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命名为什么这么像闹着玩(中国足球“改名之痛

体育百科 2022-11-18 09:34www.1689878.com体育运动

这个冬天格外寒冷,各地都创造了新的低温纪录,对于很多中国球迷来说,这段时间心情也是降到了冰点,由于足协中性名政策,很多老字号球队被迫改名,尽管队伍还是那支队伍,然而自己支持了多年的队伍突然换了名字,确实有点让人接受不了。就这个令多家俱乐部头疼的中性名话题,山东电视台体育频道《侃球时间》记者与老尹之间,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Q

关于这个中性名政策,其实很早之前就有了,只是今年到了一个截止期,各家俱乐部必须拿出一个新的名字,当足协一说要让各家俱乐部改名的时候,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尹波:俱乐部中性名是大势所趋,现在足协要求各俱乐部改中性名也不是不可以理解,但我觉得,第一是时机并不完全成熟,第二不应该毫无余地,一刀切。即使是在欧洲足坛,中性名也是有例外的。关键在于,改中性名的目的是什么,要搞清楚,不能为了改而改。

Q

这里多问一句,可能因为看球时间点的不同,山东球迷对于不同名字的感情不一样,有的对鲁能感情深一些,有的对泰山深一些,大家怎么看待这两个元素在球迷心中的地位?

尹波:我采访、关注了泰山和鲁能足球至今的全过程。鲁能刚入主的时候,媒体上铺天盖地还都是“泰山队”,大家还叫不惯鲁能。现在鲁能退出了,我想,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还是改不过口来。鲁能这两个字,还得喊个一年半载。因为习惯了,有感情了。

泰山是这支球队的起源,鲁能代表着这支球队的品质。鲁能是个企业名,但鲁代表山东,能代表能源、能量、能力,如果有一天鲁能不再是俱乐部股东,鲁能本身就是个很不错的中性名。在山东球迷心目中,这四个字都很难令人割舍。有中性名规定之前,文旅接手鲁能的消息传出来,很多球迷的第一反应,就是怕球队把名字改了。我当时就主张,一定要把“鲁能泰山”这个名字保住。

Q

其实山东球迷本来对于这次中性名改革不太担心,毕竟泰山是五岳之首,本来就是中性名,而且我们的球队在职业联赛开始的时候就叫山东泰山,最近足协却说这个名字违反了相关规定,还需要改,尽管经过俱乐部新东家文旅集团与其合作方泰山体育集团的紧急补救,终于化险为夷,但球迷还是想问一句:这是为什么?

尹波:因为俱乐部新东家的关联公司里有叫“泰山”的,严格抠足协规定的字眼,是通不过。但是,再严谨的规则,也不可能穷尽文字背后自然的和人文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山东,名称上有“泰山”的企业可以说成千上万,可你提到“泰山”这两个字的时候,我相信几乎所有人都会下意识地认为,那就是我们的五岳之首泰山。谁会觉得泰山是酒、是烟、是手表、是电视机?更不要说一个健康科技公司了。当然,现在把公司名字改了,泰山就保住了。不过,道理应该说明白。

Q

这里延伸出一个问题,这么多年了,我们一直在喊泰山队泰山队,那么最早职业联赛成立的时候,这个“泰山”指的是什么?有人说跟香烟品牌有关,有人说是泰山牌手表,好像还有啤酒,还有人说就是我们平时所指的五岳之首泰山。您当年全程跟踪报道了山东足球职业化的进程,能给我们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吗,泰山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据说当年职业化注册的时候,泰山这个名字险些没有赶上截止日期,能不能讲讲这里面的故事?

