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学校足球(回忆大学期间看过的几场难忘的比
精彩的体育比赛总是令人久久难忘,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我记忆最深的是八十年代初在大学期间看过的几场比赛。那是一个青春飞扬的年代,历经文革劫难后中华民族急需提振士气,可以说来得太是时候。现在回忆起来,用热血沸腾来形容当时的我们绝不为过。
一九八一年秋,我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读书,由于刚从高考的战场搏杀下来,和中学填鸭式教学完全不同,大学的学习轻松自由了很多。第一学期学校只开了几门课,记得好像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机械制图》、《外语》和《政治经济学》等,都是些基础课,这对于从高考独木桥冲进来的我们是轻松的。
每天下午两节课上完,班上一帮同学约起,换上运动衣就直奔足球场,去晚了没有地盘。偌大的球场被各系班分成十几块,连煤渣土跑道也用上了,大家三五成群踢球,各自相安无事。不时会有其他班群的足球滚过来,你只需一个小推射回去即可。我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练成了不错的盘带晃人技术,可惜脚力一般,再加上戴副眼镜,踢大场足球只能当替补。
足球场旁边的篮球和排球场上也是学生,但场上打球的水平要高得多。当年成电排球队是成都高校的冠军,而篮球队是后来首届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的冠军。
宿舍楼间和林荫道上是羽毛球的天下,以女同学居多。沙河边的土道上是喜欢武术的同学在切磋,我同寝室有个陕西凤翔农村来的老大哥同学常去。老大哥年长我们几岁,脾气挺好,晚上他练叶问那种咏春拳,要等寝室熄灯以后。毕业时学校分我到西安二炮政治学院教书,由于老爸反对没去,老大哥顶了我的位置。九十年代中期他去了美国,没再回来。
也有哪都不去呆在寝室的同学,等着学校食堂开饭。
玩得差不多了,大家邀邀约约去学生浴室冲个澡,然后回寝室拿搪瓷饭盆去食堂打饭,回来的路上一钵饭基本就干完了。休息片刻,背起书包准备去教室或图书馆上晚自习。
去晚自习的路上要经过学生俱乐部,也叫小礼堂。所谓俱乐部没啥设施,连桌椅也没有,几百平米的房间有两台18吋彩电。每晚七点准时播放中央台《新闻联播》,由校学生会骨干在把控,一副大权在握的神态。放完《新闻联播》即关电视,大家一哄而散。每天如此,极有规律,只有周日晚才会播放后面的电视节目,学生得自己扛椅子去。
中国足球队3:0战胜科威特队
那时中国足球队正在参加世界杯亚太区外围赛,此前据说在五十年代参加过,后来我们退出国际足联,不和他们玩了,全中国人民只玩兵乓球。但足球实在是最有魅力的体育项目,也是最能体现男人勇敢和刚猛的体育项目,而足球的中心是在欧洲和南美,我们不和高水平的玩,却和一些亚非拉小国玩足球,实在是说不过去。重返国际足联大家庭顺理成章,改革开放的中国要有宽广的胸怀,总设计师非常支持。
当时中国是和科威特、沙特、新西兰等打亚太区外围赛,但为什么没有韩国、伊朗、伊拉克等亚洲足球强国参赛,我也没搞明白。此前中国和新西兰打成0:0,第二场要在北京工人体育场迎战科威特。那时的科威特非常生猛,刚刚获得亚洲冠军,气势汹汹的杀到北京要拿下中国队。中国队刚回大家庭不久,球队的实力还有待检验,队中名气最大的球员是容志行,队长迟尚斌,教练员是苏永舜,还有门将李富胜,左边锋沈祥福和右边锋古广明。古是广东球员,个子不高,盘带技术亚洲一流。至于左树声、陈金刚,那是后来打沙特队替补上场才出名的。
