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将随队前往葡萄牙随队助战(南明乞师西洋记:

田径运动 2022-11-19 08:24www.1689878.com田径世锦赛

崇祯皇帝死后,南方先后诞生了弘光、隆武、永历等明朝残余势力建立的政权,它们被称为“南明”。

为了“中兴大明”,南明的统治者除了乞师于日本、琉球,还曾向西洋人求助。比如,弘光帝派过传教士毕方济赴联络葡萄牙人,隆武帝也曾为天主教堂书写匾额。

和西方关系最密切的则是永历政权。

当时,葡萄牙人生存十分艰难,清军入关后,他们的生意大为缩水,于是,答应了永历的借兵请求,“遣兵三百名,带大炮数门,来桂林助战,以瞿纱微为随队神父。(《天主教传行中国考》卷五)”。

王夫之也记载当时的南明军队中有西洋雇佣兵 “天寿事天主教,拜西洋人瞿纱微为师。勇卫军旗帜皆用西番书为符识,类儿戏。(《永历实录》卷二十五)”

,网上流传甚广的“葡萄牙雇佣军大败清军”的说法并没有依据,因为涉及南明史的《明季南略》《永历实录》都没有交代这支葡萄牙军在战场上的表现以及结局。

1647年,清军全面占据广东,并在香山县设置前山寨,参将马雄飞领兵五百驻守,防范葡萄牙人。葡萄牙人无法与永历政权取得联系,又见清军十分强大,于是设法贿赂满清两广总督佟养甲,希望进入广州贸易。佟养甲将葡萄牙人的要求上报,结果被清廷驳回。

葡萄牙人大为不满,所以当广东提督李成栋反清时,葡萄牙人选择了支持,尽管因为没有钱,只派出一队士兵和两门大炮协防,比上一次的援助力度小了很多。

当广州被清军围攻时,清军不但许诺免除三年地租,还采取了保护传教士的态度。葡萄牙人不再支援广州,却依然让杜永和、张月等广州守军通过珠江口逃往海南,接纳了很多到躲避的难民。

清军攻下广州之后,制造了恐怖的大屠杀。一些杀红眼清军主张血洗。尚可喜不以为然,在增加在前山寨的驻军,他释放了被俘虏的传教士曾德昭,让他转告,只要不支援南明,清军就不打。最终,葡萄牙人选择屈服。

不再支持永历,但南明政权里仍然有西洋传教士存在。1648年,耶稣会教士瞿纱微、卜弥格成功说服永历嫡母太后王氏、皇后王氏、太子朱慈煊以及兵部右侍郎金声、吏部尚书丁魁楚、兵部尚书瞿式耜、宣国公焦链等重臣、不少太监和宫女接受天主教洗礼。永历皇帝不肯解散后宫,没有成为正式教徒,但他常与传教士们交流,了解到不少天主教和西方的知识。


1650年,清军南下,永历帝朱由榔决定向西方世界求援。于是,带着太后和写给教皇的亲笔书信,卜弥格出发了。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出使欧洲。卜弥格打算搬请十字军来拯救明朝,但当局生怕激怒清朝,当即扣押了卜弥格。好在一位主教支持明朝,卜弥格在他的帮助下离开了。

离开,他来到葡萄牙人控制的果阿。果阿当局不想违背对清廷友好的方针,把卜弥格扣押。

卜弥格试图联络是教皇与威尼斯执政,果阿总督极为不满,试图报告里斯本请求驱逐卜弥格。

卜弥格(Michal Piotr Boym)1612年出生于波兰,1629年成为耶稣会会士。1645年来到中国。

无奈之下,卜弥格放弃海路到欧洲的打算,转而化装成亚美尼亚商人,经陆路逃亡波斯。

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卜弥格使团一路来到了爱琴海边的伊兹密尔,在与耶稣会取得了联系后,来到威尼斯求援。卜弥格身穿大明官服,以中国使者的身份进入了威尼斯。

卜弥格常年在中国生活,是一位博学的汉学家。他为《大秦景教中国流行碑》添加了注音及翻译,让欧洲人对中文有了进一步了解;他编著的《中国植物志》,是第一部关于中国动植物的百科全书,其中并列拉丁文和中文标注;他编著的《中医概说》,同样是向西方最早系统介绍中医的书。

中医概说

通过他的作品,西方人了解到了一个古老而富有智慧的东方文明。

作为一名学者,卜弥格无疑是成功的。但作为一名使者,他的使命却失败了。威尼斯总督弗朗西斯科•莫林起初坚决拒绝接见卜弥格使团。后来在法国大使的斡旋下,不得不与之会面,却依然没有发兵救援明朝。

卜弥格黯然离开威尼斯,转而到罗马教廷寻找希望,他将《王太后致谕罗马教宗书》交给了教廷。教皇英诺森十世对他的行为不以为然,拒绝见他。耶稣会对此也没有任何支援。

两年后,亚历山大七世就任教皇,卜弥格才得到接见。会面过程中,新教皇只是说了些祝福的话,没有给向南明政权任何承诺任何实质性帮助。

于此,在清廷中心的传教汤若望派出卫匡国回了欧洲,宣称南明政权一击,应支持清朝。卜弥格没有放弃,先后去葡萄牙以及他的祖国波兰搬救兵。为阻止他,卫匡国同样极力游说波兰国王不要出兵。一些多明我会的教士则展开人身攻击,说他是骗子。

就这样,卜弥格失败了。他原本可以留在欧洲,却还是决定返回复命。1653年,使团启程。

《中国植物志》


因途中受阻,直到五年以后,他们才来到中国与暹罗(泰国)边境。得知明廷仍然控制着云南,他们大喜过望,商议好取道越南返回。,越南正值分裂状态,北方的郑主投靠了清廷,封锁了边境。广东沿海倒是还有陈奇策、邓耀、杨彦迪、陈上川等明将坚持抵抗。当局不许卜弥格入境,求助耶稣会,如石沉大海,海路同样走不通。

哪怕是这样艰困,身染沉疴的卜弥格仍然没有放弃。他搭乘一艘海盗船到了越南,然后徒步到云南去。天不遂人愿,1659年,卜弥格带着无限的遗憾病故了。与他同行陈安德(在中文史料没有记载,根据西方资料音译而来)默默料理好他的丧事后上路了。历经千辛万苦,他回国见到了永乐。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他的最终结局,早就和南明政权一样,湮灭在漫漫历史之中。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