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3岁看大?这些大名鼎鼎的科

沙滩排球 2022-11-28 11:19www.1689878.com沙滩排球

作者 | 李晨阳


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再“大”的科学家,也有“小”时候。


卢煜明、施一公、王贻芳、许晨阳、王小云……这些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打小是怎么过来的?


他们从小就热爱科学吗?生来就有天赋吗?早早就立下了志向吗?


让我们从《“未来”科学家》这本书里寻找答案吧。



这本书以访谈实录的形式,还原了未来科学大奖(2016-2019年度)获奖者的成长经历和奋斗故事。


相关阅读:15位顶尖科学家的15个成才密码,你get了几条?


2016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人卢煜明


卢煜明:从少年时代起,我就对科学抱有浓厚的兴趣


记者:您是因为什么契机成为科学家的?是否是某一件事、一个人促成的?有什么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的吗?


▲ 卢煜明

从少年时代起,我就对科学抱着浓厚的兴趣。那时候,我喜欢阅读诸如《环球探索》和《科学美国人》这样的杂志,也喜欢阅读科学家们发明和探索的故事。


我记得那时学校里的生物课本中有许多著名科学家的照片,其中一张是沃森和克里克站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门前的照片。沃森和克里克就是发现了 DNA 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


从那时起,我就对 DNA 分子和剑桥大学着了迷。剑桥一向是科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的摇篮,我一直在想,剑桥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那时候我就决定以后要去剑桥读书。当然,后来我也确实做到了。


记者:那时您对 DNA 有概念吗?


▲ 卢煜明

有趣的是,我就读的学校有个非常棒的生物老师,他总会教我们一些课本之外的东西。他给我们讲解了 DNA 的相关知识,甚至谈到了克隆技术,这都是当时考点之外的内容。恰恰是这些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为我开启了分子生物学的大门,我也由此进入了这一领域。


记者:您说您的父亲是名精神病学家,那他有没有对您提过他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有趣案例呢?


▲ 卢煜明

父亲的工作让他有机会接触到香港的一些知名案件,比如某些凶杀案,他需要作为专家来给出心理画像,判定凶手的精神状况是否异常,这是很有意思的。


但当我亲身接触了精神病学之后,我觉得对我来说这太抽象了,因为我自己喜欢非黑即白的结论,比如用 DNA 测试一个人是否有某种疾病。这是精神病学做不到的。在精神病学中,你只能通过向患者提问来判断此人是否患有某种精神疾病。我不喜欢这种模糊的结论,人脑实在太复杂了。


2017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人施一公


施一公:我从小就觉得做科学、做基础研究很酷


记者:可否从您的家庭出发,讲讲您是从怎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 施一公

1967年5月5日,我出生在河南郑州,上面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我父亲是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的本科,母亲在北京矿业学院读书,都是20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


1969年10月底,我两岁半,跟随父母下放到河南省中南部的驻马店市汝南县老君庙乡(当时称光明公社)闫寨村(当时称闫寨大队)小郭庄村民组。父亲认为我们会一辈子生活在小郭庄,不会再有机会回到省城郑州,就很努力地学习各种农活技能,后来还学会一边撑船、一边在寨河里撒网打鱼。


我上小学三年级、四年级的时候,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了。那是1977 年,父亲开始给亲戚家的孩子们辅导数学、物理、化学,甚至语文。


当时条件比较艰苦,为了能省钱,他们就不用墨水和纸,就拿一个小石子在地上推演公式,所以每天放学回家,我总会看到父亲在家门口的地上,给表哥、表姐们推演我看不懂的公式: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π,xyz……


这些东西让我感到非常的酷,觉得:哇,原来世界如此之神奇!


我后来逐渐意识到,我从小就觉得做科学、做基础研究很酷,可以改变世界。这个印象是我父亲带给我的。


从小父亲就是我的偶像,我做事的时候总想得到他的夸奖。父亲对我既慈祥又要求很严格,他很少批评我,但是也很少会表扬我。即使对于我获得全国高中生数学联赛河南赛区第一名这样的荣誉,他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赞扬了两句,并要我看到不足,戒骄戒躁。


记者:据说您的名字也是父亲取的,它蕴藏着怎样的含义呢?


▲ 施一公

我们那个年代出生的孩子,名字大多都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父亲希望我有个响亮一点的名字,但又不想太落俗套,最后想了又想,还是取意“一心为公”,选择第一个字和最后一个字,“一公”,作为我的名字。


当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在世界上都会力图实现个人价值。重要的是,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我们也为社会做出贡献,两者可以统一。


2019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人王贻芳


王贻芳:我觉得大部分人不是从小就立志当科学家的


记者:很多人会觉得科学家大多从小立志,或者对科学有独特的爱好和强烈的探索意志。您似乎是顺其自然、不经意地走上这条路。


▲ 王贻芳

我觉得大部分人不是从小就立志当科学家的。如果他告诉你是,有的时候也是假的。


每个人都有目标,多数情况这个目标其实都很小。比如说你可以看到未来的3年、5年的情况,但不可能在十几岁的时候就看到未来几十年。刚才说中学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考大学。


到了大学,目标也很简单:第一,毕业的时候有好的成绩;第二,毕业的时候有个好的出路,去研究单位也好,去读研究生也好。后来慢慢知道了,考研究生是个好的选择,那就考研究生。所以到了大学三四年级,这就是目标。


记者:小时候父母对您有期待吗?


