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中考必考文言文练习,学完都

f1赛车 2022-11-28 15:52www.1689878.com赛车比赛

语数英道法中考

倒计时

78 Day

理化实验

倒计时

43 Day

听说测试

倒计时

50 Day

时间根据上海市教委2022年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文件推算

试卷刷了一张又一张,

题目错了一遍又一遍,

是不是有些题目,

看上去似曾相识,

每次都会在同样的地方“翻车”?

别担心,

关于中考文言文题型

中招君和你一起

有智慧地“研究题”

做完后点击下方灰色部分

就能查看答案及解析哦!

大家如果有好的解决方法,

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01 【甲】行路难

(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醉翁亭记

(节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甲诗作者为_______代诗人_______;

乙文作者为_______文学家_______。(4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选项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诗起首两句以夸张手法叙写欢乐豪放的宴饮,体现作者与友人相处时的愉悦心情。

B.乙文作者细致描绘山间一日及四时的自然风光,体现其寄情山水乐无穷的怡然自得。

C.甲诗具体描绘渡黄河登泰山时艰难困顿的遭遇,形象体现了诗歌“行路难”的主题。

D.乙文具体描绘琅琊山朝暮与四季景色之美,意在表现作者对醉翁亭秀丽环境的欣赏。

4.教材将甲诗和乙文编入同一单元,意在告诉我们,人生中难免种种______。对此,我们要

_______、_______地面对。(3分)

1.唐 李白 北宋 欧阳修 (4分)

2.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消散;

烟云聚拢,岩谷山洞便昏暗。(3分)

3.B(2分)

4.挫折(困难或不如意等)

豁达(乐观) 积极

【解析】这两道题是在考学生对诗歌的主旨把握,要求学生比较两首诗歌的内容,对诗歌主旨和内容把握明确,对相近或者相反的内容进行联系、比较。

点击查看答案

02

对文人雅士而言,饮酒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人生,或借酒浇愁,或抒怀自遣、或娱乐宴饮……文字一旦与酒结合,似乎更有了酵厚悠长的韵味。请阅读词人“大醉”后所作的《水调歌头》以及作者“饮少辄醉”写下的《醉翁亭记》节选,体会其文字的深意。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水调歌头》的作者是_________ (人名),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_________ (人名),

他们都是____(朝代)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列入“唐宋八大家”的还有_________ (人名, 一位即可) (4分)

2.读选文一《水调歌头》,下列对词作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词前的小序言简意赅地交代了写作的时间以及写作的缘由,并且领起了全篇。

B.词人“把酒问青天”,既写出对人生的疑惑,也表达出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C.词人在“我欲”“又恐”的情感波动起伏中,含蓄地表达了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埋怨明月,实则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3.读选文二《醉翁亭记》(节选),用现代汉语翻单文中画线句。(3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选文二可以知道作者自号为“醉翁”的原因是“__________”,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已成为成语,现在通常是___________的意思。(3分)

1.(4分,每空1分)苏轼 欧阳修 北宋 柳宗元(韩愈、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2.(2分)C

3.(3分)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而寄托在酒上。(关键字“得”“寓”)

4.(3分)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2分) 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1分)

【解析】

1.是文学常识的考查,作者的名字、朝代,以及唐宋八大家的常识积累。

2.要注意是选择“不正确”的选项,诗人苏轼是豪迈豁达的思想感谢,所以C项中“表达对人间生活的厌弃”是不正确的。

3.注意关键词“得”“寓”的翻译,“得”是“领会”,“寓”是“寄托”,翻译后使得语序流畅即可,难度不大。

4.醉翁亭也是因为诗人号“醉翁”得名,在文中可以找到“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号“醉翁”。对于“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延伸义拓展可知“本意”和“另有之意”,即可作答。

点击查看答案

03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艳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谜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上述两首诗,诗题中的“湖”都是指________,

两首诗都是作者在 ______(地名)做官时的创作,都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4分)

2.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A.“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侧重写出了水波荡漾、闪闪发光的样子。

B.“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侧重写了春水已经涨起与堤相平的状态。

C.“总相宜”表达出景物无论从哪个季节看都很美丽。

D.“行不足”表明了景物非常美丽以致令人流连忘返。

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表格。(4分)

