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外-什么是员外

足球明星 2022-11-22 22:01www.1689878.com足球直播

本文由体育爱好者Destiny Smith投稿,除了,我们还提供了员外和小翠,员外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员外是什么人,希望本文能为您找到想要的体育资讯。

本文看点:

古代的员外到底是什么官,有什么权利?

古代的员外,初出现的时候指的是朝廷正员之外的官员,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魏国,当时朝政内部设置置员外散骑常侍,即是在正员官职的前面加上员外两字。到了明代,员外一词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员外逐步演化为一个隔离于朝廷大员外的闲职,政治属性淡化,渐渐的只和财富挂钩了,地主、富豪可以通过捐赠获得员外称呼,员外也特指从官员含义转化为地主、豪绅的代名词

员外,总的来说,在明代以前,具有和正员类似的职权,文官可以参政议政,武官在战事较多的年代要参与打仗。

我国官职的变化是随着历史推进的,就像宰相一词在不同的年代就有不同的称呼,并且性质、职权是不同的,都是随着政治沿革而一点点变化的。

古代“员外”一词,它的变化也有自己的轨迹。刚才提到了它是区别于正员之外,其中正员,指的是朝廷中登记造册、位列花名册正式的官员,而员外是此类官员的补充。

参考史料,我认为当时的员外和正员有相近的权利,比如可以免除徭役、赋税,还可以有自己的封地,当出任相应官职时,还可以从国家获得相应补助。

到了明代,员外一词特指地主、富人。这时候他们在朝廷中已失去了依法行政的权力,在地位上与官员平齐,在行政权力上与平民靠近,淡出了朝廷的视野,流离于之外。

什么是员外? 是官职吗?

员外”是一种官职,从字面意思我们就能看出它表示“正额之外”增设之意,起源于三国时期魏末。

最早设置的官职叫员外散骑常侍,到晋朝初年设置了员外散骑侍郎。南北朝、隋朝又设立了新的官职,将员外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唐、宋、辽、金、元、明、清都沿用隋制,以郎中、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这时员外已身居显赫之位,虽名叫“员外”,其实在编制定员之内。

到明朝时,虽然身居显赫地位,但其实已经慢慢的变成了一个无实权的闲职,渐渐地失去了往日的荣光,再加上当时一些地主和商人通常可以通过捐赠银两的方式获得员外一职,因此,“员外”也逐渐失去了本来的意思,而变成了专指有钱人的一个词语。

扩展资料

员外的由来

古代之所以设置“员外”,是考虑到科举考试进人的速度大于官员淘汰的速度,而官员编制是一定的,因此有必要设立候补官员制度,安排那些通过科举考试但又没有正式位置可安排的候补官员。

随着时间推移和官制改革,员外逐渐成为了一种可有可无的闲职。清朝时,朝廷将员外等闲职拿出来,提供给捐纳的有钱人。这时候,只要舍得拿钱出来,地主和商人都可以捐一个员外官职来做,从而免去十年寒窗苦读。

参考资料来源:

员外是什么官

员外又称员外郎,古代指正额以外的郎官,就是今天所说的“编制外”。
中国古代官员,也有正职和副职之分。正职一般都有各自的名称,如:司空、尚书等。副职则可以统称为郎官。郎官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员外郎,一种是郎中。员外,也叫员外郎,起初就是官职,后来逐渐没有了实权,衍生出其他的意思。
历朝历代捐官(即出钱买官),除了那些非常昏庸者,如汉灵帝,连三公都敢明码标价以外。一般皇帝卖的都是员外郎这种官职。实权不大,皇帝挣了钱,买官者挣了面子。
买官要钱,所以当上员外郎的人多少有点资产,多为地主豪绅、大商富户。
所以员外成了这些人的代称。
如果我的回答帮到了你,请点“采纳”。

满清时候的“员外”究竟是个啥?为啥有些能腰缠万贯呢?

清朝所称之“员外”,实际是官制中的员外郎之简称。

按照清朝官制,员外郎属于司官,为郎中之助。以现时的官职比较,就相当于国家部门的副司长或省里的副厅长,与地级市的副市长平衡。

员外郎之官职,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的魏末的“员外散骑常侍”,晋后此官职称“员外散骑侍郎”,属于皇帝的近侍官,比较高贵。从隋朝开始,正式在尚书省设置员外郎,其24司每司均配置一名员外郎。从此,员外郎作为司之副成为各朝惯例。所不同的是编员逐渐增多。到清朝,每司一般都置若干员外郎,而多者一司有过十名员外郎。

员外郎的品秩,在唐朝时期曾跌至低点,为正六品。清朝员外郎之品秩沿明制,为从五品。

清朝沿袭前朝之称谓习惯,将员外郎简称为员外。

满清期间,为何很多员外腰缠万贯?这是因为清朝的官制除了正常的“例官”外,还有“捐官”,就是清朝捐纳制度下的“买来之官”。

捐纳制度究竟是一种什么制度?简单明了地说,就是卖官制度。当然,清朝的捐纳制度不止于卖官,还有“卖学”(学位、功名)、“卖勋”(封、衔)、“卖秩”(品级)等等。此为另之话题。

其实,捐纳制度自古就有。《史记》记有“秦得天下,始令民纳粟,赐以爵”。秦代的捐纳制度已成雏形,汉代则达到了制度化。清朝之捐纳制度,始于顺冶,善于康乾,兴于嘉道,滥于咸同,终于宣统。清朝间随着时势之推移,其捐纳状况愈演愈烈,成为朝廷财政不得不依赖的“支柱产业”。

康乾时期,捐纳制度相对严谨。捐纳之官大多可补缺。所谓补缺,就是到岗任职。乾隆时期捐纳分“暂行”和“现行”。暂行亦称大捐,是指遇事定期所办之捐纳。现行亦称常例捐,是指常年办之捐纳。捐纳明码标价。如乾隆三十九年,捐纳价为:郎中,银9600两。主事,银4620两。道员,银16400两。知府,银13300两。同知,银6820两。知县,4620两。县丞,980两。这种标价方式,一直维持到清末。而到了清朝后期,捐纳大多有职无缺。其之捐纳已不是帮补财政问题,而是成了财歇之举、贪腐之举、虚荣之举。很多有钱人为了在社会上有显赫的地位,争相捐纳。这成为空前绝后的清朝惯常现象。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清朝捐纳之官种种,为什么“员外”格外令人印象深刻?

首先,员外郎之官,属于清朝捐纳之高层官员,特别荣耀。而有本事捐纳为员外郎的,必定是腰缠万贯、威名远扬之富豪。

其次,对于清朝地方官来说,分府、州、县三级,知府为从四品,知州为从五品,知县为正七品。而“员外”品秩为从五品,在知县之上、知府之下,与显官知州能平起平坐。因此,捐纳之“员外”能雄霸一方,特别显赫。

正是因为有了清朝的捐纳制度,才会常常出现清朝的“员外”腰缠万贯的现象。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