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h是什么药(违禁品Rush将在澳大利亚当作处方药

f1赛车 2022-11-28 12:42www.1689878.com赛车比赛


挑逗情欲的海报、华丽醒目的包装、味道刺鼻令人晕眩——你也许对Rush并不陌生。

Rush的全名是Rush Poppers,由多种能产生挥发性气体的亚硝酸盐组成。由于这类物质能使人全身的平滑肌放松(包括肛门和阴道平滑肌),在性行为前吸入可以通过放松肌肉而缓解疼痛。,Rush常被用于增强性体验。

,Rush不仅在我国属于违禁品,在全球范围内被诸多国家和地区禁止销售和使用,或被列为非药用化学物质。但其原料的工业用途并不被禁止,这也是目前国内流通的Rush产品原料的主要来源。

这也就意味着,目前流通的Rush产品中,原料可能来源于工业原料,质量和安全性都无法得到保障。

「Rush到底是不是毒品?」「为什么不能在正规渠道购买到?」「Rush和伟哥使用会发生什么?」在使用Rush之前,这些问题是否已经有答案呢?

就在几周前,澳大利亚药物管理局(TGA)决定不完全禁止Rush的销售,引发了广泛关注。

澳大利亚规范Rush的使用需药师指导

在此前的去年9月,TGA发布了一项临时政策。政策建议将烷基亚硝酸盐定性为毒品,彻底禁止其销售和使用。

在今年6月6日,TGA公布决定,称不会完全禁止Rush,但会对不同类型亚硝酸盐吸入剂(即Rush)进行限制。

「我注意到,放松平滑肌能够降低在接受肛交期间内括约肌撕裂的潜在风险,这是烷基亚硝酸盐支持者的的核心论点。」TGA发言人表示。

「考虑到越来越多的中毒事件,如果不规范烷基亚硝酸盐,使它们只能在成人商店购买,对公众健康不利。」他表示,在药品监管框架下合法供应这些药品,能够保护消费者,也利于促进公共卫生。



澳大利亚药物管理局(TGA)决定不完全禁止Rush的销售。

在新规中,TGA说明,禁止销售以「亚硝酸异丙酯」为主要原料的Rush,称这类物质可能导致使用者失明;以异戊基、丁基、异丁基和辛基亚硝酸酯为主要原料的Rush被规定为处方药,需要看医生才能获得这些类型的Rush;以「亚硝酸戊酯」为原料的Rush无需处方就可以在药店购买,但在购买前必须与药剂师沟通。

这一新规将于2020年2月1日起实施,届时Rush将在澳大利亚的药店柜台上供应。

「Rush相关产品的包装、说明和使用规范,目前十分不规范,」TGA发言人表示,通过正规渠道提供Rush,意味着对这一产品的安全使用和其他相关的公共卫生问题的咨询和教育成为可能。」

「目前虽然可以从医院开处方获得Rush,但很多人都会选择在酒吧等场所非法购买它们。」悉尼科技大学(UTS)的研究人员调查了800多名18至35岁的男性。首席研究员Daniel Demant博士表示,尽管一小瓶的原材料成本仅几毛钱,但售价最高可达50澳元(约合240元人民币)。

Demant博士说,TGA决定规范管理Rush而不是彻底禁止它们,将有利于人们获得质量有保障的Rush,也将消除这种暴利。

Rush对人体有伤害,被广泛定义为违禁品

「目前,我国监管部门没有将其列为毒品,但它属于精神活性物质,有成瘾性,对使用者具有潜在伤害。」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副会长张锐敏教授介绍,由于Rush的作用时间很短,使用者会经常用,从而导致身体产生耐受。这也就增加了使用者成瘾或过量使用的风险。

正是因为Rush的这一特性,它曾有过被滥用的历史。,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对其使用出台了相关法律规定。


英国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的数据表明,亚硝酸烷基酯在二十种常见娱乐性药物中的药物成瘾性为倒数第二,生理危害程度为倒数第三。

自1990年起,法国政府禁止销售含有丁基亚硝酸盐和亚硝酸异戊酯(及其同分异构体)的产品,原因是潜在的安全因素。

在日本不允许售卖,存在着非法流通的现象。2005年前后,日本政府将以Rush为代表的亚硝酸盐型药物视为危险药品,亚硝酸盐制品以及含有亚硝酸盐的药品一律不允许流通。Rush也被列于非法毒品的宣传海报中。

北美则相对保守,美国一直对Rush按照处方药管制,加拿大自2013年以来全面禁止了Rush的销售。

在香港警务处的毒品一栏中没有Rush一项,但在『毒药表 Hong Kong e-Legislation』中亚硝酸异戊酯出现在了「第一部A分部」。

台湾地区的文件中,Rush属于违禁品,不得贩售、转让、寄放或供他人使用,在当地无合法取得的途径。

和「伟哥」一起使用的巨大危害

Rush中的主要成分是亚硝酸盐化合物。它在工业、建筑业、食品业中都有应用,广泛应用于空气清新剂、清洁剂、指甲油去除剂、食品防腐剂中。

「某高校学生集体食物中毒」、「某地区食道癌高发,因为他们有食用咸菜的习惯」,这些新闻背后都是亚硝酸盐在作祟。

亚硝酸盐是有毒的,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3克导致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经将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列入2A类致癌物清单中。

