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双奥场馆有哪些(北京冬奥公园亮起来了,全

体育百科 2022-11-18 15:34www.1689878.com体育运动

据报道,这些天,市民朋友如果傍晚来到北京冬奥公园,会发现整个园区都亮起来了。不论是夜跑路线上的动感光带,还是跑马大本营的灯光瀑布,或者是麻峪入口的山水景墙,都为公园注入了时尚和活力,为市民营造了安全亮丽的夜间游园环境。北京冬奥公园是冬奥会留下的宝贵遗产,将首钢园及京西多座公园串联起来,形成自然与钢城的完美结合。永定河左岸在改造前夜里漆黑一片,夜间出行很不安全。为此,石景山区借助冬奥契机对永定河左岸空间进行了整体照明设计,将冬奥公园打造成为市民可在夜间游览的滨水景观公园。当你走进冬奥会场馆,在水立方游泳俱乐部畅游,在“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体验滑冰,在“冰丝带”体验“最快的冰”,在延庆奥林匹克园区打卡“雪游龙”……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留下了包括场馆在内的众多“奥运遗产”,赛后这些场馆有序向公众开放,变身首都市民健身休闲和旅游的场所,推动全民健身。笔者以为,北京冬奥公园亮起来了,全民共享“双奥”成果。

众所周知,“奥运遗产”概念最早出现于墨尔本申办1956年夏奥会的报告中,当时希望在赛后能够长期利用奥运体育中心和奥林匹克精神。2003年,奥运遗产被正式写入《奥林匹克宪章》;2014年,《奥林匹克2020议程》颁布,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提出,申办奥运的过程应“关注可持续性和遗产”,国际奥委会应在举办城市和其他机构的支持下,长期评估和监测对奥运遗产的利用。北京冬奥会成为了《奥林匹克2020议程》颁布后第一届从筹办之初就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的奥运会。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上,北京是唯一一个“双奥之城”,并且根据现有申奥情况来看,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也很难再一次诞生“双奥之城”,同样也更难产生“双奥遗产”。“双奥遗产”不仅赋予了北京又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符号,更是推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深化各国人民友谊的有力平台。北京“双奥遗产”诞生于2008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的筹办与举办,见证了这两次奥运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北京“双奥遗产”意义不仅仅是十几天的运动赛事本身,它凝结着全人类对于世界和平、人类和谐、团结进步、美好未来的共同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更是中国与国际社会一道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写照。


北京冬奥公园亮起来了,全民共享“双奥”成果。随着赛后改造陆续完工,北京冬奥会多座场馆已有序向公众开放,推动冬奥成果全民共享。北京冬奥公园照明以一条长10公里的夜跑路线将各个主题场景串联起来,整条夜跑跑道都装有动感灯带,让人们健身跑步时仿佛穿梭在光影之间。“冰丝带”是北京冬奥会新建标志性竞赛场馆。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这里一共产生了14枚金牌,并诞生了10项冬奥会纪录和1项世界纪录,这块冰面也被誉为“最快的冰”。7月9日以来,“冰丝带”先期开放了约6000平方米冰面,供大众滑行体验,吸引了众多滑冰爱好者。8月8日,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正式开放营业,标志着国家游泳中心实现水冰交融、双轮驱动,成为世界唯一具备水上运动和冰上运动服务能力的“双奥场馆”。,作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场馆,国家体育场(鸟巢)从筹备、举办到赛后利用的全过程践行《奥林匹克宪章》有关可持续发展理念,游客可近距离感受大雪花主火炬、开闭幕式焰火燃放装置等冬奥会标志性实物,还可在夜间登临“鸟巢”屋顶,俯瞰奥林匹克公园全貌和中轴线景观。


,北京奥运会、冬奥会为北京留下了一座座地标场馆,北京“双奥遗产”的价值、内涵以及深远的影响必将为全世界各国人民所共有、共享和共荣。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