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版“儿童节”(儿童节,让所有人的童心活

比赛直播 2022-11-19 18:50www.1689878.com世界杯比赛

当儿童节真的能尽情表达儿童的天性,展现儿童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且释放成人未泯的童心童性时,才是一个真正为着儿童、儿童在其中、成人之童心亦乐在其中的节日。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认为,节日之所以成为节日,不在于对某一次原初的历史时间或时刻的回复,而就在于它年复一年地在反复回归的同时成为“新”节日的过程中。一方面,节日是不断变迁与生成的,这不仅因为它被不同时代、不同的人们所参与,还由于境域之殊,人们会赋予他们所参加的同一个节日以不同的内涵;另一方面,节日又在变迁中不断返回自身,“变成”自身,努力保持为同一个节日。概言之,虽然岁岁年年参与节日的人不同,但年年岁岁节日之“花”却能相似。儿童节自其诞生起,即在历史的天空中变换并保持其内涵,它从“为儿童的节日”中走来,经过“儿童的节日”,终要走向“童心的节日”。

为儿童的节日

为悼念捷克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西方人士发起儿童节以捍卫儿童的权利。

中国的儿童节亦有其来历。自清末以来,时人一方面努力学习西方之长技以保卫国家,另一方面又目光长远地从童蒙教育抓起,以期通过“蒙以养正”来改造人才。因而在亡国亡种之际,儿童自幼即背负着振兴民族国家的期待。然而时俗的儿童观、养育观往往与进步的儿童观以及民族国家的需要相左。为改善这种状况,清末民初的慈善事业家、新知识分子便借助西方经验,以设立本国儿童节的形式,一方面宣传新的儿童观,另一方面唤起社会对儿童事业的关注以及改善儿童的处境。用1931年4月4日《申报》上刊发的《中华慈幼协会提倡儿童节》一文中的话说是,儿童节之宗旨在于“使人人有慈幼思想,人人负慈幼责任,并可使儿童自知所处之地位,庶扩大慈幼范围,树强国强种之基”。由此观之,诞生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儿童节,虽有着国家通过制度规定来呼吁社会关注儿童的初衷,然亦要求儿童具有为社会服务与贡献的意识。

抗战时期,儿童节仍被纳入节庆序列中以示重视。在国难时期,儿童节被更多地用来宣传与塑造儿童的社会形象,动员儿童对政治和革命的认同。为继续改变社会对儿童的认识,儿童节往往被用来展示儿童的力量以及转变民众的儿童之归属观念。如1939年儿童节,《抗敌报》副刊《老百姓》刊发纪念专栏称“儿童身上具有成人的力量”。1941年儿童节,《新中华报》纪念社论呼吁,“我们要改变一般人对儿童的观念,为父母者应该通晓,自己的儿童并非自己的私有品,而是国家、社会、世界所公有的革命动力”。1942年儿童节依旧宣传“儿童是属于社会的”这样的观念。1943年儿童节亦继续宣传儿童的积极形象,“我们的儿童做了很多事情……早先的人对儿童是看不起的,以为小孩子什么都做不成,但今天已经不一样了。”节日的宣传并不止于向社会展示儿童的力量,还要把儿童纳入革命战线。如1940年儿童节,《大众日报》刊发纪念社论称,“抗战以来,中国的儿童同中华民族的整个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在历经极其惨痛的历史磨难,到处遭受敌人的残酷的屠杀与迫害,今天来纪念儿童节的责任是中国儿童一定要成为抗战建国中的一支生力军。”换句话说,在为儿童而设立的特殊节日里,儿童是为社会存在的,儿童节也因此并非纯粹是儿童的节日,它在本质上是借助儿童为社会服务与贡献的节日。

