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的意思(公文写作之生势与借势)

比赛直播 2022-11-30 14:45www.1689878.com世界杯比赛



世间万事万物的形成发展都会产生“势”。风的旋转运动形成“风势”,火的喷发蔓延形成“火势”,水的倾泻奔涌产生“水势”……“势”,展现的是一幅此起彼伏、浩浩向前的画面。“势”来源于事物的落差、位移和发展,有落差就会有牵引,有牵引就会有位移,有位移就会有发展,而发展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水势、火势、风势、气势、声势等,都是这种位移和发展变化的结果。自然事物是如此,人类精神活动、社会现象的运动变化也有“势”,如世势、人势、情势等。即使是艺术活动,如书法、写作、运动也讲究一个“势”。势,有时直接表现为蓬勃运动的态势,有时是一种如盘弓未发、振翅待飞的架势。“即体成势,形生势成。”势,会合一个“执”和“力”,意味着“一直向前的力量”,是将要运动、正在运动、相机运动、自然运动的力量。将要运动,是蓄势;正在运动,是生势;相机运动,是借势;自然运动,是顺势。

文章写作之“势”,是人的思维驾驭语言车轮不断向前而产生的“文势”。“文势”,是确保文章内容发展的关键因素。换言之,是文章不断的起承转合推动了文章内容的发展,并生出万千气象。“文势”,使文章呈现出一定的动态感、力量感和生命感,能诱发读者展开积极的艺术思维活动。文章之“势”,如放出去的箭、泼出去的水、滚下去的石,势难阻遏。在公文写作中,我们要学会“造势”和“运势”。“造势”是促进文章内容的丰富变化和不断发展;“运势”是运用文章既成之势带出相关内容,是节省语言、“四两拨千斤”的自然表达。蓄势和生势,属于“造势”;而借势和顺势,则属于“运势”。无论是造势还是运势,“势”的产生总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元素,而文势的形成要素,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时、事、理、情、思等要素构成的时势、事势、理势、情势、气势,以及相互比较和运动而产生的优势、劣势、趋势等。文章要形成“势”,必须方向相同,文脉相连,语意贯通,语言勾连顺畅,才能势满、势丰、势畅、势奇,才能汇入奔腾江河,产生绵延不绝、高潮迭出的美景。

一、蓄 势

蓄,是蓄积、累积的意思。蓄势,是为了让最终形成的“势”更猛、更足,而“王顾左右而言他”“盘马弯弓故不发”,待峰回路转、不断抵近后,最终使要表达的意思呼之欲出,“闭门推出窗前月,投石冲开水底天。”蓄势,其实是一种公文写作起势的方法,即引出写作话题的方法。公文写作中,有时由于事理较复杂,不能直接讲清楚,需要条分缕析;有时为了突出要表达的内容,往往需要从其他方面说起,层层剥笋,步步进逼;有时,需要通过渲染环境和营造气氛来达到一种极佳的表达效果等。上述情况都要运用蓄势技巧。公文写作的运笔从落墨上来看,有远处落笔和近处着墨之分,而蓄势大多是从远处落笔。从表达方式看,借以蓄势的方法有:记叙起势、说明起势、议论起势、描写起势、抒情起势等。从表现手法看,公文写作的蓄势方法有:反振一笔、旁敲侧击、倒置悬疑、曲尽其妙、抽丝剥茧、触景生情等。

二、生 势

“于无声处听惊雷。”文章的“势”不会凭空产生,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匠心独运,巧手营造。正如人造瀑布,本是一片平坦的水,但通过人为制造地势的落差后,就产生了飞流直下的气势。生势,是公文写作“壮势”的方法,也即通过运用特殊的手段,使文章的内容更趋于丰富多彩。公文的“生势”,往往要采用时间上拉开距离、空间上拉开跨度、内容上演绎拓展、语言上渲染生发等手段来实现。简单地说,文章内容本是平直、直接、单纯的,但通过思维机器的发动和想象源泉的注入,文章内容倏地绝处逢生,虹彩突现,境界一下子开阔起来。说白了,不会写的,笔墨艰涩干枯,“遍寻千山都不见”;会写的,往往“路转溪头忽见”,瞬时间“不尽长江滚滚来”。两者一个给人的感觉是一览无余、一嗅味尽,一个是余味不绝、余声震梁,个中妍媸,不判自明。可见,要营造文章之“势”,下笔不能局促,一定要学习书法的腾挪转让之功。生势是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深化、完善和多姿多彩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主要方法有:尺水兴波、节外生枝、铺排延展、层层递进、借题发挥、惯性接龙等。

