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婊什么意思(女爱豆插足感情被骂“知三当三

f1赛车 2022-11-28 15:51www.1689878.com赛车比赛

又塌房了。

在堪称贵圈危楼区的爱豆界,不是新鲜事。

只不过,平时塌的,还都是一些你都不知道何时建起来的小私宅。

这回塌的山头,着实是大了一点。

是连平时对爱豆圈不甚关注,能把李振宁记成杨振宁的路人,都多少有点听闻的大房子——

孟美岐。

要说孟美岐做了什么。

目前的网络舆论,用一个四字词概括此事的情绪和性质,仿佛足矣——

“知三当三”。

事情是这样的。

10月11日,@他们叫我大花妞6发布了一条“恶心,真恶心。”的短微博。

随即,博主男友陈令韬出轨,“小三”是孟美岐的传闻,甚嚣尘上。

25号,大花妞发布长文《我们没有四周年快乐了》阐述陈令韬出轨过程。

并且补充了自己和陈令韬的聊天记录,以及陈和孟出轨的证据。

这一回,彻底坐实了陈令韬出轨的事实。

陈令韬何许人也?

音乐制作人,《创造营》和《中国新说唱2》的音乐总监,和很多大牌的流量、爱豆歌手都有合作。

当然,在这起事件里,引发网友迷思的,是他与大花妞和孟美岐隔了至少三个次元的,其貌不扬的长相。

使得大家不禁再次感叹,杨笠的段子果然是基于深厚的现实观察的……

但,从大花妞发布的长文,以及释出的聊天记录,包括陈令韬在事件中的动作和回应。

陈令韬其人的言行,令人不适程度,还要远高于他的长相。

在撒谎这件事上,陈令韬驾轻就熟。

7月份,大花妞已经发现了陈令韬和孟美岐谈恋爱的聊天记录。

而陈令韬可以做到这头与孟美岐你侬我侬。

那头抱着大花妞说:“我梦到我们结婚了。”

他甚至还可以在赴孟美岐的酒店之约前,抱着替他收拾行李的女朋友说:“我想和你有个家。”

在行龌龊事上,心理强大如此,却特别喜欢营造悲壮的脆弱感。

明明是自己出轨,却能上升到“这是我的命”“我选的”这种命运悲剧的语境。

事实证明,越自私的人,越擅长自我感动。

因为他们只有通过这种荒谬的浪漫想象才能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而实际上是如何呢?

是在犯下道德错误受到谴责后,写下遗书自杀,好给忍无可忍发声的前女友造成愧疚。

而这遗书的后续,更荒谬,一群人兵荒马乱地找到陈令韬,发现他的确吞下了大量的安眠药。

大量的意思是……两颗。

大花妞发现陈令韬出轨,陈与她纠缠的三个月里。

陈令韬呈现出的姿态,并不热烈倾向于哪一方。

反倒更是一种,享受辗转在两个女人之间的状态。

八月份,大花妞离开了北京,暂时结束了这段关系。

九月底,陈令韬却仍在点燃两人之间的火花,在生日前说想她,给她写歌。

然后转头和孟美岐去西藏过生日。

大花妞在此时收到了大量孟美岐私生的私信,告诉她陈令韬和孟美岐的航班信息,她忍不住去对质,结果收到了陈令韬的世纪自私自恋发言。

“是她准备好这一切一定要带我去的。”

“你不用不平衡。”

在陈令韬身上,我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被欲望冲昏头脑的出轨者。

更加看到的,是一个自私、自恋、懦弱,擅长道德绑架和自我标榜,伤害了他人却反手来讨怜爱的情感巨婴。

男方的道德错误实锤、人品也有目共睹,但是如今的事态,却开始进入了另一个维度的讨论——

孟美岐到底是不是“知三当三”?

