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南京工厂(动力电池“新王”来袭:LG新能源要起

nba赛程 2022-11-28 17:26www.1689878.comnba排名

作者|潘涛 编辑|罗丽娟

新能源汽车在2021年末尾出现了一个高潮,新车型、新玩家,短时间内集体亮相,让2022年的行业走势变得微妙起来。如今,电池行业也迎来变数,一位重磅玩家即将登陆资本市场。

1月4日,有消息称LG新能源已开始接受投资者认购。按照计划以每股25.7万至30万韩元(216.19-252.36美元)的价格出售约4250万股股票,LG新能源最高可融资108亿美元。

若顺利完成募资,LG新能源将成为韩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IPO。并将于1月27日在韩国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

2020年12月,LG新能源于从LG化学分拆出来,开始独立发展。从拆分到上市,仅一年多。

作为特斯拉、现代、大众等的供应商,LG新能源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中,长期占据第二名,仅次于宁德时代;2020年上半年,其市场份额还一度超过了宁德时代,位居全球第一。

LG新能源的上市,无疑会对当下动力电池格局带来一定冲击。

过去一年,全球电池市场需求保持快速增长。为此,宁德时代定增450亿扩产;国内动力电池二线厂商也伺机而动,疯狂扩产。

LG新能源同样在招股书中提到,此次募资用途,除了计划将一部分资金投入研发新品,以及建立智能工厂改进产品质量和工艺,其余资金都将用于扩产。

由此看来,被称为宁德时代的最大对手,LG新能源来势汹汹。在资本的助推下,它还能跑多快?

巨头长成

从体量来看,LG集团无疑已是一个庞然大物。在韩国它是和三星、现代、SK相提并论的四大财团之一。从1947年创办至今,LG已经发展了超过74年,业务范围广泛,市场遍布全球。

相比如今的强大,创立之初的LG还不过是一个卖化妆品的小公司。

二战以后,韩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出台了一系列轻纺工业政策,40岁的具仁会借此创办“乐喜化学工业公司”。这家公司便是LG最早的雏形,一开始其产品只有一款名为“乐喜乳霜”的化妆品而已。

1952年具仁会针对面霜盖易碎的痛点引进注塑机,并开始拓宽业务范围,生产起牙刷、餐具、牙刷等日用品。此后几年公司进一步拓宽布局,在1958年成立“金星社”,生产空调、洗衣机等电器。

一边顺应韩国经济変化的大势,一边拓展业务范围,此后几十年间,LG业务不断多元化,涉及炼油、日化、医药、电子等多个产业,渐渐成长为巨头。

90年代初,LG化学看到了锂电池应用在3C等产品上的市场机遇,并在1995年开始投入对锂电池的研究。

由于团队中缺乏电池相关的专业人员,LG试图先和日本公司建立合作,但日企的警惕性很高,不管是关于设备,还是材料的合作统统都予以拒绝,LG无奈铩羽而归。

业务进展被拖慢,直到1999年,LG才成功实现锂电池的量产。这一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韩国政府推动财团企业重组以挽救经济。LG在随后的2001年拆分为LG电子、LG化学和LG生活健康。LG化学由此而来。

新世纪后,消费电子在中国市场兴起,2003年LG化学在南京成立公司,负责生产手机、笔记本电脑等3C产品锂电池。

伴随着锂电池逐步开始应用于汽车,LG化学也开始向这方面布局。2007年从现代汽车的订单开始,LG化学陆续开始为HEV(混合动力汽车)和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提供锂离子动力电池。

自1995年开始研发锂电池,二十多年过去,LG化学的电池业务从小型电池出发,逐步完成对动力电池和ESS储能系统的覆盖,在韩国梧仓、中国南京、美国俄亥俄、密歇根以及波兰的弗罗茨瓦夫等地建设有生产基地。

LG化学南京工厂 来源高工锂电

根据GGII数据,LG化学在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宁德时代,2020年上半年,其市场份额还一度超过了宁德时代,位居全球第一。

2020年底,LG新能源成立,原LG化学电池事业本部总裁金钟现出任公司CEO。在成立之初就表示,LG新能源就表示,2021年预计销售额达1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67亿元),计划在2024年实现销售额超过3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770亿元),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方案提供商。

目前,LG新能源的大客户遍布全球,在中国有特斯拉、吉利,在欧洲几乎覆盖所有主流车企,号称特斯拉头号对手的Lucid Motors也是其客户之一。从配套车型来看,包括特斯拉model 3 、model Y以及大众ID.3等热门车型,都在其服务范围内。

成色几何?

近年来,LG新能源变化最显著的,莫过于其市场份额的增长。

LG化学2020年报财报显示,2018年其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占比还仅为7.4%,两年后的2020年便增长到23.5%。期间的产能也在相应提高,按照财报统计,其对应产能价值从13.8万亿韩元,提高到26.3万亿韩元。两年间几乎翻了一倍。

生产规模的增长直接带动了收入,电池业务的收入几乎追赶上LG化学主业——石化业务的收入规模。

年报显示,2018-2020年LG化学电池事业部的营收规模,从6.5万亿韩元增长到12.4万亿韩元,三年的增长率分别为24.1%、30.5%和41.1%。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1年Q3,LG新能源实现收入13.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10.34亿元),同比增长63.3%,已超过此前公司定下的年度目标。

EV电池 来源LG新能源招股书

在Q3季报中,LG新能源交代截至 2021年9月末,包括 EV、ESS 和IT设备等小型应用在内的总订单余额约为186万亿韩元,预计这部分收入还将增加其销售额。

2018-2020年,宁德时代也实现了快速增长,年营收从296亿元增长到503亿元,期间增长率分别为48.08%、54.63%和9.9%。截至2021年Q3,其营收733.6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30%。

