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为什么可以参加世界杯(爱尔兰独立时为什
在欧洲西北部的大西洋海面上位于北纬50°30′~55°30′、西经5°30′~10°30′的区位上是一座被苍翠碧绿的林木所笼罩的岛屿,人们习惯性地称其为“绿宝石岛”,而这座岛的正式名称则是爱尔兰岛。爱尔兰岛南北长475公里、东西宽275公里,全岛总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就是在这么一座并不太大的岛屿上分布着两个国家的领土一个是爱尔兰共和国,另一个是英国治下的北爱尔兰。
爱尔兰岛东面的不列颠岛大约相当于3.27个爱尔兰岛那么大。在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之间还有一个面积只有572平方公里的马恩岛。这三个岛由于历史上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合称“英伦三岛”。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一批猎户从大不列颠岛来到爱尔兰岛,成为这里最早的定居者。公元前6世纪凯尔特人陆续从中欧入侵爱尔兰,逐渐形成统一的文字和语言,建立起至少五个小王国。
这些凯尔特人成为了现代爱尔兰人的祖先,但他们未能形成统一的国家。同一时期凯尔特人也从欧洲大陆涌入不列颠岛,他们逐渐分布到整个岛屿上,所以这一时期的英伦三岛都是凯尔特人的地盘。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迪乌斯率四万大军入侵不列颠。罗马人用三年时间征服了不列颠岛中部和南部地区(也就是今天的英格兰),而在不列颠岛北部今天苏格兰人的祖先顽强地抵抗了罗马的入侵并维持了自己的独立地位。
罗马不得不在不列颠修筑了哈德良长城以抵御北方凯尔特人对不列颠中部和南部地区的侵袭。此后以哈德良长城为界形成了不列颠岛的南北两种不同文明。公元407年已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的罗马帝国不得不撤出不列颠的驻军。生活在如今苏格兰地区的凯尔特人开始趁机南下进入今天的英格兰地区。这些南下的凯尔特人并未能在英格兰站稳脚跟。
没多久来自欧洲大陆的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三支日耳曼部族进入不列颠,后来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逐渐融合形成英格兰人,他们所统治的地区就被称之为英格兰。在英格兰人的压迫下凯尔特人被迫返回北方——也就是今天的苏格兰地区,还有一部分凯尔特人退到了如今的威尔士地区。1536年英格兰和威尔士通过《联合法案》统一起来,相比之下英格兰与苏格兰的关系则一直纠结到如今。
当英格兰人在不列颠岛上与威尔士人、苏格兰人纵横弈时邻近的爱尔兰岛仍是原住民凯尔特人的地盘。公元432年圣帕特里克来到爱尔兰岛传播基督教及罗马文化。爱尔兰四分五裂的政治格局引来了周边势力的觊觎之心丹麦人、诺曼人、挪威人相继入侵爱尔兰。1171年第一批英格兰人登陆爱尔兰并在都柏林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尽管他们只占据了都柏林附近一小块区域,却坚持声称对整个爱尔兰拥有宗主权。
1542年英王亨利八世成为爱尔兰国王,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英格兰和爱尔兰的合并,事实上双方依然是两个国家,只是共同拥戴一位君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加大了对爱尔兰的征服力度,到1801年爱尔兰王国正式和大不列颠王国组成联合王国,至此英国完成了兼并爱尔兰的全过程。在此之前苏格兰已于1707年通过《联合法案》同英格兰组成联合王国。
随着爱尔兰加入联合国王国后英伦三岛就实现了统一。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英国”只是一种通俗的说法,事实上这个国家的正式国名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四部分共同组成的。如果用我们中国人传统的“大一统”观念来理解英国政治,那么就只能得出隔岸观火雾里看花的结论。实际上在英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从来就没有“大英”的认同。
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北爱尔兰人都有各自的民族心理认同。如今在构成联合王国的四部分中英格兰由于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所以客观上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这不代表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等地只是英格兰的附庸。事实上构成联合王国的四大主体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并不存在谁附属于谁的问题。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并不是加入了英格兰,而是作为平等主体与英格兰组成联合王国。