儿童的节日

在有觉悟的成人为儿童设立的节日,儿童毕竟是儿童节的主人,是儿童节最主要的参与者。如果我们从孩子的立场看的话,儿童节最重要的时期莫过于尽情地嬉戏与玩耍、得到期盼已久的礼物、实现期待已久的愿望、有更多的自主与自由、有更贴心的关心与陪伴、更少地与他人比较等。伊斯兰国家儿童节的精彩之处在于,把儿童节过成糖果节,节日期间儿童可以三五成群挨家挨户地索要糖果。犹忆幼时春节舞龙之夜,村上的孩子们随着龙队挨家挨户向主人索要零食糖果,那时的喜悦与兴奋之情至今仍回味无穷。日本和瑞典分别把儿童节过成“鲤鱼节”和“龙虾节”,寓意孩子们学习鲤鱼或龙虾的勇敢精神。西班牙则把儿童节过成由坐在花车上游行的黑脸国王、黄脸国王和白脸国王给孩子送礼物的节日。新加坡的儿童节格外有趣,节日当天不仅给儿童放假,而且给成人放假,并要求如果去国家游乐场,儿童买全票成人却买半票,以增加节日的气氛。

如果失去成人为孩子匠心独特的考虑,掺杂以功利的诉求,儿童节很容易变质为折腾儿童的“儿痛节”。如果为了庆祝儿童节,儿童们被要求排练大型节目,以在节日当天浓妆艳抹地展示他们的多才多艺,这样的庆祝是在以爱的名义消费儿童、浪费儿童、消耗儿童的童真与生命力,是对儿童赤裸裸的伤害。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儿童为大人设计了成人节,成人们会愿意被安排着将本属于释放天性的节日用来加班加点地排练节目与准备演出吗?对于如何过好一个节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期待与打算,都会事先规划与设想如何过好这个节,怎样全身心地投入以及计划些什么活动来获得乐趣。若童年还会被成人们怀念,若儿时的记忆还会跳动在今日的胸膛,若我们还欲再见儿童清澈、明亮又闪光的双眸,还想再听儿童纯真的笑声,还想见证儿童世界的一百种奇迹,儿童节就没有理由不被成人们耐心地、善意地呵护。

童心的节日

虽然儿童节起源于成人为儿童的设计与考虑,但若想最充分地让儿童享受其节日,就必须让童心活跃起来。而童心,并不仅仅是童子之心,它还是所有成人的初心与真心。童心能超越人的年龄界限、生理区别和文化区隔,直与古代所推崇的圣人之心并立。正如南宋哲学家陆九渊所说的,“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而其所同的,不正是“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吗?即便是文章、政事、气节、勋业、讲学五方面皆不愧为完人的王阳明,其在生命后期仍感慨“四十九年非,童心独犹在”“童心如故容颜改”。阳明所一再叮咛以告“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的童蒙教育,其意并不在于教以歌诗习礼,而是呼吁时人“常存童子之心”。

中国的古代先贤一再告诫世人,儿童之心与成人之心并不是对立的,成人应时常拾掇拾掇自己身上未泯的童子之心。如孟子曰,“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也”;明代哲学家罗汝芳说,“赤子之心自能做得大人”;明代思想家李贽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亦提出,“健康的儿童性”“第二次天真”之说,认为人需要在理性之际保持天真之性。可见,童心童性即是人心人性之“几希”。所幸童心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绝假之人,亦能感受到童心之真以及洋溢于其中的灵动与生气。因此,儿童节并不仅仅是关于儿童的节日,它还是召唤千千万万的成人找寻与再体验童心的节日。只有成人意识到童心的可贵,反身而诚地感受曾经活跃在自己童年期的童心,成人才会加倍地意识到儿童节的本质:不止于对儿童的祝福,更在于呵护正值童际的童子之心,以及让童心进驻、回归成人的内心。

当儿童节被用来动员儿童为社会、为民族国家服务与贡献时,我们其实是欠儿童一个节日的。当儿童节成为儿童自己的节日,成为儿童做主、儿童参与的节日时,这样的节日还不是完备的。当儿童节真的能尽情表达儿童的天性,展现儿童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且释放成人未泯的童心童性时,才是一个真正为着儿童、儿童在其中、成人之童心亦乐在其中的节日。因此,童心才是儿童节之值得庆祝并永恒欢乐的源泉,若无此泉,儿童节很容易流为形式,且容易被加以利用。

(作者席海燕,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

《中国教育报》2017年06月01日第6版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