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患难的感动句子(患难与共手足情深,坎坷
人人都知,苏轼才华横溢、洒脱豪放,诗词文画样样精通,天下闻名。
但很多人常常忘记,在哥哥这个光芒万丈的身影背后,站着一个人——苏辙。
哥哥入狱时,苏辙自请贬官,保住了哥哥的性命;哥哥被贬时,苏辙担负起哥哥一家老小的生活。
古人云至亲至疏夫妻。不仅夫妻,人生所有关系,都难免要经历种种考验,君不见历史上同根相煎的故事何其多?可在苏轼苏辙兄弟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患难与共的宝贵亲情。
▲ 左苏轼;右苏辙。
01 相伴一起成长
苏轼,字子瞻,号东波居士;苏辙,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
苏轼苏辙的母亲程氏生了六个子女,但只有最小的两个孩子苏轼、苏辙活了下来。
两兄弟的性格生来就大不相同一个性急直爽,一个稳重深沉。
老大喜动。小时候出去玩,无论登山还是游水,哥哥总是冲在前面。
老二喜静。先观察,再行动,不紧不慢跟在后面
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兄弟俩从小喜欢读书,学习刻苦。
十多岁时,两人同在学堂读书。一日天降大雨,苏轼兄弟和伙伴们兴起作诗,同学先出上两联“庭松偃仰如醉,夏雨凄凉似秋。”
轮到苏轼,他拿起馒头啃了一口,却见苏辙用手掩鼻,望着窗外思考。
忽然想起一个典故东晋宰相谢安患有鼻炎,吟诗时有鼻音,士大夫们仰慕他,处处模仿谢安,连吟诗也要捂着鼻子学他的声音。
苏轼存心和弟弟开玩笑,就捂着鼻子说“有客高吟拥鼻!”说完又咬了一口馒头。
苏辙回过神,见哥哥取笑自己,不甘示弱地回道“无人共吃馒头。”同学们顿时笑倒一片。
兄弟俩就这样相互陪伴,一路长大,直到遇上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科举。
02 才华并驾齐驱
北宋嘉祐元年(1056年)三月,苏洵决定携带攻读已久的苏轼兄弟出川一试身手。
父子三人离眉山、发成都、过剑门,历时近三个月,终于来到京师汴梁。
同年秋,苏轼、苏辙参加开封府解(jìe)试(州府举行的考试,是科举考试中的第一级),榜出,苏轼第二,弟苏辙也中选。
当时苏轼二十一岁,苏辙十八岁。
嘉祐二年(1057),苏轼、苏辙又参加省试,苏轼仍第二,苏辙也中选。三月,经宋仁宗殿试,苏轼苏辙兄弟顺利进士及第。苏氏文章,一时名震京师。
嘉祐六年(1061),苏轼、苏辙兄弟被推举参加“制举”考试。“制举”是皇帝为选拔人才举行的特殊考试。
八月试毕,苏轼被录为三等,苏辙文因言辞激烈,有争议,以四等录取。在宋代,兄弟参加“制举”而登科者,唯有苏氏兄弟。
虽然,苏辙未能与哥哥一同入选三等,但苏辙策论远比苏轼尖锐激烈,可见兄弟俩才华不分伯仲。
就连仁宗皇帝也对苏轼、苏辙兄弟赞赏有加,曾兴奋地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兄弟俩同样是才高八斗,一个如烟火绚烂,一个如静水深流。
03 互牵挂情更笃
入仕后,苏轼凭爽朗的性格结交了很多朋友,加之受前辈欧阳修赏识,可谓如鱼得水。苏辙性格低调些,名气没有哥哥来得响亮。
无论外界如何评价,兄弟俩的感情却丝毫未受影响。相反,他们相互挂念、携手并肩,感情更加深厚。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八月十五,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夜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看到月亮,不禁想起了七年未见的弟弟苏辙。
可弟弟远在齐州(今山东济南)任掌书记,不得相见。思念不已,遂写下《水调歌头》一词,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次年中秋,苏辙到徐州(此时苏轼已调任徐州)和哥哥相聚。
兄弟相见,十分开心。他们一起登楼赏月,一起饮酒泛舟,听音乐、赏美景,尽情享受着相聚的欢乐时光。
,相聚总是太短,分别又来得太急。今夜把酒言欢,明日,兄弟俩就要再度分开。
想到此,苏辙心中伤感,特地作了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可谓,宦海沉浮,世事难料,再聚不知何时,苏辙心中满是不舍。
04 兄有难弟来帮
哥哥苏轼性格耿直,心无城府,动不动就写诗直言极谏。弟弟苏辙反到像个兄长,性格沉稳老练,事事替哥哥着想。
元丰二年(1079年),“乌台诗案”爆发,苏轼被小人构陷获罪。苏辙得到消息,立刻修书给哥哥,让他做好心理准备。为保哥哥性命,苏辙又连夜写了一封奏章,请求朝廷削去自身官职替兄赎罪。
苏轼入狱期间,长子苏迈每日为其送饭。父子二人约定,平时只送肉和菜,如判死罪则送鱼为信。
结果有一天苏迈急着出城借钱,委托朋友代送。朋友不知情,特意买了一尾鱼给苏轼吃。
苏轼看到这条鱼,内心百感交集,想到弟弟常劝自己谨言慎行,自己却不以为然。如今这般凄惨,不禁心中生悲,写下绝命诗与弟弟诀别,其中有“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之句。