秦始皇横扫六国后通过采取书同文车同轨等一系列措施才得以巩固大一统帝国,这样的情况在英国是不存在的喜欢看足球赛的人可能都留意到在世界杯的舞台上从来没有一支统一的英国队,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一直都是以单独身份参加世界杯足球赛的。如果你到威尔士、苏格兰、北爱尔兰等地旅游千万不要称呼他们“ English”(英格兰人),也不要称呼他们为UK(联合王国)人或British(大英)人。
因为他们只会认同自己是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北爱尔兰人。他们相当在意自己的民族独立性。即使是在作为主体民族的英格兰聚居区也只会以英格兰人自居,而不会以联合王国人或大英人自居,也就是就连英格兰人自己都没“大英”身份认同。威尔士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都是凯尔特人的后裔,英格兰人却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后裔。爱尔兰人和苏格兰人主要信奉天主教,英格兰和威尔士则是新教的地盘。
由此可见英格兰人、威尔士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之间在人种、语言、宗教、文化等各方面都是存在差异的,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等地与英格兰有着完全不同的历史源头。时至今日即使是与英格兰同样位于不列颠岛上的苏格兰也尚未被英格兰完全同化,相比之下与英格兰隔海相望的爱尔兰似乎由始至终就从来也没在心理上认可过英格兰人的统治。
事实上爱尔兰和英格兰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从1801年英国正式兼并爱尔兰开始的,早在第一批英格兰人登陆爱尔兰之后双方就一直摩擦不断。尤其是在英国宗教改革之后试图在爱尔兰推行英国国教圣公会,而爱尔兰人则坚持自己的天主教信仰,爱尔兰为维持自己的天主教信仰甚至同欧洲大陆的法国、西班牙合作以牵制英国。最终英国战胜了爱尔兰、法国、西班牙组成的天主教联军。
英国政府面对爱尔兰各地风起云涌的反抗浪潮还是最终放弃了让爱尔兰改变宗教信仰的尝试。除了宗教问题之外爱尔兰和英格兰的矛盾还集中表现在土地问题上涌入爱尔兰的英格兰地主用种种手段霸占了爱尔兰的土地,到十八世纪初爱尔兰人自己拥有的土地只占爱尔全部土地的5%。 失去土地的爱尔兰人苦苦挣扎以求得温饱,在184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还是令爱尔兰人猝不及防。
这一年爱尔兰的主要粮食作物马铃薯出现真菌灾害,而作为地主的英国人却只关心谷物和牲畜的出口,与此大不列颠本土仍从美洲进口大量粮产,其中一部分甚至经过爱尔兰的港口转运,但饥饿的爱尔兰人却买不起这些粮食,最终酿成了一场持续五年的大饥荒。在这场灾难中一百余万爱尔兰人死于饥饿,这令爱尔兰人认为是英国政府有意识地对爱尔兰民族进行种族清洗。
与此一些爱尔兰人为生计所迫漂洋过海前往欧洲大陆和美国,这些爱尔兰移民很快接触到北美独立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成功经验,受到启蒙主义思想的熏陶,而他们也将自己接触到的新思维传播回爱尔兰。在悲惨的现实处境和启蒙主义思想的双重影响下爱尔兰人的民族独立意识日渐高涨,越来越多的爱尔兰人投身民族独立运动。1848年爱尔兰爆发起义,但随即就被英国当局镇压。
起义失败后参与起义的领导者有的被英国当局处死,有的逃到法国和美国继续展开反英斗争,此后爱尔兰就不断发生各种起义。激进的新芬党逐渐成为了争取爱尔兰独立的先锋。北美殖民地的独立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对爱尔兰是一种鼓励一则北美独立运动给爱尔兰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先例;另一方面爱尔兰人对外移民的主要方向其实就是北美,很多爱尔兰人和自己远渡重洋的北美爱尔兰裔亲戚依然有联系。
