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委会主席暂缓访日(中国2020访日)
本文由体育爱好者Aaron Weaver投稿,除了,我们还提供了每日3访,现国际奥委会主席,2020访日,希望本文能为您找到想要的体育资讯。
本文看点:
历届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历任主席
首任主席 国际奥委会首任主席德米特留斯·维凯拉斯(Demetrius Vikelas 、希腊、1835—1908)是希腊诗人和教育家,维凯拉斯1835年生于希腊锡拉,作为泛希腊俱乐部会员,代表希腊参加了1894年顾拜旦主持召开的国际奥委会巴黎大会。会上,他积极支持希腊主办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根据当时的规定,国际奥委会主席应该是奥运会举办国家的人,会后被选为第一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从1894年任职到1896年。
第二任 第二届国际奥委会主席皮埃尔·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法国)顾拜旦的故居在法国的诺曼底省的米尔维勒城堡,古堡的门口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现代奥运之父、教育家、历史学家皮埃尔.顾拜旦1863—1937。
第三任 第三届国际奥委会主席亨利·德·巴耶-拉图尔(Henri de Baillet-Latour , 1876—1942、比利时),这位国际奥委会第三任主席(1925-1942)出生于比利时贵族家庭,社会活动家和奥林匹克运动积极支持者,是顾拜旦的密友。
第四任 国际奥委会第四任主席西格弗里德.埃德斯特伦(Sigfried Edstrom , 1870—1964、瑞典)。国际奥委会第四任主席(1946-1952)是一位瑞典体育活动家。曾就读于美国、瑞士,担任过动力工程师。喜爱田径运动,大学时期曾创瑞典国家短跑纪录。
第五任 国际奥委会第五任主席艾弗里﹒布伦戴奇(Arery Brundage , 1887—1975、美国)。国际奥委会第五任主席(1952 -1972)是美国体育活动家。喜爱田径运动,曾参加 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获得田径比赛五项全能第五名。1914年、1916年、1918年三次获美国田径全能冠军。
第六任 国际奥委会第六任主席迈克尔﹒莫里斯﹒基拉宁(Mihael Morris Killanin, 1914—1999、爱尔兰)。 国际奥委会第六任主席(1972 -1980)是爱尔兰记者、体育活动家。曾在英国《每日快报》、《每日邮报》等报刊任职。1937-1938年以军事通讯记者身份到中国及亚洲其它国家做战地采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事文艺创作和电影导演,出过不少优秀作品。后投身体育事业,1950 年任爱尔兰奥委会主席。
第七任 国际奥委会第七任主席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 Juan Antonio Samaranch ,1920- 、西班牙)是西班牙“凯沙”公司的董事长、体育活动家和外交家。
第八任 第八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1942-)。罗格年轻时就表现出极高的体育天赋,曾是比利时橄榄球队的一员,又曾夺得帆船项目的一次世界冠军、两次世界亚军,参加过1968年、1972年和1976年三届奥运会。
把“日本人”说成“中国人”,国际奥委会主席“惹恼”日本网民
对于这名现年67岁、一辈子投身于 体育 运动的前击剑运动世界冠军来说,这次的日本之行绝不轻松。
13日下午,巴赫访问了东京奥组委,并与东京奥组委会长桥本圣子举行会谈。这是赴日参与奥运准备和举办工作的巴赫的首场线下公开活动,小插曲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在与桥本圣子的会谈中,巴赫谈到国际奥委会一直致力于举办一届对于大众来说安心安全的大会。当巴赫准备强调这里的“大众”,指的是运动员、各国代表团、日本民众时,他把“日本民众”说成了“中国民众”。巴赫很快意识到了这一口误,并立即纠正说是“日本民众”。
尽管巴赫在整场会谈中称赞了日本为奥运所作的努力,并表示“没有比东京奥运会准备更加周全的了”,还用日语说“一起努力吧”。,日本网民只记住了巴赫的上述口误,消息很快登上了日本网络热搜榜。
日本网民愤愤不平地指责道“中国日本分不清,这就是你对日本的认知?”“你果然没把日本民众放在心上”“你来日本到底是为了什么?”。
,大多数日本人也不至于小气到对巴赫的一个口误揪住不放,其实很多日本人对巴赫是有“积怨”的。
这种“积怨”,归根到底还是很多日本人反对在疫情下举办奥运,他们认为办奥运会导致日本疫情恶化,危机民众 健康 和生命。而日本政府、国际奥委会则坚持认为应该举办,这使得日本政府、国际奥委会和日本民众之间出现了裂缝。很多日本人认为,“国际奥组委坚持举办奥运只是为了经济利益”。
而代表国际奥委会的巴赫,自然也免不了成为部分日本人的“攻击”对象。尤其是巴赫在今年年初的一番言论,让很多日本人恼怒至今。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全球扩散,国际 社会 上认为东京奥运会无法按期举办的论调也很强。1月27日,巴赫否认东京奥运会将停办或延期。他还称,现在决定具体的防疫对策还为 时尚 早,并希望日本民众和各国运动员等所有相关人员,“无论如何请再耐心等一下”。