1.(4分)西湖 杭州

对西湖美景的喜爱、赞美

2.(4分)C

3.(4分)(1)春季(2)饮酒

(3)运用比喻写出景物特点

【解析】

1.“湖”都指的是西湖,西湖在杭州。表达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2.选项C“总相宜”表达出景物无论从哪个季节看都很美丽,是错误。

3.这部分是对诗歌内容理解的考察,能对相近或者相反的内容进行联系、比较。

点击查看答案

04 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上述语段的作者同属于__________(朝代),语段甲的体裁是__________,语段乙节选自课文《 》。(3分)

7.上述语段都写到了“月”,下列理解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语段甲两次“问月”,写出了作者厌恶人间向往仙境的情感。

B.语段乙写明月千里,表达了作者赏美景而忘宠辱的酒脱之情。

C.语段具体写“婵娟”“沉璧”,以抒发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D.语段中的“咏月”“绘月”,能引发读者对人生世事的思考。

8.语段乙中“迁客骚人”在“登斯楼”时的心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说说你对语段甲中画线句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分)宋 词 岳阳楼记

2.(3分)D

3.(2分)轻松洒脱(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喜气洋洋)

4.(4分)说明下列内容,答任意两点即可,如将意思拆成两点,当一点来算。

(1)亲人间的欢聚不必强求,离散也不必伤感。

(2)人世间不可避免“悲欢离合”。

(3)反映了作者向世人发出美好的愿望。

(4)抒发了诗人豁达(乐观旷达)的思想感情。

(5)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人生的思考和慨叹。

【解析】第二题选择题是比较有迷惑性的题目,不少考生可能会在C、D之间犹豫。

其中,C选项甲语段具体写“婵娟”,可以说是抒发作者对“出世”“入世”的复杂情感,乙语段写月亮照映在平静的湖面像“沉璧”,以此写出了“迁客骚人”喜气洋洋的心情,C选项说两者都“抒发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不恰当。D选项“语段中的‘咏月’‘绘月’,能引发读者对人生世事的思考。”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05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鱼我所欲也

(节选)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水调歌头》这首词中的“婵娟”是指__________。(2分)

2.对《水调歌头》这首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序交待了写词时间和缘由。

B.全词围绕一个“月”字展开。

C.表达了渴望留在天宫的心愿。

D.词中的情感由惆怅转向豁达。

3.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2分)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3分)

A.选段批评了“行道之人”和“乞人”的行为

B.选段认为人不应该为了利益而放弃道义

C.选段认为见利忘义是迷失本心的表现。

D.选段运用对比和排比,态度鲜明,语势强烈。

1. (2分)月亮

2. (2分)C

3. (2分)孟子(孟轲)

4. (3分)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万钟、于、何加)

5.(3分)A

【解析】 这一段孟子用具体的事例来证明文章中心论点。用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困低贱的乞丐的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在孟子看来,人人都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之时都应该舍生取义。,有的人在穷因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而在和平会宁的环境中却见利忘义。文章接着分析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所以B、C 不选,文段运用排比和对比,态度十分明确,所以D不选,选择A项。

点击查看答案

五道文言文练习题做下来,我们可以停下来一下这类题型的几种出题思路,如果能够准确把握出题老师的想法,复习起来也是事半功倍。

文言文的第一题基本上都会考察文章/诗歌的作者、朝代、字号等等文学常识,出现的人物基本不会超出课本内容,可以在熟悉掌握所有课内文言文作者的基础上,再了解一些与之相关的人物,例如谈到苏轼、欧阳修,就会想起“唐宋八大家”“苏家三父子”以及“苏门六学士”,这些人物的背景、生平可以做适当的了解。

文言文句子翻译题也属于必考的范畴,其中课内句子翻译相对简单,但也有可能出现课外选段让考生翻译其中的一句。如果遇到了自己没有准备过的句子翻译,也不用慌,做到“字字落实,补足主语,语句通顺”即可。翻译句子在批改时是按照点来算分的,句子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的意思一定要反复揣测到位。

除了以上两种题型,更多的是考文章的写作主旨和思想感情。两个选段放在一起,基本上是会有共通点或是相似之处,我们可以利用对课内文言文的了解来反推一些陌生文章的思想感情。

想要更多练手题?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下载

2020年各区一模文言文分类汇编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