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韩国球员罚球喜欢打板
近年来,韩国各级国家队的球员中,打板罚球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现象并非个别球员的特殊技能,而是在韩国联赛中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据一位海外博主的统计,在2024-24赛季韩国KBL联赛的罚球排名前20的韩国球员中,有高达13人倾向于使用打板罚球。这一数据足以说明打板罚球在韩国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越来越多的本土球员开始采用这种罚球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命中率。
那么,这种打板罚球是如何流行起来的呢?其实,打板罚球并非韩国首创。早在全球化开始之前,世界各地就已经有球员采用这种罚球方式。例如,NBA名帅特里·斯托茨在球员时代就曾采用打板罚球,并成功将其命中率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他还曾建议河升镇使用这种罚球方式,尽管河升镇并非打板罚球的始作俑者,但在韩国,他确实为这种罚球方式的普及做出了贡献。
真正将这种风潮发扬光大的,是韩国传奇射手文景垠。在韩国,文景垠被称为“兰博射手”,他保持了多项韩国国家队和国内联赛的纪录。他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活跃于中韩对抗的第一线,是韩国的外线核心之一。在2002年亚运会韩国击败中国的比赛中,他利用打板罚球将分差缩小到2分,这一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尽管许多美国媒体将文景垠视为韩国打板罚球的先驱,但他自己却认为打板罚球在韩国一直有一个流派存在。这个流派的开山鼻祖正是他的恩师——另一位韩国传奇射手金俊贤。金俊贤是整个80年代韩国队的外线核心之一,打板罚球一直是他的招牌动作。
金俊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他认为打板比直接投篮容易得多。据韩国国家队的江湖传言,金俊贤曾在一次训练中用打板罚球的方式连续命中超过90个罚球。这无疑为打板罚球在韩国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打板罚球在韩国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这离不开文景垠和金俊贤等传奇射手的推动。他们的出色表现和独特的罚球方式激发了更多球员的模仿和学习,从而推动了打板罚球在韩国的普及。金俊贤,一位在篮球领域具有潜力的天才,却在1999年因一场车祸遗憾离世。从这一角度来看,打板罚球在韩国篮球界可谓是源远流长。
一项小众技术历经40年仍能保持生机,其中的原因只有一个:它真的很有效。例如,河润基,一位韩国年轻中锋,在使用打板罚球后,其罚球命中率从50%左右提升至75%的水平。同样,李政弦,这位37岁的后卫,在使用打板罚球后,命中率从72%提升到了80%左右。就连前NBA球员罗德-本森,在改用打板罚球后,命中率也显著提升。
这些数据几乎肉眼可见地展示了打板罚球的有效性。关于打板罚球的问题,我们开始思考为什么这项技术没有被更广泛地采用,而是仅限于一部分人使用。
在美国生活的篮球人士可能对此有更深的理解。例如,布莱恩-金,这位曾在NBA活塞队发展联盟球队担任助教,后来来到韩国KBL的韩裔美国人,他描述了美国人对打板投篮的刻板印象。而在名帅斯托茨的角度,他提到自己回到美国打次级联赛时,使用打板罚球的行为曾遭到观众的嘲笑。
一些数据也反映了美国篮球界对打板投篮的歧视。有一个名叫柯克-戈德斯的数据分析师统计的数据显示,打板投篮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多。对此现象,篮球作家亚伦-威茨曼甚至担心打板投篮可能会如同天勾一样逐渐消失。
那么,美国人为什么不喜欢打板投篮呢?对此问题,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尽管有一位名叫拉里-斯维尔博格的教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得出了打板投篮能提高准确性的结论,但大多数人仍然选择不打板。斯维尔博格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人没有足够的力气投出打板投篮。而斯托茨则提供了一个较为实际的解释:在美国,由于篮筐的弹性较好,打板的效果可能并不明显。而在欧洲,由于基础设施的原因,篮筐可能比较松动,使得打板投篮更容易得分。
尽管打板罚球在某些地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但在美国篮球界,由于种种原因,这项技术仍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这或许是一个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吉诺比利也对此表示了怀疑,似乎更倾向于相信“习惯与尊严”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他表达了一种观点,那就是许多美国球员在罚球命中率没有达到某种标准时,宁愿保持自己的尊严,也不愿意尝试这种可能被视为丢人的罚球方式。这种态度在球员群体中相当普遍,他们宁愿保持自己的技艺独特性,也不愿意轻易改变。斯托茨教练对此表示认同,他通过里克·巴里的例子来说明,尽管巴里的罚球方式可能非常有效,但并不是所有球员都能模仿和接受。这种对尊严的坚持和对技艺的独特理解,是美国球员的一种典型态度。
中国对此表示不完全认同。在他们看来,尽管保持个人尊严和习惯很重要,但效率最大化同样不可忽视。他们愿意通过积累一点一滴的优势来争取胜利,比如在防守策略的运用、切入时机的研究等方面,他们的创新思维层出不穷。韩国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对效率的追求达到了极致。正如罗德·本森所说,韩国教练要求球员将罚球命中率练到70%以上,否则就请离开。这种对效率的重视和追求,在篮球运动中也有所体现,例如打板罚篮等技术细节的追求,就是他们在这方面的独特表现。这种态度或许正是他们在篮球场上展现出的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原因之一。想了解更多关于NBA、CBA的考古、评论和人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后厂村体工队”。
f1赛车
- 二球&三球下周将离开立陶宛 不会再重返维陶
- 骑士荣耀夺冠旗帜展示,老板激动寄语未来荣耀
- 詹厄联手备战新赛季迈阿密集训号角响起苦练技
- LB詹姆斯夏天留骑难度大增他如何在24小时内影响
- 德拉三双力压东契奇 热火胜独行侠重回第8
- 安东尼韦德骑士聚首有契机今夏携手成大势
- CBA赛事胜负如何 精彩瞬间回顾与
- 国际乒联第21周世界排名
- 法国与匈牙利的对决:谁能胜出
- 许尔特谈麦克米兰卓越领航,众望所归听从指挥
- 德文布克球队今夏肯定会有大量运作
- 2020至2021年cba联赛赛程表
- 艾顿布克助太阳胜独行侠数据比拼与战术
- 冰岛与阿根廷:两国文化与旅行的魅力
- 孙杨禁赛撤销背后的真相如何
- 2022世界杯比赛结果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