仿佛这才是事件重点。

男方曾对大花妞说,他明确告知过孟美岐。

但也是渣男的一面之词。

后来,又有人挖出,陈令韬微博上和女朋友的合照,有编辑过的痕迹。

2月份,他曾把女朋友的照片隐去,直到8月份才公开。

事情便进入了,“这两个月到底够不够孟美岐发现合照”的讨论。

再后来,孟美岐的各种黑料被扒出,有人指出孟美岐不仅“知三当三”,且是“惯三”。

到这里,飘并不想站骂孟队或是撑孟队。

只不过,铺天盖地、灵活巧妙地使用“三”这个词,作为女性,有点扎眼。

飘并不认为,公众不能骂孟美岐,或者其他有过错的女明星。

只不过,在道德问题上,我们要骂,但要准确地骂。

至少,不要像现在这样。

借助孟美岐的传播度,为“小三”这个带有女性污名意味的词,注入一些莫名其妙的生命力。

在孟美岐这件事上,我更想谈谈,“小三”这个词,以及背后的形象,在大众生活中被滥用的危害。

“小三”这个词,不是第一次被滥用。

很多人不知道,如今我们使用“小三”一词的方式,是一种词义扩大。

如果按照严格的法律定义,“三”的意思是,破坏别人家庭和合法夫妻关系的人。

且,又根据法律中男女平等的原则。

第三者不分男女。

而在世俗生活的应用中,“三”这个词,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是,它被戴上了女字旁。

否则,你想。

若是小三本词不专指女性,实际运用中,为什么只有特地造出“男小三”加以区分,而从未有“女小三”的说法?

因为“小三”,在我们的文化中,就是一个女性专属审判词。

当一个词成为女性专属的审判词后。

这个词审判的失德范畴,又从破坏合法婚姻,扩大到了破坏恋爱关系。

范围被扩大,但其罪状,并没有被稀释。

无论是从前,还是今天。

小三对于女性来说,仍旧是原罪级别的罪状。

一旦被贴上,男嘲女骂一辈子。

6年过去,姚笛的微博下依旧是小三谩骂。

而文章的微博评论下,画风却显然宽松得多。

而在孟美岐这个事件中,最可怕的是。

“小三”这个词的词义,又被再次扩大了。

它被扩大到了一个尚且没有石锤,没被石锤定性、疑似失德的女艺人身上。

我不是说孟美岐有犯错嫌疑,公众不能骂、不能质疑。

而是,一个女性道德原罪级别的词,一个性别污名色彩极重的词,一个专属女性的道德审判词、一个带有女性惩罚意味的词。

作为女性的我们,最好少用、慎用、准确地使用。

不要动辄给一个还未定性的女性扣那么重的帽子。

且,一桩男性出轨事件中。

已被实锤的渣男,作为关系中第一责任人的男方,整个事件的主体。

在整个事件的概括中,责任是被削弱了的。

如今你问路人对这件事什么印象。

最生动准确的回答一定是:孟美岐“知三当三”。

是的,这是另一件糟糕的事——

孟美岐以自身自带的流量和传播力,赋予了一个新的女性专属审判词生命力。

“知三当三”。

然后是,“惯三”。

不是说女权就是主张女人不用讲道德。

而是,整个社会在女性道德罪状的名目上,思维这么活跃、造词能力这么强,没有好处。

它不会带来清晰公正的道德约束,只会造成另一种结果——

对女性群体的道德过度审判、过度敏感。

因为在人身上玩道德检查游戏,是永远玩不完的。

再,它会造成一种,第一责任方的男性在事件中被淡化的结果。

有的人会反驳,不会啊,骂女方不妨碍我骂男方,我可以两个一起骂啊。

当然可以两个一起骂,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道德后果往往还是更多地由失德女方承担。

飘看到有一个评论这么描述这种情况,虽有点毒舌,但其实不无道理。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简单,因为我们并没有给男性发明那么多道德审判词。

这是很重要的,从语言学上说,语言影响、甚至决定人的思维。

所以很多时候,语言的局限性,就是思维的局限性。

代入实际情况想想,在一个道德错误事件中,公众义愤填膺,结果发现骂男的还要打一堆字组织语言,骂女的却语言库存丰富,一句“小三”“知三当三”,就足够唬人了,那么谁会受到更多的审视和更严重的谩骂?

