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和太监有啥区别(古代最早的宦官不是阉人,

f1赛车 2022-11-28 12:40www.1689878.com赛车比赛


说起宦官,我们就会想到太监这个词,而太监就是被阉割过的人。李辅国、魏忠贤等人,都是古代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宦官;蔡伦、郑和等人,却是声名远播的宦官。他们也即是太监。





我们要弄清楚的是,宦官是不是一开始就和阉人挂上了钩?太监的称谓在什么时候才成了宦官的代名词?


“宦”字的意思,本来不是指阉割过的人。“宦官”一词,原本也不是指阉割的人所做的官


“宦”,最早的意思是指那些懂得专门知识技能的人,他们一边在王公贵族家中学习官吏的事务,一边办理主人下达的工作任务,这些人称为“宦”。《左传.宣公二年》上有“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的记载。意思是这个人在某贵族家中做门客(奴仆),已有三年,没有回过家,不知道他的母亲还在不在世上。






“宦”在后来,又指两个意思一个即指阉割的人,“奄(阉),精气闭藏者,今谓之宦人。”另一个是指他们的工作性质,即在宫中内廷任职。宦,古代时是星宿名,宦者四星在皇位之侧,所以皇帝近侍称为宦者。《国语.越语》上说越王勾践“与范蠡入宦于吴”,这里的“宦”就是给吴王夫差做臣奴。





“宦”字也引申为做官、授官。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里的“宦”是做官的意思。


宦人做了奴隶主或帝王的奴仆后,有的奴仆因为顺从听话,被委以一个工作方面的负责,就成了宦官。宦官后来成为为皇帝及皇族服务的官员统称。他们就是皇帝的奴仆,负责宫廷杂事。


太监的称谓,原来也不是阉宦的代名词。太监是官职名,如唐高宗时的中御府、元代的太府监、仪文监等部门的主管,也叫太(大)监。只是到了清代,太监一词才专门指代宦官,成为宦官的统称。





最早的阉人是古代被判处宫刑的人


古代有所谓五刑,分为墨、劓、刖、宫、大辟。墨是在脸上刺字;劓是割去鼻子;刖是截去脚跟;宫,对男子是阉割;大辟就是杀头。


最初判处五刑的对象,是针对两种人一种是打仗俘虏来的异族人;一种是投降异族的内奸。这两种人都是本族的敌人,所以要惩罚他们。《礼记·王制》上说“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养”。意思是国君不录用判过刑的人,大夫也不收留这种人。让他们自生自灭。




东周以后,特别是到了商代,刑法制度成熟起来,五刑也施行于本朝。受过刑罚的人,也不再放逐,而强迫他们做苦役。其中受过宫刑的人所做的事情便叫“守内”。古代的贵族,生怕他的妻妾和人家私通,所以在内室里要用阉割过的人。


隋文帝时候,废除了宫刑。汉时还存在少量宫刑,但当时到贵族的内室里去服役的宦者,以自行阉割进身的为多。自此以后,做内监的人,都是自行阉割的。宦官二字,就成为此类人的专称,失其本义了。





从东汉光武帝之后,宦官才全部由阉人充任


《宦者列传序》里说∶“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皇宫为什么要用阉人?道理很简单


一方面皇帝的排场越来越大,皇帝和三宫六院需要大量的奴役。因为无论是皇帝、后妃,还是皇室中其他成员的生活,都需要有人侍奉;内廷与外廷之间,也必须有能为皇帝奔走、联络办事的人。女性体力较弱,活动能力较差,也不适合与外臣接触。而使用阉人,他们既有男人的体力,又无性能力的宦官在宫中当差,无疑是最可行的办法。




另一方面皇帝生怕他的后妃在与外廷群臣接触中,难免会产生暧昧之事。帝王夫权的神圣不可侵犯,后宫成千上万女子,只能供他一人享受,自然不希望再有第二个男子出现。所以,只有经过阉割的宦官,在内宫活动于后妃、宫女之间,才能使皇帝放心。


再一方面皇帝居于权力的顶峰,往往难以相信任何人,朝臣都要结党营私,影响着对臣下的绝对控制。只有宦官,是关闭在宫里,少和外人交接,不容易结党,而且宦官是没有家室的,既无嫡亲后裔、又无社会地位,少有营私之念。作为家奴,宦官既乐于奉承皇帝,又甘愿做皇帝的奴仆,而且还能充当皇帝的爪牙、耳目与心腹,而不会威胁皇位。





殊不知,自东汉光武帝改为宦官悉用阉人开始,历史上由于皇帝的有意无意,实际上宦官往往掌握了很大的权力,成为一股足以严重干预朝政的特殊势力,频繁走上历史的前台,把社会生活搞得乌烟瘴气。汉、唐、明三次宦官专权擅政就是明显的例证。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