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二战后的欧洲密不可分(二战后欧洲政治经济力

f1赛车 2022-11-27 10:15www.1689878.com赛车比赛

欧洲,这个名字来源有一种说法:闪族语,“日落之地”。许多人可能会认为用“日落”形容依然处于繁荣中的欧洲不确切,毕竟在诸多历史的丰功伟绩中,欧洲的地位曾一度凌驾于亚洲、美洲之上,是不折不扣的霸主。

1500年后,从“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到建立资本主义国家、从新航路开辟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完善、从工业革命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立、从“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致世界范围内科学文明传播……人类文明发展在世界面积第六,人口第三的欧洲大陆上不断被推进、演变。

不过世事皆倚伏,祸福相托。英、法、德等国家肆意掠夺资源,血与火的争端不断,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欧洲各地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地埋下隐藏危机。

1945年,长达六年,伤亡人数高达7000多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雅尔塔体系取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作为二战后世界新秩序,美苏崛起,欧洲走向衰落。

雅尔塔三巨头

在这场大战中,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通常所称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欧洲"现已死去,而且无复活希望。——哈乔·霍尔本

衰落后的欧洲又将何去何从,真的如哈乔·霍尔本所言“毫无复活希望”吗?那么这样的欧洲对往后的世界影响又有多大呢?

两极格局下的“卧薪尝胆”

“三巨头”会晤敲定了绵延至今的雅尔塔体系,以维持均势、保证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为前提,这也是国际体系存在的意义。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宣告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结束,奠定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中心的两极对峙格局形成。冷战则是指美苏之间除战争外一切敌对行为,毕竟他们彼此手中都具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旦上升成全面范围“热战”,那么整个世界都将吟唱悲歌。

1946年3月5日,冷战的信号被英国首相丘吉尔于美国的一次演说中点燃,这就是著名的“铁幕演说(也称和平砥柱演说)”。他在演说中这样讲道“没有人知道,苏俄和它的共产主义国际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干些什么,以及它们扩张和传教倾向的止境在哪里,如果还有止境的话。”

铁幕演说

几乎是直白、尖锐地挑明要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在美国发表演说这一点也同样耐人寻味,它宣告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和美国站在同一战线上准备与苏联展开明争暗斗。

虽是统一战线,却仍有主次之分,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依附在美国身后。没错,是依附,饱经战争的蹂躏,欧洲早已不复往日荣光。欧洲四强英法意德经济和国际地位下滑,伦敦、柏林和巴黎不再左右世界新闻。

其中英国在战争中累计拖欠美国210亿美元债务,海外投资额下降,出口贸易额缩减了近一半,黄金储备几乎耗尽,国际地位也下降到二流水平。丘吉尔自嘲地称英国是“可怜的小毛驴”,名为战胜国,实为战败国。

二战中饱受德军轰炸的伦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西欧大部分国家像英国一样的情况不在少数,总体经济情况都十分严峻险恶,工业不振,交通运输瘫痪,遍布遗留硝烟的土地导致农业停滞歉收,处处是满目疮痍的光景。惨遭战争影响的欧洲各国迫切需要巨大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来帮助恢复国家正常运行,这一点美国可以做到,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理想的援手。

美国作为“民主国家兵工厂”,凭借战争之际,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后续发展远超老牌帝国。据二战结束时相关统计,美国工业生产额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1/2以上,黄金储备占3/4,出口占1/3,如果说拿破仑战争后的英国获得了世界30%的财富,那么如今的美国则是占据世界50%的财富。

美国在二战中,两年的时间造了175艘弗莱彻级驱逐舰

与此美国也有意彻底洗牌局势,积极筹建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世界秩序,拉拢西欧也不过是捅破一层窗户纸这么简单。

不仅如此,他们都有共同的利益阻碍——苏联。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不同的社会制度与相冲突的利益足以撕裂短暂的友好合作关系,美苏在冷战期间宛如一座丛林里两只凶悍强壮的虎,暗中窥伺,迫切想咬下对方的血肉,将丛林中的一切都握在手中。

苏穗宗,赫鲁晓夫

美国杜鲁门主义一部分源于“希土问题”。这两地原属英国势力范围,位于地中海沿岸,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且希腊正处于内战期间,由英美支持的希腊政府军与希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之间的纷争。为了防止希腊、土耳其被苏联控制,1947年英国声称因国内经济下滑已无力给予希腊和土耳其经济和军事上的帮助,代请美国援助,美国欣然接受并顺势发表敌对社会主义的杜鲁门宣言。

西欧暗中蛰伏,抱团美国,紧接着“马歇尔计划”正式将复兴欧洲纳上日程。

美国投入近130亿美元,为西欧支付各种战后账单,重建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经济处于瘫痪期的鹿特丹和柏林也趁此机会逐渐恢复元气。

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的马歇尔

美国的援助计划客观上推动了欧洲经济走向一体化,1948年4月比利时、奥地利、丹麦、法国、英国、希腊等参与计划的西欧国家在美国提议下组建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这为欧洲形成联盟提供了跳跃平台以及经验。

多极化背景下重登“世界舞台”

欧洲帝国时代结束,从前隶属欧洲的殖民国家纷纷选择独立,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独立成功的例子也助长了这种世界范围民族解放运动的风潮。在欧洲殖民国家反抗的,被两个超级大国所支配的欧洲——东欧和西欧也在努力摆脱控制。

20世纪50—60年代期间,曾经由战争被造就的堪称仇恨、瓦砾与灾难为一体的欧洲已无衰败迹象,西欧依靠美国“马歇尔计划”恢复活力,东欧则参与苏联制定的“莫洛托夫计划”接受援助。

经济发展让欧洲各国在处理事物上更加得心应手,催生政治独立,极力想要摆脱插手本国决策的势力。1959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人的欧洲”口号,在各个领域都推行独立自主的政策,并发展法国自己的核武器和空中武装力量,几次拒绝美国提出的涉及有违法国军事独立自主发展的条约,力图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

戴高乐与肯尼迪

正如毛主席讲过“枪杆子里出政权”言论一样,戴高乐坚持不使本国决定性力量落入他国手中,这对美国来说是正面意义上的反抗。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自治也在冷战缓和、斯大林逝世导致苏联领导人变动的背景下迎来了喘息的机会。

分散的力量容易被逐一击破,集体的力量则不然。

欧洲一体化进程曲折,统一思想早在西罗马灭亡后就曾被提出,不过后续一直是纸上谈兵,直到1951年法德握手言和组织成立煤钢共同体才算踏在实处。

至此先后合并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以及欧洲经济共同体为“欧洲各共同体”,欧洲一体化进程已初具规模,与中国、日本呈三足鼎立态势。于1993年形成欧洲联盟,作为世界舞台上一股不可或缺的新兴力量存在。

随着两大阵营各自离心、分化,越来越多独树一帜的力量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直至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一超多强”的格局逐渐演变成常态,新兴力量与经济全球化以及多极化趋势大背景相辅相成。

多极化趋势不同于冷战有明确的开始时间点,它伴随着两极格局确立,作为一股潜流存在,50年代后开始壮大,60年代有了较大发展。1967年“欧洲各共同体”建立无疑为多极化趋势发展注入了加强针,并最终在1991年成立现在的欧盟。

但欧盟自始至终都只是一个国际组织,而非一个国家。每个成员国最优先考虑的,永远是自己的利益,这也导致了欧洲联合的进程举步维艰。在经济发展停滞,英国脱欧、难民危机、俄乌冲突、能源危机、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我们甚至已经看不清欧盟的未来。重生还是死亡,这是欧洲需要思考的问题。


作者水煮鱼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