巴赫的发言被日本舆论简单地解读为,“奥运无论如何是要办的,日本民众就忍耐一下吧”。巴赫与反对办奥运的日本民众之间的梁子就这样越结越深。
从巴赫抵达日本第一天起,他大概就感受到了日本舆论的不友好。
7月8日,巴赫乘机抵达东京羽田机场,其后由警车开道住进东京的酒店。在抵达酒店时,巴赫隔着车窗向窗外的媒体等挥手微笑致意,但日本媒体称,“这一情景加深了日本民众对他的反感”。
不仅网络上有人发帖要求巴赫离开日本,7月10日,还有人集结起来到巴赫居住的酒店前抗议,高喊“巴赫回去”“停办奥运”。
,巴赫原本计划在“奥运休战”期间的7月16日,前往曾遭美国原子弹轰炸的广岛参加旨在宣扬世界和平的活动。但在12日,当地民众组成的团体已向广岛地方政府递交抗议书,反对巴赫访问广岛,称巴赫是为了“打着和平的幌子,将疫情下强行举办奥运正当化”。
在接下来的东京奥运行程中,不知道巴赫还会遭遇怎样不友好的对待。(原标题把“日本人”说成“中国人”,国际奥委会主席“惹恼”日本网民)
国际奥委会主席暂缓访日,东京奥运会还能如期开展吗?
由于新冠疫情现在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欧美多国疫情更加严重,这也为明年奥运会的举行增加了不确定性。究竟能不能像日本领导人和国际奥委会官员所达成的共识那样,在举办奥运会期间能够确保各代表团全体人员的安全。要想使奥运会如期举行,日本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但他们也必须去做,否则的话这届奥运会恐怕就有可能取消了。那样的话日本为准备这届奥运会所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就都打水漂了,这将对日本经济造成沉重打击。所以日本将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举办这届奥运会。
尽管如此,本届奥运会参赛国、参赛队和参赛选手都可能比往届少。整体规模可能会缩水。
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是谁
截至2019年12月,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任期八年(2013-2021年)。2008年奥运会托马斯·巴赫还未上任,所以并未在开幕式上发言。
托马斯·巴赫 ( 2013年上任至今)简介
托马斯·巴赫,1953年12月29日,出生于德国。
1991年进入国际奥委会,从事过的体育项目击剑、网球、足球。一家法律事务所的律师和合伙人、几家公司的董事会成员。
1996年-2000年任国际奥委会执委
2000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
2002年任体育与法律委员会主席
2013年09月10日接替雅克罗格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扩展资料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感谢北京奥组委和成千上万志愿者不辞辛劳的工作。罗格表示,我们处在同一个世界,我们拥有同一个梦想,希望本届奥运会带给大家欢乐、希望和自豪。
2008年8月8日晚20时,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举行。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奥运会开幕。
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五千多年传承的灿烂中华文化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人类文明气势恢宏的新篇章。夜幕下,“鸟巢”造型的国家体育场华灯灿烂,流光溢彩。可容纳9万多人的体育场内座无虚席,群情激动。
参考资料来源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历任主席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历任主席 姓名 任数 任期 国籍 泽·维凯拉斯 第一任 1894年至1896年 希腊 皮埃尔·德·顾拜旦 第二任 1896年至1925年 法国 亨·德·巴耶-拉图尔 第三任 1925年至1942年 比利时 西·埃德斯特隆 第四任 1942年至1952年 瑞典 艾·布伦戴奇 第五任 1952年至1972年 美国 米·莫·基拉宁 第六任 1972年至1980年 爱尔兰 胡·安·萨马兰奇 第七任 1980年至2001年7月 西班牙 雅克·罗格 第八任 2001年7月至2013年9月 比利时 托马斯·巴赫 第九任 2013年9月起 德国 表格资料来源
第一任——泽·维凯拉斯
国际奥委会首任主席德米特留斯·维凯拉斯(Demetrius Vikelas,
希腊,1835-1908)是希腊诗人和教育家,维凯拉斯1835年生于希腊锡拉,作为泛希腊俱乐部会员,代表希腊参加了1894年顾拜旦主持召开的国际奥委会巴黎大会。会上,他积极支持希腊主办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根据当时的规定,国际奥委会主席应该是奥运会举办国家的人,会后被选为第一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从1894年任职到1896年。
第二任——皮埃尔·德·顾拜旦