三、借 势

借势是蓄势以后的接题、加强、点睛和升华。蓄势不是目的,通过蓄势升华主题才是目的,因此,“势”成了如果不借势延伸、发掘、升华,前蓄之“势”无异于前功尽弃,缺少了归依,失去了重心,正如蓄水后没有利用以至于变质一般,十分可惜。因此,借势,也是文章表达所要实现意图的定“势”。没有借势后的“卒章显志”,语言就缺少灵魂,没有灵性。语言流动、运动中的笔锋产生“势”。公文要借的“势”,正是流动中的语言之势、内含之意,包括时势、情势、气势、形势、语势等。语势既成,要实现的目的有以下几个。

借势引题。如:“今天,清华大学校园里春光明媚,万物更新,充满着蓬勃朝气。来到你们中间,我仿佛年轻了许多,心情特别高兴。首先,我代表XXX……”这里,借写景起势,由此及人,写人的心情,而写人是关键。

借势点睛。说一千道一万,其实关键在于最后“那一下子”,因此,无论讲述的故事多么精彩,展开的议论多么深刻,说明的事实如何丰满,最终要画龙点睛,揭其实质,展现其思想和灵气。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这是一条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我相信,在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年轻一代一定会干得很好,一定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中华民族的未来是美好的!中国青年的未来也是美好的!”例文先引用名言,并定性为“客观规律”,既是规律,谁都不能例外,由此形成“理”势:新人辈出,将担大任。接下来借此之势,用两个“一定”对青年一代赋予期望。而且既成语势还不仅于此,文章意犹未尽,余波未平,又作了进一步升华,用了两个“美好”收束全文,也将文意推向最高潮。文末所点之“睛”,分外璀璨夺目!

借势升华。就是使前文已成之势再进一步加强,以收出人意表之效。

借势分析。公文写作中,写作者“抛”出的观点,只有通过深入分析才能令人信服。这里的分析包括对事物内涵、发展优势和劣势、意义和影响、机遇和挑战,以及对形势走向(形势,是形成中的“势”,要着重把握其态势,即“状态”;判断其趋势,即“走向”)等内容的分析。

借势抒情。借势抒情就是对前文叙述、描写、说明的内容进行展开,以抒发强烈的感情。

借势延伸。借势延伸就是借助文势,本是要撷取意想中的“表达之果”,但由于文势大热,显然还有相关的其他成果,一起采撷,必将收获满满。

借势结论。借势结论就是借助前文的记叙、说明、议论,或通过分析推理等,最终得出结论。

借势强调。借势强调往往先反面说,揭其短板,再从正面说,通过两相对照,达到强调正面的目的。如:“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要找准小镇产业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不能“百镇一面”“千篇一律”“依样画瓢”,跟风模仿,搞同质化竞争。必须坚持“一镇一主业”,使之成为支撑特色小镇未来发展的大产业。”该例先提出“特色是重中之重”,其中之意,不言而自明;再紧扣“特色”,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怎样、不要怎样,达到了扬此贬彼的目的。由此,文章肯定“特色”之文势已经形成,最后,借势提出“必须”的内容就有了空前强大的力量。

无论是蓄势、生势还是借势,说到底都是要使表达“顺势”。“顺势”,就是按照一定的次序使表达顺利进行下去。顺势,包括顺思维之势,如由概括到具体、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等;顺时间之势,如由古到今、由今往后等;顺空间之势,如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等;顺事理之势,如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由先到后等;顺文理之势,如由点到面、由总到分等;顺情理之势,如由事生情、由客观到主观等。只有“顺势”,文章才能“顺理”而成章。顺势,是公文写作“稳势”的方法,就是要始终保持文章语言表达形成的“势”,确保连而不断,畅而不涩,强而不弱,旺而不竭。要保持文势,必须有一口贯通全文的“气”,有一条贯穿全文的“意”,有一条贯串全文的“线”。如此,才能气畅、意接、线连、文顺。在公文写作中,气、意、线往往是“三合一”的,而最终可以通过外在的“线”表露出来。“线”,是使文势能顺接而下、顺势而进的关键。公文写作的“线”,有思想线、时间线、事项线、特色线、词汇线等。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