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简介(伏尔泰是法国文学家,他将《赵氏孤

沙滩排球 2022-11-28 09:46www.1689878.com沙滩排球

法国文学家伏尔泰是一个“中国迷”,在他一生的作品中,有不少都是借鉴了中国文化的元素,尤其是一部由《赵氏孤儿》所改编的戏剧,更是在法国大为著名。至于其改编行为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完全与他的创作理念有关。伏尔泰的这句话究竟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曾经涌现出一批泰斗级大师,其中就包括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的伏尔泰。伏尔泰原名叫做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是18世纪时期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伏尔泰的一生,一直为“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而奋斗,也撰写了许多著作,用于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其代表作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等。

伏尔泰所生活的时代,正值法国大革命发生的前夕。对于法国统治阶级专政的蛮横,伏尔泰早已厌倦不已,与此,在英国考察了英国资本主义阶级革命的他,开始倾向于民主,他坚定地认为,只有民主,才会让法国走向更加辉煌的道路。

伏尔泰曾说过一句名言,叫做“世界的历史起源于中国”,正是这样一句话,体现了他睁眼看世界的格局,也表明其自身对于古老的华夏文明的接纳与包容。伏尔泰的思想过于先进,对于当时麻木的法国人并未形成太大的影响力,以至于他的“改变世风”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思想的禁锢,来自于统治阶级的政治主张,在法国皇家内部,他们以麻痹的方式欺骗底层民众,自己却醉心于享乐之中。在如此观念之下,社会道德体系开始迅速崩塌,人们也开始形成了唯利是图的利己观念,整个法国之内弥漫着一股奢侈浮夸之风。正是因为如此,伏尔泰决定以华夏儒家的精神理念唤醒世人,令社会体系迅速回至常态,经过反复筛选,他最终找到了中国著名的历史故事——《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曾被太史公记载于作品《史记》之中。《赵氏孤儿》讲述的是,在晋国晋景公时期,以赵盾为首的赵氏家族控制着朝内的大权,晋景公本人却崇信奸臣屠岸贾,二人合谋铲除了赵氏家族,令其满门皆灭,只留下一位怀孕的赵庄姬。

赵氏家族中的家臣程婴与公孙杵臼二人,为了能够保住赵氏血脉,一人舍子、一人舍命,最终将前来搜查的屠岸贾欺骗,含辛茹苦在山中将赵氏孤儿赵武养大,并顺利回到宫中为家族复仇,不仅诛灭了屠岸贾,而且还令赵氏家族兴旺发达,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赵氏孤儿》作为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曾被各种戏曲形式所吸收,演绎出一幕幕脍炙人口的经典传奇。在整个故事之中,主角程婴为了能够保住主人的血脉,忍痛将自己的孩子献出,用“调包计”换来了希望,并在欺骗屠岸贾之时,背上了忘恩负义的骂名。与此,公孙杵臼不惜以性命为饵诱屠岸贾受骗,诠释了忠义之士一生最执着追求的理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念之中,一直崇信“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内核,生命固然只有一次,在大是大非面前,牺牲生命而取忠义之道,却是一种被人称道的追求。在程婴与公孙杵臼的允诺中,二人都在尽全力保存赵氏骨血,相互之间也都践行了自己的誓言,即使在赵氏孤儿大仇得报之时,年迈的程婴也并未享受胜利果实,而是选择了自尽,因为他急于去地下与公孙杵臼和赵盾相会,完成自己“言必行,行必果”的誓约。

伏尔泰所看中的,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国人高尚的道德观念,因为在他看来,这无异于是现代社会的最终理想目标。故此在伏尔泰的笔下,一部名叫《中国孤儿》的话剧就此产生,并在1755年8月20日开始在巴黎各大戏院正式上演,可谓是盛况空前。

《中国孤儿》的出现,受到了底层民众以及贵族阶级的欢迎,也影响了国外剧作家的创作方式。在此之后,英国的谐剧作家默非根据伏尔泰的剧本进行改写,编著了一部英国版的《中国孤儿》,于伦敦地区上演之后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由此可见,“守信重诺”与“自我牺牲”并非是一隅之间,而是全世界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是一种值得所有人肯定的美好品德。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