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英国战争世界杯(马拉多纳赢得了世界杯,

体育百科 2022-11-30 06:48www.1689878.com体育运动

王光之/一个有腔调的人文类解读头条号

马岛马岛,麻烦之岛

一个阿根廷女球迷。阿根廷是南美足球劲旅,世上最崇尚足球运动的国家之一,出过马拉多纳、梅西等多个球星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的1/4决赛中,足球强国阿根廷对阵欧洲劲旅英格兰。不少球迷应该都知道,这场赛事中,球王马拉多纳以一招不可思议的“上帝之手”带领阿根廷队击败英格兰队,成功晋级,由此被后世铭记。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期间,马拉多纳用手将球攻入英格兰球门,而且被裁判误判为进球有效,被称为“上帝之手”

比赛结束后,全场的阿根廷人都激动得哭了,甚至据说阿根廷政府一激动还给全国放了一天假(有争议)来庆祝阿根廷击败英格兰队,踢足球,阿根廷人果然是认真的。但事实上,赢球很高兴,这反应肯定不至于,毕竟阿根廷赢个世界杯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对于阿根廷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他们赢了英国人。

这场比赛,不止关系着足球的胜负,还关乎国仇家恨——那就是1982年的英阿马岛(英方称福克兰岛)战争。和世界杯赛场上的风光无限不同,马岛战争中,阿根廷输了个底朝天。

英阿马岛问题由来已久,是国际领土争端的一个经典案例

马岛,全称马尔维纳斯群岛,是英国和阿根廷两国之间的争议地区。虽叫“马岛”,但岛上没有马,连人都没几个。马岛由东西两个主岛和200多个小岛屿组成,虽然面积有1.2万平方公里(香港的10倍),但人口却只有区区的3500多人(香港的0.04%),岛上荒凉到了去邻居家串个门都要开几小时车的地步。

马岛(福克兰群岛)地缘位置以及距离阿根廷和英国的相对距离

马岛位于南大西洋,西眺南美大陆,南望南极洲,东朝茫茫大西洋,它距离阿根廷约600公里,距离英国却足足有13000多公里。有朋友可能就要问了,这马岛距离英国“十万八千里”,西天取经都没这么远,英国凭什么说马岛是自己的?这么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值得英阿两国大打出手、流血冲突吗?

1982年,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和参加马岛战争的英国士兵合影

今天,国际社会碍于英国的面子,对马岛的主权问题一直模糊处理。目前,马岛由英方实际控制但主权没有明确归属。阿根廷虽然几十年如一日地抗议,奈何人微言轻,拳头没有英国大,只能生生闷气或打打嘴炮。

阿根廷行政区划。阿根廷面积约27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600万,是南美洲经济水平相当较好的国家

毕竟英国是老牌帝国主义,还有穿同一条裤子的美国支持,就算没落了,也是“瘦死的骆驼”,怎么着也比阿根廷这匹“马”大(英国GDP2.9万亿美元,而阿根廷只有5200亿美元大约只是英国的18%)。

英军

战场上打不赢,那就在球场上赢回来,于是就有了1986年世界杯期间的“阿根廷狂欢”。当时国际媒体如此评价“英国用枪炮抢走了阿根廷的尊严,而马拉多纳用足球把它赢了回来。”

阿根廷传奇球王马拉多纳(1960-2020),一生极富争议

但足球归足球,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可不只是绿茵场上的角逐那么简单,而是综合国力的全方位比拼。马岛之争,看起来只是几个岛屿的问题,实际反映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矛盾,甚至有人评论道“英国的衰落,将从马岛战争开始”。

在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空军表现出了极其大无畏的英雄精神,许多飞行员甚至用自己的飞机撞击英军军舰殉国

那么,马岛问题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国明确表态,支持阿根廷对马岛主权的正当要求)

马岛

16世纪前,马岛是一个无人群岛,达尔文将其称为“阴森森的荒岛”。由于靠近南极圈,岛上一年到头都刮大风,而且气温不高,非常不适合人类居住。1520年,麦哲伦带领西班牙船队登陆该岛,但由于太荒凉了,很快就走了。

荒凉的马岛

1592年,英国殖民者也发现了马岛,但也忙着抢夺美洲大陆,也没工夫占领这么个鸟不生蛋的荒岛,于是马岛一直被废弃。进入18世纪,殖民地基本上也瓜分干净了,贪得无厌的欧洲殖民者这才盯上了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马岛。

马岛示意图

鸡贼的法国人和英国人为了抢占主权,开始在岛上建立据点,但马岛毕竟挨着西班牙殖民地(阿根廷),于是“财大气粗”的西班牙人半买半抢地拿下了马岛。但这岛实在太荒凉,给移民送钱都不去,1811年西班牙最终还是放弃了马岛。1816年,西班牙帝国江河日下,阿根廷宣布独立。虽然西班牙之前放弃了马岛,但理论上阿根廷还是继承了马岛,就拥有了对马岛的主权。当时的英国如日中天,看阿根廷刚建立好欺负,1833年英军奔赴万里强行占领马岛,阿根廷自此开始对英国的百年声讨。

