩波折胜负难定
- 阿森纳vs曼联分析
- C罗与梅西:谁更胜一筹
- 哈登28+6+6魔兽15+20 火箭客场11198战胜马刺
- 阿德巴约出色表现助热火胜活塞,格兰特与罗斯
- 乒乓球混双比赛规则
- 阿莫林战术调整三后卫布局,曼联左翼位引援动
- 巴西队对战索纳罗,胜负如何预测
- 奥运会的5个吉祥物
- LBJ轮休助热火,韦德意外受挫,榜首之争让步避
- 骑士夺冠背后惊现枪击案,两女涉事被擒获,案
- 篮球对决热火对活塞,韦德助阵稳守第八胜场
- NBA布克得分大爆发助太阳战胜雷霆获连胜,保罗
- JR得分破二十,卡鲁索强势表现助湖人胜奇才,核
- 尼克杨跟腱拉伤,球队伤病更新球员调整捉襟见
- KD生涯首秀单节连得高分,强势表现震撼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