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机制什么意思(创新体制机制)

f1赛车 2022-11-28 15:51www.1689878.com赛车比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取得了长足进步,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了较高程度的覆盖,较好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但也需看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覆盖质量不高、服务水平和效能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如我国平均约每40万人才拥有一个图书馆;2020年底,我国养老床位数约为821.0万张,约占60岁以上人口的3%。,我国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城市地区,拉大了城乡、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

新时代,我国公共服务面临着从数量向质量、从规模向结构、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更广覆盖、更高质量、更加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21年,《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正式印发,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供了指引、明确了重点。通过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对各级政府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约束,使区域内大致按统一标准提供服务和保障,让全体居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城市内外来人口增加,过去按照行政层级和户籍人口来规划配置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的做法,越来越捉襟见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应明确以常住人口为依据,规划建设教育、医疗、文体、公租房等公共设施,将外来人口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尤其应保障外来人口学龄子女享有义务阶段教育。根据公共服务标准,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财政保障,重点保障城乡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建立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未来可根据标准实施效果、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需求等因素,适时调整相关标准,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及时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以城乡一体化补齐基层短板。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重点和难点依然在农村,补齐基层短板的任务依然艰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统筹规划和一体化建设,着力补齐基层公共设施短板,努力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建议推广总分校(院、馆)制、城乡对口帮扶、流动服务、志愿服务等模式,促进城市优质教育、医疗、文化资源向基层辐射和延伸,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基层也应统筹整合文化、卫生、教育、民政、社会保障、就业等行业主管部门加大公共资源投入,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发挥综合效能。

以数字化赋能公共服务供给。网络和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与应用,带动了各个领域的技术突破,对公共服务供给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网络数字技术的引入,可以有效扩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偏远地区、农村地区辐射和延伸,以数字技术手段填平区域间、城乡间在优质资源可及性上的鸿沟,让优质资源更好惠及广大基层群众。,各级政府部门也可以运用数字技术手段,有效捕捉和分析社会反馈信息与公众需求信息,及时纳入公共服务决策,大幅提升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这也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整合各类数字服务平台和资源,构建共建共享、互联互通、高效统一的公共服务基础平台,减少重复建设和闲置浪费,充分发挥平台规模效应,扩大优质服务资源的可及性。

以社会化激发公共服务创新活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责任,但并不意味着必须由政府包办。应在坚持政府保障责任的,扩大社会参与,建立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公共服务体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公共服务供需均衡。各级政府应重点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及社会资本参与学前教育、健康养老、文化娱乐、体育建设、旅游休闲、家政服务等消费热点和供给短板领域。以养老为例,我国正进入快速老龄化社会,单单依靠政府力量难以解决规模日益扩大、需求日益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可鼓励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运营机构以委托运营、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提质、扩容、升级,更加有效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从政府角度而言,应完善法律和制度环境,建立稳定的市场预期,增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的积极性。

,政府部门需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有效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加强统筹规划,建立协调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二是加快推进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明确公共服务提供的范围、规范和质量,作为面向公众的服务承诺和监管公共服务的依据。三是以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态度,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形成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