宋神宗看到诗中手足深情的句子,终是于心不忍。加之王安石、太后等纷纷求情,苏轼最终免于一死,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苏辙也受牵连,被贬江西。
贬谪中的苏氏兄弟,如汪洋中的一叶小舟,在宦海中沉浮。
05 兄弟争相避让
元祐元年(1086年),宋神宗去世,九岁的哲宗即位。祖母高氏辅政,任司马光为相,并起用大批在变法中被贬谪的官员。
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苏轼苏辙兄弟的命运也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
很快,二人分别从贬所诏回。55岁的苏轼先是被安排做吏部尚书,后又任翰林学士承旨。52岁的苏辙在朝中任尚书右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司马光掌权后极力废除新法。尽管苏轼与司马光私交很厚,但长期贬谪生活,使他对民生疾苦有所体会,他认为新法不应全部废除,要兼用所长。
这导致了他和司马光的激烈争论,被司马光称为“王安石第二”。
由于政见不合,加之备受排挤,苏轼怕给给弟弟带来祸端,便以回避为由,上奏疏恳请调外地任职。
哥哥护弟深切,弟弟也不能无动于衷。
苏辙听说后,很感动。连上四道奏折,请求外任。并说“兄轼才高行备,过臣远甚”,“只可使弟避兄,不可使兄避弟”。
面对高官厚禄,兄弟二人争相避让。而有些亲人为争夺名利却反目成仇,如曹丕曹植兄弟,李世民李建成兄弟。苏轼兄弟的高尚情操,令很多人汗颜,令无数人景仰。
其后,苏轼先后任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知府。相反,苏辙却青云直上,官居副相,达仕途最高峰。
06 天涯海角相随
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在赴颍州任职途中思念京城的弟弟,写下了《满江红·怀子由作》。
抒发兄弟长期不得相见的感慨和对弟弟的深切怀念。
人生的命运波诡云谲。
元祐八年(1093)九月,高氏病逝,隐忍已久的哲宗亲政,力变前规,尽废元祐执政诸臣。
绍圣四年(1097)五月,苏轼又贬儋州(今海南省),苏辙贬雷州(今广东湛江),兄弟二人于藤州相遇。
两人曾经相约,待到年老后,辞去官职,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共度余生。弹琴论诗,听风观雨,饮酒欢歌。
可兄弟二人几经贬谪,相聚的日子屈指可数。
六月,兄弟俩同行至雷州。这次,是兄弟二人一次相聚。
分别之际,苏辙看着哥哥苏轼乘船远去,想到他与哥哥都已是暮年,此番离别,不知有生之年能否再见,不禁泪如雨下。
老天终究是没有眷顾他们。三年后,苏轼从海南被诏回,北返途中,病逝常州。
他临终前最大的遗憾是没能见上弟弟一面“惟吾子由,自再贬及归,不及一见而诀,此痛难堪。”
噩耗传来,苏辙失声痛哭
“惟我与兄,出处昔同,幼学无师,先君是从。游戏图书,寤寐其中,曰予二人,要以是终。”
次年,苏辙按照兄长遗言将其葬于嵩山之下,并卖掉自己部分田产,将三个侄子接到身边共同生活。
晚年的苏辙闭门不出,几乎断绝了一切人际往来。十年后,苏辙病逝葬在哥哥墓旁,终于实现了“对床夜雨听萧瑟”的约定,彼此再也不会分开。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谊之深厚,世所罕见。他们是兄弟,是师生,是诗词唱和的良友,是政治上荣辱与共的伙伴,是精神上相互勉励的知己。他们兄弟的感情,是对中国古代孝悌文化中“悌”字的最好诠释。
漫漫人生路,浓浓兄弟情。他们饱经忧患,彼此赤胆忠心;他们艰辛坎坷,胸襟光明磊落。其伟大人格,经历近千年仍熠熠生辉。
女子排球
- 中国女排奥运名单 中国女排奥运名单出炉
- 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 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阵容
- 2024奥运女排赛程 2024年奥运会排球
- 女排世界杯颁奖仪式 女排世界杯颁奖仪式是什么
- 女排世界杯2019:女排世界杯2019回放
- 伦敦奥运会女排:伦敦奥运会女排名单
-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
- 中国女子排球:中国女子排球在哪一年获得冠军
- 2024女排全锦赛决赛对阵出炉 2024年女排全锦赛决
- 2019女排世界杯颁奖仪式 2019女排世界杯颁奖仪式
- 中国女子沙滩排球 中国女子沙滩排球的明星选手
- 2024女排决赛比赛时间 2024女排决赛比赛时间几点
- 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 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
- 女排世界杯2019赛程 女排世界联赛2019赛程
- 2015年男排世界杯 2015年男排世界杯决赛
- 2012奥运会女排 2012奥运会女排中国vs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