国际奥委会第二任主席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法国)顾拜旦的故居在法国的诺曼底省的米尔维勒城堡,古堡的门口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现代奥运之父、教育家、历史学家皮埃尔·顾拜旦1863-1937。
1894年6月,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在巴黎索邦大学宣告成立,由于第一届奥运 会将在希腊的雅典进行,所以希腊人维克拉斯出任国际奥委会的第一任主席,顾 拜旦出任秘书长,1896年顾拜旦出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他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将近三十年,任期从1896年至1925年。
为了维持奥运会的正常运作,顾拜旦本人无偿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到后来他不得不变卖了自己的家产,晚年的顾拜旦过着非常清贫拮据的生活。顾拜旦使原来古希腊各个城邦之间的举行的古奥运会变成了今天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可以参加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他一生所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和宗旨也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无以替代的作用和影响力,顾拜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1937年9月2日,顾拜旦在日内瓦公园散步,坐在一张长椅上猝然长逝,享年74岁。
图册图片来源
第三任——亨·德·巴耶拉图尔
国际奥委会第三任主席亨利·德·巴耶-拉图尔(Henri de Baillet-Latour,1876-1942,比利时),这位国际奥委会第三任主席(1925-1942)出生于比利时贵族家庭,社会活动家和奥林匹克运动积极支持者,是顾拜旦的密友。二十年代初,曾任比利时驻荷兰外交官。1903年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
1906年在其积极筹划下建立了比利时国家奥委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安特卫普申请主办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和使该届运动会召开作出了贡献。
1925年接替顾拜旦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任期从1925年至1942年,1942年病逝于任所。
第四任——西格弗里德·埃德斯特隆
国际奥委会第四任主席西格弗里德·埃德斯特隆(Sigfried Edstrom,1870-1964、瑞典)。国际奥委会第四任主席(1946-1952)是一位瑞典体育活动家。曾就读于美国、瑞士,担任过动力工程师。喜爱田径运动,大学时期曾创瑞典国家短跑纪录。1912年第5届奥运会时,经他倡议成立了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并被选为主席,一直到1946年。
1920年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1921年当选为执委,曾担任1921年在洛桑和1925年在布拉格举行的两次奥林匹克代表大会的主席。
1931年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
1942年在巴耶-拉图尔逝世后任临时主席,1946年当选为正式主席。1952年离任后成为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
第五任——艾·布伦戴奇
国际奥委会第五任主席艾弗里·布伦戴奇(Arery Brundage,1887-1975、美国)。国际奥委会第五任主席(1952 -1972)是美国体育活动家。喜爱田径运动,曾参加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获得田径比赛五项全能第五名。1914年、1916年、1918年三次获美国田径全能冠军。他曾7次连任美国业余田径联盟主席,担任美国奥委会主席25年(1929-1953)。他还曾担任泛美运动组织主席12年。1936年被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1937-1972年为执委,1946-1952年任副主席。1952年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直到1972年离任。布伦戴奇于1972年离任后享有名誉主席的荣誉,并于1975年获第一枚奥林匹克金质勋章。同年,病逝于德国的加米施-帕滕基兴。
第六任——迈克尔·莫里斯·基拉宁
国际奥委会第六任主席迈克尔·莫里斯·基拉宁(Mihael Morris Killanin1914-1999)。国际奥委会第六任主席(1972-1980),是爱尔兰记者、体育活动家。曾在英国《每日快报》、《每日邮报》等报刊任职。
1937-1938年以军事通讯记者身份到中国及亚洲其它国家做战地采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事文艺创作和电影导演,出过不少优秀作品。后投身体育事业,1950 年任爱尔兰奥委会主席。