比赛是在八一年十月中旬进行,电视台要进行直播。那时不像现在比赛都是直播,要直播的是重要比赛。
我刚进校一个多月,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课余时间沉湎于足球,小时喜欢的篮球被丢在一边。中国和科威特比赛的消息是好几天前就得知的,那时的媒体极不发达且非常传统,新闻消息基本靠报纸和收音机,我们都在期盼这场足球赛。
当天早早吃完晚饭,我和几个同学扛起椅子就往学生俱乐部跑,路上遇到好多扛椅子的学生。进了俱乐部的大房间,哪里还有位置,前面二十多排已经坐满,后面是站着的学生。我们没招,怪自己不早点过来,只好站在椅子上观看。时间不长,身后很快又站满了几排学生,再后来,窗台上和门框下全是学生,俱乐部被挤得水泄不通。
离比赛还有十几分钟,电视上切换播放广告,大家立即兴奋起来,知道比赛快要开始了。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本双狮手表的广告,连画面和播广告的男中音到现在都还记得。
经过漫长的等待,电视上终于出现了比赛现场的画面。工人体育场坐满了观众,人山人海,紧随着响起了那年代最著名的体育播音员宋世雄的声音。
比赛开始,中国队气势如虹,在容志行的带领下发动一波波的攻势,科威特似乎被打懵了,不断退缩防守,哪里还有亚洲冠军的样子。随着中国队的每一次进攻,工体观众和俱乐部的学生发出震耳的吼声。
上半场进行到一半,中国队左边下底传中,埋伏在门前的头号球星容志行跳起冲顶,皮球滚落网窝。现场就像一颗炮弹爆炸,轰的一声,紧接着欢呼声吼叫声混成一片,那种激情的释放实在难以形容。我的后面几排,一个站在椅子上的学生过于激动,扑通就跌了下来,引得周边几个学生也从椅子上跌下。
就在大家还沉浸在进球的欢乐时,科威特队清醒过来,一个前锋带球进入禁区。这小子技术真好,左盘右带晃过我们几个后卫,一个后卫只能采用杀伤战术,裁判立即吹罚点球。我们刚燃起的热情火焰立即被倾盆大雨浇灭,俱乐部里顿时鸦雀无声。在科威特球员把球放到点球位上时,所有人都在祈祷奇迹的出现。科威特队实在是不走运,一个贴地低射,被守门员李富胜扑倒在怀中,现场又像扔进一颗炸弹,这回的响声比前次更猛烈。李富胜当时是八一队的队员,三十来岁了,身高只有1.78米,那一扑像捷豹一样敏捷,后来退役的李富胜当上了八一体工大队的队长。
此后科威特队军心涣散,被中国队的古广明和沈祥福又打进2球,最终以3:0取得一场完胜。当年媒体对中国队的打法有个形象的比喻,就是两翼齐飞,这两翼就是指古广明和沈祥福。
看完足球学生们满怀喜悦的回到寝室,翻来覆去的说着今天这场精彩的球赛,心绪实在难以平息下来。没隔多久到了11点,寝室统一关灯,前后楼栋的学生宿舍一片“哦嗬”之声,陷入了短暂的平静。
突然,不知是哪栋宿舍,从楼上窗户扔下一个玻璃瓶,玻璃的破碎声响彻夜空,就像平静的水面扔进一块大石头,顿时激起轩然大波。紧接着各种物品抛出的声音响彻一片,以各种瓶瓶罐罐居多,甚至还有搪瓷饭盆、漱口水杯和洗脸盆等。有生猛的寝室丢出一个温水瓶,只听砰的一声巨响,随着是几十个窗口传出的叫好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没多久又有窗口扔出温水瓶,每次都是叫好声一片。最厉害的是有寝室把被单或者衣服点燃,用晒衣服的竹竿挑着,快燃成灰烬时才扔下楼去,这举动更是引来无数的欢呼声。
这时,宿舍楼下有学生在高喊,四川大学和成都的许多高校学生已在向人民南路聚集,大家赶紧过去。成电的学生岂能落后,纷纷起床,穿起衣服要去汇合游行。我们刚进校不久,班上同学都有些畏手畏脚,我问了几个同学,有四五个愿意一起去人民南路。