尹波:1994年是甲A元年,当时顶级联赛只有12个队。这12个队里面,有10个名字里面带企业:大连万达、广东宏远、北京国安、广州太阳神、四川全兴、上海申花、辽宁远东、江苏迈特、吉林三星、沈阳六药。有2个没有,哪2个?八一队,这是不能有的。另一个就是山东泰山。当初省领导给这个队起名字的时候,就说泰山是五岳之首,最能代表山东,俱乐部就叫山东泰山。所以,泰山队的名字跟任何企业都没关系。可以说是是中国足坛最早的、唯一的中性名俱乐部。

山东泰山俱乐部成立得并不晚,1993年12月2日正式亮相。是12家俱乐部里第6个成立的。但在中国足协注册,却赶了个末班车,非常惊险,到最后那两天,连我这个跟踪报道的记者都紧张得睡不着觉。因为俱乐部成立开个会宣布一下就行了,可你向足协注册要提供很多文件,少一样都不行。文件背后是具体事项,这些事项完成了才能形成文件。因此,在12月2日到1994年2月28日(注册截止日)之间这两个多月,俱乐部一直在跟时间赛跑。然而很多事项是俱乐部决定不了的。注册文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法人代表要代表俱乐部跟所有球员签约,签约合同要呈报中国足协认定、备案。可是2月28日注册就要截止,直到2月25日,俱乐部的法人代表还没确定下来。好在,2月26日,也就是距截止时间还有72小时之际,省体育中心副主任魏安林被任命为俱乐部法人代表。2月28日上午,距截止时间不足24小时,所有合同才全部签完。签完以后,那个时候没电脑没网络,先给足协发传真,让足协知道,这事儿我们办了。但足协最终认定,要看原件。于是又赶紧把合同和其他文件整理出来,加上匆匆忙忙赶制出来的会徽、会旗图案,送到邮局去寄。送邮件的工作人员,亲眼看着邮局员工在每一份邮件上都盖上了邮戳,才放心离开。

结果第二天,3月1日一大早,新华社发布了俱乐部注册名单,没有泰山。俱乐部和报社的电话都被打爆了,球迷担心呀!我专门写了篇稿子解释,新华社发稿的时候,足协还没有收到邮件。不过注册本身是没问题的。后来新华社发布第二批的时候,就有泰山了。当时一个是我们,另一个是江苏迈特,这两家是以邮戳为准最后注册上的。

还有个情况有必要说明一下。大家印象中,1994年是山东泰山,1995年是济南泰山,1996年是泰山将军。但实际上,1993年12月2日俱乐部成立时叫“山东泰山足球俱乐部”,到1994年2月28日向中国足协注册时,就改成了“山东济南泰山足球俱乐部”,只不过大家习惯叫它“山东泰山”罢了。而1995年2月底再注册时,“山东”两个字就没有了,全称是“济南泰山足球俱乐部”。

Q

我们回到最初的起点,足协为什么要力推中性名改革?大家怎么看待中性名的推行?网络上的人分了两派,一方认为中性名必须推行,足球俱乐部必须作为独立个体运营,要脱离背后投资商的影响;另一方则认为,中国足球有特殊的国情,毕竟企业投资足球是要有回报的,现在这么硬性地一刀切,会让本来就日趋萧条的足球投资环境,变得更加雪上加霜。关于这两种观点,您支持哪一方?或者说哪一方都不支持,有没有一种大家更容易接受,相对折中的方案?

尹波:我前面说过,改中性名是大势所趋,这一条上我是第一种观点,只是时机不对、方式欠妥,就此而言我也不反对第二种观点。其实比较合理和稳妥的方式,是可以改,可是要分别情况对待。有些名称虽然来自企业,但经过20多年潜移默化,已经过了企业要用名称做广告的阶段,已经成为俱乐部文化的一部分,市场和球迷都认可了,就应该网开一面。我们回顾一下1994年职业联赛之初冠名甲A、甲B俱乐部的那些企业,大多数昙花一现,能坚持到现在的几家,几十年为中国足球花了那么多冤枉钱还无怨无悔,这样的企业难道不值得珍惜吗?他们仅仅是为了打个广告吗?

Q

刚才提到的第二种观点,就是强行改名,必然会打击当前这些投资人的信心,那么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缓和这种矛盾呢?毕竟足球不是慈善机构,在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里面,投资足球也要寻求回报,球队改了中性名,投资人如何才能在足球方面取得回报呢?类似的中性名球队我们山东就一个,就是去年刚刚冲甲成功的淄蹴鞠,我们把话题稍微延伸一下,像他们的话,如果没有了冠名权这个吸引力,在招商上是否会面临困难?

