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比镜子里的丑吗(你永远比镜子中的自己,丑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相信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照镜子的时候,觉得自己长相姣好,各个角度都很完美,结果一照相发现,自己突然变丑了很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对此,有人甚至提出真人永远比镜子中的形象,丑30%的言论,难道我们的大脑真的自带“美颜滤镜”吗?下面,将从心理学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为何我们总是不上镜。
冻脸效应(the frozen face effect)
主流观念认为,心理学冻脸效应可以用于解释不上镜现象。冻脸效应最早由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罗伯特·博斯特(Robert Post)和他的团队提出,该理论认为,静态脸的吸引力永远比动态脸更低。
我们平时在照镜子的时候,不会静止不动,而是会不断调整姿势和角度,神情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可能会挑眉、微笑,而这些微动作、微表情会让我们看上去更加动人。相比之下,照片则是静止的,我们很难通过静态画面感受一个人的全部魅力。
并且,不上镜的人虽然不一定有镜子里看到的那么美,,也绝对没有相片中的那么丑,在心理学家看来,一个人的真实长相是介于镜子与照片之间的。
知名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曾曾提出一个神奇的公式人类在沟通中,展示的全部信息=7%语言信息 38%声音信息 55%肢体语言信息。
我们暂且不论这个公式的准确性,网络上,该公式颇受争议。至少,这个公式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想要吸引别人,最好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仅仅是通过照片很难让别人感受到你的气质和魅力。
“光环效应”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认为,光环效应(Halo Effect)的确存在,并具有一定合理性。
“光环效应”指的是一种爱屋及乌的晕轮效应,即每个人在照镜子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美化”。
镜像中的自己和相机中的自己是有白平衡差别的,不同光线状态下的人脸状态是很不同的,很多人在拍照时并没有很好的光线条件,所以,照片看起来不尽如人意。
,我们在照镜子时,狡猾的大脑却会自动帮我们补光,喜欢自己的人在光环效应下也会不自觉地觉得自己各个角度看都好看。所以大脑通常会选择去认同“更好看”的自己,而不是“更真实”的自己。
“左脸效应”
科学作家山姆·基恩(Sam Kean)提出了“左脸效应”,他认为,左脸由大脑控制情绪的部分控制,所以左脸比右脸更加具有表达性。其实我们可以仔细回忆一下,平时拍照的时候是不是也会下意识地把脸右转,露出左脸。
所以,我们在照镜子时也是看左脸更多,这样子我们就自动忽略了大部分都会有的五官不对称的毛病了,侧脸的角度也会让我们的鼻子看起来更高。所以说,这样的习惯也会让我们觉得镜子中的自己更好看。
,照镜子不完全真实,拍照也不完全真实,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真实的颜值,应该站在和离镜子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并且在正常的自然光下,这样的状态下呈现的状态才是最接近我们真实颜值的状态。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神奇小小
参考资料
《Decoding of Inconsistent Communications》
《Inference of Attitudes from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Two Channels》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女子排球
- 品牌CEO支持勇士背后的库里,杜兰特声望微妙变
- 科洛克复原漫长路,重返联盟成焦点球员重生之
- 耐克推出字母哥专属签名鞋预计将于2019年问世
- 6球惨败申花泰山官方:诚恳接受各界的批评,向
- 乔尔格面对密集赛程全力备战,重视每一役的挑
- 斯通谈申京进步队员齐头并进,共同进步不感意
- 沃尔奇才队史得分榜晋升至第五位,累计得分9
- 克莱谈夺冠球队实力深度非单一英雄之荣耀,球
- 塔克专注自我,无论对手如何,做好自身准备
- 詹姆斯赛场奋斗,湖人胜绩 上周比赛与细节
- 奥登大帝现身骑士主场,荧光绿装亮相成焦点
- 阿德加盟篮网目标赢球,非追求全明星荣耀
- 斯波教练称赞纳恩苦练见成效,将获更多出场机
- 乔治爆料威少与杜兰特和解内幕
- 卡瓦哈尔寄语16岁亚马尔:他需要谨慎行事,以免
- 阿根廷队更衣室内狂欢庆祝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