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牛耳者(《未来说:执牛耳者5》:看不设限的科

f1赛车 2022-11-28 15:51www.1689878.com赛车比赛

澎湃新闻记者 黄小河

为充分展现上海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成果,让上海科技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和科学精神激励更多人,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SMG融媒体中心精心制作的八集大型科学先锋访谈节目《未来说执牛耳者》第五季,作为2021年上海科技节的重要科普品牌,将于5月29日起每周六20:30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并在看看新闻APP上同步播出并向全网推送视频内容。

据了解,《未来说执牛耳者》第五季着重在科技节目的“温度”上下功夫,减少高冷科技带来的距离感,11位上海科技界“执牛耳者”,每一位都讲述着时代发展潮流下各自的鲜活奋斗历程。节目也尝试通过不同形式的创新手法,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分享最前沿的先锋科研成果,讲述坚守与热爱的科学探索故事。

《未来说执牛耳者》第五季海报

“少年”主题照,看科学家们如何接招?

在2021年,我们感怀初心、回望少年风采,以此激励未来的征程。本季节目每位科学家来录制前就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那就是每人选择一张照片带到现场,照片的主题是“少年”。如今在各个领域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他们又会如何理解“少年”,给出怎样的答案?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带来的“少年”是他82岁时的一张照片,拍摄于2018年他随我国完全自主建造的大型深潜器“深海勇士”号下潜作业时。

他一直说自己在和时间赛跑,如今国家强盛,在海洋强国梦的召唤下,他的科研事业也焕发出青春的光彩,82岁的他,正当“少年”。

汪品先院士与夫人孙湘君同台接受访问。

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学分子生物学专家王红阳,带来了一张上世纪六十年代她在业余体校参加体操训练的照片,从曾经获得过江苏省自由体操冠军的体育健将一步步成长为医学科学家,人生中一次次抉择的故事,无不贯穿着“少年”的初心使命。

王红阳院士回忆少年时体操练习经历

中国科学院院士、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带来了一张六七岁时的童年照,年过七旬的姚期智先生出生在上海,在童年时随家人辗转宝岛台湾,青年时代在国外求学,成为唯一获得图灵奖的华人学者。在2020年他回到上海设立期智研究院,汇聚尖端人才开展前沿交叉科学研究工作。他心中的“少年”,和上海这座城市紧紧联系在一起。

更多科学家们的“少年”时刻和背后故事,随着节目的播出,也将为观众一一揭晓。

中科院院士、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

“纪念日”汇成科学路上的闪光记忆

一段宏大的历史与时代长河,总是由每一个人的高光时刻组成的。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的纪念日,本季节目也将“纪念日”的概念贯穿始终,开篇每一位“执牛耳者”的亮相通过所从事领域科学发展重大事件的纪念日,铺陈出人物命运与时代发展潮流的紧密相连。而在节目的,每位受访科学家也将讲述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纪念日”,这一个个记录着时间的数字背后,汇聚起科研人员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爱国创新、自立自强的群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宽诚讲席教授樊春海,在时间胶囊里按下了“2004.01.05”这一串数字,这是他在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入职的日子,也恰是在这一天,他获悉了研究所承担的上海同步辐射光源项目在历经十年艰辛筹备后获批的消息,当晚鞭炮齐鸣的欢庆场面让年轻的科学家深受鼓舞,中国可以做一流的世界科学研究设施,中国科学家也要做出一流的科研工作,这也成为他不断前行的动力。

樊春海院士讲述自己的“纪念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常委、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指挥张玉花,输入“1999.11.20”作为自己最难忘的纪念日。那一天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并完成返回着陆,那时的她还是初入航天的新兵,那一天她见证了此生“最美的流星” 激动地流下泪水,而这也激发了她为航天事业而不懈奋斗的决心。