尹波:职业联赛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最早加入的企业,可能想法就是,我花钱买个名,给我的企业做个广告。其他一些国家的联赛初期也是这样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做起来了,影响力有了,俱乐部可以靠自己的品牌效应,靠赛场收入、转播收入、周边产品养活自己,这时候老板想的就是怎么财务平衡,怎么赢利,怎么让俱乐部自身也成为一个自负盈亏甚至效益不错的子公司,能长期做下去。他就不会在乎俱乐部的名称里有没有企业的名字。可咱们的职业联赛不是按照这条路子走过来的。现在俱乐部花钱的气魄直追欧洲联赛,是日本和韩国联赛的很多倍。可你挣钱的能力呢,还停留在要靠企业输血换吆喝的初级阶段,甚至还不如那个时候,这怎么可能维持下去?淄蹴鞠不就严重欠薪吗?

Q

我们看到不少中超俱乐部,他们的投资主体都提出了创建百年俱乐部这个构想,然而在残酷的市场环境当中,一个企业想存在一百年的时间,实际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足球俱乐部如果不受商业因素影响,反而能存在下去,如果大家都改成了中性名,能否像足协所畅想的那样,让中超俱乐部走上一种健康平稳的发展道路?

尹波:一个企业能不能成为百年企业,一家俱乐部能不能成为百年俱乐部,道理是一样的。就看你生存的环境,能不能让你活过百年。如果这个环境就是一个让你短命的环境,不管你叫什么名字,你照样短命。先要有一个适合中性名存在的环境再有中性名,还是先叫了中性名然后才会有一个适合中性名存在的环境,是完全不同的。中国足协最大的失误,就是本末倒置。还没打地基,就想跳到楼顶上去。

Q

支持中性名的球迷,论据大多来自于欧洲足球,很多我们所熟知的豪门球队,都是地名,像曼联、曼城、利物浦,巴塞罗那、皇家马德里,还有多特蒙德等,再稍微有点意境的,像尤文图斯,是拉丁语中青年人的意思;阿贾克斯,名字则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一位英雄。这些名字都是中性名,俱乐部背后的金主换了好多次,也从未把赞助商的名字放进球队名称,人家也活得好好的。很多人说这就是足协向欧洲足球学习的一种举动。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尹波:欧洲俱乐部中性名的原则是,有这个俱乐部的时候它叫什么,它就应该一直叫下去。而不是中间不断有企业加入,进来一个你就改一次名字,急功近利。但欧洲俱乐部和中国俱乐部的区别在于,人家一百多年前成立俱乐部的时候,可能就是一帮喜欢踢球的同学同事、左邻右舍,大家凑一块建了个队,踢学校、社区、企业的比赛,逐渐踢出名气来,越做越大。当时都是业余球员,也没有职业联赛,名字肯定是中性的。业余了半个世纪,职业化、市场化来了,大企业有利可图也加入了,可俱乐部的名字叫了半个世纪早已深入人心,无论多大的企业,都不可能把这名字给改了。为什么还有些例外呢?因为那些俱乐部当初就是企业成立起来的,比如拜耳,勒沃库森就是拜耳药厂的球队,有这个队的时候就叫拜耳,现在还叫拜耳,这就相当于他们的中性名,凭什么不让人家叫?中国的俱乐部正相反,咱们是自上而下。改职业化的时候,都是省市体工队的足球队独立出来成立俱乐部的,一出生就是职业化,起名字的时候,12个孩子就有10个孩子的名字里带企业。那么,一直坚持到今天的企业,从第一天一直叫到现在的名字,是不是就相当于他们的中性名了?