你没看错,这不是德军,而是20世纪40年代的阿根廷军队

尽管阿根廷四处找人主持公道,但国际秩序讲究弱肉强食战场上打不赢,谈判桌上也不会有结果。英国从1833年后便一直强占着马岛,并开辟了斯坦利港(今马岛首府)。事实上,英阿双方都知道,马岛不过是个不毛之地,但掌握着它就意味着能否有效控制南大西洋。

阿根廷军乐队

对于阿根廷而言,马岛是国家尊严的一部分;对于英国而言,则是大英帝国的面子。

二战之后世界格局激变,美苏崛起,冷战开始,民族解放运动席卷世界,非洲、拉美、中东、东南亚纷纷走向独立。阿根廷也心痒痒,“求”着联合国主持公道。1966年,阿根廷正式向英国提起申诉——要求归还马岛主权。

阿根廷军政府

这里补充点历史。二战之后的阿根廷进入了军政府时期,1946年阿根廷史上最富争议性的总统胡安·贝隆上台,这哥们行伍出身,很快建立了自己的独裁政府。阿根廷的经济没别的,靠的就是为欧美世界出口矿产、牛羊肉赚钱。

胡安贝隆,出身于地主家庭,但选择了从军,阿根廷强权派政府代表人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为资本主义世界提供了一半的肉、奶产品。靠着外资和民族工业的突飞猛进,阿根廷一度是南美人均GDP最高的国家。有钱才有底气,于是阿根廷才向英国叫板。但问题是,阿根廷的经济靠的就是英美国家的投资,谁怕谁啊?

潘帕斯草原,是世界级的优质草原

英国肯定不答应,一直和阿根廷“打太极”,总而言之一句话——我就是不给。

进入70年代,因为石油危机,西方世界经济高度滞胀,货币疯狂贬值,民众生活水平大大降低,阿根廷的产品卖不出去了,肉蛋奶成吨成吨地烂在仓库里,而军政府既没能力搞经济,又不愿意让权给文官政府,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在1981年飙升至600%,惹得民怨滔天。

1973年,受石油危机影响,美国大街上到处都是瘫痪的汽车

在这样的情况下,阿根廷陆军司令加尔铁里发动政变、夺取政权,贝隆时代宣告结束。而军政府想获得执政合法性,要么就得像韩国的朴正熙一样大搞经济,要么就得转移矛盾,让民众忘记自身的处境,加尔铁里不会搞经济,他选了第二条路。

1981年,阿根廷军官加尔铁里宣誓就职总统

为了平息民怨,他盯上了搁置了百年的英阿马岛问题,试图以这样一场“民族主义”作秀赢得阿根廷人的选票。事实上,到70年代后期,英国人已经累了,开始试图向阿根廷政府移交马岛主权。但随着1979年保守党撒切尔上台,情况又变了。

撒切尔夫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以强硬的保守主义著称于世,被前苏联讽刺为“铁娘子”

1981年,英阿马岛谈判刚有了起色,撒切尔政府开始部署了“撤军”方案,但加尔铁里嫌阿根廷“不够体面”(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故意挑起战争),十分强硬地要求英国人在短期内全部撤出马岛。阿根廷的无礼,最终惹恼了撒切尔,1982年谈判破裂。

早在1978年的阿根廷世界杯中,阿根廷队就已经夺得冠军,这极大激励了阿根廷人的民族自信

加尔铁里知道机会来了,他认为马岛这么个荒岛,离英国本土又那么远,英国犯不着劳师动众和阿根廷开战。他高调地宣称“是时候和英国殖民者决一死战了,阿根廷要以武力夺回本该属于我们的马岛”。随后,1万名阿根廷士兵正式登岛。

马岛位置

当时,马岛只有200名英国守军,居民也不过2000多人,阿根廷军队轻而易举就占领了马岛,举世哗然。阿根廷人瞬间沸腾了,激动地高喊“加尔铁里万岁,阿根廷万岁”。消息传到英国,大部分英国人苦于经济萧条,甚至不想夺回,还觉得阿根廷帮了忙。

英军进军马岛路线图

但撒切尔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就让阿根廷夺回马岛,会让英国的权威大大下降,问题不在于马岛,而在于面子(霸权)。于是,一场关于国运的豪,在英阿之间悄然打响,撒切尔最终力排众议,说服了议会出兵马岛。

奔赴马岛的过程中,在航母上休憩的英国士兵

狠话归狠话,英国要打这样一场仗其实非常不容易。马岛离英国太远了,补给线长得不能想象;,英国海军荒废许久,仅有的两艘航母都是二战时的老古董了,而阿根廷也有1艘航母,谁输谁赢还不一定。

