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豹子胆了(灵魂拷问:野味到底有什么可吃的

田径运动 2022-11-19 08:20www.1689878.com田径世锦赛

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还有俗话说“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这些俗话全都是老祖先为了教育后代小样儿,别作死!


可是,偏偏还有人“no作no die”,顶着风头作案在全民抗疫的大形势下,湖南永州祁阳县一个网点还在非法售卖野生动物,贵州毕节村民胡某还在偷猎果子狸



而这些,不过是中国野味市场的冰山一角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爱吃野味?其实吧,中国人从古代开始就吃野味了。这又是怎么回事?


还不是因为“饿”


翻看中国的史书,太平光景多,天灾人祸也不少,每次灾难还伴随着类似此次瘟疫的重大事件,老百姓往往流离失所,易子相食。


老话说“宁为盛世犬,不做乱世人”,更直白的说法是——我仅仅想吃饱饭而已,这一切都反映在了戏曲当中。



戏曲虽非正史,但却是当时百姓生活的最贴切反应,在正史难以记录的空间,发挥着它的特殊作用。


有一段河南曲子,民间小调,关于三国里面关公辞曹的,曹操是这么唱的


在许都我待你哪点儿不好,顿顿饭包饺子又炸油条。

你曹大嫂亲自下厨烧锅燎灶,大冷天只忙得热汗不消。

白面馍夹腊肉你吃腻了,又给你蒸一锅马齿菜包。

搬蒜臼还把蒜汁捣,萝卜丝拌香油调了一瓢。

我对你一片心苍天可表,有半点孬主意我是鸟毛!


这就是地方戏的表现力。对老百姓来说,汉寿亭侯和赏赐都是虚的,不吸引人,但曹大嫂亲自下厨,七个碟子八大碗往外端,又是捣蒜泥,又是倒香油,这么多好吃的伺候着,那曹操对关羽多讲究啊。



甚至还脸红脖子粗,咒发誓,如此这般,关羽还非要回去找他大哥,可见关二爷对刘备的忠心耿耿。


从这些戏文中不难看出,吃是多么隆重的待遇,是身为汉相的曹操笼络关羽的重要手段之一。


普通百姓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就把曹丞相对待关羽的厚待尽数想象为美食,在他们眼中,任何十万火急的事情都比不上吃饱饭重要


在吕剧《下陈州》中是这么唱的“听说老包要出宫,忙坏了东宫和西宫,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剥大葱。”



包大人再忙,也得吃完了上路,包大人这样的尊贵身份肯定不至于吃大饼卷大葱。


只能说老百姓连这个也吃不上,跟王宝强没出名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过年回家买个卧铺票一样,普通百姓想的是“俺如果做了包大人那样的大官,顿顿有大饼卷大葱吃,该有多好?”


真正的历史中,哪怕太平盛世,官家粮仓粮食发霉的时节,普通百姓也是很少有余粮的;一旦遇见战争、天灾,他们就失去了生存的保障,即便朝廷会下大气力救灾,刨去各级官吏的盘剥,粮食也只能到达府县,乡民们还要饿着肚子,拼尽一丝力气,跋涉到城里。可想,是多么艰难!



假设,百姓们又摊上了个“何不食肉糜”的皇帝,那就真是暗无天日,坐等人间炼狱了!


“吃什么”成了身份的象征


人类最初就意识到肉类的美味,不过作为一名普通百姓,连饭都吃不上,恐怕只能“望肉兴叹”,能吃上肉的还是少数人,不是限购,而是特供。


《礼记·王制》也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正因为,吃肉对于普通百姓太难,以至于中国文化中的奸臣往往是肥头大耳,比如董卓。



对于商纣王“酒池肉林”的评价,人们丝毫不去探究这背后的背景以及传统,这几乎成了商纣王的原罪,我们吃不上肉,你吃肉不仅可耻,还可恨!


