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日报波经(2020年度《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和《
中国日报4月26日电(记者 赵磊)近日,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发布2020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和《中国海平面公报》。
《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海洋灾害以风暴潮和海浪灾害为主,海冰、赤潮、绿潮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类海洋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32亿元,死亡(含失踪)6人。与近十年(2011-2020年)相比,2020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含失踪)人数均为最低值,分别为平均值的9%和12%。
2020年,我国沿海共发生风暴潮过程14次(统计范围为达到蓝色及以上预警级别的风暴潮过程),7次造成灾害,直接经济损失8.10亿元。我国近海共发生有效波高4.0米(含)以上的灾害性海浪过程36次,其中台风浪18次,冷空气浪和气旋浪18次。2019/2020年冬季,我国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受海冰影响较常年偏轻,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共发现赤潮31次,累计面积1748平方千米。其中,有毒赤潮2次,累计面积81平方千米。2020年4-7月,绿潮灾害继续影响我国黄海海域,但与近十年相比,2020年浒苔绿潮具有消亡时间早,分布面积和覆盖面积小等特点。浒苔绿潮消亡时间提前至7月下旬;最大分布面积和最大覆盖面积均为最低值。全年我国未发生海啸灾害。
《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80-202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4毫米/年,高于段全球平均水平。202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73毫米,为1980年以来第三高。过去十年(2011-202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均处于近四十年来高位。
202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区域特征明显,与常年相比,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海海平面分别高86毫米、60毫米、79毫米和68毫米。与2019年相比,202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呈现“北升南降”的特点,渤海和黄海沿海海平面均上升12毫米,东海和南海沿海海平面均下降9毫米。
202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偏高,加剧了风暴潮和滨海城市洪涝的影响程度,其中浙江和广东沿海受影响较大。与2019年相比,长江口、钱塘江口咸潮入侵程度总体减轻,珠江口咸潮入侵程度加重。受海平面上升及多种因素影响,辽宁、江苏、福建和广西沿海部分岸段海岸侵蚀加剧;辽宁、河北和江苏沿海局部地区海水入侵范围加大。
(编辑严玉洁)
田径项目
- 奥运会上运动员使用的避孕套有何特别之处
- 残奥会时间2022具体时间
- 2022中甲第34轮比赛
- KD篮球巨星安保新篇章团队筑牢防线,全方位守护
- NBA边缘人物贝弗利励志之路背后的故事引人深思
- 森林狼险胜热火,爱德华兹与唐斯表现出色,希
- 前西甲裁判:门迪对穆里奇红牌毫无争议维尼修
- 哈登非常厌倦人们指责我走步 开创者总是被质疑
- 奥尼尔经典篮球瞬间:十大震撼球技瞬间回顾
- 大将军尼克杨跟娘们似的 看着我扔他儿子单车
- 3人乒乓球团体赛出场顺序
- 2022世界杯所有比分
- LBJ强势数据豪华三双创纪录,数据王者荣耀比肩
- TNT与NBA合同内幕资金流动细节曝光,博弈真相呈
- 塞尔特布阵迎战神秘对手策略战术与赛场氛围
- TOP5维持不变,唐斯稳居榜首,拉塞尔排名变动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