当爱尔兰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之际大英帝国已不可逆转地走上下坡路19世纪70年代英国工业产值在全世界的占比被新兴的美、德两国相继超过。1914年英国又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18年一战结束时英国已损失了1/3的国民财富和300万青壮年劳动力,与此还欠下美国大量债务。为偿还这些债务英国开始征收苛捐杂税和滥发纸币。这一时期各英属殖民地都掀起了独立运动的高潮。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白人自治领要求英国政府给予更多的自治权限,印度则在圣雄甘地领导下展开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时的爱尔兰人同样没闲着事实上早在一战尚未结束的1916年都柏林就爆发了反英的“复活节起义”,爱尔兰独立运动的领导人甚至试图同德国合作,这令英国政府惊恐不已。1919年1月21日拒绝在英国下议院任职的爱尔兰共和派议员在都柏林通过了国家独立宣言、组建了爱尔兰议会。
爱尔兰议会随即以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的名义要求英军立即撤出爱尔兰。受此鼓舞的爱尔兰民众通过城市游击战不断袭击英国政府官员、军人、警察,与此爱尔兰各地爆发了各种罢工运动。英国政府本想像以前一样镇压当地人的反抗,却发现在如此汹涌的反抗浪潮下根本没法把军需物资运到当地。爱尔兰人尽可能避免与英国正规部队正面对抗,而是以游击战的形式不断袭扰英国在爱尔兰的官员和军警。
整个1919年爱尔兰发生了1700次针对英国政府的袭击事件。英国方面作为报复对正在看球的爱尔兰民众开枪,结果当场打死十几人、打伤几十人。爱尔兰人把这一事件称为“血腥星期天”。刚经历完一战的英国国力大不如前,尽管英国政府仍对爱尔兰独立运动进行了镇压,但很快陷入爱尔兰军民的游击战之中。1921年12月6日英国政府被迫签订《英爱条约》爱尔兰南部26郡脱离英国的直接统治,成立爱尔兰自由邦。
爱尔兰就此成为和加拿大、澳大利亚一样享有高度自治权的自治领。不过英国在决定放手时还是使出了一招分而治之的策略。事实上分而治之是英国一以贯之的殖民策略后来的印巴分治、巴以分治都是英国一手导演的。英国在从殖民地退出时一定会千方百计削弱其实力,从而得以尽可能保留自己在当地的利益。在爱尔兰问题上英国同样秉承的是这样一种原则。
英国入侵爱尔兰以后英国本土人民不断向爱尔兰移民。爱尔兰东北部在地缘上距离英国较近,气候环境也与英国颇为相似,所以这些从不列颠岛移居爱尔兰岛的人往往选择定居在爱尔兰北部。到1921年时爱尔兰东北部的6个郡土地大多已落入移民而来的英国人手中,在这6个郡移民而来的英国移民在数量上也远远超过了爱尔兰的土著凯尔特人,已皈依了英国国教的这6个郡也和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岛其他地区截然不同。
爱尔兰岛在英国与爱尔兰的条约中被分为两部分南方26个郡主要生活的是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本土居民;东北部的6个郡主要生活的是信奉英国国教的英国移民。南部26郡成立爱尔兰自由邦,而东北部的6个郡则仍旧留在英国版图内,英国的正式国名由“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更名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任何条约都是建立在国家实力基础上的。
1921年《英爱条约》签订时英国早已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是当时的世界主要列强之一;爱尔兰当时还是一个以农、牧业经济为主的国家,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实现由农牧经济向现代知识经济的转型。当《英爱条约》的内容传到爱尔兰时大多数人欢欣鼓舞爱尔兰人在经历长达七百多年的独立运动后终于迫使英国这个老大帝国让步。
不过也有一部分爱尔兰人对北爱尔兰留在英国深感不满,于是他们选择拿起武器不断在北爱尔兰地区给英国制造麻烦。这些人就是后来的爱尔兰共和军。1937年12月29日爱尔兰采用了新的爱尔兰宪法宣布爱尔兰为主权、独立、民主的国家,但仍留在英联邦内。民选的爱尔兰总统成为爱尔兰的实际领导人,但英国国王在法理上仍被视为爱尔兰的国家元首和象征。
1949年4月1日通过的爱尔兰共和国法案最终废除君主制,爱尔兰成为完全脱离英国的独立自主的共和国,与此爱尔兰也就此退出了英联邦。1949年4月18日英国也承认了这一既成事实。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爱尔兰大力发展软件和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以良好投资环境吸引大量海外高新技术投资,经济结构迅速完成了由农牧型转向知识型的跨越。
爱尔兰的经济增长率一度高居欧盟榜首,爱尔兰也因为经济发达而赢得了“欧洲小虎”的美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爱尔兰成为了最早出现经济衰退的欧洲国家之一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爱尔兰与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并称为“笨猪五国”。2010年爱尔兰被迫接受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850亿欧元的援款,厉行财政紧缩政策。2011年爱尔兰在欧盟重债国中率先恢复经济增长。