当然是“小三”女方。

而这正是孟美岐和陈令韬在这件事里的道德惩罚处境。

骂陈令韬,我们还要叽叽歪歪地讲道理。

骂孟美岐,一句小三足够诛心。

孟美岐和陈令韬事回应下的首评对比

如果我们发明“知三当三”,而没有镜像的“知渣做渣”。

如果我们发明“惯三”,却没有镜像的“惯渣”。

在实际操作中,责任是根本无法合理分配,或者均摊的。

虽然很无奈,但基于现在的舆论环境,飘必须重申一句。

对于孟美岐这件事,我没收钱、没洗白,也不想站队。

如果你真的要问我,对孟美岐这件事本身怎么看。

我能说的只有,就算最理想的情况下,孟美岐确实一点不知情。

从人设来说,一面靠着事业粉氪金谈恋爱。

从心智来说,没有甄别对方的感情状况就投入。

从地位上说,一线流量爱豆。

那么今天这种境况,确实也是一种成名的代价。

而今天飘真正想讨论的。

是孟美岐这件事上,很多人使用的扣帽子式的语言方式,无形中对更大的女性群体的伤害。

以及孟美岐身上自带的巨大流量,加剧了这次“动辄骂三”的造词思维、用词习惯的传播。

我们都知道,互联网世界的有效词,都是有连带效应的。

今天名媛被污名化了,明天佛媛有了流量,后天病媛、离媛等一系列莫须有的词,就全都出来了。

很多时候,我们吃瓜真的是为了去搞明真相吗?

在信息场相距十万八千里的情况下,其实多少是有些妄想在的。

如果说吃瓜除了消遣之外,有什么正经的动机。

那应该就是,我们能从其中吃到很多世俗百态。

我们能从女明星身上,多少反思女性在不同事件下的舆论情况。

在孟美岐这件事上,真正刺痛女性的,不是大家骂女明星这件事。

而是被挂在各种标题、各种热评上,生动、巧妙、有力、充满吸引力的“小三”,以及小三文化的各种派生词。

而“小三”文化作为有效词,它背后迎合的情绪,真的是正义吗?

当然,不是。

如果高喊“打小三”的人们,初心真的是为了世界上少几个被祸害的原配。

那么为什么,同样一群人,转头又在诅咒:洗白小三祝你遇到小三。

这到底是希望世界多点“三”,还是少点“三”?

其实“打小三”文化,背后承担的欲望和幻想,从过去到今天,从来不是正义。

它吸引人的,有时,是期待看到两个女人为了一个男人互撕的滑稽和热闹。

“原配打小三”,永远是喜闻乐见的一出好戏,喜闻乐见到,很多编辑者还出了合集供客官们看个够。

它有时,甚至承担了某种期待看到小三被当众“扒光”的肮脏幻想。

这便是飘为什么劝女性少用、慎用,至少要准确地使用“三”这个词。

因为如果“三”无法回归它准确的词义,它开始承担的意义,就不是合理的道德谴责。

它便开始迎合了某种,把女性放在动物的、被观赏、亵玩位置的语境里。

它开始成为了一个道德原罪词。

何谓原罪?

即在这个标签面前,你将彻底失去话语权,彻底失去作为人的权利。

恰如《九品芝麻官》里,戚秦氏被诬赖通奸,立马自知无力回天,乖乖噤声。

恰如《三十而已》里,林有有被设定为“小三”,她便连基本的人物逻辑都不配有。

乖乖被编剧写成空降顾佳婚姻,作恶多端,被打了巴掌,便功成身退不留名的工具人。

而当这种女性专属、使人噤声、抹杀人性的原罪词,扫射范围越来越大。

对失德的女性没好处。

对自诩能够永远洁身自好、荤腥不沾的女性,同样是种压迫。

每一次无心地使用、无心地扩大,都在加重对女性道德审判的目光。

“婊子”最初写作表子,后来才逐渐戴上了女字旁。

“绿茶婊”最初专指向某些性工作者,后来逐渐扩大到日常生活,每个女性都成为了潜在的绿茶,被不断地鉴定。

当某种道德审判词,特别有效果,特别有权威。

那么它就成了一件,名正言顺,拿来杀人也不必愧疚的武器。

那么谁不会拿来用一用?

要用,就得寻找猎物。

要找猎物,就必须拿放大镜。

四处鉴“婊”,四处鉴“茶”,四处鉴“媛”,四处鉴“三”的运动就这么开始了。

而人手一把放大镜互鉴的情况下。

无人是赢家。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