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国牺牲了多少志愿兵(一百多万个志愿

沙滩排球 2022-11-28 09:45www.1689878.com沙滩排球

我有两个朋友都看了《金刚川》,他们的评价却大相径庭。

一个兴奋地说,很喜欢那种同一时间不同视角的叙事手法,得劲儿。

一个沮丧地说,啥破电影啊,垃圾,把故事讲得细碎。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金刚川》。

一百多万个志愿兵,也有一百多万个抗美援朝。

那个立过三等功的抗美援朝老兵

我身边曾经有个抗美援朝老兵,他就是我爷爷。我小时候,爷爷就告诉我,他十几岁时做志愿兵参加抗美援朝,还立过三等功呢!我问他,有奖状吗?爷爷遗憾地说,那时候太穷了,奖状大概被我奶奶做鞋样子了,早没了。好在,爷爷安全地从战场上回来了,这才有了我们。

大概在他六七十岁的时候听说乡里有对军人的抚恤金,经过几番周折,爷爷因参加过抗美援朝申请到了。钱虽不多,老人家还是很高兴,总是盼望着。2008年的八月份,北京忙着奥运,读研二的我回来过暑假;在乡里赶集那天,爷爷想给我们买点好吃的,就急着去领抚恤金,结果在去的路上突发脑淤血去世,距今已有12年。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英雄赞歌,时远时近,每次听起来总是那么嘹亮,那么好听。

从1950年至今,抗美援朝已70周年,有些活着的成了英雄,而那些像爷爷一样的普通志愿兵,多数都已归于尘土,还有谁记得他们的名字吗?或许,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群众。

“历史是谁创造的?”,那道题你还记得吗?

上学时,政治课有个颇具迷惑性的题目——“历史是谁创造的?”是少数英雄?人民群众?还是英雄和群众一起创造的?

正确答案是人民群众,因为英雄人物也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不能把他们从人民群众中分离出来。每个英雄人物的形成,也离不开背后那些默默奉献的人民群众。

《金刚川》电影围绕着搭桥渡江展开,桥是重要意象。电影中最震撼人心的场面是那座用一层层士兵搭成的人桥。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老兵说,我们都不怕死,打仗总要有人牺牲的。

一条大河,波浪宽,总有人要做桥,要做路,让更多人走过去。战争的胜利,靠的不是武器先进,也不是战法牛逼,而是“人和”, 是奋不顾身、视死如归、舍生取义……是无数个士兵用自己鲜血诠释的悲壮而坚定的信仰。

电影为我们讲述着新历史

如果用全球视野来看待历史,看待战争,又会有不同的思考。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我们迫切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新历史。

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封锁越来越加剧,印度在边境也不安分,有硝烟的、没有硝烟的战争都离我们并不遥远。中国目前还没人有能力写一部世界史,写了估计也没几个人看,毕竟看书的成年人不多了。电影是时下里最流行的讲故事载体,用一部部历史战争剧,让人不忘历史、居安思危、临危不惧,不失为一种好方式。

战争没有胜利者

抗美援朝作为一个历史事件的结局大家都知道,所以电影如果线性叙事,一步步击破障碍然后取得胜利的叙事手法就显得普通。所以,《金刚川》通过敌对双方视角立体地讲述同一个时空下的同一个故事,试图让人对战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部电影能够承载的内容毕竟有限,我更欣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二手时间》。这本书就是不同人称及其带来的多样视角交叉并存、互相叠加,来讲述苏联解体后民众在生活上的艰难困苦和信仰崩塌。这是一本纪实文学作品,讲述者上至苏联元帅,下至卫国战争中的老兵;有苏联时期地区党委书记,也有普通工人、农妇;有新俄罗斯人,阿塞拜疆的亚美尼亚族人,俄罗斯莫斯科的塔吉克族人,车臣的俄罗斯族人等。

一个个真实的人讲述自己的故事,视角非常丰富,经历过苦难的人们对战争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尽管他们对苦难的诉说内容似乎有叠加,但你不会觉得重复,毕竟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

比挨饿、挨打更痛苦的是信仰崩塌。俄罗斯作为战斗民族,要么打仗,要么准备打仗,从来没有其他生活。有一天,他们突然不知道该相信哪个主义,不知道自己打仗的意义是什么,因为他们痛苦地发现战争没有胜利者,不管是被打的,还是打人的,都损失惨重。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