▲ 王贻芳

没有。他们也问过我将来想干啥,我说我不知道要干嘛。


我父亲是中医,他有的时候就说“你要不要学中医,要不要背中医口诀”之类的。我看了一天,药性什么的,我说这东西不行,我背不下来,也不感兴趣。


所以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学物理而不学别的。我就是化学背不下来,生物更记不住,数学有点太抽象了。那就学物理,很顺其自然的选择。


感觉学物理相对要轻松一点,比学化学和生物要轻松,相对来说它可以推导,原理讲清楚了,你听懂了,你就可以推导,也不用背。考大学报志愿就报了物理。


2017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人许晨阳


许晨阳:学校里的数学对我来说比较简单


记者:您对数学的热爱是什么时候开始启蒙的?


▲ 许晨阳

学校里的数学对我来说比较简单,上数学课觉得无聊,我会主动学得比周围的同学多一点,觉得挺酷的。


还记得小时候有种“鸡兔同笼”的题,那时候解决这种问题有一些算术的方法,我比教材早了一两年知道可以用方程去解,那是一个更系统的方法。


我从小就很喜欢理论,对于我来说,用抽象的理论解决技巧性比较高的问题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情。印象中,我小时候比周围的小朋友们对数学的敏感性要更强一点,但对于数学的喜欢也是自发的,处于一种比较初级的阶段。


到了中学,家人没有在竞赛方面刻意培养我,只是会让我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我们那时候理科班里数学比较好的十几个同学每周上一个奥赛班,但是数学竞赛内容基本也就是看看,没有老师组织特别的辅导。


总而言之,我在上大学之前是一个比较喜欢数学的学生,但也没有明确想要从事数学研究的目标,对数学研究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也没有概念。


记者:您提到在高中的时候比较叛逆,具体有什么样的表现吗?


▲ 许晨阳

初中时,我上学经常会迟到一小会儿,当时不是太在意,老师批评一下也就听之任之了。我从小很多事情就比较自我,在初中以前还经常和别人打架。也当过班长,但没多久就因为老师觉得我不太听话把我换掉了。这种事情挺多的。


老师觉得我不是好管的学生。我小时候上课还比较喜欢跟人讲话,老师说什么,我经常有自己的意见。比如会觉得这个老师很喜欢女同学,对男同学不好,我就会把意见表达出来。


现在看这完全是幼稚的,但是当时会坚持自己的想法,老师讲课也听不太进去。到了高二,我已经完全学完了高中数学知识,做题也还都不错,就觉得没有必要再花太多工夫,于是不再交数学作业,有点时间会自己看看数学竞赛的书等等。高中老师对我还算比较宽容的,不太直接批评我。


2019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人王小云


王小云:我们家的孩子数理化成绩都好


记者:家里几个孩子学习都那么好,你们的父母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 王小云

我们几个孩子都是数理化成绩好,这并非偶然。我父亲是诸城师范毕业的。他学的是数学与化学班。因此,他在我们小学阶段就很注重培养我们对数学与化学的兴趣。像鸡兔同笼这些稍微复杂的数学题目,我们小时候都做过。


恢复高考后,父亲对我们充满了期望,家里的经济非常艰难,父亲经常跟母亲说,不管多难一定要让我们完成学业。


父亲从小教育我要像居里夫人那样,为科学献身,为国家做贡献,看到我对物理充满了兴趣,就鼓励我考上大学从事物理专业的学习,并建议我从事核物理的研究,到中国的大西北投身到祖国的国防事业建设中去。但高考的时候,我物理意外失误,反而数学考得很好,无奈之下改了志愿。


我的母亲也很伟大。她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父亲常年在外教学,经常两周才能回来一次。为了让我们能安心学习,母亲承担起了全部的农活家务活,即便再苦再累,母亲也总能处理得井井有条。


由于我们姐弟五人都先后考上了镇重点初中,每次离家返校,母亲都要几次起床看星星来判断时间给我们准备一周的食物。后来家里买了钟表,母亲再也不用出外看星星了,可以安稳地多睡一会。父亲当时感慨地说我们家里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那个钟表了。


每当我们遇到想不通的事,母亲总是开导我们要想开,宰相肚里能撑船。当别人做得比我们好时,便教育我们不要妒忌人家。对待弱势群体要有善心和爱心。可以说,她的很多言行至今还在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


母亲真的非常伟大,勤劳善良是她最优秀的品质。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每天都劳动到深夜,我很小时就陪母亲熬夜。也许正是这个经历,历练了我工作以后深夜工作的能力。


(上述内容摘自《“未来”科学家》,有删改)


这些科学家们,有人从小就立下了科学的志向,有人则奉行“走一步看一步”的原则;有人早早就显露出了相关领域的天赋,有人可能要等到多年后才崭露头角。


但良好的家庭教育,优秀的人生榜样和一以贯之的勤奋好学,是他们成才路上的“标准配置”。


科学网的读者朋友们,年少时的哪些经历,让你们走上了科学这条道路?什么事、什么人、什么好习惯,让你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受益匪浅?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