爱尔兰共和国由欧洲最贫穷的地区华丽转身成为“欧洲小虎”之时北爱尔兰地区却正在经历持续不断的动乱冲突——自1920年代爱尔兰共和国与英国治下的北爱尔兰分治以来北爱尔兰就不时会有爱尔兰共和军主导的动乱事件发生1940年代共和军有一场简短而成果有限的战役,在1950年代另有一场流产的战役,但在1960年代以前北爱尔兰仍相对比较平静。
北爱尔兰问题真正开始广为人知的是在1968年北爱尔兰民权协会借用了美国马丁·路德·金士的民权运动的语言和标志发动了一场和平民权运动,该运动旨在为北爱尔兰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民主派争取权益。相比爱尔兰共和军的武力对抗而言看起来相对温和的北爱尔兰民权运动在一开始受到北爱尔兰总理特伦斯·奥尼尔的支持,但这引起了已皈依英国国教的人士的不满,随即两派人马爆发了暴力冲突。
1968年10月5日北爱尔兰民众发动了一场游行,英国警察用警棍当场打伤77人。事件随即激化为当地的天主教徒和国教徒之间堆街垒、互扔燃烧瓶、持枪互射。这时本已日渐平息的爱尔兰共和军也开始出面支持北爱尔兰民权协会并计划展开新一轮攻势。1969年局势进一步恶化当年一月在一场“人民民主”组织从贝尔法斯特到德里的游行遭到拥护英国王室的”保皇派“的袭击,该事件迅速发酵并引发了多地的骚动事件。
从1969年8月14日开始贝尔法斯特、牛里、斯特拉贝恩等地陆续爆发教派冲突。此后在1970年至1972年间北爱尔兰经历了政治暴力活动的大爆发并在1972年到达顶峰——近500人丧生。1969年下半年成立的临时派共和军因为对保皇派和警察袭击天主教社区后的反击行动中更富攻击性和战斗性而站稳脚跟。1972年1月30日北爱尔兰的天主教徒上街抗议,结果英军当场开枪打死13人。
同年7月的血腥星期五事件中22枚炸弹被安放在贝尔法斯特市中心。1972年6月原先的正统派爱尔兰共和军停止了他们的战斗活动,而1972年6月共和军则决心继续战斗到爱尔兰统一的目标实现。整个1972年临时派共和军打死了100名士兵、打伤500名、进行爆炸1300多次,在这一过程中也导致了大量平民丧生。针对临时派共和军的袭击主张同英国联合的保皇派人士也成立了阿尔斯特志愿军、阿尔斯特防卫协会等准军事组织。
在对临时派共和军的反击中保皇派准军事组织直接将天主教堂等同于临时派共和军而进行无差别的屠杀,而临时派共和军也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报复行为1976年1月临时派共和军为报复六名天主教平民被保皇派杀害而在1976年进行了金斯米尔大屠杀,在这次屠杀行动中10名新教徒平民被机枪扫射致死。在一次次民族教派冲突中临时派共和军和北爱尔兰保皇派准军事组织都因对平民的屠杀之举而臭名昭著。
早已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也声称对北爱尔兰拥有主权,这让北爱尔兰的天主教分离势力实际上拥有一个外部靠山。1998年4月10日英国与北爱尔兰冲突各派终于达成《贝尔法斯特协议》北爱尔兰地方政府拥有了更大的自主立法权,与爱尔兰共和国的经济与文化往来也得到加强。该协议实际上是英国政府对北爱尔兰当地的民族派的妥协之举,事实上加强了北爱尔兰的相对独立性。
北爱尔兰同爱尔兰共和国的联系得到加强势必会对北爱尔兰的局势构成一定影响。如今北爱尔兰地区尽管主要生活的是信奉英国国教的英国移民,当地也依然生活有相当一部分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凯尔特人的后裔。这些人和爱尔兰本就是同宗同源,而英国为缓和北爱尔兰地区的独立意识就试图刻意弱化两国之间的民族矛盾英国在爱尔兰和北爱尔兰之间的边境是开放的,并没建设钢筋水凝土式的硬边界。
这种刻意弱化两国之间民族矛盾的做法受到了当地人的欢迎。但英国脱欧后意味着英国与其他欧盟经济体交易都要经过严格的出入境检查。爱尔兰是欧盟成员国,而北爱尔兰目前是英国领土,从爱尔兰进入北爱尔兰的商品必须经过出入境检查。如果不在两国之间设立硬边界又怎么对来自北爱尔兰的商品进行出入境检查呢?而设立硬边境势必会遭到北爱尔兰人的反对,这会激化北爱尔兰人的民族矛盾。
体育锻炼
- 斯诺克英锦赛历届冠军 斯诺克英锦赛历届冠军名
- 丘里奇网球即时排名 丘里奇网球即时排名登不进
- 东京奥运会排行榜 东京奥运会奖牌排行榜解析
- 许昕刘诗雯男双夺冠 许昕刘诗雯夺全运会混双金
- 法国世界杯冠军是哪年 法国世界杯冠军是谁
- 羽毛球女双世界排名 羽毛球女双世界排名2024
- 小学生必知冬奥会知识 小学生必知冬奥会知识是
- 世界斯诺克台球排名前十名 世界斯诺克台球排名
- 奥尼尔生涯十佳球 奥尼尔生涯最佳阵容
- 世界斯诺克中国锦标赛 世界斯诺克中国锦标赛冠
- 恒大欠了2万亿谁来还 恒大欠1.95万亿怎么欠的
- 北京冬奥会金牌榜 北京冬奥会金牌榜排名情况
- 奥运会举重:奥运会举重的历史
- 12强赛怎么晋级世界杯 12强赛怎么才能进世界杯
- 亚洲首次举办奥运会的时间是 亚洲首次举办奥运
- 奥运会乒乓球参赛名单 奥运会乒乓球参赛名单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