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递的实质(初三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总结,

f1赛车 2022-11-28 15:52www.1689878.com赛车比赛

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分子组成;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

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二、内能

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4.内能的改变

(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A、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B、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三、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2.定义式:

3.单位J/(kg·℃)

4.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能力的强弱。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6.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7.比热容表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2)从比热容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3)水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

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8.热量的计算公式

内能的利用

一、热机

1。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叫热机。

2。内燃机

①冲程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②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处

汽油机气缸顶、吸入空气和汽油混合、点燃式、效率较低

柴油机气缸顶、吸入空气、压燃式、效率较高

二、热机的效率

1.燃料的热值

①定义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的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

②定义式q=Q/m(q为热值) ( 若燃料是气体燃料 q=Q/v)

③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 J/m3 读作焦耳每立方米

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煤气的热值是3.9×107J/ m3,它表示1m3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107J。

(7为次方)

④关于热值的理解

A、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1kg是针对燃料的质量而言,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1kg,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完全燃烧表明要完全烧尽,否则1kg燃料化学能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

B、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内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

2.热机的效率

(1)热机的能量流图

真正能转变为对外做的有用功的能量只是燃料燃烧时所释放能量的一部分。

(2)定义热机工作时,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3)公式η=Q有/Q总×100%。

式中,Q有为做有用功的能量;Q总为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

(4)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

①改善燃烧环境,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②尽量减小各种热散失。

③减小各部件间的摩擦以减小因克服摩擦做功而消耗的能量。

④充分利用废气带走的能量,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三、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一类永动机”永远不可能实现,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电流和电路

一、两种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摩擦起电

①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②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3.两种电荷

正电荷的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的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单位库仑(C)

6.验电器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7.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是1.6×10-19 C;(-19为次方)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

8.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

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9.导体和绝缘体

①导体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 酸、碱、 盐水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②绝缘体

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③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二、电流和电路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 、电路为通路

4.电路

(1) 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

定义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用电器

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输送电能

(2)三种电路

通路接通的电路。

断路断开的电路。

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5.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画电路图的注意事项:导线横平竖直,不能用曲线,做到有棱有角,开关一般断开,元件的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最好呈长方形。

三、串联和并联

四、电流的测量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2.单位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µA)1A=1000mA 1mA=1000µA

3.电流的测量

①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符号A

② 选择量程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电流表会烧坏),则需换更大的量程。

③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 ”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4)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

④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量程;

(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五、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公式I=I1=I2

2.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公式 I=I1 I2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