Q

我们常说中超联赛并非是职业联赛,它的性质更像是企业联赛,俱乐部是大型企业的附属品,而且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足球基本上很难盈利。类似的企业队,其实在国际足坛并不少见,像您刚才提到的,德甲俱乐部勒沃库森的全名叫拜耳04勒沃库森,与德国的拜耳集团密切相关,早期球员就是拜耳化工厂的工人,是名副其实的厂队,“药厂”外号名不虚传;再就是荷甲三巨头之一的埃因霍温,经常玩足球游戏的都知道,这支队伍的名称缩写是PSV,翻译过来就是飞利浦体育联盟,早年同样是飞利浦公司的厂队;像韩国K联赛的蔚山现代、全北现代、水原三星,也都带有大企业的名字。这么看来,中性名一刀切是不是过于武断了?

尹波:欧洲俱乐部名称里带企业名的,基本都是企业最早建了这支球队,企业这个“娘”和俱乐部这个孩子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而我们,是先有球队然后再找企业要钱,企业给不了钱就再换一个企业,有奶便是娘。这样就会不断地改名字,甚至不断地搬家。至于K联赛不同于欧洲俱乐部和J联赛俱乐部的冠名现象,跟韩国的经济结构有关。韩国基本上就是现代、三星这样一批超级企业主导市场。每个巨无霸企业都赞助好几支球队。

Q

在中国足坛,也有很多老字号,像申花、国安、泰达、建业、亚泰这些名字,哪怕是鲁能,因为企业已经慢慢淡出了,从足球文化传承上说,是不是可以保留?因为名字本身其实还是很具有美感的,在每个地区几乎也成为了足球的代名词。

尹波:这些老牌俱乐部的名字,与其说是企业的名称,不如说是文化的符号了。谁还记得申花当初是生产什么产品的企业?国安的业务是什么内容?泰达、建业是干什么的?它们在俱乐部身上投下的钱,再做一百年广告,也得不偿失吧?而且如果保留,我相信其他后起的俱乐部不会有异议的。

Q

再来说说生存还是灭亡的问题,这在中国足坛并不是危言耸听。2020年年初,很多在中国足坛很知名的队伍纷纷退出,上海申鑫、辽宁、天津天海这些球队都已经成为过往历史。中国足协力推中性名,是为了增加投资的多样性,然而投资人如果看不到相应的收益,那么这个俱乐部可能就没了。如果一家俱乐部在失去资金支持后,比如上海申鑫,哪怕它是一个中性名,投资人是愿意建立一个新俱乐部还是愿意扶持一个原来用过的名字呢?所谓的多样化投资能否实现?

尹波:中国足球俱乐部普遍入不敷出、难以为继,深层原因非常复杂,主要还是市场环境、体制、机制、理念等造成的,与职业足球格格不入,所谓的伪职业化。这绝不是起个中性名就能改变的。在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时候,就先考虑衣食无忧之后如何提高消费档次,显然超越了历史阶段。正常的规律是先要活着,然后才有活得好不好的问题。中国足球当前的主要矛盾,是能不能活下去,所以限薪限投挤泡沫是对的。而改中性名这个事儿,其实是应该循序渐进的。

Q

最后聊点轻松的话题吧,就是关于这个中性名怎么起才有美感。最近像南通支云、苏州东吴、天山雪豹是被提及最多的中性名,包括足协在内,都觉得这些名字有美感,而不是FC,什么人、什么城之类的。早年的CBA联赛有过用动物来命名的一个时期,像山东宝元火牛、北京首钢鸭、辽宁东北虎、上海大鲨鱼等;1995年的时候,福特宝公司给24支甲级足球队也按照这个方式起了一系列动物的名字,像广州响尾蛇、山东雄狮、上海银狐、成都公牛等等,但由于遭到了俱乐部的强烈反对,并没有真正实行。关于中性名怎么起才有美感,而且能有中国足协提到的传承意义,您有什么建议?

尹波:陈主席最为欣赏的天山雪豹,也没有通过足协中性名审核,是不是颇为尴尬?好的中性名,能够长久存在的中性名,一定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根植于俱乐部生长的水土、风物和人情所积淀出的文化内涵中的。给大家规定个时间,一刀切地起个限制这、限制那的名字,这种典型行政思维的产物,怎么可能具有慑服人心的美感,又怎么可能成为文化的传承?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