1952年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同年还被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
1967年起为国际奥委会执委,1968年当选为副主席,1972-1980年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在任期间,他力排万难,竭力使奥运会摆脱政治和国际局势的影响。
他对业余体育运动的解释,较之布伦戴奇更为温和,因而受到国际体育界更为广泛的拥戴。
第七任——胡·安·萨马兰奇
国际奥委会第七任主席,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Juan Antonio Samaranch,1920.7.17-2010.4.21)侯爵,西班牙人,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
1966年4月27日 在罗马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1967年起担任西班牙奥委会主席,1980年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83次全会上获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1989年8月30日 在波多黎各再度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1993年9月24日 在蒙特卡洛三度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2001年7月16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正式退休,随即被授予奥林匹克金质勋章,并接受“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终身荣誉主席”称号。
2010年4月21日,萨马兰奇病逝于西班牙巴塞罗那,享年89岁。他曾担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长达21年,任内成功推动奥运会商业化,让国际奥委会脱离财政危机。
他长期关心和支持中国的体育事业,为中国1979年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以及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作出重大帮助。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他亲手颁发中国在历史上获得的第一枚奥运金牌。
第八任——雅克·罗格
第八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1942-),国际奥委会第八任主席(2001-2013,比利时人)。
罗格年轻时就表现出极高的体育天赋,曾是比利时橄榄球队的一员,又曾夺得帆船项目的一次世界冠军、两次世界亚军,参加过1968年、1972年和1976年三届奥运会。
1990年担任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委员。 1991年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
1992-1994年担任夏季奥运会计划委员会委员。
1992-1993年担任2000年悉尼举行第27届奥运会药物委员会委员。
1994-2000年担任2000年悉尼奥运会协调委员会副主席。
1995-2001年担任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主席。
2001年7月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辞去奥委会协调委员会的主席职务。
2013年9月10日,罗格正式卸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第九任——托马斯·巴赫
托马斯·巴赫,德国人,2013年9月10日当选新一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1953年12月29日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维尔茨堡,青少年时期从事击剑运动,曾经夺得过蒙特利尔奥运会男子花剑团体金牌以及多次世锦赛冠军。
1981年,巴赫被选为当时新成立的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成员,1982年,进入联邦德国奥委会。
1996年,他竞选国际奥委会执委成功,2000年,担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2004年8月退出副主席位置,2006年2月,在都灵冬奥会期间再度当选国际奥委会副主席。
2013年9月10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办的国际奥委会第125次全会上当选为国际奥委会第九任主席,任期8年至2021年。
他也成为历史上首位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奥运冠军,以及第八位来自欧洲的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