而掌握了最高权力的人,势必追求“不一样的烟火”,包括吃饭都要吃别人吃不到的,“物以稀为贵”,那么比肉更加难得的“野味”就进入了眼帘。


周天子就有一支专业的厨师队伍,由大宰、小宰、宰夫,和膳夫及其手下20种职官组成,总计约2000多人,他们就是一支华丽丽的皇家美食加工队。


周天子的菜单上,就常常出现雉、鹑、鷃、麋、鹿、獐等野味。而除了这些没啥反抗能力的“小娇羞”,还有猛兽,比如


熊掌

而这养熊专业户,他们就以“芈”为姓、以“熊”为氏,他们的后人在中国历史上扑腾起了一朵超级大的水花——他们在南蛮之地建立了地域辽阔的楚国!比如咱们熟悉的楚怀王,就叫熊槐;而楚义帝就叫熊心


在《吕氏春秋》中,提到天下美味,就一口气列举了猩猩之唇、獾獾之炙、隽觾之翠……这些,统统都是野味。


食用野味,得动用当时社会最顶尖得资源来捕杀,周天子食用野味,更多的是彰显自己的地位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日后有了权势的人物有样学样,逐渐成了惯性,吃野味代表着身份的尊贵



最直观的例子是近代,清朝汇集山珍野味的各种“八珍”,成了一时盛景,它们涵盖的“食材”,则有鹿筋、熊掌、鹿尾、象鼻、驼峰、豹胎、狮乳、猕猴头、土蛤蟆、果子狸……


,就是物种越稀奇、越难得,这菜肴就越“高档”,越“名贵”,吃的正主,也就越有面儿。


口味独特的要数崛起于白山黑水的“东北王”张作霖,超级喜欢吃老虎肉,“虎肉烧鲜笋”、“虎肉丸子烧雪里蕻”、“姜丝虎肉炒鲜笋”、“虎肉炖萝卜块”等,都为张作霖所热衷。



皇室、贵族“老爷们”对山珍野味的这种迷之喜爱,很自然的,就传到了民间,很长时间里,能吃上“猴头燕窝、鱼翅熊掌”的,都是人上人。


了解了这种心理,就明白了为何直到今天,不少酒楼、饭店,依旧兼营烹炖昂贵的野味菜谱,蛇肉、果子狸、鳄鱼肉、穿山甲……甚至蝙蝠,这些野生动物全都成了现代人摆排场的盘中餐。


以形补形、吃啥补啥有根据吗?


除了排场和面子,之所以爱野味,还在于民间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吃啥补啥”“以形补形、以脏补脏”“脑子不好多吃核桃”“男人肾虚要吃腰子”...

猪脑花

说到底,这源于古人对世界朴素的认知,希望通过吃掉其他物种以获取“超能力”,比如吃了敏捷的鹿,就能变成“飞毛腿”;吃了熊心豹子胆,就能变得“胆大包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强烈的“吃啥补啥”的心理暗示。


这思维,其实和西方漫威、DC宇宙中“富人凭装备,穷人靠变异”的思维,差不多。


大胆说一句在文化水平相对低下的古时候,有这认知,还能原谅;可要是到今天还相信这玩意,那大脑教育基本就处于胎教水平。


就拿“肾不好吃腰子”来说,其实无论猪腰子、牛腰子,还是羊腰子,都是典型的的排毒器官。既然是排毒的器官,那肯定就会残留一定的毒素。


烤腰子

这东西,你吃的越多,吸收的毒素也就越多,而自己肾脏的负担也就越重。


换言之,腰子吃过了,非但不“补”,自家的腰子反而可能先“折”了!


李时珍《本草纲目》里就了一大堆不能吃的“野味”,否定了民间所谓“吃啥补啥”的说法,比如孔雀肉味咸、凉、有小毒,人食其肉者,自后服药必“不效”;熊肉,“有痼疾者不可食”。


还有人说了,野味营养价值高,生活在野外的生物,它们都吸收了所谓的“日月精华”,所以就比家养的更加滋补。


简单科普一下中学生物不论野味身上有啥营养,吃到肚里能被我们消化的,都只有糖类、脂肪、蛋白质


至于被吃得濒临灭绝的穿山甲,从化学和营养学角度看,它的鳞甲,其实就是角蛋白,说得再明白点——跟咱的手指甲、脚趾甲的“营养成份”是一样一样的。


不信?下次想吃野味补蛋白质,你先来二两手指甲、脚趾甲试试。



明白了吧,吃野味在古代是因为食材匮乏,代表着尊卑,延伸到现代,则为不良商家的炒作和食用者的虚荣心


而有了果子狸和蝙蝠这样大的教训,加上有些野生动物是受保护的,继续吃野味毫无疑问已经是一种陋习,会面临道德的不齿和法律的制裁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