待我们来到学校门口,已聚集了两三百个学生准备出发,还有同学找来一面成电校旗扛着。由于已是深夜,公共汽车早已收班,大家在校旗的指引下步行前往人民南路。大约走了快一小时,来到人民南路主席像前的广场,那里早已聚集了成都各高校的学生上千人,大家在广场上欢呼雀跃,摇旗呐喊,完全是无组织的瞎胡闹。就这样一直折腾到半夜三点左右才慢慢散去,大家筋疲力尽的又走回学校。
第二天,我们几个成了班上的英雄,大肆吹嘘昨晚的壮举。临近中午,班上订的《四川日报》来了。班长高声念起头版的新华社消息,大意是中国队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打出了国威(我的妈呀!打出了国威,官媒也抬得太高了嘛),中国万岁的口号响彻天安门广场的上空。首都高校二万多名学生齐聚北京大学五四广场,又唱又跳庆祝这一胜利,联合向中国足球队发去贺电,贺电称“你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你们的胜利是伟大祖国的胜利……”。看来首都高校的学生站位就是高,不像我们成都的学生瞎胡闹。
这是中国男子足球队被吹捧得最高的一次,直到二十年后他们打进日韩世界杯决赛。
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
离世界杯足球赛战胜科威特不到一个月,学生的激情刚刚散去,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在日本举行,共有世界上八只顶级球队参加比赛。
此前中国队还没有获得过世界冠军,当时的阵容处于最鼎盛时期,队中郎平、孙晋芳、张蓉芳、周晓兰等一干猛将云集。在前期的比赛中,中国队横扫各国球队,把古巴、俄罗斯等世界冠军挑落马下,一场对阵东道主日本女排。
日本女排号称东洋魔女,早在1964年就获得过东京奥运会冠军,防守技术出众,是当时世界排坛最难啃的球队。由于是东道主,日本队在赛程安排上有些主动权,她们把和中国的比赛安排在一场,要在一天进行决战,掀起高潮。
此前,中国队六战全胜,日本队五胜一负,由于小分的关系,中国队只要和日本的比赛时胜两局,就可以获得世界冠军。
由于有中国足球队战胜科威特庆祝狂欢的教训,如果女排获得世界冠军,狂欢庆祝的声势肯定要超过上次。学校这次提前作了准备,在露天电影的放映场堆放了十几堆木箱木板,到处张贴通知,让学生们统一去那里狂欢。
排球是巨人的运动,也是力量和技巧的综合体现。日本队技术再好,架不住中国队人高马大,特别是我们有世界顶级扣手铁榔头郎平,拦网有天安门城墙周晓兰,打日本还是有把握的。果然中国队一上来就是一记记重锤,打得日本毫无还手之力,很快以2:0先胜两局,实际上已经获得了世界冠军。沙河岸边,整个学生宿舍区发出震耳的欢呼。
比赛还没有结束,中国队实在是太兴奋了,日本队反而冷静下来,在第三和第四局连胜中国两盘,如果第五局再获胜,日本将以3:2获得本场比赛的胜利,中国队的冠军成色就要大打折扣。
那时的中国女排确实是世界最高水平的球队,除了一帮出众的球员,更有一个杰出的教练员袁伟民。是他及时调整队员们的心态,以极端的吼骂方式,稳住战局,胜了日本。后来的袁伟民又带女排获得八二年世锦赛和八四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冠军,成就了一番伟业,凭此当上了国家体委主任。
比赛一结束,全校学生倾巢而出,直奔电影放映操场。校团委和学生会干部早已点燃十几堆篝火,高音喇叭放起了《青春圆舞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大家不管认不认识,牵起手围着一堆堆篝火尽情欢跳,那是飞扬的青春!那是燃烧的激情!
