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了一辈子的骂名(1985年黎笋认输,找印度总理

田径运动 2022-11-19 08:21www.1689878.com田径世锦赛

1985年5月23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人民解放军裁员100万人,史称“85百万大裁军”。

各国媒体收到这个消息后,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毕竟各国在中国1984年的国庆阅兵活动上已经对人民解放军的实力有了新的认识,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中国适当裁减现役部队的人数,符合中国的发展需求。

唯独越南的黎笋集团得知消息后如坐针毡。黎笋集团深知,中国敢在这个时候实施“百万大裁军”,就意味着世界主要军事强国之间已经放弃了全面军事对抗的念头,越南的盟友不再给中国施加军事压力。此时,只有越南孤军作战。

为了试探中、美、苏三个大国的战略意图,黎笋集团于1985年5月31日突然对老山地区发动了代号为“M-1计划”的进攻,越军被初到老山执行防御任务的解放军67军痛击一顿后,黎笋集团已经无计可施。

越南已穷途末路,已经没有必要挣扎下去了。萌生了向中国“认输”,屈服于现实的想法。,这个时候的黎笋已经身不由己,直至其病死后多年,愿望才得以实现。

黎笋真想向中国投降

1985年5月,中、美、苏三国在对待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上,已达成微妙共识,全球爆发世界级大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此时,公开谴责越南侵略柬埔寨和老挝、拒不执行联合国相关撤军决议的国家从1979年的61个上升为100余个。就连苏联这个越南正式的军事盟友都不愿意处处包庇其侵略行为。

此前,越南为了称霸东南亚地区,对中国恩将仇报,彻底得罪了中国。又因苏联阵营没能满足其狮子大开口的援助要求,于1982年又向美国阵营频繁接触,惹怒了苏联。此后,里外不是人的黎笋集团又发动入侵美国仆从国泰国的战争,彻底将越南送上了孤立无援的绝路。

在国际问题上得不到中、美、苏这三个大国的支持,越南就什么都不是,别说120万越南正规军,就算是全民皆兵越南都没能力彻底征服人口只有几百万的柬埔寨,黎笋打算向中国投降了。

黎笋在挑衅中国之初,给自己留了几条后路

一是挑起中越两国之间的战争时,没有完全翻脸,没有关闭中国驻越大使馆,这就等于两国还存在外交关系,只是存在局部武装冲突。

二是两国交战之时,没有动用空军和海军参战,也没有将事态扩大。

三是没有彻底对移居中国的越南前领导人黄文欢赶尽杀绝,使得越南仍有很大一部分人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

尽管黎笋于1980年搞了一个缺席审判,判处移居中国的黄文欢“死刑”,但黄文欢之子黄日新一直在越南社会科学院这个重要部门担任干部,黄文欢的其他亲属在越南也没有受到黎笋集团的迫害。这个时候,黎笋要是向中国服软,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

1985年11月27日,黎笋邀请了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问河内。

拉吉夫·甘地在黎笋为其举办的接风宴会上发表声明称印度始终支持越南斗争和经济建设。

而黎笋则表示,感谢印度在地区性重大问题上对越南的支持与合作,为了维护亚洲的和平与稳定,中越两国应该同越印关系那样实现正常化。

黎笋话中有话,明摆着就是想让拉吉夫·甘地充当中越关系的调解人。因为拉吉夫·甘地本来是要去访问日本的,受到黎笋政府的邀请,中途决定在河内停留24小时做短暂访问。

印度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当时的总人口约为7.8亿人,虽然不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在1974年就正式拥有核武器,军事实力不可小视。,印度在外交上奉行不结盟原则,在美、苏这两个阵营面前八面玲珑。

让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做传话人,既能有效保留越南的颜面,又能有效传达越南方面的意愿。

黎笋已身不由己

对越黎笋主动透露的相关问题,中国方面一直保持原来的意见。一是中越两国边境地区实施非军事化管理,双方军队停止交火。二是越南方面接回此前被迫害的数十万难民并妥善安置。三是越南从柬埔寨和老挝撤军,恢复地区和平。

只要越南接受上述三个条件,中国愿意与越南恢复两国外交关系,并继续支持越南的经济建设。

,此时的黎笋在越南已经是身不由己了,在其刚发表向中国“投降”言论结束的第3天,也就是11月30日,越南核心圈子第五号人物黎德寿就向黎笋和长征二人发起挑战。

黎德寿手握越南中级干部任免大权,其亲兄弟梅志寿和丁德善两人在越南南方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其家族在越南被人们称为河南宁派,是仅次于黎笋家族的实力派。

早在1985年9月2日(越南国庆日)黎笋、长征、范文同、范雄这四位越南五大派系的代表都在越南国庆典礼台上亮相了,唯独黎德寿不露面,也没人敢过问。在11月上旬召开的越南政治局会议上,黎德寿每天都是故意迟到,到了会场后总是借身体不舒服为由离开,黎笋毫无办法。