从生化的角度来看,这些能够挥发的物质都是强氧化剂,接触到皮肤上会引起严重的灼伤。

吸入Rush后,人体全身血管急速扩张,这也包括眼球内的血管。英国的一项通过对12位年龄在31岁到59岁之间的Rush常用者长达4年的跟踪调查发现,Rush会损伤眼睛视网膜的中央窝。

频繁的使用Rush会致使眼压增高,视网膜的感光细胞会发生氧化,进而导致细胞功能受影响。Rush产生的这种损害,跟直接凝视太阳而产生的损害差不多,容易诱发青光眼。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物理伤害和对眼睛的伤害,使用Rush的最大风险在于与「伟哥」这类药物一同使用。

由于Rush、万艾可、希爱力都属于血管扩张剂,是严禁一起使用的。否则血管扩张剂会引起血压严重下降、供血不足、大脑供氧不足导致的意识模糊,严重的则可能导致使用者昏厥、中风,甚至心脏病发作和死亡。

请特别注意

  • 过量使用Rush可能造成心力衰竭;
  • Rush对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是危险的;
  • 当Rush与酒精、可卡因、速效救心丸等药物搭配,或将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Rush的潜在风险。淡蓝公益制图


60年前,Rush开始被用于助性

实际上,Rush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60年前,它就已经走进了大众视野。

早在1857年,一名苏格兰医生发现亚硝酸异戊酯可以通过扩张患者的冠状动脉,改善心脏的血液流动而减轻心绞痛症状。这次对亚硝酸盐的医用,也打开了亚硝酸盐的潘多拉魔盒。


早期的药用亚硝酸盐。

1960年代,Pac West Distributing(PWD)公司生产的第一款Rush在洛杉矶开始销售,其内容物为亚硝酸异丁酯。该产品以不同于医用制剂的流行封装受到大众欢迎,并在平面广告的宣传下强化了其定位。

这款产品之所以叫「Rush Poppers」,是因为由于亚硝酸酯类化合物的沸点低,容易挥发,亚硝酸异戊酯常被封装在小的玻璃瓶中,在打开后有「砰砰(popped)」的爆破音,故其在俚语中的别名为「Popper」。



「Rush Poppers」早期平面广告。

但在第一款Rush上市的同年,亚硝酸异戊酯的原始合成配方被禁。于是,PWD公司选用了亚硝酸环己酯/环乙烷亚硝酸盐作为了其主要成分,并被沿用至今。

不过由于在不同国家对成分的规定有所差异,PWD及其他公司生产了各种适用于当地法律的Rush。

尽管Rush自商品化以来受到的非议从未停止过,但这也不影响其受欢迎程度。根据1977年『华尔街日报』和『时代』杂志的调查,将Rush作为娱乐性药物使用的成交量达到每年5000万美元。

关于Rush的使用,让我想到著名的「小白鼠实验」。

1954年,研究人员彼得·米尔纳和詹姆斯·奥尔兹发现小鼠大脑里面作出愉悦反应的中心,并把一个电极植入小白鼠的脑袋里。他们设计了一个控制杆,只要按下控制杆,就会给予这个区域电击。

他们惊奇地的发现,在小白鼠学会这个技能之后,开始不断自我刺激,每小时自我刺激的次数高达数百次。即使在饥饿的情况下,小白鼠也宁可选择刺激直到它疲惫不堪,濒临死亡。


「小白鼠试验」示意图。

6月26日是国际反毒品日。实际上,反毒品背后的深层含义是反对药物的滥用。

面对Rush这样的违禁品,或是0号胶囊这类的毒品,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一场面对人类自身的战争,是一场面对欲望的战争。我们必须阻止我们自己和同伴受到药物的伤害。

永远不要让你的欲望控制你自己。要成为欲望的主人,而不是被它操纵。


反Rush Poppers宣传广告。

参考文献

Poppers: The effects, the risks, the law. TheSite. YouthNet UK. .

Final decision(s) for matter(s) referred to the March 2019 Joint ACMS-ACCS meeting

香港警务处,毒药表 Hong Kong e-Legislation

台湾地区管制药品管理条例各级管制药品之范围及种类

刘宁,沈明浩.食品毒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Isabelle Audo, MD, PhD; Mohamed El Sanharawi,etc.Foveal Damage in Habitual Poppers Users.Arch Ophthalmol,2011,129(6):703-708.

Romanelli F, Smith KM. Recreational use of sildenafil by HIV-positive and -negative homosexual/bisexual males. Ann Pharmacother. Jun 2004, 38 (6): 1024–30.

Nutt, D; King, LA; Saulsbury, W; Blakemore, C. Development of a rational scale to assess the harm of drugs of potential misuse. Lancet. 2007, 369 (9566): 1047–53.

文|大力

编|黑色洋葱 三宝


本文为淡蓝原创

Wèi jīng shòu quán qǐng wù zhuǎn zǎi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