欢跳发泄完的学生又去了人民南路,我这次没去。
中国羽毛球队首夺汤姆斯杯
中国人玩大球不咋样,玩小球则有天赋,除了国球兵乓球,羽毛球也为中国带来了许多的荣誉。
六七十年代,羽毛球打得最好的是东南亚的印尼和马来西亚,中国第一代羽毛球运动员就是印尼归侨侯加昌和汤仙虎,他们水平和印尼运动员不相上下,相互交锋不多。原因是当时的羽毛球有两个国际组织,一个是中国参加的世界羽联,一个是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参加的国际羽联,这种现象是六十年代印尼排华造成的,大家各玩各的,互不交流。
八十年代初,羽毛球两大组织国际羽联和世界羽联合并,中国终于可以参加国际羽联组织的比赛,与印尼和马来西亚等掰掰手腕,可惜一代名将侯加昌和汤仙虎已退役,代表中国的是他们的弟子。
男子羽毛球最高水平的比赛是汤姆斯杯,它是国际羽联首任主席英国人汤姆斯捐赠的,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团体比赛。1982年5月,第12届汤姆斯杯比赛在英国伦敦举行,此前举行过的11届汤姆斯杯比赛,印尼和马来西亚轮流坐庄,印尼得过7次冠军,马来西亚得过4次,1982年是中国参赛。
那时的汤姆斯杯比赛不像现在是五战三胜,而是九战五胜,由于比赛盘数多,要分两天才能赛完。
代表中国参赛的是新一代成长起来的运动员,主要有韩健、栾劲、陈昌杰和孙志安等,前面三人是单打,他们都是侯加昌和汤仙虎的徒弟。中国队此前没有参加过汤姆斯杯比赛,但已具有世界冠军的实力,被称为世界羽坛的无冕之王。在这次汤姆斯杯的比赛中,中国队和印尼队一路过关斩将,会师决赛。
决赛的第一天,中国队以1:3落后,形势严峻。在汤姆斯杯的历史上,还没有1:3落后翻盘的。
第二天的比赛,电视进行了直播。由于印尼队名气实在太大,在双打项目上我们基本没戏,单打对方又拥有天皇巨星林水镜,以及传奇名将----八次全英羽毛球赛冠军梁海量,可以说没有哪个会相信中国队获胜。比赛开始,中国栾劲对阵印尼梁海量,栾劲发挥出快速的特点,调动梁海量四处奔忙,取得了胜利。客观的讲,梁海量当时已经33岁了,早过了竞技的巅峰期。
第二场比赛是重量级的对决,由韩健对阵印尼天皇巨星林水镜。林水镜这个天皇巨星可不是白叫的,他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被称为印尼的国宝。林水镜打起球来速度快、步法敏捷、跳起扣杀势大力沉,和多年以后中国运动员赵剑华相似。反观我们的韩健,打的是防守型羽毛球,外号牛皮糖。比赛开始后,林水镜占据主动,一次次凶猛的挑起扣杀,姿势优美极了,但他的扣杀总是会被韩健捞回去。具体细节记不太清了,看似一边倒的比赛,林水镜硬是被韩健拖垮,输球后的林水镜就像巨人倒下,再也没有爬起来,以后逐步走下了神坛。
后来的双打比赛印尼扳回一盘,比分变成了4:3,但印尼前进的脚步再也没有向前。中国队破天荒的在双打赢回一盘,比分变成4:4,要进行一盘单打的决战。
一盘比赛没法描述了,由于比赛已进行了四个多小时,当时中央电视台直播租用的卫星线路时间到了,直播中断。那时我们的国力很弱,境外直播电视节目要提前租用外国卫星线路,哪像现在满天的中国卫星。
回寝室的路上,大家倍感失落,唉声叹气,始终不能从刚才的激烈拼杀中解脱出来,责怪中央台不延长直播时间,想着中国队的命运。
比赛的结果是第二天早上听收音机知道的,中国一个单打运动员陈昌杰上场,取得了胜利,把世界羽坛的霸主印尼队拉下马来,成为新的王者,以后基本上就没让印尼队再翻身。
稍后几年,我们又涌现了杨阳、赵剑华、熊国宝、林丹等天王级运动员,世界羽坛进入了中国时代。
体育锻炼
- 斯诺克英锦赛历届冠军 斯诺克英锦赛历届冠军名
- 丘里奇网球即时排名 丘里奇网球即时排名登不进
- 东京奥运会排行榜 东京奥运会奖牌排行榜解析
- 许昕刘诗雯男双夺冠 许昕刘诗雯夺全运会混双金
- 法国世界杯冠军是哪年 法国世界杯冠军是谁
- 羽毛球女双世界排名 羽毛球女双世界排名2024
- 小学生必知冬奥会知识 小学生必知冬奥会知识是
- 世界斯诺克台球排名前十名 世界斯诺克台球排名
- 奥尼尔生涯十佳球 奥尼尔生涯最佳阵容
- 世界斯诺克中国锦标赛 世界斯诺克中国锦标赛冠
- 恒大欠了2万亿谁来还 恒大欠1.95万亿怎么欠的
- 北京冬奥会金牌榜 北京冬奥会金牌榜排名情况
- 奥运会举重:奥运会举重的历史
- 12强赛怎么晋级世界杯 12强赛怎么才能进世界杯
- 亚洲首次举办奥运会的时间是 亚洲首次举办奥运
- 奥运会乒乓球参赛名单 奥运会乒乓球参赛名单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