加尔铁里

在世界历史上,马岛战争是二战之后世界规模最大的海战,英国海军为此掏空了全部家底,加上临时征集的船,凑到了110艘各式舰艇,奔赴马岛和阿根廷决一死战。

后知后觉的阿根廷军队志得意满,觉得自己赢定了。但结果出人意料,劳师动众、疲于奔命的英国军队,最终只用74天就把养精蓄锐近百年的阿根廷军队打了个落花流水。国际媒体形象地将马岛战争称为“一个百岁老人使尽全力教训了一个毛头小子”。

1982年4月,加尔铁里登陆马岛巡视

骄兵必败这个道理在这场战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1986年世界杯期间,马拉多纳被韩国球员强行滑铲

事实上,阿根廷军队根本不知道何为现代战争,它们天真地认为占领了马岛,切断了英军补给就万事大吉了。没成想,英军将海陆空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先是用空军轰炸瘫痪了马岛阿军和本土的通讯,然后用潜艇封锁了马岛,海军全力压制。虽然“劳师以袭远”是兵家大忌,但英军贵在神速。

赶赴马岛的英国海军编队

在英军的海陆空三路打击下,阿根廷军队成了一盘散沙,岛上1万多名阿根廷士兵“看不见,也听不见”,纷纷缴械投降;阿根廷海军由于被英军潜艇封锁,畏战不出,甚至许多舰艇在军港里就被摧毁了,李鸿章直呼内行。

马岛战争局势图

最终,马岛战争成了阿根廷空军和英国军队的单方面决战,许多阿根廷战机为了阻击英军,甚至不惜以机身撞击英军舰艇,那些杀身成仁的悲壮故事至今教人动容。

阿根廷和英国的马岛战争,也引起了西方世界的站队,法国、荷兰和德国怕惹恼英国,纷纷停止了向阿根廷军售,战争天平由此开始倾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根廷之前有不少法国产的飞鱼导弹,它们正是阿军抗击英军的有力武器,但终止军售后,阿军直接落了下风。

被阿根廷空军击毁的英国军舰

现代战争中没有制空权,陆军和海军就是活靶子,而一开始,阿军就丢了制空权。比起避战不出的阿根廷海军和缴枪投降的阿根廷陆军,尽管阿根廷空军一直血战到底,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阿根廷的国力不足以和英国掰腕子。战争在1982年6月结束,阿根廷空军全军覆没,岛上的阿军甚至饿得连枪都拿不起来。

阿根廷的“超级军旗”战机

阿根廷,赢了足球,却输了国力。

被英军俘虏的阿根廷士兵,他们之中的许多人甚至一枪未开就被英国军队俘虏了

加尔铁里走了一步臭棋,他低估了英国人的决心。英国虽然没落了,但教训阿根廷不还是轻而易举的吗?阿根廷倾尽全国之力,也没法夺回一个距离自己只有600公里的小岛,而英国却能在13000公里外将它夺走。

80年代保守主义代表,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二人因为同样的施政纲领,被称为“政治夫妻”

其实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阿根廷没有得到美国或苏联,甚至任何一个大国的支持,反倒是英国几乎占尽了优势。“日不落”帝国起死回生了?战后,英国人是欢欣鼓舞,但只有撒切尔知道,马岛战争的胜利不在于英国或者阿根廷,而在于美国。

英军在马岛行军

根据美国CIA的档案解密马岛战争期间,美国卫星几乎全天候为英军侦察阿军的动态。可以说,在开战前,英国就已经对阿根廷军队知根知底了,这样的仗还赢不了吗?

阿根廷女球迷

1984年,撒切尔“携马岛的余威”和我国谈判香港问题,这回她可选错了对象。中国不是阿根廷,我们是一个拥有独立军工体系和经济体系的大国,这才是关键。马岛战争中,阿根廷虽然有许多来自美国和法国的先进武器,阿根廷没有自主生产的能力,只要大国一制裁,阿军就立刻陷入瘫痪,以史为鉴。

阿根廷空军的“天鹰战斗机”,是阿军性能最好的战机,但却是向美国购买的。阿根廷没有自主研发生产的能力

其实,英国夺回马岛也并不能说明什么,马岛战争甚至被国际媒体戏称为“英国的胜仗”。直到今天,马岛依旧是一个烂摊子、一笔赔钱的买卖,岛上没有像样的经济体系,全部靠英国政府输血养活,相信这个“麻烦之岛”还会继续麻烦英国。

撒切尔在战前动员

1986年,阿根廷人只能把所有的仇恨和热血,都寄托在了自己唯一能称霸世界的足球上面。传奇球王马拉多纳用一记神乎其神的“上帝之手”把英国人打了个落花流水,在阿根廷人举国欢腾的,背后依旧是阿根廷国家的悲哀,一个关于国力对比、弱肉强食的悲哀。

是啊,马拉多纳可以带阿根廷赢得世界杯,可是谁又能为阿根廷赢回马岛呢?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