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琳世界杯(4次冠军背后的“自我救赎”!——奥

体育百科 2022-11-30 06:48www.1689878.com体育运动

不久前的男子世界杯,樊振东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三连冠”,凭借这次夺金,他追平了由马琳保持的“四度夺冠”的纪录,成为新的“世界杯先生”。对于樊振东而言,世界杯忠实地记录了他的日渐强大和成熟,而对于马琳来说,每一次世界杯夺冠都像是一次“自我救赎”——

对于一名职业运动员来说,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信任危机”,通常时间都不会太长,毕竟“要么摆脱,要么沉沦”。但马琳却是一个例外,从年少时期的“打虎将”,到功成名就的“奥运金满贯”,“信任危机”这四个字几乎伴随了他整个职业生涯,而一次次把他从崩溃边缘拉回来的,就是世界杯比赛。

1999年埃因霍温世乒赛,马琳连克金择洙、瓦尔德内尔闯进男单决赛,虽然最终不敌刘国梁,所有人都意识到,他或许是除刘国梁和孔令辉外“奥运第三人”的最优选。,马琳虽然将参加悉尼奥运会的悬念保持到了一刻,教练组最终还是把票投给了刘国正。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落选奥运会后,马琳更快地对即将采用的40mm大球进行了适应性训练,这也帮助他在2000年世界杯上以两个3比0连续击败了王励勤和金择洙,拿到个人第一个单打世界冠军,这也是大球时代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之后,国际乒联又进行了“无遮挡发球”和“11分制”两次重大变革,客观上也加速了国乒的“新陈代谢”,刘国梁和孔令辉的统治力开始削弱,马琳、王励勤登上舞台,成为国乒的前两号。2003年巴黎世乒赛,马琳向男单冠军发起冲击,遗憾的是,他在1/4决赛中不敌朱世赫,止步8强。同年世界杯,在王皓负于塞弗、王励勤不敌格林卡后,马琳单骑闯关,在决赛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下四城击败了格林卡,第二次获得世界杯冠军,这也是“11分制”实施后,中国队拿到的第一个世界单打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志在冲击双冠的马琳在单打中又遭遇重创,他在1/8决赛输给了瓦尔德内尔。这场失利也让马琳消沉了很久,直到年底世界杯,他在半决赛中4比0击败队友王皓后,又在决赛1比2落后的情况下逆转战胜了格林卡,成为乒坛史上首位“三夺世界杯”的男子运动员,重拾自信的也赢得了“世界杯先生”的美誉。

看似一切正在回暖,没有想到的是,更大的一次“信任危机”正悄至。2005年和2006年,马琳进入了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时期。

2005年上海世乒赛,马琳磕磕绊绊入围决赛后不敌王励勤,下半年全运会,他在男单半决赛中负于王皓,铜牌争夺又不敌马龙,获得第四名。“内忧”接踵而至,“外患”亦迎面而来。同年世界杯,在半决赛中面对此前从无败绩的波尔,马琳3比4告负,紧接着第二年不来梅世乒赛男团半决赛,马琳又在2比0领先的情况下,被波尔连扳三局逆转。

2006年世界杯,对于状态低迷的马琳来说,是他重拾自信、证明自己的机会。半决赛战胜王励勤后,马琳决赛对阵王皓,当时王皓技术已趋于大成,两面攻势在前半程几乎压得马琳“透不过气”,王皓大比分3比0领先。第四局开始,马琳果断从王皓正手位突破,这个改变非常关键,尽管王皓正手质量很高,从综合性上马琳显然更胜一筹,他顶住了王皓几轮攻势后,逐渐控制住局面,最终连扳四局逆转取胜,拿到了自己的第四座世界杯。

2006年世界杯冠军对于马琳意义重大,不仅帮助他走出了持续两年的低迷,也让他的心气、思维、甚至是技战术的运用都有了新的提升,虽然第二年世乒赛上他在决赛中再一次负于王励勤,他在比赛中“浑然一体,一气呵成”的技术体系,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所差的只是临门一脚的心理蜕变。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加成熟的马琳出现了,他帮助中国队夺得首个奥运会男团冠军后,又在男单比赛中成功登顶,达到了职业生涯的最顶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