11月30日,黎德寿在相关会议上公开指责黎笋和长征自1982年实施的经济政策失误时,无人敢开口辩驳,并指出近期中、苏两国关系明显存在缓和的迹象,越南将会失去依附甚至会被抛弃,要想寻求出路越南必须进行人事大调整。

黎笋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从1976年至1980年这5年间,越南劳动党内部遭遇黎笋铁腕手段清洗的人数不低于100万。即便是北越开国领袖胡志明、武元甲、黄文欢这些元老级人物,都曾遭遇黎笋架空。

但面对黎德寿的“问鼎”,黎笋和长征已经毫无办法,这足以说明黎笋已经身不由己,越南向中国服软一事,需要从长计议。

邓小平暂不接受黎笋的投降

从表面上看,中国接受黎笋的投降,两国恢复正常外交关系后,中国外部的军事威胁得以解除,可以安心发展经济。但此时的黎笋已经没法驾驭内部斗争日渐激烈的越南内部,中国只能静观其变。

在邓小平的领导下,驻守南疆边境地区的解放军部队没有对越军实施大规模惩罚行动,只要当面越军阵地不主动挑衅,我方不主动开火。在外交方面,暂不回应黎笋在接见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时所发表的言论。

此时的黎笋集团,又划分为多个小利益集团,内部要是继续出现内讧,5000多万越南平民将会重演对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前大逃亡的景象,到时候与越南山水相连的中国,势必会有成千上万的越南难民涌入,这是非常严峻的问题。

,黎笋集团此前在越南逆行倒施,越南民众不满情绪日益高涨,越南反黎笋武装力量不断得到发展壮大。尤其是在越南南部地区,以黄基明"抗战军"为代表的越南反政府武装不断攻城拔寨,这个时候要是黎笋家族无法控制越南大局势,穷兵黩武的越南随时会有四分五裂的危险。

中国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已经在战略上实现了保卫边疆、对越自卫还击的大胜利。接下来,只等越南激进派屈服于现实,便可以实现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战略计划,若是对越南实施过多的干预,容易适得其反。

1986年初笋决定要求包括其本人在内,所有越南高层人物都要在1986年11月召开的相关会议上辞去当前的所有职务,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并决定越南未来的工作重心投放在经济建设上。

黎笋得感谢中国不杀之恩

自黎德寿“问鼎”后,黎笋越来越感受到当年武元甲、黄文欢被其算计时内心产生的痛楚。

现在只是语言上的公开质问,要是再这样下去,总有一天黎笋会被黎德寿这些曾经的搭档给轰走,甚至连死后都要背上一辈子骂名。黎笋已经79岁了,再怎么折腾,也不得不为自己的身后事做打算了。

以前越南可以在大国夹缝中左右摇摆,黎笋可以充分利用大国之间的矛盾,为手下人谋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黎德寿、长征、范文同、范雄这些人得以羽翼丰满,家族势力得以脱颖而出。可眼下,世道变了,大国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了,黎笋及其心腹们不能兴风作浪了。

这个时候,那些曾经受到黎笋提拔的门徒因为利益受损,要逼宫了。黎笋终于明白什么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了。

趁余威还在,黎笋暂时不考虑停止对外用兵的问题,而是先从经济建设入手,想办法在有生之年让更多的越南民众吃饱穿好,不求死后能进越南宗庙,只求死后不被黎德寿这些人扣上高帽,落得个遗臭万年的下场就好了。

只可惜黎笋已经错失发展经济的良机,而且越南没有中国那样的人才培养环境,更没有中国那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论治国能力,越南和中国根本不是一个等级。

论军事指挥能力,号称越南战神的武元甲都不是许世友、杨得志这些上将的对手,即便是获得中越两国授予少将军衔,全程参加过中国革命的洪水将军尚在人世,越南都没有人是中国解放军现役军区司令员的对手。

在此背景下,将侵略中国视为越南建立“印支联邦大国战略”中一个重要内容的黎笋,得好好感谢中国的不杀之恩了,要不是中国手下留情,黎笋及其心腹都活不到今天。

此时,黎笋唯一能做的,就是为后来人扫清障碍,把越南的命运交给年青一代的人们去把握。

1986年7月10日,黎笋身后事尚未处理好就病逝了。好在行动迅速,没有被黎德寿这些人清算,也没有被广大越南民众清算,还算是寿终正寝。

黎笋死后,温和派代表长征继任,被黎笋踢出越南核心层的武元甲得以复出,曾经被黎笋贬官的阮文灵得到重用。1987年初,阮文灵接替长征担任越南一把手,越南开始着手实施撤军与经济建设问题。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