不过,这一时期LG化学电池业务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高,随着产能放大,产能利用率从2018年的64%下降到2020年的58.9%。直到2021年,随着LG新能源剥离开,在产能有一定收缩的情况下——截至2021Q3为2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66.23亿元),产能利用率才有一定提高,达到73.4%。

相比之下,宁德时代的产能利用更为充分。年报显示,2019、2020年,宁德时代电池系统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9.17%和74.83%。

利润率方面,根据招股书,2019-2020年LG新能源都处于亏损状态,分别亏损0.45万亿和0.43万亿韩元。2021年前三季度,LG新能源的毛利率都为正,季度毛利率分别为18.3%、33.5%和18.8%。截至Q3,LG新能源净利润为0.86万亿韩元,有望实现年度盈利。

而宁德时代,凭借在国内独一档的行业地位,近两年整体毛利率较为稳定都在27%以上。但具体到动力电池业务,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根据年报,2018-2020年,其动力电池系统的毛利率分别为34.01%、28.45%和26.56%。

对此,宁德时代在年报中称,毛利率的变动是销售单价和单位成本变动综合影响的结果,若未来市场竞争加剧或行业政策调整等因素,使得公司产品售价及原材料采购价格发生不利变化,公司毛利率存在下降的风险。

伴随着众多二线厂商加速扩产,动力电池的市场竞争势必还将加剧,这一点对所有玩家来说都一样。

但在市场需求还在极速放大的情况下,对于LG新能源来说,其产能利用率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未来这将有利于其提高毛利率。

争夺“王”座?

借助宝马的背书,宁德时代得以一炮打响。此后在国内得天独厚的市场环境下,宁德时代迅速发展,短短几年时间就实现了向“宁王”的蜕变,在行业开始有了一骑绝尘的优势。

自2017年登顶以来,宁德时代已连续4年蝉联全球动力电池第一。如今,其领先还有进一步的趋势。

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宁德时代仍然把持着市场头把交椅,市占率达到31.8%,超过第二名的LG化学10个百分点以上,后者份额为20.5%。

来源SNE Research统计数据

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业的龙头之争就此结束。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目前仍然较低,还处于加速提高阶段,未来几年动力电池市场还将成倍增长。市场格局如何演变,还需要等到下半场。

从产能来看,宁德时代并不占优势。2021年半年报显示,其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产能为65.45GWh,在建产能为92.5 GWh,合计157.95 GWh。而根据LG新能源招股书,截至2021年9月底,其在欧洲拥有70GWh、中国62GWh、韩国18GWh、美国5GWh的电池产能,合计155GWh。

从产能分布来看,宁德时代的产能绝大部分都在中国市场,而LG则有更广的分布,在中国、欧洲、美国都有产能布局。这也是两家公司市场侧重的反映。

在招股书中,LG新能源交代了募资用途。除了计划将一部分资金投入研发新品,以及建立智能工厂改进产品质量和工艺,其余资金都将用于扩产。

具体来看,LG新能源将对韩国梧仓工厂的进行设施投资,从而扩大其产能。按照计划。LG到2023年将对该工厂投资6450亿韩元,增加一条圆柱电池生产线,并在2025年将产能提升至22 GWh。

其在北美、欧洲和中国市场也有相应的扩产计划。到2025年,LG计划三个地方的产能分别至少达到160GWh、100GWh和60GWh。四大工厂合计产能342GWh。和梧仓工厂的情况类似,中国工厂同样计划于圆柱电池的扩产。

不过,从未来几年的规划来看,宁德时代则更加激进。

而据山西证券统计,2025年宁德时代产能规划目标在600GWh左右,远超LG新能源。

LG新能源的产能规划甚至不如中航锂电,今年11月,中航锂电宣布更名为中创新航,并大规模提高了产能规划目标,从原2025年实现300GWh的规划产能提升为500GWh。

对于LG新能源来说,其产能利用率目前依然有提升空间,短时间内大幅扩产,将增加产能闲置的风险,这或许是其扩产计划相对保守的原因。

近年来,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爆发,动力电池的原材料开始吃紧,比如正极材料、电解液等材料,其价格都出现了翻倍式增长。保证供应链安全,及早绑定上游,成为电池厂商的头等大事。

在这方面,LG体系也有诸多布局。

2018年,LG化学联手中国最大钴供应商华友钴业,成立合资公司乐友新能源,该项目总投资约10亿美元,规划产能10万吨,项目一期可为60万辆电动车提供动力电池。为了保证镍的供应,LG化学还将在印尼将投资98亿美元建立工厂,涵盖镍矿开采、提炼以及电池生产等上下游产业链。

,为了以减少对日企的依赖,2019年,LG化学和全球隔膜龙头恩捷股份签订了5年长单。国内另一家干法龙头星源材质,也在LG化学的“朋友圈”内。

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还将退坡30%,并自2023年起不再补贴。伴随着补贴逐渐退坡以至终止,在后补贴时代,外资厂商将和国内厂商在成本、质量、产能等方面,展开更加直接的PK。

在如今宁德时代市场地位越发强势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寻求二供、三供,一来保证充足供应,二来也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例如,小鹏近期就刚刚爆出将新增中航锂电为主力供应商的消息。

由此可见,动力电池的下半场比拼才刚刚开始。

未来几年,行业还将有一番混战。LG新能源们,很有可能改写行业格局。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