85岁的汪品先院士浪漫地输入了自己的“结婚纪念日”,他与夫人曾因献身科学分居北京、上海两地30多年,在各自的科研岗位上做出了一番成就,如今他们相濡以沫、结伴而行,每天仍然保持着13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汪先生说,对于他们这一代人来说国家的需要高于一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就是老一辈科学家身上为了国家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每位科学家奋斗的历程,铸就了中国科学探索道路的阔步前行,而每位科学家人生中的闪亮日子则记录下一个个动人故事和闪光的科学精神。

不设限,展现科研求真历程

就如同科学家从来不限定探索一切未知的可能性,《未来说执牛耳者》节目的舞台上,也从不限定一切值得尝试的可能。

“舞台不设限”在这里,演播室可以变成试驾场,上海交通大学智能车实验室负责人杨明把他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开进了地形复杂的演播室,在现场驾驶、绘图、讲解背后的科技创新;在这里,演播室也可以变成绿茵场,同济大学陈启军教授把获得过机器人足球赛八连冠的队伍带到了现场,一场专业的机器人足球赛激战正酣;在这里,还能变身试吃会,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带来了香喷喷的米饭,他所研发的节水抗旱稻究竟有着怎样的技术革新,品尝过后那才会有更切身的体会。

上海交通大学智能车实验室负责人杨明,把无人驾驶车搬上舞台。

而这一季节目中,对“科学发生地”的探访,依然为观众呈现科学的在场感。到肿瘤医院跟随邵志敏医生,从早上六点就开启一天忙碌的工作;和农学家罗利军一起,在全国各地农田里发现不一样的“田间实验室”;走进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看看樊春海院士描绘的“DNA编织”究竟是怎么回事;科考船上、实验室里,这些与科学家近距离的互动,都让我们离科学更近。

“对话不设限”作为科技访谈节目,主持人骆新与科学家的交流串联起一场“火花四射”的生动对话,而“未来新发声”版块的学生代表们来自大、中小学,从不同角度与科学家畅谈未来、发起挑战,他们更多地参与、融入节目,也让节目呈现了多元包容的维度。

姚期智院士作为图灵奖的获得者,可以说是计算机领域的泰斗,致力于尖端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姚先生的关注重点,从打造“中国人工智能梦之队”的上海期智研究院到他在清华大学创建的“姚班”、“智班”、“量子信息班”更是名声远扬,什么样的人才是未来科学发展的栋梁,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节目现场姚先生带来了现场“面试”,他培养人才最看重的素养到底是什么, 姚先生的面试“三连问”会得到怎样的回答?这些都会在节目中播出。

“嘉宾不设限”为讲述好每一个科学探索的故事,节目也不吝于“引进”嘉宾,汪品先院士录制时夫人就来到了演播室,他们共同讲述起一起求学、科研的故事,我们也一起见证一对科学伉俪的几十年奉献与携手共进。

这样的“不设限”,其实就是希望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现生动有趣的科技创新,让科学家们朴实无华的形象更鲜活丰满,让科技“热”起来,让科学家“活”起来,科普也就能更深入人心。

深挖掘,弘扬科学精神

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突破,影响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上海加快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建设,科技工作者们在各自的领域正以更加坚定的创新自信和责任担当应对挑战。《未来说执牛耳者》第五季中的11位科学家带来一系列科创成果,探索人类空间疆域的海洋、航天事业;事关民生的农业、医学、医药;前沿探索的无人驾驶、机器人,还有汇聚交叉学科智慧的生命探索、人工智能等领域,集中展示创新发展成效,让更多人走进科学前沿,提升科学素养。

科学成就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支撑,在展示科研成果的背后,节目更注重每一位科学家身上所蕴藏的不屈不挠、爱国创新的精神力量。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不计名利、敢于创造,以实际行动阐释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内涵。受访科学家深入探索科学的过程,也是一次对公众科学精神的洗礼。

《未来说执牛耳者》第五季希望通过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自立自强的浓厚氛围,在前进的征程上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我们就能汇聚起攻坚克难、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栾梦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